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江苏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7530348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8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江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江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2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江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2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江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2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江苏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江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江苏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课题七:练习九教学内容教科书 P9899,想想做做18 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数的组成,数位及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有进一步的认识2、结合实际或统计数目,正确读写大数目,并能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实际事物的统计数量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大数目的价值,发展数感。教学重点读数、写数、求近似数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数位顺序、数的组成练习。1、揭示课题并板书。指名说数位顺序表,同桌互相说数位顺序表2、做第 1 题。学生独立填写后交流,回顾数级数位名称、数位顺序、 计数单位及进率等方面的知识,复习“十进制计数法”

2、 。3、做第 2 题。可借助计数器或数位顺序表,帮助学生进行研究与探究。可让学生模仿题目同桌两人互相提问解答。本课练习可以逐题顺次进行练习,也可按内容分成四组,逐组练习。练习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还应采取一定的形式帮助学生以已学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整理。第 1 题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第 2 题应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大数目的认识。二、写数练习做第 3 题。除了复习写数的方法外,还要让学生结合场景读一读图中的文字,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第 35 题在写数和读数时应突出按四位一级分级进行,以利于学生掌握规律,提高三、读数练习、改写练习做 45 题第 4 题多位数应怎样读? 这些

3、数的最高位分别是哪一位?将这些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后,这些水果产量的单位是什么?第 5 题读、写能力。之后还可组织学生观察各年份 全 球 人 口 的 统 计数,感受到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及其深远意义。指名读题,明确题意巡视学生改写情况,组织交流看到这些人口信息,你有什么想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四、近似数练习第 6 题集体讲评,提问判断的理由。怎样写一个数的近似数?第 7 题指名板演,集体评议。近似数用什么符号连接?第 8 题指名板演,集体评议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独立做题再进行有效

4、交流。78 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近似数的含义,增强对近似数的感受,发展数感。四、课堂小结。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进 一 步 整 理 所 学 知识,形成相应知识网络。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课题一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101 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和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2、 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

5、单的数学规律。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CAI 课件学生自带计算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电脑出示照片,了解计算器在生活中的运用。2、 揭示课题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1.认识计算器。(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题目:向小组同学介绍一下你的计算器(如怎样开机、关机)你们小组的计算器有哪些相同点和哪些不同点?(2)全班交流,达成共识常用的计算器有很多种,它们一般都是由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组成的。(通过几个小组的介绍,使学生明确计算器常用按键的作用)2.尝试使用。(1)学习例题出示书上例题:3827 3018 要求:现独立计算,再在纸上验算,看用计算器算得是否正确。(2)学习两

6、步计算式题380+192+43 8166827 提问:这两题的运算顺序相同吗?计算器是学生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在这个环节中,通过简单交流的方式勾起学生的回忆。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强烈愿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让学生独立计算,全班订正得数讨论:你认为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应注意什么问题?3.教学“试一试”让学生尝试做题,记下得数,共同订正。三、设计游戏 ,熟练使用1,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做” 想想做做 ” 第 1,2 题 . 独立做题 ,课件显示得数,共同订正 . 2,游戏 . (1)

7、说明游戏规则 :在 1到 9之间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想在心里 ,把这个数字在计算器上按9 次.如:我喜欢 2,就在计算器上按9 个 2.然后用这个九位数除以123456789.你只要告诉我结果是多少,我就可以猜出你喜欢的数字是几2 (2)学生算 ,老师猜 . (3)学生猜 ,谁会猜了就到上面来,你请同学报结果,再来猜 . (4)揭示规律 :发现规律了吗 ? (5)小结:刚才的游戏好玩?要是没有计算器,这个游戏还能玩得这么顺利吗?计算器的用途可大了 ,除了今天课上学到的一点,还有好多 .课上和老师同学一起学,课后怎么学呢?你有办法吗 ? 3.探索规律 . 出示 1111111111111111

8、.(课件出示 )你有办法算出结果吗?试试看 . (1)学生算 . (2)汇报结果 ,教师提出质疑:一道题应该只有一个正确的结果呀,怎么计算器会显示的不一样呢 ?然后教师说明错误的原因. (3)讨论:能不能想办法找出结果呢?(小组商量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找规律的方法探索这题的结果 .先计算这题的结果,找一找有什么规律,再直接填出最后一题横线的数.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4)交流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最后一题的结果是多少? 四、追根溯源 ,了解历史 . 计算器就是人们为了计算方便而发明的一种计算工

9、具.它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几百年前 ,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算盘,现在人们普遍使用计算器.它体积小 ,运算快,操作简便 ,能进行复杂的计算. 五.整体回顾 ,全课总结 .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困惑 ?有趣的游戏既熟练了学生对计算器的操作使用 ,又激发了学生探 索 数 学 规 律 的 兴趣 ,进一步感受到计算器在学习生活中的用处 ,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学法的交流,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 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计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 流 为 主 要 学 习 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先 出 示11

10、11111111111111, 让学生在运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形成矛盾的冲突,引起他们解决问题的需要 ,激发探索欲望,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办法 ,运用找规律的方法来探索结果.这样安排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图文声话结合的计算工具发展史介绍,形象生动 ,既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又激发起学生对计算器甚至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的探索兴趣 .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 ,并让学生操作 ,了解计算器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其它的功能键,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计算器功能和使用计算器的兴趣。课题二用计

11、算器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103 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计算器,了解它的基本功能,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2、 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使用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1、学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2、通过大数目的计算探索与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计算器。教学过程 : 教学设计 : 教学意图一、复习铺垫,激趣导入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324+418 2600-1284 16518

12、2 81668 784+365-493 343725175 (1)指名板演 ,其他学生同时练习. (2)集体订正 ,并指名说一说操作方法. 提问 :第 5,6 两题为什么可以连续按键计算? 2.揭示这节课学习内容:继续学习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2)按运算顺序操作提问:这道题含有哪两则运算?运算顺序是什么?能不能像做上面两道题那样从左往右连续按键计算呢?想一想该怎样操作呢?小组讨论怎样操作指名汇报操作方法师生共同总结操作方法。(3)用科学计算器按书写顺序操作。有些科学计算器能识别运算顺序,可以根据算式的书写的顺序直接按键。(括号也可以直接输入)让

13、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器上有没有括号键(,)如果一些学生使用的是科学计算器,就把学生重新分组,使每组至少有一个科学计算器,然后在小组内尝试操作计算。2教学“试一试”(1) 引导学生思考: 这两道题各含有哪两则运算?你能具体的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吗?你认为这两题可不可以连续按键操作?(2)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新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通过创设问题的情景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3) 集体订正。3总结用计算

14、器计算两步式题的方法。思考:用一般计算器计算例题和试一试的两道题,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应该怎样操作?现在小组内讨论,再在班内交流。三组织练习,运用拓展1做“想想做做”第1 题(1)指名板演 ,其他学生同时练习(2)集体订正(3)思考 :哪几题你是连续按键计算的?第 3行的两道题能不能连续按键计算?如果连续按键 ,说一说你的运算顺序.并说一说这样运算的根据. 2 做“想想做做”第2 题(1)学生分组练习 ,求出平均身高 . (2)在学生求出平均身高.后 ,引导学生讨论: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如果有必要,可以借助计算器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3 做“想想做做”第3 题(

15、1)思考:“142857”这个数,有什么有趣的特点?(2)学生分组计算。(3)分组讨论:观察各题你有什么发现?4做“想想做做”第4 题(1)学生独立练习(2)集体订正(3)思考:做这道题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5组织学生阅读“你知道吗”(1)让学生自己阅读(2)思考: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你能使用改错键进行一次操作吗?(3)布置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探索其他键的功能。四课堂总结,个人评价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怎样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学生通过尝试计算, 经历了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的全过程, 再通过例题和 “试一试”的题目计算方法的比较, 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并掌握了计算两步式题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16、。先组织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获得有趣的结果,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计算结果,探索并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体验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索的成功快乐,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通过组织学生阅读 “你知道吗” ,并让学生尝试操作,了解计算器上的其他功能键, 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计算器功能和使用计算器的兴趣。课题三练习十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105 页. 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2、借助计算器计算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器计算的优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简单数表中有关数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7、1、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2、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器计算的优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谈话引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做练习十第1 题. 组织学生开展竞赛,使学生在会算,算对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使用计算器的熟练程度. 三、做练习十第2 题. 学生独立做题 ,校对 . 四、做练习十第3 题. (1)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 观察发现各组题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按规律接着编题,并直接写出

18、答案. (3) 组织学生交流 ,说说编题时的思考过程. 五、做练习十第4 题. (1) 组织学生阅读题目. (2) 在弄清题意及发票的数量后,用计算器计算 ,并作出判断 . (3) 交流 ,让学生说说自己判断的依据. 六、做练习十第5 题. (1) 学生试找找方框中9 个数与方框正中间的15 有什么关系 ? (2) 学生随意框出9个数 ,计算它们的和,并比较与中间那个数的关系,从中发现规律. (3) 他们运用规律研究框下面的一个问题,进一步提高认识. 课题四一亿有多大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6-107 页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 “排一排”“称一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

19、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师准备天平,卷尺,秒表,100 粒大米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意图一、谈话引入(出示 100000000)大家认识它吗?(指名回答)大家都会写一亿,但是一亿到底有多大呐?想了解吗?那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一亿有多大”(将课题补充完整)一实践操作1数一数(1)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出一些练习簿,合在一起,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的数,数到 100 本告诉老师,老师立即告诉各

20、小组所用的时间,组长记录下来,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数100 本练习簿大约所用的时间。教学伊始, 让学生认一认 “一亿” ,在学生会读会写的基础上,对他们提出一个新的要求,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下面的实践活动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思考:如果这样的速度,我们数一亿本练习簿要用多少秒呢?出示书本上的表格, (学生可以把90 秒 900 秒改为全班认同的其他秒数),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推算,并把推算结果填入表格。(3)小组反馈,指名读

21、最后的得数。(4)进一步探究问题思考: 9 千万秒(或学生推算出的其他秒数),这段时间长不长?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年)怎样把9千万秒换算成年?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后看书上的算式。(5)小组合作,借助计算器计算出结果。提问:看了这个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感想?2.排一排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从时间上感受了一亿的大小,大家还想不想通过其他的方式,再来感受一下一亿的大小呢!(1)实际测量长度。请 10 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行,师生共同测量长度,(可能会出现测量的结果不是整米数,取整米数的近似数来表示)(2)列表进行推算提问 :照这样计算 ,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

22、一排有多长? 出示表格 ,根据表格形式 ,各小组也依据刚才测量的数据列个表填一填,并反馈推算结果 . (3)从绕地球的圈数来进一步感知一亿有多大. 指名读出推算的长度. 思考: :对于这个长度 ,大家都会感觉到很长,但究竟有多长.还可能感受不深,地球赤道全长 40000000 米, 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用计算器算一算 . 指名说一说计算结果. 提问 :看了这个数据,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说一说 ) 3.称 一称 . :通过数一数,排一排 ,我们感受到一亿的大小,老师这里还带来了一个工具,(出示天平)大家猜猜我能用这个天平做什么呢?(学生对天平已有认识,所以能够想

23、到“称” )那下面我们就用称一称的方式再来感受下一亿的大小. (1)实际称一称 . 出示 100 粒大米 ,在天平上称一称,称出 100 粒大米的克数. (2)列表进行推算 ,解决两个问题 . 解决第一个问题. 提问 :13 亿人为什么乘13,而不是乘 13 亿 ?(让学生明确表示推算出的是1 亿粒大米的重量 ,13 亿粒米 ,就是 13 个 1 亿粒米 ,所以只能用1亿粒米的重量乘13). 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第一个问题. 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自主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交流反馈 . 提问 :看了这两个计算结果,你想说什么呢?(在这里不仅让学生说一说一亿的大小,同时要让学生说说应该节约粮食)

24、 三.全课总结通过我们以上的实践活动,现在你对“一亿到底有多大” 有认识了吗 ?你能来给我们大家描述“一亿有多大” 吗? 由于学生对数100 练习簿所用的时间,一般没有直接的体验,这里组织学生实际数一数,看看大约用多少秒,以让学生对这段时间的长短有所感受。通过列表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有序地进行思考,以正确推算数一亿本所用的时间。接着运用计算器把以“秒”为单 位 的 时 间 逐 步 换 算 成 用“年”为单位的时间。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看了计算结果的感受。学生会从时间的漫长上来体会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在“排一排”这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测量首先感受到10 个人站成一排的长度,接着用他

25、们所测得的数据,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有序地推算出一亿个小朋友排成一行得到的长度,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运用计算器来推算出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借助这遥远的路程体会到一亿的实际大小。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带来天平干什么,再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第一个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采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深入思考,以培养他们仔细读题分析的习惯。通过计算后得到的结果,让学生感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同时学生会再次感受1 亿的数值是多么巨大。第十二单元整理与复习课题一除数是整十数

26、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 P109 第 1-4 题。教学目标1、 通过整理与复习,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除法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2、 通过练习、 比较, 帮助学生回顾、 整理笔算除法的方法,并通过多种试商情况的对比,进一步提高学生试商的能力,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笔算;3、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些简单的估计策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等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整体感受。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引导集体交流(关注学生填写的表格)学生小组交流,互相提示汇报交流情况本环节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情

27、况进行回顾与整理,可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忆并互相交流本学期学习内容,然后进行反思与总结,进行自我评价。二、口算练习。卡片出示8020 15050 156 245 1486 63070 30060 134 48080 36 2 163 77070 60040 550 5 705 5149 开火车口算选择几题说出思考过程虽然口算不是本课的重点,但是也要对相应的口算方法进行复习。三、笔算练习1、第 1 题:第一组出示题目: 16230 16234 162 38 (1)指名板演(巡视)其余学生独立计算本环节设计时重点突出 对 不 同 情 况 的 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8、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2)仔细观察这三道题,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交流结果:商都是一位数;被除数相同,除数不同;1、3 两题较,引导学生交流除法 笔 算 和 试 商 的 方法,着重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不要调商,第2 题需要调商。(3) “34” 、 “ 38”分别看成多少试商的?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调商”?学生交流后小结: “34”看成“ 30” “38”看成“ 40” ;初商偏大或偏小时,需要调商。2、第 1 题:第二组出示题: 99060 990 62 99066 (1)指名板演(巡视,个别提

29、示)学生独立计算,交流计算结果(商都是两位数)(与第一组相同情况)(2)引导比较这一组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一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是怎样计算的?学生交流后小结: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商就是一位数;反之,就是两位数。4、 第 2 题出示: 8318 60421 教师指名板演(要求演算)分析验算方法、过程学生独立完成,交流验算过程并检查订正。试商能力。在交流中要突出怎样试商快,怎样才能少出错。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验算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四、解决问题。第 3 题集体分析第1 小题提问: “平均每只蚌产珍珠多少颗?”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

30、式、结果:4321236(颗)提问: “照这样计算”什么意思?学生交流:照这样计算就是照“12 只蚌产 432 颗珍珠”计算。提问:每 72 颗珍珠串成一条项链,你估计432 颗可以串多少条?(930 颗呢?)学生独立估算,交流估算方法、过程。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注意估算的应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这些知识的存在与灵活应用。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主要复习了什么内容?教师可根据反馈信息进行针对性的有效复习。课题二混合运算、运算律、简便计算等教学内容教科书 P109-110 第 5-11 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提高学生应用运算律

31、使计算简便的能力。2、 进一步巩固四则混合运算、正确计算以及解答相关的应用题。1、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增强灵活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以及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的意识。教学重点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正确进行四则运算,能进行适当的简算教具、学具准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投影等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复习混合运算1、出示第5 题习题 735156 80060020 (704258) 37 18( 537488)教师提问各题的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按什么顺序

32、计算?有括号的呢?学生互相交流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互相交流过程与结果。2、练习:根据运算顺序列综合算式842559 5911 649 560870 160 70 90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 8425) 11649 160560890 指名说思考过程同桌互相说过程本环节复习时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可先帮助学生系统整理运算顺序,然后再让学生按顺序进行练习,使学生能依照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强调做题之前先审题,确 定 正 确 的 运 算 顺序,以保证解题的正确率。二、复习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1、复习: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同桌互相提示、回忆、互相交流加法交换律(含义、举例说明)

33、加法结合律(含义、举例说明)乘法交换律(含义、举例说明)乘法结合律(含义、举例说明)提问:这些运算定律如何用字母表示?出示四个运算律字母式子abba (ab) ca(b c) abba (ab) ca(b c) 教师依次提问每个式子表示的含义2、出示第7 题 3817562 3518 13154 329 18614 720165 630 42 学生初步分析、思考可否简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全班交流运用的运算律或性质检查订正本环节要让学生清楚每一种运算律的具体含义,并注意引导学生在混合运算中应用运算律或其他规律,选择简便算法。二、 解决问题。1、出示第8 题。教师指

34、名读题,分析题意。能够列综合算式计算吗?学生独立解题(尽量综合算式)交流解法(可用乘法结合律计算)2、 出示第 9 题。教师要求分析题意,并列表整理信息学生独立列表整理信息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学生交流列表情况,根据表格互相口述思路。指名根据表格整理的信息列出算式。复习中应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巩固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条件、分析数 量 关 系 的 解 题 策略,突出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自觉意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算式。教师组织集体交流,检查订正四、

35、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疑问?五、课后作业。P110 第 10、11 题课题三直线、射线、角、平行和相交、观察物体教学内容教科书 P111 第 12-15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射线、线段、垂线、平行线的概念,会按要求画图形。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角、几种不同大小的角以及会量角、画角。3、 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概念,会画角、画图形教具、学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投影等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复习直线、射线、线段1、 判断:直线、射线、线段下面的图形哪条是直线?哪条是射线?哪条是线段?它们各有哪些特点?根据回答板书:直线:直的线,无端点

36、,不可以度量;射线:直的线,一个端点,不可以度量;线段:直的线,两个端点,可以度量。)2、 出示 P111第 12 题出示一条线段AB,你能把它先延长成射线,再延长成线段吗?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方法、联系。3、 量角器量角。(1)出示两条相交直线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才能互相垂直?(2)用量角器量角1 3, 2 4 讨论 交流互相垂直的情况1 3 2 490(3)思考: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些?在新授射线、直线都是把线段“无限延长”而得到的几何图形,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困难,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是从生活现象引入,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射线、直线的特征。这种以线段为知识生长点的教学安排是经过教材审定专

37、家的充分肯定的。因此在带领学生复习这部分内容是应及时组织学生对射线、直线和线段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完善认识。找出它们有什么不同,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三种图形各自的本质特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学生交流后小结有这样几种情况:相交平行(重合)二、联系实际,感知概念1、 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课桌面、书本,哪些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边是互相平行的?(要求说完整)学生观察、小组交流。2、 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或互相平行的?学生观察、小组交流。3

38、、 感知不同角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不同大小的角,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学生交流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角直角周角锐角钝角(红领巾等)4、 P111第 13 题指名读题学生互相交流角的名称、角度学生独立量角(1、 4) ,交流角度,指名汇报。平行与相交的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带着已建立的数学概念观察生活中的平行现象和垂直现象,使数学意识从中得到又一次的培养。另外在复习中还应更加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能较熟练的 做 出 平 行 线 和 垂线,(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地 完 成 这 项 操 作 活动,激活他们已有的数学经验,并要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敬 请 他 们 各 自 的 思考,互相启发)三

39、、 动手操作,巩固知识。1、 量角器画角教师要求画出任意一个锐角、一个钝角、一个直角、平角、周角,并量出它们的角度。学生独立画角、量角度。互相交流画法、角度。2、 P111第 14 题。(1)师:画一个75的角,你能用不同的工具画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并组织交流。学生独立画图,交流不同工具画法。(2)过 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A 指名画图巡视议一议:画出的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其余学生独立画图后同桌交流、互相检查、互相说画法全体学生观察、交流得出画出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3、 观察物体( P111第 15 题)教师出示直观图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连线再互相交流。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学困生。最后

40、通过教师的直观图操作验证。师:添一个同样大的正方体,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可以怎样放?学生汇报交流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应让学生有较深刻地认识。另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测量和画图的方法,(如量角、画角、画垂线和平行线及观察物体并根据指定视图进行操作)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里其中正视图和上视图是重点,在试图里既有形状,还有位置关系。侧视图是难点,因此在复习中,应加大练习,要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到,从侧面看时,两部分之间有被遮住的关系,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8 页学习好资料

41、欢迎下载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还有什么问题?五、课后作业。1、 画一点 A向直线 a 画 5 条线段,包括一条垂直线段哪条最短?组成的图形中有几个三角形?2、画一个长6 厘米、宽4 厘米的长方形A a 课题四用计算器计算、认数教学内容教科书 P112 第 16-20 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读法和写法,并能把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或近似数。2、进一步提高按运算顺序确定计算操作过程的能力,提高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和使用计算器的意识,熟练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读、写并会改

42、写大数,灵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等,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各个年级的人数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复习计算器计算1、P112第 16 题出示 题组46 16203624 2107 (520208) 58 6042 321782448 5920 6336( 897798)师: 都要用计算器计算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第一组计算比较简单,不用计算器;第二组计算比较复杂,用计算器能快而且正确的计算。指名汇报第一组题的计算结果。交流第二组计算的顺序独立完成第二组的计算、交流。2、P112第 17 题复习计算器计算本环节通过两组不同类型题的对比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用计算器计算的作用,提高根据

43、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和 使 用 计 算 器 的 意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指名汇报各年级人数,汇报交流。学生独立填表并计算总人数。二、复习复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1、 整理数位顺序表师:我们学过的数位有哪些?计数单位呢?这些数位分为几级?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各内容)学生交流学过的数位、计数单位、数级。交流有关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2、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读出下面各数,思考:在什么情况下“0”要读,什么情况下“0”不读?569200 40080

44、500 3706000 5006000200 同桌交流读法讨论、交流: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写出下面各数二十五万二十五亿十亿五千万一百六十万零二十学生独立写数、汇报、交流(订正)说说亿以内数的额读写方法学生互相交流复 习 多 位 数 的 认 识时,要抓住多位数的读 法 和 写 法 这 一 重点,注意沟通万级、亿级数的读写与个级数读写的联系,还要适当复习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 “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和求近似数的知识,以便对整数知识 有 较 为 系 统 的 掌握。三、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四、课后作业。P112第 19、20 题延伸作业:一、这些数你知道吗?请你

45、算一算、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和。、最小的六位数与最小的五位数的差。、最大的五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积。、最小的五位数除以最小的三位数的商。二、用 5、2、7、8 和 3 个“ 0”组成一个七位数。、最小的七位数、只读一个“0”的数、约等于573 万的数课题五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内容教科书 P113:第 21-23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调查收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2、进一步巩固统计知识,懂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设计简单的游戏规则。3、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精选学习资料 - - -

46、-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识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具、学具准备:男生做好个人信息卡投影等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复习 收集、分段整理数据。1、出示出示P113第 21 题指名读题、分析学生独立分段收集各段的人数,然后交流收集结果,整理填表。2、提问: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表中的合计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信息小结:表中的合计既能反映总人数,还能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没有错误。3、提问:刚才是怎样进行统计的?学生交流后小结:收集数据分段整理制统计表分析数据提问:分段整理数据一般用什么方法?学生回忆出

47、:画“正”字。 复习统计时还是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重点则放在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二、 P113第 22 题。1、提问:提出要求调查本班男同学的体重情况(男生出示各自的体重情况)学生发挥合作的作用,分组收集数据并整理。2、指名说说是怎样分工合作的?学生交流分工情况以及整理情况。3、教师巡视(提示标题、制表日期)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太瘦和太胖的可以怎样使自己体重标准些?(体育锻炼、营养等方面)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并交流完成情况交流:最多、最少、比多少等本环节让教学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经历统计全过程,发展统计观念。三、统计图

48、、表出示我国 20XX年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统计表以及P112第 18 题统计图学校幼 儿 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校人数20040000 116900000 66180000 19650000 11090000 教师组织交流获得的信息学生互相检查、交流师:与统计表相比,条形统计图有哪些优点?生:能够清晰的看出谁多谁少等情况。四、游戏规则第23 题。1、教师提出第23 题的练习要求巡视 适当提示(颜色、大小、单、双数等)你设计的游戏规则是怎样的?组织评议,指导不符合要求的进行修改2、学生独立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同桌互相交流各自的游戏规则集体交流、体验等可能性与游戏的公平性教学时给学生提供了游戏的

49、素材,启发学生根据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四、全课总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疑问?五、课后作业。课后请自己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课题六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 P109 第 1-4 题。教学目标5、 通过整理与复习,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除法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6、 通过练习、 比较, 帮助学生回顾、 整理笔算除法的方法,并通过多种试商情况的对比,进一步提高学生试商的能力,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笔算

50、;7、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些简单的估计策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等教学过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1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三、整体感受。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引导集体交流(关注学生填写的表格)学生小组交流,互相提示汇报交流情况本环节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与整理,可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回忆并互相交流本学期学习内容,然后进行反思与总结,进行自我评价。四、口算练习。卡片出示8020 15050 156

51、 245 1486 63070 30060 134 48080 36 2 163 77070 60040 550 5 705 5149 开火车口算选择几题说出思考过程虽然口算不是本课的重点,但是也要对相应的口算方法进行复习。三、笔算练习1、第 1 题:第一组出示题目: 16230 16234 162 38 (1)指名板演(巡视)其余学生独立计算(2)仔细观察这三道题,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交流结果:商都是一位数;被除数相同,除数不同;1、3 两题本环节设计时重点突出对不同情况的比较, 引导学生交流除法笔算和试商的方法, 着重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不要调商,第2

52、 题需要调商。(3) “34” 、 “ 38”分别看成多少试商的?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调商”?学生交流后小结: “34”看成“ 30” “38”看成“ 40” ;初商偏大或偏小时,需要调商。2、第 1 题:第二组出示题: 99060 990 62 99066 (2)指名板演(巡视,个别提示)学生独立计算,交流计算结果(商都是两位数)(与第一组相同情况)(2)引导比较这一组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一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是怎样计算的?学生交流后小结: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商就是一位数;反之,就是两位数。8、 第 2 题出示: 8318 60421 教师指名板演(

53、要求演算)分析验算方法、过程学生独立完成,交流验算过程并检查订正。试商能力。在交流中要突出怎样试商快,怎样才能少出错。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验算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18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五、解决问题。第 3 题集体分析第1 小题提问: “平均每只蚌产珍珠多少颗?”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式、结果:4321236(颗)提问: “照这样计算”什么意思?学生交流:照这样计算就是照“12 只蚌产 432 颗珍珠”计算。提问:每 72 颗珍珠串成一条项链,你估计 432 颗可以串多少条?( 930 颗呢?)学生独立估算,交流估算方法、过程。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注意估算的应用。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这些知识的存在与灵活应用。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主要复习了什么内容?教师可根据反馈信息进行针对性的有效复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1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