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及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7659072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DF 页数:111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及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及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及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及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及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及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及教案(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及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及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李白(701-762 年), 生日 701 年 2 月 8 日, 汉族,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一、作者介绍随风直到夜郎西。我寄愁心与明月,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落尽子规啼,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我国历, 被称为诗仙。 其诗风豪放飘逸, 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是华夏最伟大的诗人。闻王昌龄左迁

2、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二、背景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三、注释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3、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2、左迁:古尊右卑左,左

3、迁即贬官。5、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4、子规:即杜鹃鸟。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6、五溪:指沅溪、武溪、西溪、巫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8、夜郎: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7、随风:一作“随君” 。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树上杨花落尽,子规鸟儿在不住地啼叫,四、译文和沅溪;古人常常将月融入笔

4、端。或望月怀远,或借月抒怀,或遥寄相思今一、导入七年级上册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一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感受一下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笔下的明月寄托了怎样的情怀。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先世在隋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末因罪徙居中亚碎叶,李白便出生于那里。5 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因以自号青莲居士。早年读书学剑,游览名胜,写过许多才华横溢的诗篇。25 岁时,出蜀漫游。42 岁时,因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召入京都,供奉翰林。因蔑视权贵,放诞

5、不羁,不到二年离开了长安,从此过着长期漫游的生活。 “安史之乱”时,李白曾参与永王幕府,但被唐肃宗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他走到四川奉节时,得到赦免。最后他病死在安徽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 终年 62 岁。 李白与杜甫齐名(比杜甫稍长), 世称 “李杜” 。他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他的诗歌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善于向乐府学习,形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的诗歌具有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等特点,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很大。王昌龄是李白的好朋友。开元 27 年,贬放岭南,天宝 7 年,再贬为龙标(今湖南

6、洪江西)尉。李白在杨花落尽、杜鹃声声的时节,惊悉好友被贬湖南龙标,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诗人十分担忧,并深感不平和悲伤,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赠给他。1.解释标题:四、翻译诗歌3.全班齐读。2.指读,指导朗读。1.听范读,仿读。三、朗读诗歌五、诗歌赏析我把这颗愁心寄托给明月,随君好友你一直到夜郎西。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哀啼,听说去龙标还要逾过五溪。参考:3.交流难点,翻译全诗。2.结合注释,试译诗句。寄:寄托,托付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闻:听说1.从表达方式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子规:又叫杜鹃、杜宇、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7、;体现出飘零孤寂之感。(2)渲染气氛:萧瑟、凄楚的气氛(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明确:3.这两种景物有什么作用?明确:杨花,子规2.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明确:写景抒情的诗。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所以叫杜鹃啼归。明确: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表明了诗人与友人分离的痛苦,对友人6.“过五溪”表明了友人怎样的处境?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对友人的深切同情。5.“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对友人离别的痛苦。4.从这句景物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3)烘托心情:表现出诗人的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心和担忧之情。明确: “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

8、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7.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9.明月与风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把明月和轻风人格化了,这样写有明月能让人产生思乡,怀旧,念远之情。(4)明月皎洁,它象征了亲情友情的纯洁。(3)明月升起,千里可共。(2)夜静月明,容易引起遐想;(1)月形-团圆。明确:月的意象。8.诗人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什么好处?明确:体现作者对友人同情和关怀,还表现出两人的友谊如明月般纯洁光明,也寓两人的友谊就如明月长在一般会长存。明确: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六、主旨归纳表现出了对

9、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思念。和关怀。明月、轻风-寄送愁心:抒情-关怀、思念子规-不如归去杨花-漂泊不定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板书设计: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一、目标设计七年级上册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二情。三、教学过程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重点:熟读、背诵二、教学重、难点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一)标题解说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

10、塞题材为主的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 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 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 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 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 便题诗抒怀, 遥寄给远方的友人。1.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三)整体感知(二)背景简介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 (今四川江(四)作者简介2.学生齐读,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随君/直到/夜郎/西!我寄/愁心/与/明月,闻道

11、/龙标/过/五溪。杨花/落尽/子规/啼,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油)人。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注释:1.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五)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子规:即杜鹃鸟。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夜郎: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

12、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2.译文和沅溪;要点: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月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六)合作学习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亮人格化,请她将自己的忧愁之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5.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首诗借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4.

13、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愁心3.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 “闻道” ,表示惊惜。 “过五溪” ,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

14、,别无它法。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好友被贬官的深切同情和关6.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切之情。7.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七)小结通过诗人丰富

15、的想像,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 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 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说, 他的贬官, 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 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1 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八)练习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16、。 ”曹植杂诗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谢庄月赋 “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 ”链接以月寄情的句子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 末句“随君直到夜郎西”中“夜郎”一词,有两种解释:一与成语“夜郎自大”的“夜郎”意同,意即地名,在今贵州省西部桐梓县,古称夜郎国;一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细读课文,分析一下哪种解释更合理。4 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 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 “杨花” “子规”来写?答案1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

17、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3 据上句中, “五溪”在今湖南省西部,可知,这里“夜郎”即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4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1、总结存储:学了本诗后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九)总结储存,课外延伸2、理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1、学习、背诵李白的诗,了解作者及其诗的风格

18、。一、教学目标七年级上册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三请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这几首诗的意境。朗读背诵,加深理解。2、课外延伸:熟读成诵。二、学情分析3、了解李白的友情诗及借月抒情诗。学生由于刚升入初中,对初中的学习生活还不适应,加之语文综合能力还不够高,对诗词学习感悟力比较弱,课外知识积累较少。因此,本节课除了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外,还专门为学生安排了拓展阅读,激发兴趣,加强积累。尚书中说“诗言志” ,我们也经常说诗如其人,就是说从一个人的活动 2【导入】导入新课组长负责给组员讲解诗歌。以小组为单位,自选、背诵李白诗,准备课堂展示。活动 1【活动】课前预习教学活动理解李白诗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感情

19、。三、重点难点诗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情怀、个性、才华等,李白的诗也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所以,我们要了解李白,就要从他的诗入手,而要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诗,又不能不从了解李白的人开始。李白(701-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活动 3【讲授】李白简介在我国历,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是中国文学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 天宝初被玄宗召入长安, 供奉翰林, 因遭权贵谗毁, 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后蒙冤入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

20、。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大量采用夸张、拟人和生动的比喻,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杨花漂泊不定,给人以流落之感,子规暗含悲痛之情。诗人取这两样景诗人在首句中写了哪些景物,分析一下它们的作用。2、反复读,理解内容:1、从诗的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活动 4【活动】导学自学物,既点明了时令,也渲染了悲凉哀伤的氛围。这两句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明月人格化,希望明月捎请赏析诗的最后两句(温馨提示:可从写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分析)去自己的愁思,表达了对朋友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作品注释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金乡送

21、韦八之西京活动 5【活动】拓展阅读1、送别诗、友情诗: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渡荆门送别其诗今存九百多首,内容丰富多彩。活动 6【活动】赏读李白不可道:无法用语言表达。望望:瞻望,盼望。客:指韦八。咸阳:指长安。(1)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韦八:李白的友人。西京:即长安。送友人 金陵酒肆留别 客中作 山中与幽人对酌 沙丘城下寄杜甫 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2、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 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 早发白帝城 独坐敬亭山 山中问答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登金陵凤凰台 峨眉山月歌 夜宿山寺 越女词耶溪采莲女 蜀道难 ,以充满想象的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表现了

22、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3、描写渴望建功立业,仕途艰难,内心苦闷的: 秋浦歌 南陵别儿童入京 把酒问月 将进酒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古朗月行 行路难 月下独酌等。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朝廷重用,为国效劳,却怀才不遇,诗人内心悲愤,常借酒、借月抒怀,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抱负。4、边塞诗、宫怨诗: 关山月 塞下曲 劳劳亭歌 玉阶怨 怨情长门怨 子夜吴歌-秋歌 ,表现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反映妇女的生活及其痛苦。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活动 8【活动】赏读李白师生共读将进酒活动 7【活动】秀我风采古诗词的美,我们和王维一起“倚杖柴门外,临风

23、听暮蝉“;和杜甫一起”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和李商隐一样“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和苏轼一样“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活动 9【作业】课下作业自由阅读,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友情诗,背下来,下节课背给小组的同学听。2、自己尝试着写一首小诗,发到梦想花开群里。【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 】【推荐一: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一2.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1.知识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理解寓言的寓意;教学目的散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寓言,提高

24、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设想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先读通原文,整体感知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是理解寓言的前提 ;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领悟故事的寓意,这是阅读的中心环节;最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寓言给予自己的启示,并进行语言积累,这是阅读的标的。朗读贯穿始终,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看图说成语,比赛抢答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展示课件一:1.抢答成语:一.导入(3 分钟)教学过程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2.导入新课: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这六个成语,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所谓寓言

25、,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 ,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学习文言文,同学们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二.初读(6 分钟)读准确,读通畅展示课件二,并板书课题。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这篇课文同学们作过预习,现在,老师检查一下朗读的情况。展示课件三:1.学生齐读一遍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要求字音准确,发音饱满。其父(f)曰父(f)子相2.老师范读, 学生再读。 要求读得抑扬顿挫(要注意停顿, 要分出轻重,堕而折(sh)其髀损兵

26、折(sh)将其马将(jing)胡骏马而归使关羽将(jing)三万兵至益阳读出语气)。1.通文意: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如有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须疏通文意,了解故事的内容。三.再读(8 分钟)通文意,析情节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其马/将胡骏马/而归此/何遽/不为福乎?展示课件四: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强调下面重点词语(古今异义)的意义:能3.析情节:此故事情节可分为几个部分,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启发学生自己提出,并由此引起争论效果就更好)请指出“塞翁” 、 “善术者” 、 “其父” 、 “其子” 、 “父子”各指代谁?(如果2.理关系:理清人

27、物之间的关系。其子好(喜欢)骑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居(经过)数月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展示课件五:情节各部分的内容:失马得马折髀相保4.复述故事:采用比赛形式,让学生对照图片进行复述(创造性的复述)课文,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情节,为下面研读课文作准备。这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四.研读(15 分钟)提问题,探寓意(4)展示课件九请女生对照“相保”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3)展示课件八请男生对照“折髀”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2)展示课件七请女生对照“得马”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1)展示课件六请男生对照“失马”

28、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事,那么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呢?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从塞翁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从坏事和好1.教师指示思考的角度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来探究寓言的寓意。事之间的关系来看。(1)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 (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了什么道学生可能研讨的角度:2.合作研讨,全班交流。理?)讨论、 点拨: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预伏着祸的先机。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从“塞翁”能沉着冷静的静观事情的变化来看(面对一系列变化,塞翁为什么能处变

29、不惊?)(紧紧抓住“塞翁”那三句话来思考。也可让学生读读那三句反问句,通过揣摩语气来达到目的。)讨论、点拨: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 ,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他好像洞悉人间世事的变化之玄机, 懂得祸福相依, 利害相伴, 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他能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乐天知命,不因祸福而悲喜,不以得失为怀。正因为如此,我们认识事物应当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3)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讨论、点拨: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

30、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 , “ 塞翁之子喜欢骑马” , “胡人入侵边境” ,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由此我们可知: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简要板书,见上)老师可以顺势点拨: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还有俗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黑体字板书)(1)在塞翁看来,好事可变成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给我们的感觉3.质疑或激疑:好像好就是坏,福就是祸,难道两者之间就没有

31、区别了吗?点拨:是的,尽管“塞翁”能洞悉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但他混淆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淖。同时,他那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也是不宜提倡的。(2)尽管那些“近塞之人”他们不知道祸福相互转化的道理,但我总觉得文末以“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来反衬“塞翁”之子“以跛独存,父子相保”格调低。点拨:当外敌入侵时,那些“近塞之人”能拿起武器,以死报国,死得光荣。而“塞翁”之子“以跛独存,父子相保”显得消极不可取。这是作者的局限性所在。(如有学生提出诸如此类的质疑,老师要大加表扬,因为此时正是学生迸发创造火花的时候,要备加爱护,给予肯定。)你是否也有过

32、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五.联读(5 分钟)联生活,谈体会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讨论、小结:应学会辩证的看问题。2.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因为好坏、福祸、利害是相互转化的,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周全,处事要谨慎,要防患于未然。5.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4.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安之泰

33、然,处逆不惊.六.积读(3 分钟)背课文,积成语1.背读课文。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二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祸) (福) (祸) (福)失马得马折髀相保刘安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板书设计:请学生比赛列举含“马”字的成语,然后展示课件八,读记成语。2.积累成语。对“祸福相倚”的认识,即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教学难点2.培养学生对阅读文言文的兴趣。1.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翻译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教学目标以变成好事的哲学思想的理会。并能举出生活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例子来。2.采用多种有效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方法

34、1.力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会用多种方式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教学重点我们读过很多故事,像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掩导入新课教学步骤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内容切合实际,精简实用。耳盗铃、亡羊补牢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 , 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1.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字音准确。一、大声地读读通学习新课展示课件:提醒学生注意的字词。

35、2.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人皆吊之马无故亡而入胡(二)翻译下列语句:其子好(喜欢)骑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居(经过)数月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一)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展示课件:强调下面重点词语(古今异义)的意义: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1)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情节的波折,也就是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1.学生按以下要求朗读,老师适时指导。二、生动地读读懂失马得马折髀相保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何遽不为福乎?任何事物都是发

36、展变化的。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预伏着祸的先机。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 ,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他好像洞悉人间世从塞翁及众人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2)揣摩“塞翁”所说的三句反问句的语气,读出塞翁的处变不惊。事的变化之玄机,懂得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他能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乐天知命,不因祸福而悲喜,不以得失为怀。正因为如此,我们认识事物应当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2)老师读“得马、相保”这两个“扬”的情节,学生读“失马、折髀”(1)老师读塞翁说的话,学生读旁白

37、。2.师生共同合作,读出故事的味道。-这两个“抑”的情节。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从坏事和好事之间的关系来看: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 , “ 塞翁之子喜欢骑马” , “胡人入侵边境” ,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1.这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堕马折髀、父子三、深入地读读透相保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呢?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学生讨论、总结可以变成好事, 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

38、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师可以顺势点拨: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还有俗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2.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应学会辩证的看问题。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因为好坏、福祸、利害是相互转化的,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周全,处事要谨慎,要防患于未然。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要因势利导,变

39、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安之泰然,处逆不惊.3.积累与本课意思相近的成语。失马得马折髀相保塞翁失马板书设计课外阅读中国寓言作品选布置作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亦得亦失福祸相依否极泰来初中阶段是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特别是初一学生接触文言文较少,【学情分析】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三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祸)(福)(祸)(福)缺乏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因此兴趣和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因素。初一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如果采用传统的文言文讲析方法,势必会磨灭他们初步学习文言文的

40、兴趣,达不到学习的效果。因此,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降低难度,多与前面学习过的文言文知识相联系, 教给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一些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减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双向互动地学习课文,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习兴趣。知识目标:【教学目标】2.积累掌握重点实词虚语:亡、居、善、将、吊、遽、富、故、之、以、1.了解有关寓言知识。为、十九。积累重点实词虚语,掌握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领会寓言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在生活中积累智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学会分析故事所蕴涵的辨证思想,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1.翻译课文,掌握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41、。能力目标:【教学方法】1.同学们从小到大读了很多书,也一定积累了很多成语,下面我们来一一、导入新课【教学过程】一课时【课时安排】诵读法、讨论式、探究式个成语抢答请同学们看图说成语,看谁反应快,积累多!(出示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出示课件一:牢的图片)2.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这些成语,都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出示课件二: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古代寓言故事塞翁失马 ,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板书课题。)学习文言文与现

42、代文一样, 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朗读。 俗话说 “书读百遍,(一)读法指导:二、初读读准确,通文意其义自见” 。朗读课文首先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停顿,分出轻重,读出语气,做到抑扬顿挫。出示课件三:塞(si)翁失马其父(f)曰父(f)子相保此何遽(j)不为福乎其马将(jing)胡骏马而归其子好(ho)骑此独以跛(b)之故堕(du)而折(sh)其髀(b)1.自主学习,初步感知。(要求学生对照文中的注解,仔细阅读全文,(四)通文意:翻译课文。(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句读。此/何遽/不为福乎?丁壮者/皆/引弦/而战。其马/将胡骏马/而归。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二)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词句的停顿要根据

43、意思划分。理解文意,并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2.质疑问难,集体探讨。(要求学生把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词句上的疑问提出来,师生共同探讨解决)3.译读重点, 加深理解。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强调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注意翻译积累要与以前学过的文言词语相联系。)(4)人皆吊之(安慰)(他,代塞翁)(3)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经过)(带领)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联系延伸:亡:亡羊补牢(丢失)(2)马无故亡而入胡(丢失)(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靠近)(擅长)联系延伸:之:下车引之(他,代元方)(8)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因为)(缘故)(保全)(7)胡人大入塞,丁壮引弦而战(大举)(拉)(6)家富良马,其

44、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多)(爱好)(掉、摔)可以为师矣(成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联系延伸:为:以虫蚁为兽(当做、作为)(5)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老汉)(就)(是)其邻人之父亦云(助词,的)诲女知之乎(代这个道理)5.总结方法,分享收获。(要求学生总结翻译这篇文言文时的方法并与4.翻译课文:连词成句,教师点拨纠正。(9)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马无故亡而入胡(原因、缘故)联系延伸:故: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以假乱真(拿、用)以丛草为林(把)联系延伸:以:徐喷以烟(用)大家交流分享)(1)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也就是把一个字变成两个字(如“近”可以理

45、解为“靠近” , “善”可以理解为“善于、擅长” 。)(2)补充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如“马无故入胡”之前可以加一个成分“他的”)(3)根据已知内容和前后文的关系进行推测(如根据 “人皆贺之” 的 “贺”来推测“人皆吊之”的“吊”的含义是“安慰” ,如“吊唁” 、 “吊丧” 。)(4)注重归纳积累,多与学过的文言知识相联系。(如“亡”字与“亡羊补牢”中的“亡”意义相同。 “善”字与“英勇善战”中的“善”意义相同等。又如“之” 、 “为” “以”的用法等。)(5)注意区别古今异义。(如“死者十九”中的“十九”理解为“十分之九,绝大多数”)(一)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放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字音

46、准三、再读读通畅、知情节确,发音饱满。(二)个别朗读。请一位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注意把握人物的语气。其他同学仔细倾听,及时评价。2、复述故事:采用比赛形式,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复述(创造性失马得马折髀相保(板书)1、你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文中的几个情节吗?(四)知情节:复述课文。(三)学生齐读。复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那么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呢?你从这则寓言四、三读想道理、明寓意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从这个故事中产生了哪一个成语?教师提示思考的角度: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从塞翁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从坏事和好事之间的关系来看。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

47、础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来探究寓言的寓意。明确: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 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简要板书)老师顺势点拨: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还有成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2、 塞翁失马的故事对你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讨论交流。(3).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 ;身处逆境时,我们(2).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1).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

48、悲观。明确:不要气馁。五、四读整体把握、加深理解。2.把生活中你所经历或看到的 “塞翁失马” 的故事写下来, 200 字左右。1.搜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出示课件六:七、布置作业,积累巩固3.教师总结。2.学生谈收获。1.再次出示目标。六、课堂小结:理解课文的意思与寓意后,再读课文,自由读指读齐读。附板书设计: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祸)(福)(祸)(福)失马得马折髀相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推荐二: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一3、正确认识人和动物的关系,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2、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1、熟读文章,疏通文意,掌握重

49、点文言词语的解释。一 、教学目标、重难点。二 、教学过程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针对三、自学成果展示二、作者作品简介一、情境导入程序二课堂教学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疏通文意。1、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程序一课前预习本课的学习分 2 个课时完成。初一学生的特点,朗读竞赛的形式效果较为显著。流水朗读指的是各小组同学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语句通畅, 不漏字,小组流水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用最少的人数读完全文。2 分钟自由大声朗读,准备小组流水读比赛;1.朗读不添字,不读破句子,不读错字音,一旦有误,由下一个同学跟上继续读。四、创造性复述故事教师出示字词的

50、有关投影片,进一步落实字词。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进行指导。交流自学时遇到的难词难句,讨论。2、难词难句交流,学生翻译课文这一问题,旨在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学生很1、概括故事内容。快就可以概括出主要情节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以上讲的是从屠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又提供了另一个考虑角度即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主要情节是遇屠追屠诱屠被杀。要求: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用第一人称,能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进入2、实践想象,更好揣摩语言的精妙,体会情节的起伏。方法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方法来展开想象。如:设置环境、添加动静、加上声色、安排远近、配上衬

51、景、表现心理。比如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加上风声的描写。3、小组推选代表全班交流。步骤:1、小组讨论,选择角度,试着复述;教师准备了一个视频动画, 根据学生的需要, 他们复述故事时可以播放,让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讲。“引发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 是本单元教学的 “情感态度、 价值观”六、课外延伸,辩思狼性3.从原文角度谈启发2.从狼的角度谈启发;1.从屠夫的角度谈启发;五、多角度谈启发目标。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这篇文章非常生动地表现了狼狡诈的一面,其实,现实中的狼还有另一面,比如母爱、多情、智慧等。那么人类对狼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人与动物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课后搜集

52、一些文章阅读, 读后写一篇读后感说一说你对狼的认识。推荐学生网上阅读以下文章:知识与技能:积累相关的文言词汇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教学目标: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二2、贾平凹怀念狼3、毕淑敏母狼的智慧1、姜戎狼图腾活用等古汉语现象。理解句意、文意。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的能力。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坏人时应勇于斗争、善于斗争。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汇教学重点:2、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现象。教学难点:理解句意、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 狼表面看是写狼,实际上是写像狼一样的人。教学时

53、数:一课时狼在我们心中是什么形象?今天蒲松龄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于狼的故请列举带”狼”字的成语一、导入:事。哪位同学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作者蒲松龄 ?谁来解读一下“聊斋志二、作品简介异”这四个字?1、预习稿一、二题三、预习交流3、 有能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吗?有, 就派代表提出来, 其他小组帮忙解决。2、四人一小组合作,翻译全文。1、我来范读这篇文章,大家听的时候注意生字词和句子的节奏停顿。四、整体感知2 大家都预习了吗?谁愿意试读下列字词?没有的话,老师有一些字词和句子,请同学们解释翻译一下4、哪位同学愿意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故事情节?(展示图片)1、面对狼的跟随,屠户有何举动?体现了屠户怎样

54、的心态?投以骨,复(一)遇狼(二)惧狼五、探究分析投之;惧怕2、狼又有何行动?体现了狼的什么本性?贪婪狡猾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3、 屠户为何不一次将骨头投尽, 使两狼同时停止, 可见这时屠户对 “狼”的心态是怎样的?迁就退让5、狼此时有何行动?可见狼的心态是怎样的?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不善4、当骨头已吃光时,屠户的心态又是怎样的?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罢甘休由惧怕到果断抉择(或说勇敢反抗、做好战斗准备都行)2、屠户此时心态发生了怎样变化?1、骨头已经被狼吃尽,此时屠户采取怎样的行动?奔倚其下,驰担持刀(三)御狼6、谁来给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惧狼这部分?3、狼的表现呢?不敢前,耽

55、耽相向思考屠户会怎么做, 用什么办法吃掉(战胜)屠户;狡诈阴险 5、谁来给我4、狼此时在想什么?体现了狼的什么本性?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1、在狼与屠户目光对视的时候,狼想出了什么计谋来对付屠户?一狼径(四)杀狼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前狼假寐,以诱敌。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由此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狡诈(狡猾)阴险 3、此时屠户有何举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4、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特点?勇敢,果断,机智,细心,谨慎 5、谁来有感情地读读杀狼这部分?1、面对这个故事,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五)议狼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

56、增笑耳。2、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不是, 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恶、狡诈、愚蠢的恶人,说明对待这种像恶狼的恶人就应该像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2.学习本文语言简炼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引导学生认1.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背诵、翻译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六、作业:请结合图片适当想象和联想,将此文改编成一篇白话文。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3.复述文章内容,疏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结构。2.根

57、据注释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注释中的重点词句;同学们, 一提起狼这种动物, 我们马上就会意识到它是我们人类最狡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凶残的敌人之一。当然,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不是险些被它吃掉吗?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 ,又会怎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的。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1.学生自读课文,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

58、攻其后也。(1)缀行甚远(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重点实词2.圈点勾画,解决重要字词,粗通文意。通假字(9)狼亦黠矣:狡猾。(8)屠暴起:突然。(7)意暇甚:这里指神情、态度悠闲。(6)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5)苫蔽成丘:覆盖、遮蔽。(4)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3)屠大窘(困窘,处境危急)(2)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旧,原来)止有剩骨(“止”通“只”)其一犬坐于前:其中其:积薪其中:代词“它” ,指麦场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想要意:意暇甚:神情止增笑耳(通“只” ,只是)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盖以诱敌(敌人)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来以刀劈狼首

59、:用以:投以骨:把乃悟前狼假寐:才乃:屠乃奔倚其下:就其一犬坐于前:前面前:狼不敢前:上前亦毙之:代词,指它之:久之:无义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重要语句翻译:3.学生试译短文,弄清内容大意,师生共同点评,纠正错误。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一狼洞其中:名词用为动词,打洞。词类活用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恐前后受其敌(屠户)恐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犬坐一一像狗似的坐。洞其中在其中打洞。狼也是很狡猾的了,可一会儿功夫两只狼先后毙命,禽兽的欺骗手

6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教学备注】(3)高潮和结局:杀狼。(2)发展:俱狼、御狼。(l)开端:遇狼。4.述一述:分组合作,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复述故事情节。教学提示先叫一学生范读;然后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得顺畅;第三遍读出语气、节奏和表情。通过质疑问难, 说描课文, 既可让学生在合作中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教学提示如果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提问,师生共同解决。教学提示提高文言文翻译的能力。为展开铺叙,可用一些方法对课文“添枝加叶”来展开想象。如:设置教学提示环境、 添加动静、 加上声

61、色、 安排远近、 配上衬景、 表现心理。 比如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加上风声的描写。目标导学二:课外积累,拓展延伸1.根据收集的资料,以“我眼中的狼”为题,写一篇关于“狼”的简短拓展延伸的报告,多方位、多角度地介绍狼,全班交流。杀狼前狼:犬坐于前倚薪、弛担持刀-智御狼屠:窘恐狼:并驱如故-贪惧狼屠:投骨-惧遇狼狼:缀行-狡2.收集有关“狼”的成语,抄在笔记本上。屠:暴起、刀劈-勇敢后狼:径去、洞其中-黠【推荐三: 七年级语文上册猫教案示例 】七年级语文上册猫教案一1、会认“乖”等 7 个生字,会写“性”等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教学目标:任凭、贪玩、尽职、抓痒、踩印、梅

62、花”等 13 个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真实,具体的表达方式,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2、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教学重难点:4、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1、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导语:(拿出一本卡通书多啦 A 梦)这本书你们都喜欢看,谁能告诉一、导入,激发兴趣教学过程: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学习本课生词新词教学目标: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2、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我这本书的主角是谁?(生答:大雄和机器猫)。没错,除了大雄外就是那只可爱而且无所不能的机器

63、猫,但是它不是真实的猫, 现在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猫(课件展示猫的图片)。今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来看看他养的猫。c.点评并重点讲解: “凭”字上半部分是“任”最后一笔稍短;“贪”字b.请同学上台听写a.指名读生字,卡片演示生字2、反馈自学情况:1、初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二、初读课文,掌握生词新词板书:猫(齐读)上半部不能多加一点写成 “令” , “痒” 偏旁不是 “广” , “辟” 字的左边不是 “启” 。d.辨析多音字: “的” 、 “和” 、 “了” ,让学生读出他们的字音,同时点击画面出示相应拼音。三、理清文章脉络(3)检查汇报情况,请几个小组代表谈谈(2)自由讨论,小组

64、交流汇报c.集体朗读课文,体会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什么感受?b.听课文录音。生气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任凭:不论,无论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担心a.词语质疑(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板书:古怪(4)请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自由组合读书,把“古怪” “淘气” “可爱”淘气可爱的味道读出来。四、小结:老舍先生用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对猫的喜爱之情,下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1、读懂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抄写生词 2、熟读课文五、布置作业2、学会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

65、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1、学会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教学重难点:4、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3、又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分组合作比赛,默写生字,要求全部写出来,写对写好,前面的不会后一、复习上节课生词新词:教学过程:2、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面的补充,到规定时间为止。上节课我们已经自由组合阅读课文了,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学习猫是怎二、导入新课:样古怪、淘气、可爱的?(一)上节课同学们已经选择喜欢的部分,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课文,注四、重点感悟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66、读完以后你们觉得老舍先生写的猫真不真实?那些地方看出它的真?三、整体感知,体会真实的表达方法(分大组朗读交流)。板书:古怪淘气可爱意抓住重点词句, 体会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要读得让其它同学也喜欢这些词句。大花猫:(2)小组交流汇报a.质疑:古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猫的性格古怪?从哪可看出猫的性格古(2)重点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1)小组代表读,其他同学听: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从哪听出来的?1、性格古怪怪?(古怪是指跟一般情况不同,或生疏罕见,使人觉得诧异。从三方面具体写出猫的古怪:一是有时特别老实,有时又特别贪玩,有时又非常尽职;二是高兴极其温柔,不高兴时又一声不出;三是有时无比勇猛,

67、有时又无比胆小。这样极端矛盾的表现集中在一只猫的身上,跟一般情况不同,只能称其古怪。同时体会到这句话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集中概括。老实贪玩尽职b.学生发现:你们发觉什么表达方法吗?胆小勇猛板书:(大花猫)性格古怪高兴时不高兴时师引导:作者在开头就指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叫什么?(开门见山)这种写法好不好?(简洁明了,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a.“说它吧,可是“的句式(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个句式由体会到:(课件展示)(3)朗读课文,你能发现什么写作特点吗?两部分构成,前部分和后部分是矛盾的,课文通过这样的句式,写出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的特点,体现了猫“实在古怪”的性格

68、。)b.“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我们体会到猫十分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快。)c.“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课文通过写猫一连几个小时抑制呼吸, 聚精会神地看, 下定决心地等, 突出他的尽职。 “非不可”写出抓老鼠地决心和耐心,突出表现猫地尽职。)d.“它若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无论”用来表现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我们体会到猫在不高兴时举断冷漠的表现。)3、可爱小猫:淘气枝折花落耍个没完c.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b.玩起来不怕率跟头,也不怕撞疼体会到:a.什么

69、东西都玩那些地方写猫的淘气,找出关键句。还有从几方面写小猫的淘气?2、淘气(4)学生又感情朗读这一部分。重点体会:上面两部分都体现了猫的可爱,因为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老舍先生都是视猫如儿,爱猫如女的。生机勃勃:充满生机与活力。文中意在表现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及4、重点体会以下几个词:作者的喜爱之情。尽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猫的天职是捉老鼠,文中写猫在捉老鼠时屏息凝视,连等几个钟头,从中看出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变化多端:变化多样。老舍爷爷家里的猫叫声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富有变化。a.从性格上看,正因为猫的性格时矛盾统一体,才使它性情丰富多彩,(1)默读课文,体会:猫既古怪又淘气,作者为什么还

70、说它可爱呢?5、依据板书总结全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生动有趣。b.从淘气看, “生机勃勃”看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如“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把脏脚(2)默读全文, 列出作者喜爱猫的句子并谈体会。 (融情于猫, 情猫相融)印形容成小梅花,而“印”字用得何其生动。)“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把猫的叫声形容得悦耳动听,喜爱之情跃然纸上。)“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大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天真可爱,生机勃勃”这些词语一般形容小孩子,放在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小猫的宽容怜爱如待幼小

71、孩童。)1、思考题:请你以老爷爷的身份和猫的身份向同学介绍本课的猫。选五、思维拓展,深化主题择你喜欢介绍的方式。2、学生分头准备,同桌交流。3、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六、总结全文:这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老舍先生用通俗晓畅的语言细致、 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作者的爱猫之情。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教学目标七年级语文上册猫教案二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1、做同步练习七、布置作业动的细节描写。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在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

72、的人生哲理。1.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教学重难点的细节描写。这篇文章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学情分析2.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趣,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根据学生特点以及教学实践经验,七年级的学生仍较多地沿袭小学保留下来的喜爱诵读的习惯, 这正是本课加强诵读教学的一个便利条件。但本文蕴含的世态人情较深奥,七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应该让学生多诵读、多体会、多谈自己的看法。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人物描写已经基本掌握,但对于细节描写的了解较少。通过本文,可以培养学生在细

73、节方面的鉴赏能力。课时分配猫,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小动物,很多家庭中都养过。有些作家也有一、新课导入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设计者:)2 课时这样的爱好,当然,除了养,他们还喜欢写写,除了你们熟悉的老舍先生以外,还有一位作家叫郑振铎。他的笔下也有猫,而且还不只一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郑振铎的猫 。(板书)屏幕展示注音字:污涩怂恿一缕蜷伏怅然诅骂红绫惩戒检查预习,这些字你们认识吗?1.自由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二、读课文,清清楚楚现猫样2.郑振铎先生在文中写了三只猫,这三只猫在不同的时间段曾经生活在订正读音,每个词齐读两遍。同样一个家庭中,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经历了不同的生活,也给一家人带来

74、了不同的感受。外貌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浑身黄色的毛色花白,并不好来历从隔壁家要来的舅舅家要来的遭人遗弃拾来的(1534)(314)第三次:丑猫(12)第二次:黄猫第一次:花白猫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根据提示,为三只猫制作猫咪小档案。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之后,样子更难看了在这三只小猫中,你最喜欢哪一只猫?请选读课文,找到对那只猫进行1.朗读赏析三、再读课文,由浅入深解猫意对我的影响一缕酸辛怅然、愤恨、诅骂路人更难过得多,永不养猫结局病死被一个过路人捉去了被我打伤致死在家中的地位宠物宠物若有若无,大家不喜欢,不大注意它性情很活泼更活泼有趣不活泼,忧郁,懒惰描写的语句或语段,大声、反

75、复、有感情地朗读。并尝试用如下的句式说说。我最喜欢第_只猫,因为它_,正如课文中所写_(板书)久不养(失爱)为什么第三只丑猫的亡失给作者带来更大的震撼,甚至要“永不养猫”2.案件还原。了呢?有一件事情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请选读课文 1728 自然段,还原当时的案件审理过程。案发现场情况:鸟儿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羽毛芙蓉鸟被害案松散,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犯罪嫌疑人:第三只猫很久。案发后的表现:躺在阳台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

76、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得不够。师:直到这家人的一对芙蓉鸟中的另一只也遇害,真正的凶手才浮出水面。它就是那只黑猫,可惜此时第三只猫已经不知去向。回过头来再想想,这四个字应该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这起案件最终被定位为一场冤案。 作为文中的第三只猫, 如果还有机会,3.聆听静思它会吐露怎样的心声呢?请静静聆听。我是那只被作者妄下断语而悲惨处死的猫。我知道他们不喜欢我,甚至于讨厌我。因为一个眼神,就被他们怀疑成“罪犯” 。在这之前,有一家主人曾经收留过我。我很高兴,因为主人把我当掌上明珠,所以我也会经常帮忙捉鼠。可是那天邻居送来一只新猫,看上去比我可爱多了。自此,我就常受欺负,主人也渐渐地

77、冷淡了我。我开始变得有点忧郁,后来我就离开了。我开始觉得一切都是黑色的,而要在这黑色中找到一点白色,可能吗?我绝望到了极点。其实,我很感激收留过我的人,可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他们总是“以貌取猫”?对于芙蓉鸟的死,我的确抱以悲愤。你们为什么要怀疑我?我虽是万物之灵,却无法言语。只能悲楚地叫;只能,只能飞快地逃!当你们拿起木棍打过来时,我在无谓地辩白: “不!不是我!”我在无望地哀求: “不!别打我!”然而我又在坦诚地表示:无论如何,我都要感谢你收留我。我又在真心地安慰,打吧!如果能让你的快乐多点,痛苦少点。然后,我死了。我感谢黑猫的出现,让我沉冤得雪。不过,一切都过去了。如果有来生,我愿意再回到

78、芙蓉鸟的主人身边。虽不能变成一只芙蓉鸟,但我想,至少能够缓解他内心的痛苦,让他的良心舒服一点。其实,动物和人一样,都有丰富的感情,如果主人能够对我们好一点,我们会过得更好!小结学生答案:对于这个受过更多伤害的小猫, “我”非但没有给过它2.生思考,作答。1.静心思索:作者为什么永不养猫?四、看生活,由此及彼晓人心宠爱,还将太多的指责、不信任套在它的头上,更为严重的是自己的冲动还将它的生命断送了。 “我”永远不能面对的,与其说是猫,不如说是那个不能原谅的自己。补充作者资料:郑振铎(18981958),我国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齐读文章第 30 自然段。感受作者的情感。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文

79、学。创作主张: “文艺的对象,应该是被侮辱与被践踏的血和泪” ,作者主张写人生,就不单单要表现一个人,主张文艺的对象,应该是被侮辱与被践踏的血和泪,就不应该只是一只猫。文中所表现的的人和猫的故事,其实就是生命和生命之间的故事。其实,无论是奉养、抚养、喂养都需要好好的善待。时间无情第一,它才不在乎你是否还是一个孩子,你只要稍一耽搁,稍在假期中读书看到这样的句子,突然觉得放在这节课的结尾很合适:五、写内心,诉诸笔端倾真情一犹豫,它立马帮你决定故事的结局。它会把你欠下的对不起变成还不起。又会把很多对不起,变成来不及。人说猫有九条命,假如第三只猫没有死,你能替文中的“我”给天堂中的第三只猫写一封简短的

80、道歉信么?希望你们的对不起可以来得及。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们,世界才能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在结束语: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动物和人类享有同样的生存权利,我们应该关爱动物,善待生命!【板书设计】1.学会 4 个生字,掌握“稿纸”等词。理解“古怪、尽职、屏息凝视”教学要求七年级语文上册猫教案三文:语言之妙结构之巧情节曲折首尾照应鲜明对比第一人称悟:猫之命运人之得失情:养猫之乐失猫之悲猫:生命之美命运之悲郑振铎猫等词语,积累“生机勃勃”等词语。3.品味“说它吧” , “蹭” “踩印几朵小梅花” , “生机勃勃”等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猫的特点。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4

81、.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学目标第一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真实具体地描写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特点的。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认识和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生机勃勃”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2.教师予以归纳。1.学生介绍认识的猫。一、谈话导入教学过程教具准备:生字卡片3.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大花猫小时候的可爱。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而缩小放大, 四肢较短,

82、 掌部有肉质的垫。 行动敏捷, 善跳跃, 能捕鼠, 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任凭无忧无虑尽职稿纸抓痒丰富多腔遭殃蹭责打折腾枝折花落教师随意地抽出下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3.检查自学效果。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同桌多读几遍。1.明确自学要求。二、整体感知,掌握生字词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 重点注意: “蹭、 痒、凭、殃,注意“折”的多音。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的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对生字重

83、点注意“耍”与“要” 、 “乖”与“乘” 、 “虑”与“虚”的区别。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的掌握。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丰富多腔:本课指猫的叫声种类多。遭殃:遭受灾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任凭:无论。不管。理解词语的意思。 可以结合生活理解, 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理解。自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作者分别写了什4.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无忧无意:没有忧虑。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高兴与不高

84、兴时的表情。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交流。三、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小花猫的可爱教师引导: 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 好玩?找出来, 读一读。 (引导朗读,学生: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2.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教师相机引导。1.自学第四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要读出小猫的可爱。)3.教师归纳:教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学生: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教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学生: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你会怎么评价它 ?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老舍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

85、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生气勃勃天这真是一只真可爱)教师:可爱的一只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四、课堂小结一起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喜欢、喜爱)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五、作业设计1.抄写词语。1.品味“说它吧” , “蹭” , “踩印几朵小梅花” , “生机勃勃”等教学目标第二课时要()虚()搞()陶()彩()贫()绞()耍()虑()稿()淘()踩()贪()跤()3.比一比,组成词。2.背诵第四自然段。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2.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猫的特点,真实具体地进行描写。借助课文内容与

86、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教具准备:课文插图。1.教师:说说课文第四自然段讲了什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写出了作一、复习引入教学过程:者什么样的感情?小时候的猫很(淘气), 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我非常(喜3.教师: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2.指名回答。(讲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写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欢)它。4.教师:你喜不喜欢老舍先生家的猫?为什么?同学们可能会觉得我们平时见过(或养过)的猫没有老舍先生家的可爱,那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仔细阅读课文,就会找到答案了。二、自学课文自由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这三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

87、写1.提出要求。的?(说它老实可是又贪玩说它贪玩可是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里?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3.自学反馈。2.学生自学。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里?找一找,用横线画出来。声不吭它什么都怕,可是很勇猛)三、研读品味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在我们眼前出现了老实的猫、贪玩的猫、尽学习第一自然段。职的猫,哪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3.教师过渡: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猫,才把猫的性格特点写得很具体。2.学生汇报。作者不但描写具体,写法也独到,请比较两组句子。5.教师:你喜欢老实的猫、贪玩的猫、还是尽职的猫呢 ?选择一种你喜(A 句是通俗的说法,同时还包含着作者

88、的喜爱之情。)4.学生讨论。A.说它贪玩吧 B.它很贪玩A 句能换成 B 句吗?为什么?A.说它老实吧 B.它很老实欢的读,请同学们听听他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或者还有哪些地方没注意到?2.品味“蹭”字: “蹭”是什么意思?谁能表演“蹭”的动作?大花猫在1.指名渎。学习第二自然段。“蹭”主人时,心里可能在想什么?(“蹭”的意思是摩擦。大花猫在“蹭”主人时,就像孩子在向大人撒娇。)4.教师:那么,大花猫在主人写作时给主人“画”上几朵“小梅花” ,B.在稿纸上踩印几个小黑点。A.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3.A 句和 B 句哪句更好?为什么?它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请你用大花猫的口气说说。5.学生模仿

89、猫的各种叫声, 理解 “丰富多腔” 、 “长短不同” 、 “粗细各异” 、“变化多端”等词语。教师:这些都是大花猫高兴时的表现,它要是不高兴时就一声也不出。6.指导学生进行表情朗读。这只猫的性格可真是倔强呀。1.教师: 大花猫什么都怕, 可是它却非常勇猛, 不要说对付小虫和老鼠,学习第三自然段。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1.默读全文,思考回答:作者为什么能抓住猫古怪的性格和淘气这两个四、领悟写作方法3.学生说。2.以“我们家的大花猫的确(实在)勇猛”为中心句说一段话。特点?2.追问:这篇文章作者为什么写得那么真实具体?1.结合板书,要求学生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第一至第三自然五、课堂小结学生畅谈。3.教师:学了这课后,你学到了哪些写作知识?段的内容。2.教师: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长大了也一样讨人喜欢。从老舍的真实具体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喜爱自己家的猫呀!我想,不仅是猫,只要是小动物,他都会因为他有一颗爱动物的心。六、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