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戊戌变法ppt3课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7705682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戊戌变法ppt3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戊戌变法ppt3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戊戌变法ppt3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戊戌变法ppt3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戊戌变法ppt3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戊戌变法ppt3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戊戌变法ppt3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来到历史课堂欢迎来到历史课堂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资产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阶级改良运动。一、公车上书一、公车上书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2 2)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破产:甲午战争击碎了中国人对洋务自强的美好憧憬。清政府在战争中惨败的严酷事实表明,仅仅在器物层面零零碎碎地学习西方,并不能使中国富强。(1 1)阶级基础:)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开明士绅、爱国知识分子等成为新兴力量。 (3 3)民族危机:)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后,东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 1、社会背景、社会背

2、景2 2、目的与领导人物:、目的与领导人物:为了救亡图存(民族危机),以康有为、粱启超为代表的维新人士,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4 4)直接原因:)直接原因:1895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康有为,广东南海人康有为,广东南海人康有为,广东南海人康有为,广东南海人梁启超,广东新会人梁启超,广东新会人梁启超,广东新会人梁启超,广东新会人戊戌变法主要代表人物戊戌变法主要代表人物3、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的标志: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的标志:公车上书。公车上书。(1 1)起因:)起因:1895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举国上下,群情激愤。(2 2)领导人:)领导人: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

3、省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3 3)内容:)内容:反对与日本议和,请求变法。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4 4)结果:)结果:由于清政府内部顽固派官僚的阻挠,上书未能送达光绪帝的手中。4 4、维新思想的宣传。、维新思想的宣传。(1)地区:)地区:北京、上海、长沙等地组织学会、发行报刊、创办学堂,继续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思考:思考:(2 2) 上海上海时务报时务报宣传维新思想宣传维新思想以“变法图存”为宗旨,猛烈批判顽固派的因循守旧,竭力鼓吹维新,当时影响最大的维新报刊。(3 3)严复的译著)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天演论寻找理论依据寻找理论依据首次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鼓吹“优胜

4、劣汰”、“适者生存”,并以此为理论依据,阐述维新变法主张,呼吁自强保种。进化进化论为维新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论为维新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对当时和后来的知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二、百日维新二、百日维新变法维新运动的高潮变法维新运动的高潮1、背景:、背景: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之祸迫在眉睫。康有为又一次上书光绪帝,痛陈变祛的紧迫性。光绪帝深受震动,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 1897年,德国强占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以后,康有为几胶州湾以后,康有为几次上书,光绪帝深受震次上书,光绪帝深受震动,表示动,表示“不能为亡国不能为亡国之君之君”。光光绪绪皇皇帝帝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的迅速兴起维新

5、变法运动在全国的迅速兴起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的迅速兴起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的迅速兴起百日维新百日维新百日维新百日维新 1898年年6月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这是一次这是一次103天的维新运动高潮。在这天的维新运动高潮。在这103天中,天中,康有为上了康有为上了36个奏章、两部书;光绪帝下了个奏章、两部书;光绪帝下了111道道有关变法的上谕。这些奏章和上谕,内容无所不包,有关变法的上谕。这些奏章和上谕,内容无所不包,恨不得立刻将中国变成现代化的富强国家。恨不得立刻将中国变成现代化的富强国家。2、 1898年年6月月11日,光绪帝颁布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

6、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诏,宣布变法。其内容:其内容:(1 1)政治上:政治上:广开言路,改订律法,澄清吏治; (2 2)经济上:)经济上: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3 3)军事上:)军事上:改习洋操;编练新军(4 4)文化上:)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生等三、戊戌政变三、戊戌政变变法维新运动的失败变法维新运动的失败1、原因:、原因:维新派所推行的改革措施,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思考:光绪帝颁布思考: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的目的是什么?诏,宣布变法的目的是什么?百日维新百日维新百日维新百日维新思考思考:戊戌变法的哪些内容对封建旧势力冲击最大?戊戌变

7、法的哪些内容对封建旧势力冲击最大? 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的特权、改科举、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的特权、改科举、废八股、裁汰旧军等。废八股、裁汰旧军等。 维新派的改革措施触犯了封建顽固派和大部分旧官僚的维新派的改革措施触犯了封建顽固派和大部分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抵制和反对。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抵制和反对。 变法形势危急,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将希望寄托在荣变法形势危急,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将希望寄托在荣禄的部下袁世凯身上。禄的部下袁世凯身上。 慈禧太后采取行动,准备政变。慈禧太后采取行动,准备政变。戊戌政变戊戌政变戊戌政变戊戌政变 慈禧免去翁同龢的职务,任命荣禄统率北洋军队。

8、慈禧免去翁同龢的职务,任命荣禄统率北洋军队。翁翁同同龢龢荣荣禄禄慈慈禧禧太太后后戊戌政变戊戌政变戊戌政变戊戌政变袁袁世世凯凯 谭嗣同夜访袁世凯求助,袁世凯佯装同意,却向谭嗣同夜访袁世凯求助,袁世凯佯装同意,却向荣禄告密。荣禄告密。谭谭嗣嗣同同光绪皇帝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戊戌政变戊戌政变戊戌政变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废除新法。废除

9、新法。光绪被囚禁之处:中南海瀛台光绪被囚禁之处:中南海瀛台慈禧与荣禄密谋政变之处:颐慈禧与荣禄密谋政变之处:颐和园乐寿堂和园乐寿堂四、评价四、评价1 1、积极影响、积极影响(1 1)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2 2)戊戌政变之后,怀疑旧学、欢迎新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2 2、历史启示:、历史启示:和平改良之路在中国行之不通,为什么?(2 2)政变与)政变与“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a a、戊戌政变:戊戌政变: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搜捕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仓皇逃亡国外。b、 “戊戌六君子戊戌

10、六君子”: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以及康广仁被捕杀,史称“戊戌六君子”。c c、结果:、结果:政变后,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其余新政措施全部被废除。戊戌变法,前后历时103天,历史上又称“百日维新”。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谭嗣同(1865-18981865-1898)去留注:张俭,东汉人,因弹劾宦官反被诬以结党营私。被迫逃亡中人们敬重其品行,破家相容。杜根,东汉人,因上疏要求当时临朝听政的皇太后还政于皇帝而得罪,太后命人将其摔死,赖执行的人不肯用力,得以苏醒。望门投止思张俭,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

11、刀向天笑,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绝命诗谭嗣同绝命诗 我们自古以来,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鲁迅鲁迅后来康梁成为保皇派,梁启超在民国时期做了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导师,死于一次失败的手术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做起了皇帝梦,最后在人民的讨伐声中死去1901年慈禧太后开始新政,全面实施了变法的措施。光绪皇帝终于在慈禧太后死的前一天驾崩,清王朝开始了一个3岁小皇帝的统治,而他的统治也

12、只维持了3年光绪帝之死之迷现已有答案。光绪帝之死之迷现已有答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 1、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民群众。2 2、袁世凯等人出卖了光绪皇帝。、袁世凯等人出卖了光绪皇帝。3 3、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4 4、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了顽固派的利益。 慈禧回宫就住在西苑(今中南海)的仪鸾殿,慈禧回宫就住在西苑(今中南海)的仪鸾殿,光绪为便于就近请安,就住在附近的瀛台。政变后光绪为便于就近请安,就住在附近的瀛台。政变后成为软禁光绪之处。成为软禁光绪之处。图为台涵元楼图为台涵元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