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7660879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课堂讨论:李东垣提出的 “阴火”是什么。 内涵: 外延: 有哪些临床表现: 如何治疗: 用药特点: 与当代疾病的关系?为什么要学习本章节?对中医古典文献及其有关中医药理论把握不准是目前中医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一、中医古典文献在实验研究中的重要性1为实验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中医古典文献是古人直接医疗实践经验的记录,是古代众多的医药工作者长期努力、不懈探索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知识宝库。中医古典文献中蕴藏着大量可供实验研究的素材。这是中医学的优势之一。这样的成功例子如青蒿

2、素、砒霜防治白血病。这涉及到如何继承宝库的问题。继承宝库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2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中医药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在临床上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离不开中医理论的指导。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即什么叫“自身理论指导下的研究”。本质是如何吸取中医理论的精华,如何吸取其方法论,并且应用到研究中去。例如整体观、恒动观在GnRH基因表达研究中的意义。例如基于肾精亏虚的二仙汤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病(单纯狗动脉结扎性高血压无效)。例如冠心滴丸在美国辨证用药前后的疗效差异。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二、中医古典文献的特点1历

3、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医古典文献跨越了2500年的历史,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知识。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派生出各个学术流派,百家争鸣使得中医理论和医术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2言简意赅,蕴义精深 古代文献受记录载体及记录手段的限制,受到当时语言、文化的影响,具有文字古奥、言简意赅、蕴义精深的特点。学习时需要积累厚实的古汉语基础、古代科技、文化的知识。古籍中提到的人名、地名、病名、药名,经历史演变与现代名称互有出入,需借助有关参考工具书来确定。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3数量庞大,文献分散中医古籍数量庞大。古代的目录体系不像现代目录体系那样精细明

4、确,中医古籍书目除收录在子部医家类之外,还散见于经部、史部、子部、集部的其他各类中。有些笔记杂录、稗官野史、地方志中也有医著记载,非常分散。历史上中医古籍流传很广,朝鲜、日本、东南亚及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收藏,一些古籍在国内失传了,尚可在国外找到原本或传本。因此,作为研究其文献检索的面是十分广泛的。要放开眼界。4瑕瑜互见,良莠相杂受时代局限性的影响,往往掺杂有封建迷信和违反科学的糟粕,但是,不要轻率地给予否定。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三、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1中医古典文献收集的原则(1)学术性。搜集具有科学价值、在科研生产中能起作用的文献。有一个收集者学术水平,对文献学术水平的判

5、断问题。(2)针对性。收集文献要有的放矢。对于研究中医药文献的具体专题要进行深入了解。要针对中医药学的特点和专题研究的具体需要,确定收集的范围和重点。问题是如何实现针对性。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3)系统性。要求按学科、专业书刊、资料内在的历史连贯性去搜集,以反映它们发展演变的脉络;在收集时应保持连贯和完整,不能时断时续,支离破碎。系统性的相对性。(4)科学性。运用先进技术,达到快、全、正。(5)全面性。收集时要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尽可能搜集与本研究专题有关的多方面资料,包括正面与反面资料,以及相关学科的资料。收集资料忌带主观性和片面性。收集者的“观点”应该从对文

6、献资料的研究或实践体会中得出,不是先定下某一观点,然后按此观点去取舍资料,这样必然会拼屏与自己观点不符合的文献资料而带有片面性。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2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方法首先是计算机检索。可以利用中医古籍专业数据库、不同单位的医学数据库,甚至是那些点击率高的不同数据库。其次是传统的方法,包括计算机检索后进一步地阅读。(1)常用的中医古籍书目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中国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中国分省医籍考、四部总录医药编、中国医籍提要、中国针灸荟萃、历代中药文献精华。以上书籍中,宋以前医籍考和中国分省医籍考主要用于查找古籍的源流,四部总录医药编、中国医籍提要和四库全书总

7、目子部医家类等主要用于查阅现存古医籍。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常用的还有:医藏书目、医学读书志、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中国医学书目、续中国医学书目、现存本草书录、三百种医籍录、中医学重要著作选价、中医外科医籍存佚考、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精华、针灸文献提要、经典医籍版本考、中国医籍通考等。怎么用,到图书馆询问有关管理人员最有效。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2)中医图书馆藏情况检索主要有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图书馆藏目录、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馆藏中医线装书目。这类工具书最实用。因为这些书籍中所收载的书籍,该图书馆必有藏书,可以直接查阅。中医古典文献

8、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3)中医古文献其它检索途径1)辞典。如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国药学大辞典、中药大辞典、方剂大辞典、中华药海等。2)类书。类书是辑录或摘抄多种医学文献,并加以分类汇编的著作。如黄帝内经、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证类本草、幼幼新书、普济方、古今医统大全、本草纲目、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3)丛书。丛书,一般是指将若干种书籍汇集而编成一套书。如儒门事新、卫生宝鉴、济生拔萃、东垣十书、河间全书、薛氏医案二十四种、古今医统大全、喻氏医书三种、张氏医通、医宗金鉴、东医宝鉴等。4)专题资料汇编。按专题辑录资料,按现代

9、的观点方法编排资料,称为资料汇编。如中国历代医论选、中国医药汇海、常见病证中医文献专辑(哮喘专辑、肿胀专辑、黄疸专辑、中风专辑、疟疾专辑、惊悸怔忡专辑、虚损专辑、痹痿专辑、胃脘痛专辑、癫狂痫专辑、失眠嗜卧专辑)、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等。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5)医书附见书目。一些卷帙较大的医书,如方书、全书、类书等,往往附有参考引用书目,这种书目称为医书附见书目,也起到中医专科书目的作用。如本草纲目。6)医史著作。7)集注。集注,就是将历代医家对某一古典医籍的条文、段落的论述汇集成书,有些集注还纂述诸家、综合究竟、阐述已见、心殚厘定、辨疑正误。如张志聪的素问集注等。中医古

10、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4)专题性的电脑检索系统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天津、辽宁、陕西、上海、江苏、湖北等均建立了不同的计算机数据库,可以向所在专业图书馆了解具体使用方法。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四、中医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收集文献不能停留在堆砌资料的初级阶段。必须对资料进行整理、研究、运用。比较常见的问题是资料的使用率、再利用率。常见的问题是,尤其是研究生、青年教师,为了某个专题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以后兴趣转移,或工作要求转移,这些资料便束之高阁,成为死的资料。那么,当初大量的复印、文摘的必要如何?相反的事例是北京已经故世的中医泰斗任应秋先生,他把古代文献摘

11、录成文摘卡,分类存放,反复使用。作为专门从事中医古典文献研究,他这样做是非常成功的。以下介绍的方法,作为个人、学科,目前建议充分利用计算机、计算机数据库,这样可以提高资料的使用率。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1文献整理的方法(1)图书馆分类整理法。引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法整理归类资料。(2)主题整理法。将文献按主题词或关键词的内容整理归类。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2文献研究的主要方法(1)综合归纳分析法。这是文献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对相关中医文献的观点、学说、经验等进行归纳、综合、分析,从而找出规律、要点与本质。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形式逻辑十分

12、重要。敏锐地对某一内容、学术观点进行提取、归类十分重要。常见的问题是视而不见,缺少量化观念和处理,遗漏大量具有价值的信息。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实例:王清任有关血瘀辨证标准王清任(公元1768-1831),字勋臣,清代直隶省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今河北省玉田县)人。他的名著医林改错初刊于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该著的气虚(补阳还五汤)和血瘀理论和治疗方法十分著名,沿用至今。准确掌握王清任有关血瘀标准,对于使用其活血化瘀,以及与其他流派的区分十分重要。瘀血的表现多样,在医林改错中重点放在一些病证上,推测这些病证是王清任治疗经验的汇总。该书有关瘀血症候的描述大多十分简单,

13、唯“血府血瘀”辨证标准描述详细,其特点是内烧兼有身热。发热的特点是,前半日不烧,后半日发烧,前半夜更甚,后半夜轻,此是。轻者,不分四段,惟日落前后烧两时;再轻者,或烧一时。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王清任有关血瘀辨证标准(续)看看原文:“初病四肢酸软无力,渐渐肌肉消瘦,饮食减少,面色黄白,咳嗽吐沫,心烦急噪,午后潮热,天亮汗多。医延调治,始而滋阴,继而补阳,补之不效,则云虚不受补,无可如何。可笑著书者,不分别因弱致病,因病致弱。果系伤寒、瘟疫大病后,气血虚弱,因虚弱而病,自当补弱而病可痊;本不弱而生病,因病久致身弱,自当去病,病去而元气自复。查外无表症,内无里症,所见之症,皆

14、是血瘀之症。”(男子劳病)王清任有关血瘀的病证还提到:糟鼻子、耳聋年久、白癜风、紫癜风、紫印脸、青记脸如墨、牙疳、出气臭、妇女干劳、男子劳病、交节病作、小儿疳症等,大多病程长久。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王清任有关血瘀辨证标准(续)血府逐瘀汤的适应症:头痛(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忽然胸痛(前方皆不应)、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瘀血亦令人自汗、盗汗)、食自胸后下、心里热(名曰灯笼热)、瞀闷(即小事不能开展)、急躁、夜睡梦多、呃逆、饮水即呛、不眠(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小儿夜啼、心跳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夜不安、俗言肝气病(无故爱

15、生气)、干呕、晚发一阵热。初读该著,觉得很乱。经过整理归纳,结论如下: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王清任有关血瘀辨证标准(续)通观全文,其血瘀证的辨证标准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5条:(1)症状、疾病的发作大体出现在晚上、夜间;(2)一些说不明、道不白的怪病;(3)病程长;(4)排除表证、里证、一些明显的其它证;(5)常规治疗、其它古方治疗无效。宋代以降有“怪病皆属于痰”之说,而王清任有关瘀血的论述,给人的印象是“怪病皆属于瘀”。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2)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一批相关文献的分析、综合与推理,得出有关结论。例如通过文献之间引用与被引用的关系,来评价

16、文献的质量。中医古典文献研究还有其他的方法,如比较法、枚举法、否定法等。但是一次文献研究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获得准确与合理的结论。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等研究,最后我们就能提出有观点、有建议、有事实、有措施、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就能发现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或开发的素材,就能够指导我们的科研工作。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中医古典文献蕴藏着大量的前人从各方面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理论,不仅一直指导着广大中医的医疗实践,就从当前医学科学的发展来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宝藏,有进一步发掘的必要。任何科学的成就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只有通过长期的积累,把中医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17、系统地继承下来,才能具备收集、整理、研究、发掘中医学理论和文献的能力。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积累文献资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资料积累得越全面、越丰富、越深入,研究计划就制定得愈具体,研究工作就可能进行得愈顺利,收获就愈多。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五、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应用的范例请自修。六、附录1古代中医主要参考书这里有一些书目,我们推荐一些历代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建议大家课外阅读。我自己的经验是,中医许多教材,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受到作者水准的限制,难以充分反映中医理论与方法的博大精深、难以反映其丰富的学术流派和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方法、难以反映其主流学术的演变

18、,甚至有些学术观点是错误的。因此,中医药教材必然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工程,而作为个人,广泛涉猎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就很重要。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教材上列出了许多,我们选择一些,请大家记录(我们按教材上的次序):(1)内科。伤寒论、金匮要略(东汉)、中藏经(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金)、丹溪心法(元)、杂病证治准绳、医宗必读、温疫论(明)、杂病源流犀烛、温热论、温病条辨(清)、理虚无鉴(明)。(2)妇产科。妇人大全良方(宋)、傅青主女科(清)。(3)儿科。小儿药证直诀(宋)、幼幼集成(清)。(4)外科。刘涓子鬼遗方(晋)、外科正宗(明)。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

19、实验研究中的应用(5)骨伤科。(6)五官口腔科。 (7)综合性医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医学启源、兰室秘藏(金)、卫生宝鉴(元)、医学正传、韩氏医通、明医杂著、景岳全书、赤水玄珠(明)、辨证录、张氏医通、医学心悟、兰台轨范、类证治裁(清)。(8)医案、医话。名医类案(明)、续名医类案、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柳选四家医案(清)。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9)本草。神农本草经(魏)、本草纲目(明)。(10)方剂。肘后急备方(晋)、备急千金要方(唐、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本事方(宋)、世医得效方(元)、普济方、奇效良方(明)。(11)针炙。黄帝内经、难经(春秋战国)、针炙甲乙经(西晋)、针炙大成(明)。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2中医古典文献、理论的积累中医古典文献、理论积累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主要是通过阅读与笔记摘要。(1)阅读(2)笔记与摘要1)笔记:笔记一般分成阅读笔记和心得笔记两大类。2)摘要:概要性摘要、引语式摘要、节录式摘要、综合性摘要。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