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安全培训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7533187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PT 页数:340 大小:1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防火安全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340页
建筑防火安全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340页
建筑防火安全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340页
建筑防火安全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340页
建筑防火安全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3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防火安全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防火安全培训(3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 筑 防 火n 什么是建筑防火?什么是建筑防火?建筑防火是根据对建筑火灾的调查与科学实验,运用工程学等方法研究建筑物的防火设计、消防管理及为灭火战斗创造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的一门实用科学。第一章第一章 建筑物基本知识建筑物基本知识1. 建筑物定义建筑物定义通常我们将供人们生活、居住、工作、学习以及从事生产和各种文化、社会活动的房屋称为建筑物。建筑物通称为建筑。2. 建筑物分类建筑物分类2.1 按建筑物用途分类n民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n工业:厂房、仓库2.2 按建筑物建造材料构成分类按建筑物建造材料构成分类n木结构n砖木结构n砖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砖混结构)n钢筋混凝土结构n钢结构n钢与钢筋

2、混凝土混合结构(钢混结构)2.3 按建筑物高度或地上层数分类n单、多层:指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0m(或已超过24.0m但为单层)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n高层: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24.0m且为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注:我国和某些国家,对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习惯上称做超高层建筑。n高层民用建筑分为一、二类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n建筑高度的计算: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

3、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n建筑层数的计算:建筑层数的计算: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5m者,建筑底部设置的层高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以及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多层住宅中,住宅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可按一层计,其他各层的跃层以及顶层中多于两层一套的跃层,应计入层数。对于住宅建筑中层高超过3m的楼层,其防

4、火设计的层数确定可按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的规定计算确定。2.4 工业建筑按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n分类方法:固体按该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火灾危险特点进行分类;液体按闪点进行分类;气体按爆炸极限进行分类。(1)液体按闪点划分:闪点28,为甲类,如汽油、乙醚、酒精、60度及以上的白酒等;28闪点60,为乙类,如煤油、松节油、溶剂油;闪点60,为丙类,如柴油、动植物油、大于50度小于60度的白酒。(2)气体按爆炸下限划分:10%,为甲类,如甲烷、乙烷、氢气、液化石油气等;10%及助燃气体,为乙类,如氨气、氧气、一氧化碳。不燃气体,为戊类,如氮

5、气,惰性气体。(3)固体分类标准:易燃、易爆固体:甲、乙类,如硝化棉、钠等;可燃固体:丙类,如木材、纸张等;难燃固体:丁类,如酚醛塑料、水泥刨花板等;不燃固体:戊类,如钢、水泥、砖、玻璃等。3. 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基础、墙、柱、梁、楼板、屋顶、楼梯、门、窗等。4. 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建筑物的结构形式4.1多层建筑的结构形式()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交错承重()内框架承重4.2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框架体系()剪力墙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筒体结构体系5. 几个典型建筑物的概念n高层民用建筑裙房与高层民用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附属建筑。n高架仓库货架高度超过7

6、米的机械化操作或自动控制的货架库房。n汽车库停放由内燃机或其他动力驱动且无轨道的客车、货车、工程车等汽车的建筑物。n半地下室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者。n地下室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2者。第二章第二章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1. 建筑材料分类建筑材料分类所谓建筑材料是指建造建筑物时使用的材料。n无机材料n有机材料n复合材料2. 建筑材料的火灾特性:建筑材料的火灾特性:n燃烧性能n燃烧时的毒性n燃烧时的发烟性3.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3.1 定义:定义:是指其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或

7、)化学变化,它是评价材料防火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3.2 分级:四个等级 A(不燃材料)、B1(难燃材料)B2(可燃材料)、B3(易燃材料)4. 几种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几种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 和高温性能和高温性能n建筑钢材n混凝土n建筑玻璃n建筑塑料第三章第三章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构件及耐火性能建筑构件及耐火性能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二是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1. 建筑构件建筑构件n建筑物是由建筑构件组成的,如基础、墙、柱、梁、楼板、屋顶、楼梯等。n建筑构件多为建筑结构的重要支撑体系。2.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n分为不燃烧体

8、、难燃烧体、燃烧体三类。n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由做成构件的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而定。3.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3.1 定义:定义: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用小时()表示。3.2 达到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失去稳定性。()失去完整性。()失去绝热性。3.3 几种常用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几种常用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墙、柱、梁、楼板、吊顶、屋顶承重构件3.4影响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和提高构件耐火影响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和提高构件耐火极限的措施极限的措施3.4.1影响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1)完整

9、性砼的含水量构件的接缝或填缝材料(2)绝热性材料的导温系数构件的厚度(3)稳定性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有效荷载量钢材品种实际材料强度截面形状与尺寸n配筋方式n配筋率n表面保护n受力状态n支承条件3.4.2提高构件耐火极限的措施第二节第二节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1. 耐火等级的划分耐火等级的划分1.1定义:定义:指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建筑构件燃烧性能和构件的最低耐火极限决定的。1.2划分:一、二、三、四共四级。1.3意义:意义:n根据建筑物不同性质、不同类型,提出不同的耐火程度要求,做到既有利于防火安全,又有利于节约投资。n具有较高耐火等级的建

10、筑物,可使建筑物在一定时间内不破坏、不传播火焰,为人员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条件,又便于火灾后的修复。2. 耐火等级的划分基准楼板的耐火极限n在诸多建筑构件中,我国现行规范选择楼板作为确定耐火极限等级的基准,因为对建筑来说楼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构件。n在制定分级标准时首先确定各耐火等级建筑物中楼板的耐火极限,然后将其他建筑构件与楼板相比较,在建筑结构中所占的地位比楼板重要者,其耐火极限可适当提高;次于楼板者,其耐火极限可适当降低。3. 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选定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选定构件名称耐火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楼板不燃烧体1.50h不燃烧体1.00h不燃烧体0.50h燃烧体梁不燃烧体2.

11、00h不燃烧体1.50h不燃烧体1.00h难燃烧体0.50h柱不燃烧体3.00h不燃烧体2.50h不燃烧体2.00h难燃烧体0.50h4. 耐火等级的检查判定耐火等级的检查判定4.1根据建筑的结构形式判定:n一般说来,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排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砖混结构,可定为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n砖木结构可定为三级耐火等级建筑;n以木柱、木屋架承重,砖石等不燃材料为墙的建筑物可定为四级耐火等级建筑。4.2根据主要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判定:n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主要组成构件全部为不燃烧体。n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主要组成构件中,除吊顶为难燃烧体外,其余都为不燃烧体。n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主要组

12、成构件中,屋顶承重构件为燃烧体,隔墙、吊顶为难燃烧体。n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主要组成构件中,除防火墙为不燃烧体外,其余都为难燃烧体或燃烧体。5. 建筑物耐火等级的选定建筑物耐火等级的选定5.1影响耐火等级选定的因素影响耐火等级选定的因素(1)建筑物的重要性(2)火灾的危险性(3)建筑高度(4)火灾荷载n定义:单位建筑面积内可燃物数量的多少。n火灾荷载越大,着火后温度越高,火灾持续时间越长。5.2各类建筑耐火等级的选定各类建筑耐火等级的选定n单、多层民用建筑n高层民用建筑n厂房n仓库第四章第四章 建筑火灾及防控技术建筑火灾及防控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火灾的起火原因建筑火灾的起火原因1.什么是建筑

13、火灾?发生在建筑物内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2.建筑火灾的起火原因1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2违反生产安全制度;3电气设备设计、安装、使用维护不当;4自燃、雷击、静电、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5人为纵火;6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筑构件选用不当等因素促使火灾蔓延,或在建筑结构、装修中大量采用易燃可燃材料,增加建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第二节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特点建筑火灾的发展和特点1.建筑火灾的发展建筑火灾的发展1.1室内火灾发展过程室内火灾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OA初起AC发展(BC猛烈)C点以后熄灭1.2室内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室内各发展阶段的特点1.2.1火灾初起阶段(OA)(1)特

14、点a.室内温度不均衡b.燃烧发展不稳定c.燃烧面积不大d.火灾持续时间长短不定(2)火灾初起阶段的持续时间决定于a.点火源的类型b.起火点周围燃烧条件的影响c.通风条件的影响 (3)火灾初起阶段对防火和灭火的重要意义a.最好不用或少采用可燃的建筑材料b.火灾初期是人员疏散和灭火的有利时机 1.2.2火灾发展阶段(AC)(1)特点a.轰燃现象出现,温度直线上升,并达到最高点;b.燃烧稳定,可燃物燃烧速度接近不变;c.持续时间长短与起火原因无关。n轰燃:房间内由局部燃烧向全室性燃烧这种突变现象。n温度-时间变化曲线的B点即轰燃。(2)火灾发展阶段对防火和灭火的重要意义a.选用耐火等级较高的建筑结构

15、形式b.采用防火分隔物划分防火分区c.组织强大的灭火力量围追阻截。1.2.3火灾熄灭阶段(C点以后)(1)特点a.室内可燃物减少,温度开始下降;b.温度下降速度与火灾持续时间有关;c.阶段开始的温度仍为火灾最高温度,热辐射很强,对周围建筑物仍有很大威胁。(2)火灾熄灭阶段对防火和灭火的重要意义a.火灾熄灭阶段之初,在灭火时仍要注意堵截包围;b.注意建筑物发生倒塌破坏的可能,保障灭火人员的安全。2. 建筑火灾的蔓延建筑火灾的蔓延2.1 建筑火灾蔓延的主要形式建筑火灾蔓延的主要形式n火焰接触n延烧n热传导n热辐射n热对流2.2 火灾在建筑内蔓延的途径n内墙门、窗、洞口n外墙窗口n楼板上的孔洞和各种

16、竖井管道n房间隔墙、隔断n吊顶n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和缝隙2.3 蔓延流程蔓延流程 主要以下三个方面:n烟囱效应和火风压n孔洞蔓延和窗口蔓延n水平蔓延3. 不同建筑的火灾特点不同建筑的火灾特点3.1 不同用途建筑不同用途建筑民用单一性工业多样性3.2 不同形式建筑不同形式建筑地下难排烟、难排热大跨度突发性坍塌n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1)蔓延途径多(2)火势蔓延快(3)疏散困难(4)扑救困难(5)火灾隐患多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火灾防火技术建筑火灾防火技术1. 建筑防火设计的原则建筑防火设计的原则(1)从设计、建造、使用上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的火灾隐患,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发生;

17、(2)最快地知晓火情,最及时地依靠消防设施(移动、固定)控火、灭火;(3)火灾发生后,最大限度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2. 防火技术防火技术2.1被动(消极)建筑防火技术被动(消极)建筑防火技术(1)安全疏散技术(含安全疏散诱导系统)(2)结构耐火技术(3)材料防火技术(4)建筑间距控制技术(5)防火分隔技术2.2主动(积极)建筑防火技术主动(积极)建筑防火技术(1)火灾探测技术(2)消防设施配置技术(3)烟气控制技术第五章第五章 建筑物消防规划布局建筑物消防规划布局n建筑的总平面布置要满足城市规划和消防安全的要求。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生产经营规模、建筑高度、建筑体积及火灾危险性等,合理确定其

18、建筑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总体布局1.合理选择建筑位置2.合理划分功能区3.设置必要的防火间距4.满足消防扑救的基本条件(1)设置消防车通道(2)设置足够的消防给水(3)满足消防扑救面的要求第二节第二节 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1. 防火间距防火间距1.1 定义:定义:一幢建筑物起火,相邻建筑物在辐射热的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也不会起火的距离。1.2 作用:作用:(1)防止火灾蔓延;(2)为火灾扑救提供场地;(3)为人员、物资疏散提供场地。2、防火间距的确定2.1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1)热辐射(2)热对流(3)飞火(4)建筑物的

19、耐火等级(5)建筑物外墙开口面积(6)相邻建筑物高度的影响(7)建筑物内可燃物性质和数量(8)建筑物内消防设施水平(9)灭火时间的影响(10)风向、风速影响2.2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1)考虑热辐射的作用。(2)考虑消防扑救要求。(3)考虑节约用地。(4)防火间距现状。3.常用防火间距的相关规定常用防火间距的相关规定防火间距取值: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当外墙有凸出的燃烧构件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3.1单、多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n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3.2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n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3.3厂房的防火间距厂房的防火间距

20、n主要取决于其火灾危险性和耐火等级。3.4库房的防火间距库房的防火间距n主要取决于其火灾危险性和耐火等级。n甲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与重要公共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n明火地点: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n散发火花地点:有飞火的烟囱或室外的砂轮、电焊、气焊(割)、非防爆的电气开关等固定地点。4.防火间距不足时应采取的措施(1)改变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或生产工艺或限制储存货物的数量,尽量降低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2)改变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提高建筑物

21、的耐火等级。(3)封堵建筑物相邻面外墙上的开口部位,将普通墙变为防火墙。(4)建筑物相邻面外墙上的开口部位增设防火门窗、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5)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适用性不强且与新建筑物相邻的原有陈旧建筑物。第三节第三节 消防车道与消防扑救面消防车道与消防扑救面1.消防车道(1)城镇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m。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6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全疏散的设施。(2)高层民用建

22、筑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如有困难,高层建筑应沿两长边设置消防车道。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大于3000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3)工厂、仓库区内,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可燃气体储罐区,应设置消防车道。占地面积大于3000的甲、乙、丙类厂房或占地面积大于1500的乙、丙类仓库,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4)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5)建筑物的封闭内院或天井,如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6)消防车道的宽

23、度不应小于4m。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4m。(7)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2m12m(高层民用建筑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8m18m。(8)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2.消防扑救面n消防扑救面是指登高消防车能靠近高层主体建筑,便于消防车作业和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进行救人和灭火的建筑立面。n高层

24、民用建筑应设置消防扑救面,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高层建筑底部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m,进深大于4m的裙房。(2)消防扑救面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3)高层建筑的扑救面与相邻建筑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除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外,还要考虑消防车转弯半径及登高消防车的操作要求。(4)高层建筑的消防扑救面,地面必须设置消防车道和供消防车停靠并进行灭火救人的作业场地。消防车道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第六章第六章 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建筑物的防火分区 及防火分隔物及防火分隔物第一节第一节 防火分区防火

25、分区1.防火分区防火分区1.1定义:定义:是指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它是控制建筑物火灾的基本空间单元。1.2作用:作用:(1)可以及时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2)有利于人员、物资安全疏散。(3)有利于消防扑救。1.3分类:分类:(1)水平防火分区(2)竖向防火分区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一、二级不限2500三级5层1200四级2层600地下、半地下建筑(室)500单、多层民用建筑2.水平防火分区划分水平防火分区划分高层民用建筑建建 筑筑 类 别每个

26、防火分区建筑面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m2)一一类建筑建筑1000二二类建筑建筑1500地下室地下室500民用建筑的特殊处理: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建筑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扩大一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一倍计算。地下商店、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且装修符合国家规范规定要求,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扩大为2000。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且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高层民

27、用建筑与其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时,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500,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至5000。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如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厂房仓库工业建筑的特殊处理: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1.0倍。丁、戊类的地上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限。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仓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座仓库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1.0倍。仓库中的防火分

28、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3.竖向防火分区划分竖向防火分区划分3.1划分原则划分原则3.2 构造要求构造要求3.3 中庭的防火分隔中庭的防火分隔3.3.1定义:中庭是指三层及三层以上建筑室内无楼板分隔,上下敞开相联通的建筑内部空间。3.3.2火灾危险性烟火急剧蔓延到整个建筑物;探测、早期灭火难;人员疏散和扑救难度大。3.3.3分隔措施各楼层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窗、通道等应设甲级防火门、窗;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甲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帘分隔;中庭应设排烟系统;高层民用建筑的中庭每层回廊还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4 玻璃幕墙的防火分隔玻璃幕墙的防

29、火分隔n玻璃幕墙是由金属构件和玻璃板组成的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第三节第三节 防火分隔物防火分隔物1.定义及分类1.1定义:是指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把整个建筑内部空间划分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的物体。功能:隔火、隔烟1.2分类(1)按阻止火势蔓延方向分:a.水平防火分隔物: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分隔水幕、水平窗间墙等b.竖向防火分隔物:耐火楼板、封闭或防烟楼梯间、竖向窗间墙、防火挑檐等(2)按动作方式分:a.固定防火分隔物:防火墙、耐火楼板、窗间墙、防火挑檐等b.活动防火分隔物: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幕、防火阀、排烟防火阀、防火分隔水幕等2.常见防火分隔物2.1防火墙:耐火极限

30、不小于3.00h的不燃烧体墙体。n防火墙是划分防火分区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防火分隔物。防火墙的耐火极限、燃烧性能、设置部位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防火墙应为不燃烧体,耐火极限不小于3.00h。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建筑物的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轻质防火墙体可不受此限。防火墙的构造应使防火墙任意一侧的屋架、梁、楼板等受到火灾的影响而破坏时,不致使防火墙倒塌。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底面基层。建筑内的隔墙也应隔断至顶板底面基层。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距天窗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4.0m,且天窗端面为燃烧体时,应将防火墙加高,使之超过天窗结构0.40.5m,以防止火势蔓延。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

31、窗、孔洞,必须开设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并应自行关闭。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但装有固定窗扇或火灾时可自动关闭的乙级防火窗时,该距离可不限。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其他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当必须穿过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当管道为难燃及可燃材质时,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高层建筑穿过防火墙处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建筑物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如设置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防火用的分隔墙:用在特

32、定部位、有特定耐火极限要求的分隔墙。2.2防火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门。n它是一种设置在防火分区间、疏散楼梯间、前室、垂直竖井等处,且具有一定耐火性的活动的防火分隔物。2.2.1分类:按耐火极限为分三级: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1.20h(防火墙上);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0.90h(疏散楼梯间);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0.60h(竖井检查门)按材料分类:木质防火门钢质防火门复合材料防火门按使用要求和规格型号分为:单扇、双扇、单扇带玻璃、双扇带玻璃,单扇带亮窗、双扇带亮窗,单扇带玻璃带亮窗、双扇带玻璃带亮窗防火门等八个品种双扇带玻璃带亮窗

33、防火门双扇带玻璃带亮窗防火门双扇带玻璃带亮窗防火门双扇带玻璃带亮窗防火门2.2.2 组成:组成:防火门通常可由下列部件:门框、门扇、填充隔热耐火材料、门扇骨架、防火锁具、防火合页、防火玻璃、防火五金件、闭门器、防火门释放器、顺序器等组成。闭门器闭门器防火门释放器防火门释放器防火门释放器防火门释放器2.2.3防火门设置与构造要求:1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2用于疏散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能自行关闭。3双扇和多扇防火门,应设置顺序关门器。4常开的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功能。5设在变形缝附近的防火门,应设在楼层较多的一侧,且

34、门开启后不应跨越变形缝,防止烟火通过变形缝蔓延扩大。6防火门四周的缝隙、孔洞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充,并应达到相应的耐火极限要求。2.3防火窗: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窗。按耐火极限为分三级:甲级防火窗:耐火极限不低于1.20h乙级防火窗:耐火极限不低于0.90h丙级防火窗:耐火极限不低于0.60h2.4防火卷帘: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的卷帘。下垂式钢质防火卷帘双轨双帘无机复合防火卷帘分类:普通防火卷帘:单片钢质防火卷帘特级防火卷帘:双轨双帘无机布防火卷帘、汽雾式钢质复合防火卷帘等防火卷帘设置部位一般有:n自动扶梯周围;n

35、中庭与每层走道、过厅、房间相通的开口部位;n大面积建筑中设置防火墙有困难的部位;n生产车间中的大面积工艺洞口;n其它代替防火墙作防火分隔设施的部位。组成防火卷帘的控制方式n防火卷帘的卷放有电动式与手动式两种。n电动又分为现场操作和消防控制中心操作。防火卷帘动作程序有一步下降和二步下降两种。n一步下降 对位于非疏散通道上仅用于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其两侧设置火灾报警探测器,动作程序为一步下降,即相关火灾报警探测器报警后,防火卷帘直接降至地面。n二步下降 对位于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其两侧设置火灾报警探测器组,且两侧应设置手动控制按钮,动作程序为二步下降,即在一个相关火灾报警探测器报警后下降至距地面

36、1.8m处停止;另一个相关火灾报警探测器报警后,卷帘应继续向下降至地面。防火卷帘的设置要求:防火卷帘还应有温度(易熔金属)控制功能,以确保在火灾探测器或联动装置或消防电源发生故障时,易熔金属仍能发挥防火分隔作用。2.5防火阀n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上应设置防火阀:穿越防火分区处;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穿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2.6排烟防火阀2.7防火分隔水幕n对于一些大面积的公共建筑,在设置防火墙、防火门或防火卷帘有困难时,可设防火分隔水幕。n防火分隔水幕不宜用于尺寸超过15m

37、(宽)8m(高)的开口(舞台口除外)第七章第七章 安全疏散安全疏散第一节第一节 安全疏散相关概念与标准安全疏散相关概念与标准1.1什么是安全疏散1.2安全疏散的阶段(1)察觉阶段ta(2)行为和反应阶段tb(3)移动阶段tm1.3标准:疏散所需时间tev危险来临时间Tcrit(允许疏散时间)TevtatbtmTcrit1.4允许疏散时间疏散出观众厅的时间,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2min,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1.5min。1.5疏散人数n人数决定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宽度。n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一般采用人员分布密度(人/)这一参数。如: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1.0人/计算

38、确定;歌舞厅、夜总会、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其它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0.5人/计算确定。1.6疏散路线第一阶段:房间内房间门第二阶段:房间门楼梯间入口(走道)第三阶段:楼梯间入口首层楼梯间出口(楼梯间内)第四阶段:首层楼梯间出口室外(门厅)1.7安全区域(1)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2)哪些是安全区域(3)最危险的楼层和部位1.8影响安全疏散的因素:(1)心理与行为因素“羊群效应”(2)火场因素温度、毒气、能见度、建筑状况(3)疏散设施条件设置情况、管理情况1.9安全疏散的原则第二节第二节 安

39、全出口、安全疏散宽度安全出口、安全疏散宽度和安全疏散距离和安全疏散距离一、安全出口和房间疏散门(民用建筑)n安全出口: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n房间疏散门:房间(包括大空间)用于疏散出房间的门。(一)安全出口(疏散门)的数量:1.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2.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1)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2)除医院、疗养院、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等外,符合下表规定

40、的2、3层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可设置1个疏散楼梯的条件耐火等级最多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人数一、二级3层500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三级3层200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四级2层200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人3.单多层公共建筑和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中各房间疏散门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该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1个:1)房间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2)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外,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

41、15m、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m;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的房间。n高层公共建筑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60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0m;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75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4.剧院、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安全出口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部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人。体育馆观众厅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5.地下室、半地下室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

42、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6.单层、多层的居住建筑单元任一层建筑面积不大于650或任一住户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大于15m时每层可只设一个安全出口。7.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每层可只设一个安全出口。8.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每层可只设一个安全出口。等等。(二)安全出口(疏散门)的规定(二)安全出口(疏散门)的规定1.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43、。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2.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3.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4.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除甲、乙类生产房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5.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6.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墙的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但甲、乙类仓库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7.人员

44、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用门,或设有门禁系统的居住建筑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二、安全疏散宽度(一)百人宽度指标:是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疏散宽度=使用人数百人宽度指标除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二)安全疏散宽度的要求补充:n单、多层: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n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净宽度不应小于1.4m。n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

45、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4.厂房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首层外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m。三、安全疏散距离(一)单、多层民用建筑名名 称称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散门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疏散门耐火等级耐火等级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一、二级一、二级三级三级四级四级一、二级一、二级三级三级四级四级托儿所、幼儿托儿所、幼儿园园25.020.020.015.0医院、疗养院医院、疗养院35.030.020.015.0学校学校35.0

46、30.022.020.0其它民用建筑其它民用建筑40.035.025.022.020.015.0注:1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大于30m。2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m;3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和本表注1的规定增加25%;4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本表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5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本表

47、的规定减少5.0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0m。6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m处。(二)高层高高层建筑建筑房房间门或住宅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的最大距离最大距离(m)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的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或尽端的房的房间医院医院病房部分病房部分2412其它部分其它部分3015旅旅馆、展、展览楼、楼、教学楼教学楼3015其其 它它4020n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

48、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三)厂房第三节第三节 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散楼梯和楼梯间一、一、楼梯间的形式根据楼梯间的防火要求分为:1.敞开楼梯间2.封闭楼梯间3.防烟楼梯间4.室外楼梯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二、二、疏散楼梯间设置的一般要求: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4.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

49、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一)定义:封闭楼梯间是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二)封闭楼梯间设置的要求:它应符合疏散楼梯的一般要求,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2.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三、三、封闭楼梯间3.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4.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设置封闭楼梯间时,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

50、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5.封闭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三)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的场所:1.多层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多层旅馆;2.超过两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多层公共建筑;3.设有歌舞娱乐游艺场所且层数超过两层的地上多层建筑;4.超过五层的其他多层公共建筑;5.层数不超过两层,其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员园皂的地下商店和设有歌舞娱乐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6.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7.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8.当住宅中的电梯井与疏散楼梯相邻布置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

51、置封闭楼梯间);9.除通廊式居住建筑以外的,超过六层或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500(当户门或通向疏散走道、楼梯间的门、窗为乙级防火门、窗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的多层居住建筑;10.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11.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和建筑高度不超过32m或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四、四、防烟楼梯间(一)定义:防烟楼梯间是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二)防烟楼梯间设置的要求:它应符合疏散楼梯的一般要求,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设置

52、防烟设施;2.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防烟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3.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5.除楼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6.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7.楼梯间和前室的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三)应设置防烟楼梯间的场所

53、:1.层数为三层及以上的地下商店,设有歌舞娱乐游艺场所的地下层数为三层及以上的地下建筑,以及地下层数为一层或二层且其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地下建筑;2.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3.塔式高层住宅;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4.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高层民用建筑的剪刀楼梯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2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墙分隔。3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

54、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五、室外楼梯五、室外楼梯(一)定义:室外疏散楼梯是指用耐火结构与建筑分隔,设在墙外的楼梯。n室外疏散楼梯主要用于应急疏散。(二)室外楼梯符合下列规定时可作为疏散楼梯:1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2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3楼梯段和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4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5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六、楼梯间的其它规定:六、楼梯间的其它规定:1.疏散楼梯间

55、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高层建筑的避难层和地上建筑的地面层进入地下层的疏散楼梯除外);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2.疏散楼梯和疏散走道上的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但踏步上下两级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10,且每级离扶手25处的踏步深度超过22时可不受此限制)。3.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

56、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4.用作丁、戊类厂房内第二安全出口的楼梯可采用金属梯,但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9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丁、戊类高层厂房,当每层工作平台人数不超过2人且各层工作平台上同时生产人数总和不超过10人时,可采用敞开楼梯,或采用净宽度不小于0.9m、倾斜角度小于等于60的金属梯兼作疏散梯。5.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不应设置卷帘门。6.高层民用建筑除另有规定者外,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不宜少于两座,且不应穿越其它房间,通向屋顶的门应向屋顶方向开启。第四节第四节 消防电梯和避难层消防电梯和避难层1.消防电梯n消防电梯主要用于高层建筑中,其用途在于火灾

57、时供消防人员进行扑救高层建筑火灾。1.1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1一类高层公共建筑。2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3.十层及十层以上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4建筑高度大于32m且设有电梯的高层厂房及高层库房,每个防火分区内宜设置一部消防电梯。1.2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1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时,应设1台。2当大于1500但不大于4500时,应设2台。3当大于4500时,应设三台。4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1.3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2.避难层、避难间n避难层是超高层建筑中供发生火灾时人员临时

58、使用的楼层。如果作为避难使用的只有几个房间,则这几个房间称为避难间。n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避难间)2.1避难层的类型避难层的类型1敞开式避难层。2半敞开式避难层。3封闭式避难层。2.2避难层的设置要求避难层的设置要求3.屋顶直升机停机坪n建筑高度超过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的公共建筑,宜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第五节第五节 消防电源及疏散指示标志消防电源及疏散指示标志一、消防电源(一)什么是消防电源?消防电源是对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

59、消防设施供电的电源。消防电源的可靠程度,直接关系到是否能有效扑救火灾和组织人员的疏散。(二)电力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我国电力行业将电力负荷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及三级负荷。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规模、火灾危险性和火灾发生后消防扑救和人员疏散的难易程度,我国消防技术标准对不同建筑消防供电也相应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及三级负荷。1.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和供电情况,凡具备下表所示条件之一的供电,可视为一级负荷供电。2.二级负荷的供

60、电电源应符合:二级负荷应尽量做到当发生电力变压器故障或电力线路常见故障时不致中断供电。因此,当地区供电条件允许且投资不高时,二级负荷宜由两个电源供电;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6kV及以上专用架空线供电。3.三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三级负荷的供电应设有两台终端变压器,一用一备。(三)建筑的负荷级别:一类高层一级负荷二类高层二级负荷单、层多为二、三级负荷n几种供电方案(四)消防配电线路要求:消防供电线路首先应保证线路的线芯截面能满足用电负荷、机械强度的要求,同时在布线上应符合下列要求:1.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当发生火灾时,切断生产、生活供电,应仍能保证消防供电,

61、其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火灾报警控制器配电回路不应装设漏电保护装置。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风机的两个电源或两回线路,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3.从配电箱至消防设备应是放射型配电,在负荷的连接上不得将与消防无关的设备接入。4.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其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暗敷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2)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时,敷设在电缆井、电缆沟内可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3)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

62、;(4)宜与其他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当敷设在同一井沟内时,宜分别布置在井沟的两侧。二、消防应急照明(一)设置应急照明的部位高规高规: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应急照明:1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2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3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和商业营业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4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建规建规:除住宅外的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

63、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它房间;3观众厅,建筑面积超过400的展览厅、营业厅、多功能厅、餐厅,建筑面积超过200的演播室;4建筑面积超过300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中的公共活动房间;5公共建筑中的疏散走道。(二)应急照明的照度、供电时间和设置要求:1.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5lx;2)人员密集场所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3)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lx;4)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与排

64、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它房间的消防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5)避难层(间)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小于1.0lx。2.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避难层(间)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00h。3.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宜设置在墙面的上部、顶棚上或出口的顶部。三、消防疏散指示标志由疏散方向标志灯和安全出口标志灯组成。疏散方向标志疏散方向标志 疏散方向标志疏散方向标志 疏散方向标志疏散方向标志 安全出口标志安全出口标志 1.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及甲、乙、丙类厂房应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2.除二类居住建筑外

65、,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应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一)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部位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其内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蓄光疏散指示标志:1总建筑面积超过8000的展览建筑;2总建筑面积超过5000的地上商店;3总建筑面积超过500的地下、半地下商店;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5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院,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要求1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识;2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方向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

66、上,且灯光疏散方向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其指示标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的有关规定;3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第八章第八章 建筑防排烟建筑防排烟第一节第一节 火灾烟气的组成和危害火灾烟气的组成和危害一、火灾烟气的组成一、火灾烟气的组成二、火灾烟气的危害二、火灾烟气的危害(一)毒害性(一)毒害性1、缺氧2、毒害3、尘害4、高温(二)减光性(二)减光性 极限视程D:火灾中能保证安全疏散的最小能见距离。D取决于人们对建筑物的熟悉程度,即熟悉者:D=5m不熟悉者:D=30m(三)恐

67、怖性(三)恐怖性第二节第二节 火灾烟气的流动和控制火灾烟气的流动和控制一、火灾烟气的流动一、火灾烟气的流动(一)烟气在着火房间的流动(二)烟气在走道内流动(三)烟气在高层建筑中的流动n高层建筑烟气流动扩散有三条途径:1、着火房间走道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2、着火房间室外;3、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烟囱效应二、火灾烟气的控制二、火灾烟气的控制(一)烟气控制的目的:(一)烟气控制的目的:1.为疏散提供安全环境。2.控制和减少烟气从火灾区域向周围相邻空间的蔓延。3.为火灾扑救人员提供安全保证。4.保护生命和降低财产损失。5.便于火灾后烟气的及时排除。(二)烟气控制的方法:(二)烟气控制的方法:1

68、.合理划分防烟分区2.选择合适的防、排烟方式三、防烟分区三、防烟分区(一)定义:(一)定义:在建筑内部屋顶或顶板、吊顶下采用具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进行分隔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蓄烟能力的空间。(二)作用:(二)作用:保证一时间内,把高温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进而加以排除,从而达到控制烟气扩散和火灾蔓延的目的。(三)划分防烟分区的构件(三)划分防烟分区的构件1.挡烟梁:突出顶棚不小于50cm。2.挡烟隔墙: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底面基层。3.挡烟垂壁:用不燃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50cm固定的或活动的挡烟设施。(如防火玻璃)n活动挡烟垂壁活动挡烟垂壁系指火灾时因感温、感烟或其他控制设备的作用,自

69、动下垂的挡烟垂壁。(四)划分防烟分区的原则(四)划分防烟分区的原则 1.不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包括地下室)和走道,不划分防烟分区;净高超过6.0m的场所,不划分防烟分区。2.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3.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4.防烟分区一般不应跨越楼层,某些情况下,如1层面积过小,允许将多个楼层划分为同一个防烟分区,但不宜超过3层。5.对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如地下室、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及其前室、避难层(间)等,应单独划分防烟分区。6.挡烟梁或挡烟垂壁下端至室内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m。第三节第三节 防排烟方式防排烟方式n防排烟包括防烟和排烟。n防烟、排烟是烟气控制的两个

70、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建筑防火设施中,防烟、排烟是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应用,综合应用防排烟方式比采用单一方式效果更佳。一、防烟方式一、防烟方式1、非燃化防烟:非燃化。2、密闭防烟:密闭房间,窒息灭火。3、阻碍防烟:设置障碍物阻挡烟气流动。4、加压防烟:对非着火区加压送风,保持正压。二、二、排烟方式1、自然排烟:利用热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力。2、机械排烟:借助机械力强迫送风或排气。机械排烟又分为三种:(1)负压机械排烟方式:用排烟风机把着火房间内的烟气通过排烟口排至室外的方式。(2)全面通风排烟方式:对着火房间进行机械排烟,同时对走廊、楼梯(电梯)前室和楼梯间进行机械送风,控制送风量略小于排烟

71、量,使着火房间保持负压。(3)机械送风正压排烟方式:用送风机给防烟前室和楼梯间等送新鲜空气,使这些部位的压力比着火房间相对高些,着火房间的烟气经专设的排烟口或外窗以自然排烟的方式排出;三、三、需要设置防、排烟设施的场所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层(间)防烟2走道、房间及中庭等排烟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方式或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建筑中的排烟可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第四节第四节 自然排烟自然排烟一、基本原理:热烟气和冷空气的对流。二、优缺点:三、设置部位和要求:(一)单、多层设置部位:1.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厂房(仓库)外,靠外墙的

72、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2.下列应设置排烟设施且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场所:1)丙类厂房中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地上房间;人员、可燃物较多的丙类厂房或高度大于32.0m的高层厂房中长度大于20.0m的内走道;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5000的丁类厂房;2)占地面积大于1000的丙类仓库;3)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地上房间;长度大于20.0m的内走道;4)中庭;5)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6)总建筑面积大于200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

73、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7)其它建筑中地上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二)高层设置部位:1.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2.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下列部位:1)长度超过20m且不超过60m的内走道。2)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3)净空高度不超过12m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三)自然排烟设置要求:1.自然排烟口的净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应小于2.0;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

74、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排烟窗的总面积不应小于2.0;3)中庭、剧场舞台,不应小于该中庭、剧场舞台楼地面面积的5%;4)其它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2.作为自然排烟的窗口宜设置在房间的外墙上方或屋顶上,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3.自然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第五节第五节 机械排烟机械排烟一、工作原理二、分类局部排烟和集中排烟三、优缺点四、组成:由挡烟构件(垂壁、梁或隔墙)、排烟口(或带有排烟阀的排烟口)、防火排烟阀门、排烟道、排烟风机组成。五、设置部位:1.应设置排烟设施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场所。2.高层民用建筑内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3.高

75、层民用建筑内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六、设置要求:(一)机械排烟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2竖向穿越防火分区时,垂直排烟管道宜设置在管井内;3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应在穿越处设置排烟防火阀。(二)在地下建筑和地上密闭场所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补风系统。当设置机械补风系统时,其补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七、设备及附件:1.排烟口 排烟口有板式和多叶式两种2.排烟防火阀n排烟防火阀是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阻火隔烟作用的阀门。n排烟防火阀的组成、形状和工作原理与防火阀相似。其不同之处主要是安装管道和动作温度不同。

76、防火阀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管道上,动作温度为70。而排烟防火阀安装在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动作温度为280。机械排烟系统中的排烟口、排烟阀和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排烟口或排烟阀应按防烟分区设置。排烟口或排烟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2排烟口或排烟阀平时为关闭时,应设置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3排烟口应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m;4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地下、半地下场所,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和建筑面积大于50的房间外

77、,排烟口可设置在疏散走道;5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排烟支管上应设置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6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3.排烟风机排烟风机1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排烟专用的轴流风机;2排烟风机的全压应满足排烟系统最不利环路的要求。其排烟量应考虑10%20%的漏风量;3排烟风机应能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4在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应设置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该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该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应能停止运转。第六节第六节 机械防烟机械防烟又称正压送风防烟,或机械加压送风防烟一、工作原理

78、二、优缺点三、组成:一般由新风口、加压送风口、风道及风机等组成。四、设置部位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2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3采用自然排烟设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4封闭避难层(间)。防烟楼梯间与前室组合关系及防烟设施设置部位五、设置要求:1.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置1个。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宜每隔23层设置1个。2.层数超过三十二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应分段设计。六、设备及附件六、设备及附件1.送风口送风口n送风口分类:电动百页送风口用于前室、合用前室自垂百页送风口用于楼梯间n送风口布置形式多点送风2.送风机n机

79、械加压送风机可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n风机位置应根据供电条件、风量分配均衡、新风入口不受火、烟威胁等因素确定。n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和排烟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3.0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3.风管n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n排烟管道应采取隔热防火措施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第七节第七节 通风与空调系统的防火通风与空调系统的防火三、防火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动作温度应为70;2防火阀宜靠近防火分隔处设置;3防火阀暗装时,应在安装部位设置方便检修的检修口;4

80、在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及其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四、公共建筑的厨房的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垂直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应设置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五、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应采用不燃材料,但下列情况除外:1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和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材料;2单、多层的体育馆、展览馆、候机(车、船)楼(厅)等大空间建筑、办公楼和丙、丁、戊类厂房内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当风管按防火分区设置且设置了防烟防火阀时,可采用燃烧产物毒性较小且烟密度等级小于等于25的难燃材料。六、设备和风管的绝热材料、用于加湿器的加湿材料、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宜采用不燃材料,当确有困难时,可采用燃烧产

81、物毒性较小且烟密度等级小于等于50的难燃材料。八、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房间,其送、排风系统应采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当合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合机械排烟系统的有关要求。第九章第九章 建筑防爆与抗爆建筑防爆与抗爆1.概念概念n发生爆炸的二个要素n防爆和抗爆2.防爆和抗爆的技术措施防爆和抗爆的技术措施2.1预防性技术措施(1)排除爆炸混合物(2)消除火源2.2建筑设计(1)建筑布局(2)建筑类型选择(3)设置泄压设施泄压面积泄压比(见下表)泄压设施设置要求(1)略(2)略(3)防爆炸性混合物积聚的构造措施(4)楼地面构造措施n不发

82、火花地面:不发火水泥砂浆、细混凝土、水磨石(5)泄压设施构造措施3.防爆和抗爆的构造措施防爆和抗爆的构造措施第十章第十章 建筑内部装修建筑内部装修依据依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一、建筑内部装修的范围:一、建筑内部装修的范围:n在民用建筑中包括顶棚、墙面、地面、隔断的装修,以及固定家具、窗帘、帷幕、床罩、家具包布、固定饰物等;n在工业厂房中包括顶棚、墙面、地面和隔断的装修。注:(1)隔断系指不到顶的隔断。到顶的固定隔断装修应与墙面规定相同;(2)柱面的装修应与墙面的规定相同。(3)兼有空间分隔功能的到顶橱柜应认定为固定家具。二、二

83、、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可划分为七类:1.顶棚装修材料2.墙面装修材料3.地面装修材料4.隔断装修材料5.固定家具6.装饰织物(系指窗帘、帷幕、床罩、家具包布等)7.其他装饰材料(系指楼梯扶手、挂镜线、踢脚板、窗帘盒、暖气罩等)三、三、装修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应划分为四级:等级装修材料燃烧性能A不燃性B1难燃性B2可燃性B3易燃性材料材料类别级别材材 料料 举 例例各部位材各部位材 料料A花花岗石、大理石、水磨石、水泥制品、混凝土制品、石膏板、石石、大理石、水磨石、水泥制品、混凝土制品、石膏板、石灰制品、粘土制品、玻璃、瓷灰制品、粘土制品、玻璃、瓷砖、马赛克、克、钢铁、铝、铜合金等合金等顶棚

84、棚材料材料B1纸面石膏板、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装棉装饰吸声板、玻璃吸声板、玻璃棉装棉装饰吸声板、珍珠岩装吸声板、珍珠岩装饰吸声板、吸声板、难燃胶合板、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燃中密度纤维板、岩棉装板、岩棉装饰板、板、难燃木材、燃木材、铝箔复合材料、箔复合材料、难燃酚燃酚醛胶合板、胶合板、铝箔玻璃箔玻璃钢复合材料等复合材料等墙面面材材料料B1纸面石膏板、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板、玻璃棉板、珍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板、珠岩板、难燃胶合板、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燃中密度纤维板、防火塑料装板、防火塑料装饰板、板、难燃双面刨花板、多彩涂

85、料、燃双面刨花板、多彩涂料、难燃燃墙纸、难燃燃墙布、布、难燃仿花燃仿花岗岩岩装装饰板、板、氯氧氧镁水泥装配式水泥装配式墙板、板、难燃玻璃燃玻璃钢平板、平板、PVC塑料塑料护墙板、板、轻质高高强强复合复合墙板、阻燃模板、阻燃模压木木质复合板材、彩色阻燃人复合板材、彩色阻燃人造板、造板、难燃玻璃燃玻璃钢等等B2各各类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制装饰板、装板、装饰微薄木微薄木贴面板、印刷木面板、印刷木纹人造板、塑料人造板、塑料贴面装面装饰板、聚脂装板、聚脂装饰板、复塑装板、复塑装饰板、塑板、塑纤板、胶合板、塑料壁板、胶合板、塑料壁纸、无、无纺贴墙布、布、墙布、复合

86、壁布、复合壁纸、天然材料壁、天然材料壁纸、人造革等、人造革等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举例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举例地面地面材料材料B1硬硬PVC塑料地板、水泥刨花板、水泥木塑料地板、水泥刨花板、水泥木纹板、板、氯丁橡丁橡胶地板等胶地板等B2半硬半硬质PVC塑料地板、塑料地板、PVC卷材地板、木卷材地板、木质板板氯纶地地毯等毯等装装饰织物物B1经阻燃阻燃处理的各理的各类难燃燃织物等物等B2纯毛装毛装饰布、布、纯麻装麻装饰布、布、经阻燃阻燃处理的其他理的其他织物等物等其他其他装装饰材料材料B1聚聚氯乙乙烯塑料、酚塑料、酚醛塑料、聚碳酸塑料、聚碳酸酯塑料、聚四氟乙塑料、聚四

87、氟乙烯塑料、三聚塑料、三聚氰胺、胺、脲醛塑料、硅塑料、硅树脂塑料装脂塑料装饰型材、型材、经阻燃阻燃处理的各理的各类织物等。另物等。另见顶棚材料和棚材料和墙面材料面材料内中的有关材料内中的有关材料B2经阻燃阻燃处理的聚乙理的聚乙烯、聚丙、聚丙烯、聚氨、聚氨酯、聚苯乙、聚苯乙烯、玻璃玻璃钢、化、化纤织物、木制品等物、木制品等部分特殊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1.纸面石膏板安装在钢龙骨上时,可以作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2.胶合板表面涂覆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时,可以作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3.纸质、布质壁纸单位重量小于300g/,且直接粘贴在A级基材上,可以作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4.装饰涂料施涂于A级基材上的

88、无机装饰涂料,可以作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施涂于A级基材上,涂覆比小于1.5kg/的有机装饰涂料,可以作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四、建筑内部装修的火灾危险性四、建筑内部装修的火灾危险性 1.使建筑物失火的几率增大2.传播火焰,使火势迅速蔓延扩大3.造成室内轰燃提前发生4.增大了建筑内的火灾荷载5.产生烟雾和有毒气体,严重影响人员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n对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防火要求依次从高到低:顶棚墙面地面家具五、建筑内部装修的防火要求五、建筑内部装修的防火要求补充:12.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18.因特殊要求做改动时,应符合国家有关

89、消防规范和法规的规定。建筑内部装修不应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设计所需的净宽度和数量。19.当歌舞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夜总会、录像厅、放映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四层及四层以上时,室内装修的顶棚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它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室内装修的顶棚、墙面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它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90、不降低。20.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除另有规定者外,可在相应的基础上降低一级。六、见证取样检测六、见证取样检测n见证取样检测由施工单位现场取样n抽样送检由公安消防部门现场抽样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建筑消防设施配置建筑消防设施配置n定义:建筑消防设施定义:建筑消防设施指建(构)筑物内设置的用于防范和扑救建(构)筑物火灾的设备设施的总称。n常用的有:灭火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安全疏散系统等。n建筑消防设施是保证建筑物消防安全和人员疏散安全的重要设施,是现

91、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n在城市、居住区、工厂、仓库等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必须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并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规模设置自动灭火设施和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同时配置必要的灭火器具。一、室外消火栓和灭火器设置范围一、室外消火栓和灭火器设置范围1.城市、居住区应设市政消火栓。2.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堆场应设室外消火栓。但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建筑物体积小于等于3000立方米的戊类厂房或居住区人数不超过500人且建筑物层数不超过两层的居住区,可不设置消防给水。3.除住宅外的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堆场应设置灭火器;住宅宜设置灭火器或轻便消防水龙。灭火器的配置设计应符合

92、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的有关规定。二、室内消火栓的设置场所二、室内消火栓的设置场所(一)(一) 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建筑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建筑1.高层民用建筑;2.建筑占地面积大于300的厂房(仓库);3.体积大于5000立方米的车站、码头、机场的候车(船、机)楼、展览建筑、商店、旅馆建筑、病房楼、门诊楼、图书馆建筑等;4.特等、甲等剧场,超过800个座位的其他等级的剧场和电影院等,超过1200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等;5.超过5层或体积大于10000立方米的办公楼、教学楼、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等其他民用建筑;6.超过7层的住宅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当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

93、消防竖管和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直径)的室内消火栓。消防竖管的直径不应小于DN65。7.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的古建筑,宜设置室内消火栓。1.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且可燃物较少的单层、多层丁、戊类厂房(仓库),耐火等级为三、四级且建筑体积小于等于3000立方米的丁类厂房和建筑体积小于等于5000立方米的戊类厂房(仓库),粮食仓库、金库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2.存有与水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的建筑物和室内没有生产、生活给水管道,室外消防用水取自储水池且建筑体积小于等于5000立方米的其他建筑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二)(二) 可不设室内消火栓的场所可不设室内消火栓的场所(三)(三) 消

94、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的设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的设置场所置场所(三)(三) 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的设置场所1.高层:高级旅馆、重要的办公楼、一类建筑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等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其它高层建筑,应设消防卷盘。2.单、多层:设有室内消火栓的人员密集公共建筑以及不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其他公共建筑宜设置消防软管卷盘;建筑面积大于200的商业服务网点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 (四)四)水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 水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除下列物质发生火灾水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除下列物质发生火灾不适宜用水扑救外,可应用于各类民用与工业建筑。不适宜用水扑救外,

95、可应用于各类民用与工业建筑。 1 1过氧化物,如钾、钠、钙、镁等的过氧化物。这些物过氧化物,如钾、钠、钙、镁等的过氧化物。这些物质遇水后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同时放出热量、产生氧气而质遇水后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同时放出热量、产生氧气而加剧燃烧。加剧燃烧。 2 2轻金属,如金属钠、钾、碳化钠、碳化钾、碳化钙、轻金属,如金属钠、钾、碳化钠、碳化钾、碳化钙、碳化铝等,遇水分解,并夺取水中的氧并与之化合,同时放碳化铝等,遇水分解,并夺取水中的氧并与之化合,同时放出热量和可燃气体,引起加剧燃烧或爆炸的后果。出热量和可燃气体,引起加剧燃烧或爆炸的后果。 3 3高温黏稠的可燃液体。发生火灾时如用水扑救,会引高

96、温黏稠的可燃液体。发生火灾时如用水扑救,会引起可燃液体的沸溢和喷溅现象,导致火灾蔓延。起可燃液体的沸溢和喷溅现象,导致火灾蔓延。 4 4其他用水扑救会使对象遭受严重破坏的火灾,如高温其他用水扑救会使对象遭受严重破坏的火灾,如高温密闭容器等。密闭容器等。 (五)(五)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按消防水压要求分高压消防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按消防水压要求分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和低压消防给水给水系统,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和低压消防给水系统。系统。 1 1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管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内经常维持足够高的压力,火场上不需要使用消网内经

97、常维持足够高的压力,火场上不需要使用消防车或其他移动式消防水泵加压,从消火栓直接接防车或其他移动式消防水泵加压,从消火栓直接接出水带、水枪就能灭火。采用这种给水系统时,其出水带、水枪就能灭火。采用这种给水系统时,其管网压力,应保持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量达到最管网压力,应保持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且水枪布置在保护范围内任何建筑物的最高处时,大且水枪布置在保护范围内任何建筑物的最高处时,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应小于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应小于10m10m。 2 2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临时高压消防给水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内平时压力不高,在泵站(房)内设置高系统管网内平时压力不

98、高,在泵站(房)内设置高压消防水泵,一旦发生火灾,立刻启动消防水泵临压消防水泵,一旦发生火灾,立刻启动消防水泵临时加压使管网内的压力达到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压时加压使管网内的压力达到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压力要求。力要求。 3 3低压消防给水系统:低压消防给水系统管低压消防给水系统:低压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内压力较低,火场上灭火时水枪所需要的压力,网内压力较低,火场上灭火时水枪所需要的压力,由消防车或其他移动式消防水泵加压形成。采用这由消防车或其他移动式消防水泵加压形成。采用这种给水系统时,其管网的压力保证灭火时最不利点种给水系统时,其管网的压力保证灭火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不小于消火栓的水压不小于10

99、10米水柱(从地面算起米水柱(从地面算起)。)。 (六)(六)室外消火栓的布置 (一)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一)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 1 1、低压消火栓的保护半径采用、低压消火栓的保护半径采用150150米。米。 2 2、高压消火栓的保护半径采用、高压消火栓的保护半径采用100100米。米。 (二)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二)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间距 1 1、低压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超过、低压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超过120120米。米。 2 2、高压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超过、高压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超过6060米。米。 (三)室外消火栓的布置要求(三)室外消火栓的布置要求 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消

100、火栓距路边不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应超过2 2米,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米,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 5米。此外,米。此外,室外消火栓应沿高层建筑物均匀布置,距离建筑室外消火栓应沿高层建筑物均匀布置,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大于外墙不宜大于4040米。甲、乙、丙类液体罐区和液米。甲、乙、丙类液体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存区的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外。化石油气储存区的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外。 (七)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类型(七)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类型 1 1、低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类型、低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类型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室外管网的压力、流量和室内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室外管网的压力

101、、流量和室内水量、水压的要求,分为三类。水量、水压的要求,分为三类。 (1)(1)无加压消防水泵、无水箱的室无加压消防水泵、无水箱的室 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当室外为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或室当室外为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或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水量任何时刻均能满外给水管网的水压、水量任何时刻均能满足室内最不利点消火栓处的设计水压和水足室内最不利点消火栓处的设计水压和水量时,可采用无加压消防水泵、无水箱的量时,可采用无加压消防水泵、无水箱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这种系统时,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这种系统时,当消防、生活、生产合用管网,则其进水当消防、生活、生产合用管网,则其进水管上所

102、设的水表应考虑消防流量。仅设一管上所设的水表应考虑消防流量。仅设一条进水管时,可在水表的节点处设置旁通条进水管时,可在水表的节点处设置旁通管,旁通管上设阀门,平时阀门关闭。发管,旁通管上设阀门,平时阀门关闭。发生火灾时,应能自动开启该阀门,也可由生火灾时,应能自动开启该阀门,也可由消防值班人员开启。但此水表节点应设在消防值班人员开启。但此水表节点应设在值班人员易于接近或便于开启的地方,且值班人员易于接近或便于开启的地方,且应有明显的消防标志。应有明显的消防标志。 (2)(2)设有消防水箱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设有消防水箱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在水压变化较大的城镇或居住区,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在在水

103、压变化较大的城镇或居住区,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在 昼夜内间断性满足室内消防、生活和生产用水要求。如白昼夜内间断性满足室内消防、生活和生产用水要求。如白 天用水高峰时外网水压不能满足要求;而在夜间或其他时天用水高峰时外网水压不能满足要求;而在夜间或其他时 间内,外网供水均能满足室内消防、生活和生产用水要求,间内,外网供水均能满足室内消防、生活和生产用水要求,常设消防水箱储存常设消防水箱储存1010分钟的消防用水量,以调节生活、生产用分钟的消防用水量,以调节生活、生产用水量。水箱高度应满足室内管网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和水量水量。水箱高度应满足室内管网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和水量要求。该系统的生活、生产

104、给水管网与消防给水管网应分开,要求。该系统的生活、生产给水管网与消防给水管网应分开,但应共用消防水箱。生活、生产给水管道与消防给水管道之间但应共用消防水箱。生活、生产给水管道与消防给水管道之间的连接管的连接管( (或水泵出水管与消防给水管道的连接管或水泵出水管与消防给水管道的连接管) )上应设单向上应设单向阀,防止水压较低时消防管网内的水向水源倒流。阀,防止水压较低时消防管网内的水向水源倒流。 (3)设有消防水泵和水箱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经常不能满足室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经常不能满足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最不利点消火栓灭火设备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最不利点消火栓灭火设备处的水量和水

105、压时,应采用这种系统。消防处的水量和水压时,应采用这种系统。消防水泵的扬程应满足室内最不利点消火栓灭火水泵的扬程应满足室内最不利点消火栓灭火设备的水压,同时应保证火警后设备的水压,同时应保证火警后5 5分钟之内开分钟之内开始启动供水,以保证火场用水不中断。消防始启动供水,以保证火场用水不中断。消防水箱应储存水箱应储存1010分钟的室内消防用水量,合用分钟的室内消防用水量,合用水箱时,应保证消防用水不作他用,且发生水箱时,应保证消防用水不作他用,且发生火灾后由消防水泵供给的消防用水,不应进火灾后由消防水泵供给的消防用水,不应进入消防水箱,以利维持管网内的消防水压。入消防水箱,以利维持管网内的消防

106、水压。消防水箱的补水应由生活或生产泵供给,严消防水箱的补水应由生活或生产泵供给,严禁消防水箱采用消防水泵补水。禁消防水箱采用消防水泵补水。 2 2、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类型、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类型 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按消防给水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按消防给水系统服务范围,分为独立的室内高压系统服务范围,分为独立的室内高压( (或临时高压或临时高压) )消火栓给水系统和区域集中的室内高压消火栓给水系统和区域集中的室内高压( (或临时高或临时高压压) )消火栓给水系统;按建筑的高度,分为高度低消火栓给水系统;按建筑的高度,分为高度低于于50m50m的高层建筑一次供

107、水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的高层建筑一次供水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高度超过高度超过50m50m的高层建筑分区供水室内消火栓给水的高层建筑分区供水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系统。 (1)(1)独立的室内高压独立的室内高压( (或临时高压或临时高压) )消火栓给水系消火栓给水系统统 每幢高层建筑物内设立消防专用管网、管网内每幢高层建筑物内设立消防专用管网、管网内经常保持高压经常保持高压( (或当接到火警后,临时加压使管网内或当接到火警后,临时加压使管网内的水压达到消防要求的高压的水压达到消防要求的高压) )的消防给水系统称为独的消防给水系统称为独立的室内高压立的室内高压( (或临时高压或临时高压) )消火栓给

108、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 (2)(2)区域集中的室内高压区域集中的室内高压( (或临时高压或临时高压) )消火栓消火栓给水系统给水系统 数幢或更多幢高层建筑物共用一个消防水泵房,数幢或更多幢高层建筑物共用一个消防水泵房,管网内经常保持高压或临时高压的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内经常保持高压或临时高压的消防给水系统,称为区域集中的室内高压称为区域集中的室内高压( (或临时高压或临时高压) )消火栓给水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了便于集中管理,在有合理规划的高层建系统。为了便于集中管理,在有合理规划的高层建筑区常采用这种系统。筑区常采用这种系统。 (3)(3)高度低于高度低于50m50m的的高层建筑一次供水室内高

109、层建筑一次供水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 建筑高度超过建筑高度超过24m24m但不超过但不超过50m50m的高层建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消防筑,发生火灾时,消防队使用消防车,从室外队使用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消火栓( (或消防水池或消防水池) )吸吸水,通过水泵接合器往水,通过水泵接合器往室内管网供水,仍可帮室内管网供水,仍可帮助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助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工作,所以这种情况均工作,所以这种情况均可采用一次供水室内消可采用一次供水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火栓给水系统。 (4)(4)高度超过高度超过50m50m的的高层建筑分区供水室内高层建筑分区供水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

110、建筑高度超过建筑高度超过50m50m或或消火栓处所受静水压力消火栓处所受静水压力超过超过0.8MPa0.8MPa的室内消火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便于火栓给水系统,为便于火场扑救和加强供水安全,场扑救和加强供水安全,宜采用分区给水系统。宜采用分区给水系统。 (八)(八)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室内消火栓的布置 室内消火栓的基本配置室内消火栓的基本配置 1 1、消火栓、水枪、水带、消火栓、水枪、水带 2 2、消防水喉、消防水喉 3 3、消防紧急按钮、消防紧急按钮消火栓的设置要求消火栓的设置要求 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 除无可燃物的设备层外,设置室内消火栓

111、的建筑除无可燃物的设备层外,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建筑物,其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物,其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单元式、塔式住宅的消火栓宜设置在楼梯间的首层和各单元式、塔式住宅的消火栓宜设置在楼梯间的首层和各层楼层休息平台上,当设层楼层休息平台上,当设2 2根消防竖管确有困难时,可根消防竖管确有困难时,可设设1 1根消防竖管,但必须采用双口双阀型消火栓。干式根消防竖管,但必须采用双口双阀型消火栓。干式消火栓竖管应在首层靠出口部位设置便于消防车供水的消火栓竖管应在首层靠出口部位设置便于消防车供水的快速接口和止回阀。快速接口和止回阀。 2 2 消防电梯间前室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电梯间前室内应设置消火栓; 3

112、3 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位置明显且易于操作的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位置明显且易于操作的部位。栓口离地面或操作基面高度宜为部位。栓口离地面或操作基面高度宜为1.1m1.1m,其出,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90角;栓角;栓口与消火栓箱内边缘的距离不应影响消防水带的连口与消火栓箱内边缘的距离不应影响消防水带的连接;接; 4 4 冷库内的消火栓应设置在常温穿堂或楼梯间冷库内的消火栓应设置在常温穿堂或楼梯间内;内; 5 5 室内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高层厂房室内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高层厂房(仓库)、高架仓库和甲、乙类厂房中室内消火栓(仓库)、高架仓

113、库和甲、乙类厂房中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的间距不应大于30m30m;其它单层和多层建筑中室内消;其它单层和多层建筑中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50m50m; 6 6 同一建筑物内应采用统一规格的消火栓、水同一建筑物内应采用统一规格的消火栓、水枪和水带。每条水带的长度不应大于枪和水带。每条水带的长度不应大于25m25m; 7 7 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每一个防火分区同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每一个防火分区同层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建筑层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建筑高度小于等于高度小于等于24m24m且体积小于等于且体积小于等于5000m5000m3

114、3的多层仓库,的多层仓库,可采用可采用1 1支水枪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支水枪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水枪的充实水柱应经计算确定,甲、乙类厂房、层水枪的充实水柱应经计算确定,甲、乙类厂房、层数超过数超过6 6层的公共建筑和层数超过层的公共建筑和层数超过4 4层的厂房(仓库)层的厂房(仓库),不应小于,不应小于10m10m;高层厂房(仓库)、高架仓库和;高层厂房(仓库)、高架仓库和体积大于体积大于25000m25000m3 3的商店、体育馆、影剧院、会堂、的商店、体育馆、影剧院、会堂、展览建筑,车站、码头、机场建筑等,不应小于展览建筑,车站、码头、机场建筑等,不应小于13m13m;其它建筑

115、,不宜小于;其它建筑,不宜小于7m7m; 8 8 高层厂房(仓库)和高位消防水箱静压不能高层厂房(仓库)和高位消防水箱静压不能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水压要求的其它建筑,应在每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水压要求的其它建筑,应在每个室内消火栓处设置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并个室内消火栓处设置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并应有保护设施;应有保护设施; 9 9 室内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大于室内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大于0.5MPa0.5MPa时,时,应设置减压设施;静水压力大于应设置减压设施;静水压力大于1.0MPa1.0MPa时,应采用时,应采用分区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 10 10 设有室内消火栓的建筑,应在

116、平屋顶上设置设有室内消火栓的建筑,应在平屋顶上设置一个装有压力显示装置的试验和检查用的消火栓。一个装有压力显示装置的试验和检查用的消火栓。 11 11 建筑的室内消火栓、阀门等设置地点应设置建筑的室内消火栓、阀门等设置地点应设置永久性固定标识。永久性固定标识。 消防水箱的设置要求消防水箱的设置要求 设置常高压给水系统并能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设置常高压给水系统并能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的水量和水压的建筑物,或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的水量和水压的建筑物,或设置干式消防竖管的建筑物,可不设置消防水箱。设置干式消防竖管的建筑物,可不设置消防水箱。 设置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应设置消防水设

117、置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应设置消防水箱(包括气压水罐、水塔、分区给水系统的分区水箱(包括气压水罐、水塔、分区给水系统的分区水箱)。箱)。 消防水箱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消防水箱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 重力自流的消防水箱应设置在建筑的最高部位;重力自流的消防水箱应设置在建筑的最高部位; 2 2 消防水箱应储存消防水箱应储存10min10min的消防用水量。当室内消防用水量小的消防用水量。当室内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于等于25L/s25L/s,经计算消防水箱所需消防储水量大于,经计算消防水箱所需消防储水量大于12m12m3 3时,仍可采时,仍可采用用12m12m3 3;当室内消防用水量大于;

118、当室内消防用水量大于25L/s25L/s,经计算消防水箱所需消防储,经计算消防水箱所需消防储水量大于水量大于18m18m3 3时,仍可采用时,仍可采用18m18m3 3; 3 3 高层建筑消防水箱的消防储水量,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高层建筑消防水箱的消防储水量,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18m3 3;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2m12m3 3;二类居住建筑;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不应小于6m6m3 3 ;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应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能满足时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应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能满足时应设增压设施;应设增压设施; 4

119、4 消防用水与其它用水合用的水箱应采取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消防用水与其它用水合用的水箱应采取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技术措施; 5 5 发生火灾后,由消防水泵供给的消防用水不应进入消防水箱;发生火灾后,由消防水泵供给的消防用水不应进入消防水箱; (八)(八)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检查与维护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检查与维护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至少每半年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至少每半年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检查的项目有:检查。检查的项目有: 1 1、室内消火栓、水枪、水带、消防卷盘是否齐全完好,、室内消火栓、水枪、水带、消防卷盘是否齐全完好,有无生锈、漏水、接口垫圈是否完整无缺。有无

120、生锈、漏水、接口垫圈是否完整无缺。 2 2、消防水泵在火警后、消防水泵在火警后5 5分钟内能否正常供水。分钟内能否正常供水。 3 3、报警按钮、指示灯及报警控制线路功能是否正常,、报警按钮、指示灯及报警控制线路功能是否正常,有无故障。有无故障。 4 4、检查消火栓箱及箱内配装的消防部件的外观有无损、检查消火栓箱及箱内配装的消防部件的外观有无损坏,涂层是否脱落,箱门玻璃是否完好无缺。坏,涂层是否脱落,箱门玻璃是否完好无缺。 对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维护,应做到使各组成设备对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维护,应做到使各组成设备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或损坏。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或损坏。三、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三、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一)(一)工业建筑和单多层民用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5节(二)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6节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场所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场所(一)(一)工业建筑和单、多层民用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1.4节(二)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9.4节建筑防火技术措施n合理进行总平面布局;n合理选择建筑物耐火等级;n合理划分防火、防烟分区,设置防火分隔、挡烟垂壁;n采取安全疏散措施;n搞好室内装修防火;n通风、空调系统防火和建筑防排烟措施;n设置必要的建筑消防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