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教案233200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7676344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摩擦力》教案233200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摩擦力》教案233200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摩擦力》教案233200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摩擦力》教案233200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摩擦力》教案233200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摩擦力》教案2332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擦力》教案23320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众号:惟微小筑 摩擦力 - -新授课 整体设计说明 本节特点是突出实验探究 -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表达 注重科学探究的理念 .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各种摩擦现象引入新课 ,提出 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后 ,就发动学生思考和讨论 ,提出自己关于该问题的 猜测与假设 ,同时引导他们对猜测的结果进行预测 ,接着进入 制定方案阶段 .并引导学生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 ,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在学生实验中教师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记录 ,实验后小组公布实验数据 ,相互交流 ,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总结归纳出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根底上 ,讨论 增大和减小

2、摩擦 ,这局部知识是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重要素材 .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提供实例 ,并总结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常用方法 . 教材分析 本节介绍的是摩擦力 ,教材有意的将这一节安排在 二力平衡之后 ,是为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提供了实验原理 ,使之成为一次比拟完整的探究活动 ,重点突出 猜测与假设的环节 .然后介绍摩擦力在生活生产中的诸多表现 ,从而让学生归纳出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表达 从物理走向社会 . 教法建议 本课有三个内容: 了解摩擦力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教学中对三种摩擦力的认识 ,不要随意的拔高教学难度: 让学生明白可以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

3、小摩擦即可; 对静摩擦的认识更多的是从 二力平衡的角度分析 .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本节的重点: 教师可根据学校的条件 ,灵活设计实验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轻松掌握 .探究过程表达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的主导作用 ,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形下 ,通过自主实验 ,使思路清晰起来 ,并逐步总结出规律的能力 .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力、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二力平衡的相关知识已经了解 ,通过生活经验 ,对 摩擦力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但易误认为 摩擦力是 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前面章节知识的积累使学生比拟容易完成探究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同时由于生活经验 ,也比方容易理解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利用

4、多媒体、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接受起来比公众号:惟微小筑 拟很容易 . 学法引导 放手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认真观察 ,同时深入思考 ,然后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归纳总结 .这样来学习 ,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也锻炼了动手能力、 沟通能力 ,自然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摩擦力及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2 )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 (2 )经历探究过程 ,体验如何就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测与假设 . (3 )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 ,

5、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实验的科学态度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测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实例 .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约 1 分钟 ) 同学们 ,你是否对我们身边的某些物品的构造或人们生活中的某些做法产生过疑问: 为什么墨水瓶盖上有许多竖条纹 ?自行车轮胎和鞋底上为什么会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骑自行车刹闸时为什么要用力捏闸 ?夹克衫的拉链不能流畅地拉动时 ,为什么在拉链上涂抹上一点石蜡后便能流畅拉动 ? 【设计意图】 课始 ,通过

6、展示现象 ,引发学生的思考 ,通过学生讨论相互启发 ,引出本课的主题 . 二、新课讲解 1认识摩擦力 (约 5 分钟 ) 公众号:惟微小筑 教师: 将手用力压在桌面上滑动 ,感受一下滑动时桌面作用在手上的力 ,这个力是否阻碍手的滑动 ?如以下图: 学生甲:这个力阻碍手的运动 . 学生乙:这个力阻碍手在桌面上的滑动 . 教师: 在书本上放一个文具盒 ,缓缓拖动书 ,文具盒随着书本一起运动 ,文具盒与书本之间是否相对运动 ?文具盒与桌面之间是否相对运动 ?以上实验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 (选填 相对运动 运动 )的力 . 学生甲:文具盒与书本之间没有相对运动 . 学生乙:文具盒相对与桌面是运动的

7、. 学生丙:摩擦力使文具盒相对桌面运动了 ,所以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 【设计意图】 通过两个比照实验 ,学生更容易认识摩擦力 ,真正理解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 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约 25 分钟 ) 提出问题: 教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 学生甲: 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依据: 手对桌面的压力越大 ,拖动起来越费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 学生乙: 可能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 .依据: 手压在毛巾上拖动比压在光滑的桌面上拖动更费力 ,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有关 . 学生丙:可能

8、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推物体时 ,物体推动得越快 ,所用的力感觉越小 . 设计实验: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的关系 . 教师: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很多 ,比方材料的种类、接触面的粗糙的程度、压力大小等 ,它们都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因此 ,在探究时要对变量进行控制 ,要分别探究它们对摩擦力的影响 .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 ? 学生甲:在研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 ,要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 . 学生乙:在探究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摩擦力的影响时 ,那么应保持压力等因素不变 . 教师:实验中你将选用什么器材 ,如何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 学生甲:弹簧测力计、光滑木板

9、、毛巾、钩码、长方体木块等 . 公众号:惟微小筑 学生乙: (板演 ) 实验次数 接触面 压力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1 木板面 2 木板面 3 毛巾面 学生分组 ,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 1 按以下图的甲所示 ,将长方体木块平放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较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滑动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 按图乙所示 ,保持长方体木块放法不变 ,在木块上放一个的钩码 ,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匀速滑动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 按图丙所示 ,拿掉钩码 ,在光滑木板外表铺上厚毛巾 ,然后再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毛巾面上 ,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匀速滑动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0、所示 . 实验次数 接触面 压力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1 木板面 2 木板面 3 毛巾面 分析论证: 教师:比拟第 1、2 次实验数据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学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 ,压力越大 ,摩擦力越大 . 教师:比拟第 1、3 次实验数据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学生:压力相同时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接触面越粗糙 ,摩擦力越大 . 教师:综合本次探究过程 ,你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 学生: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 评估交流: 教师:实验时 ,为了能准确测出滑动

11、摩擦力的大小 ,使物体如何运动 ? 学生:应尽量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 公众号:惟微小筑 A但凡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B只有接触才有可能产生摩擦 C摩擦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接触面上 D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2以下措施中 ,能增大摩擦力的是 ( ) A自行车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B足球鞋底装有鞋钉 C在汽油机的连杆和曲轴连接处加注机油 D溜冰鞋底装有滚轮 3以下各例能够减小摩擦的是 ( ) 例题 ,让学生快速思考答复 ,老师做适当点评 . 五、达标测试 (约 8 分钟 )学案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单独完成达标测试的 8 道题 ,对学生错误的题目进行讲解 . 六

12、、布置作业(约 1 分钟) 完成课后作业 1、2 题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 ,以及达标测试演练、课后作用等方式 ,是运用不同的手段来考核评价学生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 . 板书设计 一、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测量摩擦力的原理:二力平衡 2器材:弹簧测力计、光滑木板、毛巾、钩码、长方体木块等 . 3主要步骤: (1 )保持粗糙程度不变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关系; (2 ) (保持压力大小不变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粗糙程度的关系; 4表格设计: 实验次数 接触面 压力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1 木板面 2 木板面 公众号:惟微小筑 3 毛巾面 5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 三、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1增大摩擦的方法: 2减小摩擦的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分组实验 ,注重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产生疑问 ,引起思维 ,激发兴趣 ,从而顺利完成教学内容 .为了化解本节课的难点突出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学生实验 ,让学生经历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估这一个性化的过程 ,落实三维目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