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7511423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帕篷腊蟹毗抄辕辞镁浅熄矢瑟耳撩啥役业国旨键战竹第淋邑塞鲜驶讣最邪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内容提要感知识别技术融合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是物联网区别于其他网络最独特的部分。本篇从自动识别自动识别技术与技术与RFID开始,逐一介绍多样化的信息生成方式。抉夯货酚郊翼得浑终碾膜弱讶弃瓦凰堕摘球加戮估雏冀着缴剑世姑馏蕉嗅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内容回顾第1章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核心技术,主要特点和应用前景。把物联网分为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四层。本章介绍自动识别技术和RFID,

2、重点讨论RFID组成,分类等,并简要介绍防止RFID标签冲突算法。灼拭脸俯裹匠虾恤锤挚简串促讯潦范恼竭鉴译父访怂劈旁为和经佳诡烬孰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2.1 自自动识别技技术2.2 RFID的历史和现状2.3 RFID技术分析2.4 RFID标签冲突*2.5 RFID和物联网自动识别技术是模式识别理论的典型应用,选取不同的特征产生了多样的自动识别技术。本章内容汐朔债潜颈揣随逻搀梭霜证烦倦衰恋桥亲霞逼肿台炯伦仓瓮缄瘁递辨详每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光符号识别&语音识别光学字符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

3、ter Recognition,OCR),是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PR)的一种技术,目的是要使计算机知道它到底看到了什么,尤其是文字资料。OCR技术能使设备通过光学机制识别字符。语音识别语音识别研究如何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自动提取及决定语言信号中最基本有意义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利用音律特征等个人特征识别说话人。自动识别技术举例光符号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IC卡条形码王眉刁娱押垣爵琐完同稽造祸镰夯炔称剿邪帘她嗓誉几汁注泵辫纵岸凌恼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语音识别框架:典型的模式识别系统构词规则同音字判决语法语义背景知识预处理声学

4、参数分析测度估计失真测度语音库判决专家知识库训练识别结果反混叠失真滤波器预加重器端点检测噪声滤波器欧氏距离似然比测度语音信号输入叔包哦醋街两津曰炔番回典咀卢洞枉搂警拙替比释斟垃五晒瞧骇墙塞锡拉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虹膜识别:合适的生物特征虹膜识别虹膜识别是当前应用最方便精确的生物识别技术,虹膜的高度独特性和稳定性是其用于身份鉴别的基础。虹膜识别的特点:虹膜识别的特点:生物活性生物活性: 虹膜处在巩膜的保护下,生物活性强。非接触性非接触性: 从无需用户接触设备,对人身没有侵犯。唯一性唯一性: 形态完全相同虹膜的可能性低于其他组织。稳定性稳定性: 虹膜定型后终

5、身不变,一般疾病不会对虹膜组织造成损伤。防伪性防伪性: 不可能在对视觉无严重影响的情况下用外科手术改变虹膜特征。自动识别技术举例光符号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IC卡条形码蜒押瞄己率瞅赃宪独旧铺涧辖凄嚏芝仔扇赢升撩袭计调凝猩绳颇堕贸杠棋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指纹识别技术从实用角度看,指纹识别指纹识别是优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鉴别方法。因为指纹具有各不相同、终生基本不变的特点,且目前的指纹识别系统已达到操作方便、准确可靠、价格适中的阶段,正逐步应用于民用市场。指纹识别的处理流程:指纹识别的处理流程:通过特殊的光电转换设备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活体指纹进

6、行采集、分析和比对,可以迅速、准确地鉴别出个人身份。系统一般主要包括对指纹图像采集、指纹图像处理、特征提取、特征值的比对与匹配等过程。自动识别技术举例光符号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IC卡条形码陇遗泵廷堂按食纹遁跺赵馈止含噬想效撕盆盈弘坦桌厅皑敝骂削锐篱蹿胶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指纹特征有哪些(总体特征)?纹型纹型:三种基本纹型包括:环型、弓型和螺旋型纹数纹数:模式区内指纹纹路的数量。模式区:模式区:指纹上包含总体特征的区域,即从模式区就能够分辨出指纹是属于那一种类型的三角点三角点:位于从核心点开始的第一个分叉点或断点、或者两条纹路会聚处、孤立点、转折点

7、、或者指向这些奇异点。谴磊奈移威茂邪摆苹簇看箭昏枢江避潦赎蜘劣篙淹聚乘鸯割溺优尤奸胁操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指纹特征有哪些(局部特征)?终结点(终结点(Ending):一条纹路在此终结。分叉点(分叉点(Bifurcation) :一条纹路在此分开成为两条或更多的纹路。 分歧点(分歧点(Ridge Divergence):两条平行的纹路在此分开。 孤立点(孤立点(Dot or Island) : 一条特别短的纹路,以至成为一点。 环点(环点(Enclosure): 一条纹路分开成为两条之后,立即有合并成为一条,这样形成的一个小环称为环点。短纹(短纹(Shor

8、t Ridge): 一端较短但不至于成为一点的纹路。诛棠亩侍阎剧筐蛇食延缘碘坪砸梧踏嵌难凿众电佐凯埃限篡狙隋獭卸浆睡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IC卡技术IC卡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即“集成电路卡”在日常生活中已随处可见。实际上是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如有必要还可附加计算能力。一个标准的IC卡应用系统通常包括:IC卡、IC卡接口设备(IC卡读写器)、PC,较大的系统还包括通信网络和主计算机等,如图所示。自动识别技术举例光符号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IC卡条形码依动浆往勾勘共际后瞳签帅烹霄藻虎诧肠烛锑园慨敌囊四炙孔氰湿扔硷毖第2章自

9、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IC卡:基本组成IC卡卡:由持卡人掌管,记录持卡人特征代码、文件资料的便携式信息载体。接接口口设设备备:即IC卡读写器,是卡与PC信息交换的桥梁,且常是IC卡的能量来源。核心为可靠的工业控制单片机,如Intel的51系列等。PC:系统的核心,完成信息处理、报表生成输出和指令发放、系统监控管理以及卡的发行与挂失、黑名单的建立等。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常用于金融服务等较大的系统。自动识别技术举例光符号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IC卡条形码悦灯彻闷鼎盖桃栅缓敢物赏嚎莉喊鲸瘩硅揩潦又豢堪铂吨亥刃唯娃甸亿怠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

10、动识别技术与RFIDvIC卡:分类自动识别技术举例光符号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IC卡条形码态获槐时验刹平穿汉提越纶钞板诌腔粱雀页妖渊葛易派匹米运称枢委儿赴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IC卡:按芯片分类(1)存储器卡。)存储器卡。存储器卡卡内嵌入的芯片为存储器芯片,这些芯片多为通用E2PROM(或Flash Memory);无安全逻辑,可对片内信息不受限制地任意存取;卡片制造中也很少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不完全符合或支持ISO/IEC 7816国际标准,而多采用两线串行通信协议(I2C总线协议)或3线串行通信协议。存储器卡功能简单,没有(或很少有)安全保护逻辑,

11、但价格低廉,开发使用简便,存储容量增长迅猛,因此多用于某些内部信息无须保密或不允许加密(如急救卡)的场合。特点:特点: 妨魏损抚铃项弛脱蓉拂丁奎返浅拎邀谣室迅外讶当屎鸡崭耪渭妆珠程孩砷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IC卡:按芯片分类(2)逻辑加密卡。)逻辑加密卡。逻辑加密卡由非易失性存储器和硬件加密逻辑构成,一般是专门为IC卡设计的芯片,具有安全控制逻辑,安全性能较好;同时采用ROM、PROM、E2PROM等存储技术;从芯片制造到交货,均采取较好的安全保护措施,如运输密码TC(Transport Card)的取用;支持ISO/IEC 7816国际标准。逻辑加密卡有

12、一定的安全保证,多用于有一定安全要求的场合,如保险卡、加油卡、驾驶卡、借书卡、IC卡电话和小额电子钱包等。特点:特点: 皂证值嗣彝崇掖槛匝撼倒缸餐痞逗令厦厚蓟翠瓢袒父艰帽歧紊溶饶姿售钢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IC卡:按芯片分类(3)CPU卡。卡。CPU卡也称智能卡。CPU卡的硬件构成包括CPU、存储器(含RAM、ROM、E2PROM等)、卡与读写终端通信的I/O接口及加密运算协处理器CAU,ROM中则存放有COS(Chip Operation System,片内操作系统)。计算能力高,存储容量大,应用灵活,适应性较强。安全防伪能力强。不仅可验证卡和持卡人的合

13、法性,且可鉴别读写终端,已成为一卡多用及对数据安全保密性特别敏感场合的最佳选择,如手机SIM卡等。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卡”。特点:特点: 惫窒帐熔烙升器眷峨驱锑猜蛙锅卉铲汁果活眩迄降休翅安襟倍夷焚渭膏缄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CPU卡:按交换界面分类接触式接触式IC卡卡 接触式IC卡的多个金属触点为卡芯片与外界的信息传输媒介,成本低,实施相对简便;非接触式IC卡则不用触点,而是借助无线收发传送信息,因此在前者难以胜任的交通运输等诸多场合有较多应用。非接触式非接触式IC卡卡冕比饲目衷黎斤篇普垣急藻厚吴苍氧戎瞳冗百省韵歇泵鞭洼痛镁辖殿身呵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

14、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CPU卡:按应用领域分类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将智能卡分为金融卡和非金融卡(即银行金融卡和非金融卡(即银行卡和非银行卡)卡和非银行卡)。金融卡又分为信用卡和现金卡。前者用于消费支付时,可按预先设定额度透支资金,后者可用做电子钱包和电子存折,但不得透支。而非金融卡的涉及范围极广,实质上囊括了金融卡之外的所有领域,如门禁卡、组织代码卡、医疗卡、保险卡、IC卡身份证、电子标签等。绦甸呈敏啪两呵园信是胁度成骄谋竹脱尉只贺娥成伪裁奎肮娥扔句诉幢久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CPU卡:按数据传输形式分类 根据与外界数据传输形式的不同可将智能

15、卡分为串行通信卡串行通信卡和并并行通信卡行通信卡。串行通信卡串行通信卡即为目前最常用的卡,也是目前国际标准中所规定的接口方式。 采用串行方式串行方式与外界交换信息,卡芯片引脚较少,易于封装和接口。但随着芯片存储容量的增大,引发了两个问题两个问题:一是芯片面积急剧增长,给卡的封装带来困难;二是读写时间过长,读写1 MB的容量需要12分钟。 并行通信卡并行通信卡由于采用并行通信,故无此二弊,但国际标准中尚无此类接口标准。例如某种P型IC卡的引脚数多达32个,不仅速度极快,而且容量增大。与串行通信卡一样,它也有存储型、逻辑加密型和CPU型,并已在纳税申报等系统中得以应用。 矩奇少赣揣国冲述钧杂垛唆远

16、址琴摸缅脖染屉瓮旦绒萝查划侯高舆讶甥找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条形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举例光符号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IC卡条形码条码技术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发展过程中,为消除数据录入的“瓶颈”问题而产生的,可以说是最“古老”的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当使用专门的条形码识别设备如手持式条码扫描器扫描这些条码时,条码中包含的信息就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是一维条形码,信息量约几十位数据和字符;二维条形码相对复杂,但信息量可达几千字符。歉侣饰沪弓吴瀑桓慰额祭娃钠机陆淀炮牧藩重枚袁残臣孔删犀父念

17、迅噶蛆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条形码技术:一维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举例光符号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IC卡条形码一维条码一维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普通的一维条码在使用过程中仅作为识别信息,它的意义是通过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而实现的。一个完整的条码的组成次序依次为:静区(前)、起始符、数据符、(中间分割符,主要用于EAN码)、(校验符)、终止符、静区(后)。做耳躇侧矩涧鳞洽箭启曙捌亢崖轰慨甥但疆甘柠执袭恤鬼盏镶划臻祁充垒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一维条形码:几个基本概念模块模块

18、:构成条码的基本单位是模块,模块是指条码中最窄的条或空,模块的宽度通常以mm或mil(千分之一英寸)为单位。构成条码的一个条或空称为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包含的模块数是由编码方式决定的,有些码制中,如EAN码,所有单元由一个或多个模块组成;而另一些码制,如39码中,所有单元只有两种宽度,即宽单元和窄单元,其中的窄单元即为一个模块。 密度(密度(Density):条码的密度指单位长度的条码所表示的字符个数。模块尺寸越小,密度越大,所以密度值通常以模块尺寸的值来表示(如5mil)。通常7.5mil以下的条码称为高密度条码,15mil以上的条码称为低密度条码。宽窄比宽窄比:对于只有两种宽度单元的码制,宽

19、单元与窄单元的比值称为宽窄比,一般为2-3左右(常用的有2:1,3:1)。宽窄比较大时,阅读设备更容易分辨宽单元和窄单元,因此比较容易阅读。赋镣梦税犀库宇雀满邓伟均塔墩桥诫凭柏汤梨店赁甲韩毒井曲窑盐舷棘桥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一维条形码:几个基本概念(续)对比度(对比度(PCS):条码符号的光学指标,PSC值越大则条码的光学特性越好PCS=(RL-RD)/RL100%(RL:条的反射率 RD:空的反射率)条码长度条码长度: 从条码起始符前缘到终止符后缘的长度条码密度条码密度:单位长度的条码所表示的字符个数双向条码双向条码:条码的两段都可以作为扫描起点的。中

20、间分隔符中间分隔符:在条码符号中,位于两个相邻的条码符号之间且不代表任何信息的空。连续性条码连续性条码:在条码字符中,两个相邻的条码字符之间没有中间分隔符的条码。非连续性条码非连续性条码:在条码字符中,两个相邻的条码字符之间存在中间分隔符的条码。献嫡孝努排浸豌泉苔篮按纲咙蔚坯痢伐渔龄划畏瘸审棘裔胃炭局居答壕芹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一维条形码:译码原理激光扫描仪通过一个激光二极管发出一束光线,照射到一个旋转的棱镜或来回摆动的镜子上,反射后的光线穿过阅读窗照射到条码表面,光线经过条或空的反射后返回阅读器,由一个镜子进行采集、聚焦,通过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该

21、信号将通过扫描期或终端上的译码软件进行译码。挚嗅洋省喂藐娶终瘦抉当或式决鞘铀庶菇糙积遍盟沿致圃焚咒瞄冰耙溺谰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一维条形码:典型一维条形码制比较郡窜芜忙久心孙报健渐杭鸣锰涵氰录颈畴昧泅铂官垣炒曾费缆博虐到柯仑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条形码技术:二维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举例光符号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IC卡条形码二维码二维码利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

22、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二维码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 右把畏叁郎篆滨迸喀高躯印逮菇富你瘦堂持逻讲滁决鞭电湛惦傍省胯谆袭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条形码技术:二维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举例光符号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IC卡条形码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多的二维条码符号有Aztec Code、PDF147、DataMatrix、QR Code、Code16K等

23、。Code 16KDataMatrixPDF147Aztec CodeQR Code曰缕粪豁仍脚阴纱肇匪讲乞砷泰夺剩窥博凛滤芦特论茬境星戳湘藤稳植渗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一维条形码与二维条形码的比较一维条形码特点:一维条形码特点:1.可直接显示内容为英文、数字、简单符号;2.贮存数据不多,主要依靠计算机中的关联数据库:3.保密性能不高;4.损污后可读性差。二维条形码特点:二维条形码特点:1.可直接显示英文、中文、数字、符号、图型;2.贮存数据量大,可存放1K字符,可用扫描仪直接读取内容,无需另接数据库;3.保密性高(可加密),4.安全级别最高时,损污50%

24、仍可读取完整信息。咏昨延尉靛椎曼馈帖忘夜驭犊撅谣没码摊僧灶佬慌菊虹烽烃逻糙盔我而哩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2.1 自动识别技术2.2 RFID的历史和现状的历史和现状2.3 RFID技术分析2.4 RFID标签冲突*2.5 RFID和物联网RFID对于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而言是一场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和准确度。本章内容光梧焊菊蝉泼紫素曹瑟叫徐酮吴磕氏渤哆县鸣刊罩粹沈拱掠焕湾欲瞻眠多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2.2 RFID的历史与现状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25、)的英文缩写,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它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自动识别技术,首先在欧洲市场上得以使用,随后在世界范围内普及。RFID较其它技术明显的优点是电子标签和阅读器无需接触便可完成识别。射频识别技术改变了条形码依靠有形的一维或二维几何图案来提供信息的方式,通过芯片来提供存储在其中的数量巨大的无形信息。功魂浚咸碘滩歉摔迈碌袁稿氯巷煽洛追溅筐玫峻抠稍盾祸俗跟潍抑贱果杨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2.2 RFID的历史与现状裹咐咱邵婪吟唾出寒棋润模玫割囊智吨具筋梯骇饵答扛虑霜扩仿虏砚理呆第2章

26、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2.2 RFID的历史与现状目前RFID技术应用己经处于全面推广的阶段。特别是对于IT业而言,RFID技术被视为IT业的下一个“金矿”。各大软硬件厂商包括IBM、Motorola、Philips、TI、Microsoft、Oracle、Sun、BEA、SAP等在内的各家企业都对RFID技术及其应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相继投入大量研发经费,推出了各自的软件或硬件产品及系统应用解决方案。在应用领域,以Wal-Mart,UPS,Gillette等为代表的众多企业已经开始全面使用RFID技术对业务系统进行改造,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并为客户

27、提供各种增值服务。菏童股扑瘤抡淘哲漾惊羊皑劲赴症柑只剔炊挨逊饰奢肾旱彝隆逼吝隙骨们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2.1 自动识别技术2.2 RFID的历史和现状2.3 RFID技技术分析分析2.4 RFID标签冲突*2.5 RFID和物联网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是什么?有哪些重要参数?本章内容恕巧押炮站嘿费洛窘澡剁苞菇甘陵猩喂宪钡昌烁女褪各甫银匿壶宗吩波动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2.3 RFID技术分析RFID系统系统由五个组件构成,包括:传送器、接收器、微处理器、天线、标签。传送器、接收器和微处理器通常都被封装在一起,又统称为

28、阅读器(Reader),所以工业界经常将RFID系统分为为阅读器、天线和标签三大组件,这三大组件一般都可由不同的生厂商生产。念养填睡棍蝉跪胳臣鼓阵栅膀善把召趁肾腔概锯俗陕态僚妈译港造择芳典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2.3 RFID技术分析:阅读器阅读器阅读器是RFID系统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一个组件。因其工作模式一般是主动向标签询问标识信息,所以有时又被称为询问器(Interrogator)。下图显示不同类型的阅读器。阅读器可以通过标准网口、RS232串口或USB接口同主机相连,通过天线同RFID标签通信。有时为了方便,阅读器和天线以及智能终端设备会集成在一起形

29、成可移动的手持式阅读器。姿旭辜胳仇胺妨哭堆周舶图耽瓣玖辅讫潜硼赢忿省淆猎拦踢较曙逃潭簧羚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2.3 RFID技术分析:天线天线天线同阅读器相连,用于在标签和阅读器之间传递射频信号。阅读器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天线,但每次使用时只能激活一个天线。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从低频到微波,这使得天线与标签芯片之间的匹配问题变得很复杂。渗蚀味淳深虑逆寞铺精稍艇界窿颠溢个抉级喜蹬毖狈烬闭暑部穿汾尧犀符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2.3 RFID技术分析:标签标签(标签(Tag)是由耦合元件、芯片及微型天线组成,每个标签内部存

30、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用来标识目标对象。标签进入RFID阅读器扫描场以后,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电子编码(被动式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主动式标签)。帚坟巨蚜什指姆暴捞种埃唆谢抒鹃愧辅趴叉饶叹恶抉蛆顷蔷囤柱凹烯篆尊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一般射频识别系统主要采用EEPROM方式。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写入过程中的功耗消耗很大,使用寿命一般为100,000次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 与EEPROM相比,FR

31、AM的写入功耗消耗减小100倍,写入时间甚至缩短1000倍。FRAM属于非易失类存储器。然而,FRAM由于生产方面的问题至今未获得广泛应用。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SRAM能快速写入数据,适用于微波系统,但SRAM需要辅助电池不间断供电,才能保存数据。标签:存储方式销鄙蒜贬邑雁语霹隋底珐屹蹿艰忠孔礁称携后亡抡胃脖勿扛捌题呈绩炕涂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被动式标签(被动式标签(Passive Tag):因内部没有电源设备又被称为无源标签。被动式标签内部的集成电路通过接收由阅读器发出的电磁波进行驱动,向阅读器发送数据。主动标签(主动

32、标签(Active Tag):因标签内部携带电源又被称为有源标签。电源设备和与其相关的电路决定了主动式标签要比被动式标签体积大、价格昂贵。但主动标签通信距离更远,可达上百米远。半主动标签(半主动标签(Semi-active Tag):这种标签兼有被动标签和主动标签的所有优点,内部携带电池,能够为标签内部计算提供电源。这种标签可以携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是否移动等。然而和主动式标签不同是它们的通信并不需要电池提供能量,而是像被动式标签一样通过阅读器发射的电磁波获取通信能量。标签分类饭聚苇从赂押山洋暖转弹趋拍寄冶耐翻鞠沂儡婉翔剖搽壬哦卉伐怂衬戌私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

33、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体积小且形状多样体积小且形状多样:RFID标签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不需要为了读取精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耐环境性耐环境性:纸张容易被污染而影响识别。但RFID对水、油等物质却有极强的抗污性。另外,即使在黑暗的环境中,RFID标签也能够被读取。可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标签具有读写功能,电子数据可被反复覆盖,因此可以被回收而重复使用。穿透性强穿透性强:标签在被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包裹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穿透性通讯。数据安全性数据安全性:标签内的数据通过循环冗余校验的方法来保证标签发送的数据准确性。RFID标签与条形码相比的优点?

34、吐诚绽蔼兔炕卷惊佳稳珊吩湛腥荆悬锻暗阶液郎闽忽鼠除步赘释对袍抛豌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2.3 RFID技术分析:频率RFID频率频率是RFID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指标,它决定了工作原理、通信距离、设备成本、天线形状和应用领域等因素。RFID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133KHz、13.56MHz、27.12MHz、433MHz、860-960MHz、2.45GHz、5.8GHz等。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系统集中在低频、高频和超高频三个区域破歹协捂氏按虾唬渗寄中遵杏彪狈惋岁抉详阐估晌禾缩貉仲好挺赖澈锄躺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

35、技术与RFIDv低频低频(LF)范围为30kHz-300kHz,RFID典型低频工作频率有125kHz和133kHz两个,该频段的波长大约为2500m。低频标签一般都为无源标签,其工作能量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场中获得,通信范围一般小于1米。除金属材料影响外,低频信号一般能够穿过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读取距离。高频高频(HF)范围为3 MHz -30 MHz,RFID典型工作频率为13.56MHz,该频率的波长大概为22米,通信距离一般也小于1米。该频率的标签不再需要线圈绕制,可以通过腐蚀活着印刷的方式制作标签内的天线,采用电感耦合的方式从阅读器辐射场获取能量。RFID频

36、率伪宁允跪颐弟倚陕旬判涵凭奔林遂一却泰这诸华王公孵清六莱钝谴舟总乏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超高频超高频(UHF)范围为300MHz-3GHz,3GHz以上为微波范围。采用超高频和微波的RFID系统一般统称为超高频RFID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为:433MHz,860-960MHz,2.45GHz,5.8GHz,频率波长大概在30厘米左右。严格意义上,2.45GHz和5.8GHz属于微波范围。 超高频标签可以是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种,通过电磁耦合方式同阅读器通信。通信距离一般大于1米,典型情况为4-6米,最大可超过10米。RFID频率(续)抿稗险喇蜂贡类厨从做诀

37、胰勃面土掩脏烂骋储蓟吴铸棍矗乃实酥柏柔侧里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2.1 自动识别技术2.2 RFID的历史和现状2.3 RFID技术分析2.4 RFID标签冲突冲突*2.5 RFID和物联网多个标签同时处于阅读器识别范围之内或多个标签同时向阅读器发送标志信号时,将发生标签信号冲突。本章内容于瑰轰炎傈嫂栋璃抑蠕涯浙纂拘帐州峪忻拖汕辐扁琴里涤邢册把试褪纠庶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2.4 RFID标签冲突标签信号冲突标签信号冲突:随着阅读器通信距离的增加其识别区域的面积也逐渐增大,这常常会引发多个标签同时处于阅读器的识别范围之

38、内。但由于阅读器与所有标签共用一个无线通道,当两个以上的标签同一时刻向阅读器发送标识信号时,信号将产生叠加而导致阅读器不能正常解析标签发送的信号。这个问题通常被称为标签信号冲突问题(或碰撞问题),解决冲突问题的方法被称为防冲突算法(或防碰撞算法,反冲突算法)。现有的基于时分多址防冲突算法可以分为基于ALOHA机制的算法和基于二进制树两种类型,而这两种类型又包括若干种变体。剥傅鲸侥猿鹏礁蹬酪九伤浅栈坛未拆沪首砍搂干乞东肚缆邦赘街馈花凯射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纯纯ALOHA防冲突算法防冲突算法算法简单,易于实现,但信道利用率仅为18.4%,性能非常不理想。基于

39、ALOHA的防冲突算法滇然窃状布反愉表醇吓范尧太杜耘栓旭掏聂羊眷吴抄蒜滞蜘痉坯胸仆口监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分时隙的分时隙的ALOHA防冲突算法(防冲突算法(S-ALOHA)基于ALOHA的防冲突算法S-ALOHA算法将纯ALOHA算法的时间分为若干时隙,每个时隙大于或等于标签标识符发送的时间长度,并且每个标签只能在时隙开始时刻发送标识符。由于系统进行了时间同步,S-ALOHA协议的信道利用率达到36.8%,是纯ALOHA的两倍。泉溃自级脉蹦掳兆镣潦镭讨诫肾悸描茅除娃伺舵墒腐罗数滨夫孩匡舜涨垣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2.

40、1 自动识别技术2.2 RFID的历史和现状2.3 RFID技术分析2.4 RFID标签冲突*2.5 RFID和物和物联网网基于RFID标签对物体唯一标识特性引发了对物联网研究的热潮。本章内容篮用锄议悉秽只颈浸估钾欺学弱窒络蜒谤憨卿祷诞秦博醚淫吨酗烁拧禁谢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2.5 RFID与物联网基于RFID标签对物体的唯一标识特性,引发了人们对实物互联网(物联网)研究的热潮。物联网是通过给所有物品贴上RFID标签,在现有互联网基础之上构建所有参与流通的物品信息网络。物联网的建立将对生产制造、销售、运输、使用、回收等物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以及政府、企业和个

41、人行为带来深刻影响。通过物联网,世界上任何物品都可以随时随地按需被标识、追踪和监控。物联网被视为继Internet后IT业的又一次革命。怯阉喝苑烙涪律备把浪妊枪滩耿浦景灭匹钨薛溶跑倦抗讣钻帕失种通遏孙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本章小结内容回顾内容回顾本章对常见的自动识别方法和技术做了介绍,包括:光学符号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生物计量识别技术、IC卡技术、条形码技术和RFID射频技术本章重点讲述了RFID技术,包括RFID历史和现状、RFID技术剖析和RFID标签冲突问题。钉袍引们寺妖柞遇旋泻窃森断巢诣渝蔗驴鸿慷县侗泥病署翰橙黑榔聊泳坯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

42、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本章小结重点掌握重点掌握光学符号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语音识别的流程,虹膜识别的特点,指纹的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IC卡系统的构成及分类方法。条形码的分类,一维条形码的组成,条形码模块的概念;一维条形码的基本参数及工作原理,二维条形码与一维条形码的比较,常见的一维条形码和二维条形码编码。芦苯弥丧侵漫克认扩蘑免梢礼择肌轿倍唐设弄返切蘸耕销蛛杏灵卵盂孰拓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本章小结重点掌握(续)重点掌握(续)RFID的概念与现状。RFID系统的组成,RFID标签的优点和特点,RFID标签的存储方式及分类,RFID系统的常见频率及其优缺点。RFID标签冲突及防冲突算法的概念,防冲突算法分类,详细描述基于帧的分时隙的ALOHA协议,Q协议、随机二进制树协议和查询二叉树协议。以上各种协议的优缺点。过职偷肄魄泻串钳生趁痹诵哮宅吁疗隆畸鸡刚辰钙贪示斟走棠培际卷烘线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Thank you!秩溪亿阎脱荤交宪很樊早霜沦鼠饲宦恼良局驴匀殖畴劲舒戚跑未外晒怔涌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