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灸中医护理技术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7630614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督灸中医护理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督灸中医护理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督灸中医护理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督灸中医护理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督灸中医护理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督灸中医护理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督灸中医护理技术(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护理技术中医护理技术督灸督灸 02适应症适应症03穴位穴位04步骤及禁忌症步骤及禁忌症01定义定义01定义目录一、定义v督灸法是用艾绒放置在督脉的脊柱段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督灸welcometousethesePowerPointtemplates,NewContentdesign,10yearsexperience督灸的作用机理督灸的作用机理督灸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升高脑内-内啡肽的含量,调整神经、免疫、内分泌机能的紊乱状态,提高NK细胞的活性,改善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抑制HLKB

2、27基因表达,与中医所说的温肾壮阳、健脾利湿、活血法燎、扶正法邪,治病求本的道理是一致的。督灸能激发机体识别疾病和抗御疾病的能,调动自身的内在因素消除炎性反应,改善血管的渗透性,以使疾病日趋康复,并无不良反应,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发扬了中医治病的特色和优势,安全又可靠。适应症目录02督灸的适应症治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骶骼关节炎、老年性骨质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骶骼关节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预防:预防:保健与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保健与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抗力

3、。保健美容:保健美容:督灸对女性怕冷及美容的作用。督灸对女性怕冷及美容的作用。督灸的穴位目录03督灸的穴位v督脉督脉v督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如果督脉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病证,这都是督脉经络之气受阻,清阳之气不能上升之故。由于督总统一身之阳气,络一身之阴气,不仅发生腰脊强痛,而且也能“大人癫疾、小儿惊痫”。同时,督脉的别络由小腹上行,如脉气失调,亦发生从少腹气上冲心的冲疝,以及癃闭、痔疾、遗尿、妇女子不育等证。督脉v常用穴位步骤及禁忌症目录04督灸的步骤v第一步v准备姜末,一般2斤到2.5斤,姜先切碎然后用粉碎机粉碎,然后把姜汁挤出来,姜末得有七分湿,姜汁备用,中药末以芳

4、香药跟温里药为主打成末,一般需要20g纸,宽10cm左右,长过颈椎到骶椎,以硬板纸或是纱布为主。督灸的步骤v第二步v定位:取督脉的大椎穴至腰俞穴作为施灸部位。v从大椎用手指掐十字,然后胸椎腰椎掐十字,以便于定位,定完后用酒精棉球擦双侧夹脊穴之间,然后用干棉球蘸姜汁擦拭刚才酒精擦过的地方,擦后在督脉上撒上准备好的中药末后盖上纸,后撒上姜末一般得盖过双侧夹脊穴,厚度一般2-2.5cm,然后用手把撒好的姜末固定好防止散掉,后在姜末正中间放艾炷艾炷。放好后,点火,然后燃烧,当第一遍艾柱燃完,以此做第二遍第三遍,每次做完后从颈椎开始取,用手从两侧卷起来一定得慢点防止怕卷坏了,后在用热毛巾把身上的药擦掉即

5、可。督灸督灸督灸的禁忌症ABCD实热症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症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极度疲劳、空腹、过饱哺乳期或崩漏的女性患者,孕妇注意事项v督灸的注意事项v1、施灸前与患者讲督灸的方法及疗程。瘢痕灸一定要取得患者同意与合作。v2、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尤其幼儿施灸时要特别注意。v3、偶有灸后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v4、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灸后,必须将燃着的艾绒熄灭,以防事故发生。案例团队合作1243案例1:张永芳,女,81岁,因“反复头昏5年余,加

6、重半月。”收入住院 舌质淡红,少苔。脉弦。中医证型:肾气亏虚施护原则:平补肾气, 调和血脉。中医诊断: 眩晕西医诊断: 1.后循环缺血 2.冠心病? 心脏不大3.颈椎病1243基本信息现病史 患者于入院前5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常因体位改变加重,伴有头痛、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视物模糊,伴有活动后心累、气促、胸闷、偶有心悸,伴有胃脘部不适,进食生冷后加重。案例2:张顺和,女,76岁,因“劳力性心累、气促10余年,复发加重伴右下肢水肿1周”收入住院 患者入院前10余年无明显诱因于活动后出现心累、气促,休息后可缓解,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不适,每于活动后复发。反复多次于我院住院。纳眠差,大便干结,体瘦,夜间盗汗。舌质淡黯,少苔,脉弦。中医证型: 痰瘀互结, 气阴两虚。施护原则: 活血化瘀, 益气养阴。中医诊断:心衰西医诊断: 1.充血性心力衰竭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3.右下肢深静脉血栓?T H A N K Y O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