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7700663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选官/监察(谏议)制度课标要求:阅读材料,找出不同时期选官制度的选拔标准分析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知道不同历史时期的监察机构并对古代监察机构进行评价一、选官制度 案 例 青年才俊张三,祖辈都是贫农,孝敬父母,聪明好学,人缘极好,能背诵四书五经,作赋写诗填词样样精通。他的梦想是跳出龙门,当上高官,在皇帝身边工作,改变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阅读后面有关选官制度的材料,分析他何时才能实现梦想?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材料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张三能否当上高官?世官制血缘、等级不能张三祖辈

2、都是贫农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敌军的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 证据是敌人的人头(首级)。就是说在战后,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用作证据。 上述材料说的是什么制度?标准是什么?张三能当官吗?军功爵制,军功不能张三没有军功材料三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其标准是什么?材料三与材

3、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张三能做官吗?察举制注重德、才,打破血缘、世袭有可能张三有德才此时的张三第一次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察举制有机动灵活,节约成本的优点,但这项制度缺点更多,张三很担心。通过材料你帮张三看看有何缺点?材料1:东汉顺帝六年 ,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材料2: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材料3:“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缺点:容易任

4、人唯亲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材料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标准是什么?其主要弊端是什么?张三能当上高官吗?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不能,张三祖辈都是贫农. 材料四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彩。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

5、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材料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选拔标准是什么?张三能做官吗?科举制考试成绩(才能)很有可能张三能背诵四书五经,作诗填词样样精通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在隋唐至明清时期,张三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对于科举制,历经沧桑的张三感慨很多。结合他的历史见闻以及材料四和下面材料,他会对科举制有何看法?贡院内的号舍贡院内的号舍皇 榜八股文 才学门第品行军功血缘标准八股取士明清科举制隋唐九品中正东汉末、魏晋南北朝察

6、举.征辟汉武帝军功爵制战国、秦、西汉初世卿世禄西周制度朝代思考: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二、监察(谏议)制度思考: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思考: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结论: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结论: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思考: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思考: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 结论: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结论: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象是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象是皇帝的言行和决策。阅读教材,归纳秦、汉、隋唐、宋、明清等阅读教材,

7、归纳秦、汉、隋唐、宋、明清等历代监察制度的演变情况历代监察制度的演变情况 。明监察御史 王忬的腰牌獬豸(xizh),古代传说中能辨别忠奸的神兽,后为清代检察官员官服上的图案。唐代御史的獬豸冠唐代御史的獬豸冠1.1.发展脉络:发展脉络:.秦朝:秦朝:中央:御史大夫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察史地方:监察史.汉朝:汉朝:中央:御史府中央:御史府地方:刺史地方:刺史.隋唐:隋唐:中央:御史台中央:御史台 门下省门下省.宋朝:宋朝:中央:御史台中央:御史台 谏院谏院地方:通判地方:通判地方:道地方:道提点刑狱司提点刑狱司司隶校尉司隶校尉.元朝:元朝:御史台御史台.明清:明清:中央:御史台中央:御史台 监察

8、御史、六道给事中监察御史、六道给事中厂卫制度厂卫制度地方:按察院地方:按察院按察使司按察使司2.2.2.2.结合下面材料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进行综结合下面材料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进行综结合下面材料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进行综结合下面材料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进行综 合评价合评价合评价合评价。材料一:材料一: 据史料介绍,唐太宗李世民曾是一位据史料介绍,唐太宗李世民曾是一位“广开言路,虚心纳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谏”的贤明君主。他说的贤明君主。他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衰;以人为镜,可观得失。兴衰;以人为镜,可观得失。”在魏征与唐

9、太宗合作的在魏征与唐太宗合作的1717年里,年里,魏征给唐太宗提了几百条意见,唐太宗基本上都采纳了。魏征给唐太宗提了几百条意见,唐太宗基本上都采纳了。 后来有一次由于魏征的直言明谏,唐太宗回到后宫后见长孙后来有一次由于魏征的直言明谏,唐太宗回到后宫后见长孙皇后发恨道:皇后发恨道:“总有一天要杀掉这个乡巴佬!总有一天要杀掉这个乡巴佬!”唐太宗到了晚年,唐太宗到了晚年,不大听得进批评意见了,那些敢于进谏的大臣也先后去世,他跟不大听得进批评意见了,那些敢于进谏的大臣也先后去世,他跟大臣们议事,常是夸夸其谈,唯己是从,刚强高傲,日胜一日。大臣们议事,常是夸夸其谈,唯己是从,刚强高傲,日胜一日。集思广益

10、的集思广益的“耳顺耳顺”被阿谀奉承的被阿谀奉承的“顺耳顺耳”声所替代声所替代材料二:材料二:材料二:材料二: 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朝的赵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朝的赵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朝的赵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朝的赵高、汉朝的董卓、三国的黄皓、南北朝的阮佃夫、隋朝高、汉朝的董卓、三国的黄皓、南北朝的阮佃夫、隋朝高、汉朝的董卓、三国的黄皓、南北朝的阮佃夫、隋朝高、汉朝的董卓、三国的黄皓、南北朝的阮佃夫、隋朝的杨素、的杨素、的杨素、的杨素、 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元朝的哈麻、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元朝的哈麻、唐朝的李林甫

11、、宋朝的秦桧、元朝的哈麻、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元朝的哈麻、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等等,层出不穷。等等,层出不穷。等等,层出不穷。等等,层出不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请思考: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请思考: 材料一中唐太宗在纳谏上的态度转变说明材料一中唐太宗在纳谏上的态度转变说明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中国自秦汉就确立了监督官员的监察制度,中国自秦汉就确立了监督官员的监察制度,为什么还会出现那么多的贪官?为什么还会出现那么多的贪官?结论:中国古代的监察与谏议制度并不能结论:中国古代的监察与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

12、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但它作为一种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谏正皇帝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谏正皇帝过失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过失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练习题1.“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这首诗揭露的是哪一制度的弊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C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士族B.金

13、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C.龙生龙,凤生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B3.孙中山在评价“科举制”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科举制()A利弊参半B利大于弊C弊大于利D主张废B4.(2010年9月福州八中高三质检9题)下列四则史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不先道理,明经以墨义,考试不本儒术,选人以书判殿,最不尊人物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乘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ABCDB5.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A分割地方权力B对地方官的监察C发挥文官作用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