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准备与就业指导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7510545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214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准备与就业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214页
职业准备与就业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214页
职业准备与就业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214页
职业准备与就业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214页
职业准备与就业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2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准备与就业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准备与就业指导(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准备与就业指导职业准备与就业指导职业准备与就业指导职业准备与就业指导n n第一章 职业与职业选择n n第二章 职业素质n n第三章 自我职业定位n n第四章 职业生涯设计n n第五章 就业信息的使用n n第六章 求职应聘的书面准备n n第七章 应聘面试技巧n n第八章 择业与就业权益保障n n第九章 走好职业生涯第一步第一章第一章 职业与职业选择职业与职业选择n n第一节 职业概述n n第二节 职业分类n n第三节 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n n第四节 专业与职业选择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概述职业概述一、职业的含义 什么是职业?我们认真观察身边的经济生活会发现,职业是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经济

2、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它是人们享有公民权利、承担的公民义务与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概述职业概述1、职业具有经济性2、职业具有价值性3、职业具有社会性4、职业具有专门性5、职业具有稳定性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概述职业概述二、职业的特征(一)时代性特征(二)多样性特征(三)层次性特征(四)地域性特征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概述职业概述三、职业的功能(一)职业对个人的功能1、职业是维持个人和家庭生存的基础2、职业可以促进个人多方面的发展3、职业可以满足个人的社会性需要4、职业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5、职业体现着个人的基本社会权利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概述职业概述(二)职业对组织的功能1、职

3、业是组织构成的基础2、职业活动创造组织的效益和效率3、职业活动创造组织的社会价值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概述职业概述(三)职业对社会的功能1、体现社会分工2、创造社会财富3、维护社会稳定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概述职业概述四、职业的形成与发展(一)职业的形成与演进 进入21世纪,经济活动及职业的发展又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第三产业仍是主力军3、职业的内涵和方式变化巨大4、职业素质要求提高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概述职业概述(二)影响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科学技术进步与应用2、社会需求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分类职业分类 什么是职业分类?它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对社会职业进行

4、的系统划分与归类。“工作性质相同”是职业分类的基本标准。采用这个标准有利于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下面介绍的职业分类的国际标准和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它们所依据的都是这个标准。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分类职业分类一、职业的国际分类1、专家、技术人员及有关工作者;2、政府官员和企业经理;3、事务工作者和有关工作者;4、销售工作者;5、服务工作者;6、农业、牧业、林业工作者和渔民、猎人;7、生产和有关工作者、运输设备操作者和劳动者;8、不能按职业分类的劳动者。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分类职业分类二、我国的职业分类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5、4、商业、服务业人员;5、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军人;8、不便分类的其他人员。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分类职业分类三、职业分类的其他标准1、农林牧渔水利业从业人员2、工业从业人员3、地质普查和勘探业从业人员4、建筑业从业人员5、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从业人员6、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代销和仓储业人员7、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从业人员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分类职业分类8、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从业人员9、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从业人员10、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从业人员11、金融、证券和保险业从业人员12、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

6、从业人员13、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一、取得资格证书的意义1、培养职业意识2、发现职业兴趣3、提升职业竞争力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二、职业资格 我们所说的职业资格是对准备从事某一职业的劳动者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三、职业资格证书 我们所关心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对达到职业资格规定的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劳动者颁发的证明。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从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资格证书。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与职

7、业资格证书四、职业技能和职业技能鉴定 我国对职业制定并颁布职业标准,对从业者资格做出限定,并规定职业技能等级。 劳动者参加的从业资格考试称为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鉴定由政府批准成立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五、其他证书 目前,除政府劳动、人事和其他主管部门颁发的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证书外,还有行业协会组织颁发的证书以及国外机构经我国主管部门批准在我国境内颁发的各种证书,包括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等。如微软工程师、IBM工程师,C&G证书等等。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六、职业证书的分类1、核心证书

8、2、能力拓展性证书3、通用性证书第四节第四节 专业与职业选择专业与职业选择一、职业选择的原则(一)立足现实、着眼发展的原则1、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2、立足于现阶段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3、立足于个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水平4、立足于个人的个性特点第四节第四节 专业与职业选择专业与职业选择(二)主动就业与及时就业原则1、摆脱依赖心理2、自己主动出击3、确保及时就业第四节第四节 专业与职业选择专业与职业选择二、职业选择的依据(一)所属行业(二)单位性质和特点(三)整体薪酬待遇1、看眼前更要看长远2、看工资收入更要看整体报酬(四)个性特征第四节第四节 专业与职业选择专业与职业选择三、了解职业并做好就

9、业准备(一)中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特点1、到中小型企业就业的多2、到非公有企业就业的多3、到一线基层岗位就业的多第四节第四节 专业与职业选择专业与职业选择(二)了解职业的基本途径1、课堂教学2、校内实习3、学校组织的校外实习实训4、学校组织的企业人士讲座和座谈5、学生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6、学生通过媒体收集的有关信息资料7、学生通过个人社会关系间接了解到的相关信息第四节第四节 专业与职业选择专业与职业选择(三)了解职业的内容1、工作内容2、工作方式3、工作条件4、工作要求5、工作回报第二章第二章 职业素质职业素质n n第一节 职业素质n n第二节 职业素质养成n n第三节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第一节第

10、一节 职业素质职业素质一、什么是职业素质(一)素质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等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 ,是人们生理的、心理的及社会的一系列特点的综合。它是人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属性,能对人的各种行为起到长期的、持续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素质职业素质(二)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简单地说,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以及职业情绪等方面。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素

11、质职业素质(三)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性1、做出工作成绩的必要条件2、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素质职业素质二、职业素质的构成(一)思想品德素质1、爱心2、集体荣誉感3、团结协作4、谦虚5、诚实6、信用7、文明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素质职业素质8、健康的精神状态9、宽广的胸怀10、遵纪守法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素质职业素质(二)职业道德素质1、良好的理性修养2、强烈的职业责任感3、敬业奉献4、乐业5、追求上进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素质职业素质(三)心理素质1、积极的心态2、良好的情绪3、较强的耐受力4、适当的自信心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四)科学文化素质1、技术技能应用素质2、从事社会

12、职业所需的专业素质 管理型职业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事务型职业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文化型职业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技术应用型专业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素质职业素质(五)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指青年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合理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素质养成 职业素质的养成: 其一要把人生理想与职业理想结合起来,培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 其二要把心理素质培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加强适应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其三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知法守法、公平正义的品格及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第二节第二节 职

13、业素质养成职业素质养成一、思想品德素质养成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才能将德育目标和内容转化为自身的行为,才能使学生从思想上的认识转变为心灵的感悟。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素质养成二、职业道德素质养成(一)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内容1、塑造职业道德人格2、培养职业道德意识3、升华职业道德境界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素质养成(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1、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是发挥社会道德作用的关键2、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是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素质养成(三)职业道德养成的途径1、联系实际是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根本途径2

14、、发挥榜样作用是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重要方法3、“慎独”也是一种可以借鉴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方法4、做好每一件小事(注重细节)也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素质养成三、心理素质养成(一)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志1、智力正常2、意志健全3、情绪稳定4、行为适度5、人格统一6、人际关系和谐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素质养成(二)心理素质对学生择业的影响1、心理素质对确定择业目标的影响2、心理素质对择业目标实现过程的影响3、心理素质对实现择业目标的影响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素质养成(三)心理素质的养成1、培养自信心 练习正视别人 适当加快走路速度2、培养宽容心第

15、二节第二节 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素质养成四、科学文化素质养成 (一)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1、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2、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素质养成(二)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1、专业知识是择业的基础2、扎实的专业知识有利于专业对口3、扎实的专业知识有利于触类旁通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素质养成(三)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1、勤奋学习与知识积累2、勇于实践和积极参与3、启迪思维和发展兴趣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素质养成(四)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1、表达能力2、动手能力3、适应能力4、人际交往能力5、组织管理能力6、创新能力7、决策能力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素质养成

16、五、身体素质的养成 健康的身体素质是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需要的一线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对职员的体质要求较高,没有强健的体魄,将来很难适应职业对员工体质的需要。身体素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健康身体素质的养成依靠健康的生活习惯。第三节第三节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在现实社会里,职业道德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软性约束”,主要体现为行业规范所约定,单位纪律所强调,社会舆论所监督。也正因为如此,对职业道德的履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表现形式。n n表现之一,消极地遵从职业道德。n n表现之二,被动地遵从职业道德。n n表现之三,主动地遵从职业道德。第三节第三节 加强职

17、业道德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一、为人民服务是职业道德的核心二、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根本三、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四、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一种升华第三章第三章 自我职业定位自我职业定位n n第一节 个性与职业n n第二节 兴趣与职业n n第三节 个性与职业的匹配n n第四节 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第一节第一节 个性与职业个性与职业一、能力(一)能力简述 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又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很多种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通常意义上的一般能力主要是指人的智力能力。特殊能力是指出现在某些专业活动中所必需的多种能力有机结合的能力。第一节第一节

18、 个性与职业个性与职业(二)职业学校学生能力特点1、动手能力强2、岗位适应能力强3、社会能力强4、职业意识强(三)挖掘个人潜能(四)发展职业能力第一节第一节 个性与职业个性与职业二、气质(一)气质简述 所谓气质是指人的情感和活动发生的速度、快慢、强弱,以及动作的敏捷或迟钝等方面的心理特征。气质的特点一般通过人的相互交往显示出来,气质使人的个性充满色彩。第一节第一节 个性与职业个性与职业(二)气质与职业选择(三)测一测你的气质第一节第一节 个性与职业个性与职业三、性格(一)性格与职业 性格是人们对现实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方式。它不仅表现在对人、对自己的态度上,同时也表现在

19、对职业的选择和态度上。第一节第一节 个性与职业个性与职业 如果你从事的职业与你的性格相适应,你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心情舒畅,也容易取得成就。如果你的性格特点与你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这种性格就会阻碍工作任务的完成,使你感到被动,缺乏兴趣并难以胜任,即使能够完成工作任务,常常也会感到疲倦或力不从心,精神紧张。 第一节第一节 个性与职业个性与职业(二)测试一下你的性格第二节第二节 兴趣与职业兴趣与职业一、兴趣 兴趣是指以特定活动,特定事物为对象,个人在积极选择的爱好倾向上产生的情绪紧张状态,它是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标志着个人在某方面的积极性。兴趣是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

20、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或者说,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第二节第二节 兴趣与职业兴趣与职业(一)兴趣的分类 兴趣可分为物质的兴趣、精神的兴趣和社会的兴趣。 兴趣又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第二节第二节 兴趣与职业兴趣与职业(二)兴趣的作用 兴趣是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它能将你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你长期专注于某一方向,做出艰苦的努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第二节第二节 兴趣与职业兴趣与职业(三)兴趣的培养 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不仅需要知道自己有能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需要知道自己对哪类工作更感兴趣,并能满足自己的职业愿望。只有将能力和兴趣结合起来考虑,才更有可能取得职业生涯

21、成功。第二节第二节 兴趣与职业兴趣与职业二、兴趣的发展阶段 从时间纵轴上看,兴趣的发生和发展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有趣-乐趣-志趣。第二节第二节 兴趣与职业兴趣与职业三、兴趣与职业(一)兴趣的多样性(二)兴趣对职业的影响1、兴趣是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2、兴趣可以增强职业适应性3、兴趣影响工作稳定性第二节第二节 兴趣与职业兴趣与职业四、职业兴趣测试(一)职业兴趣测试题(二)统计方法及分析第三节第三节 个性与职业的匹配个性与职业的匹配一、个性与职业的匹配 人格职业匹配理论是将人格与职业均划分为不同的大类,当属于某一类型的人选择了相应类型的职业时,即达到了匹配。 霍兰德并把社会职业划分为现实型、研究

22、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六种基本类型。第三节第三节 个性与职业的匹配个性与职业的匹配二、霍兰德人格职业匹配论第三节第三节 个性与职业的匹配个性与职业的匹配三、六种人格类型之间的关系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一、社会热点(一)社会热门职业1、会计类2、电脑类3、工程类4、环保类5、健康医药类6、咨询服务类7、保险类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8、法律类9、医学类10、个人服务类11、公共关系类12、推销类13、科学研究类14、社会工作类15、旅游类16、人事类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二)专业选择1、适合自己的就是

23、最好的2、重视职业技能培养3、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二、专业与职业(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技术应用教育,突出对学生技术应用学习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为主,培养生产一线岗位需要的管理和技术应用人员,突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敬业精神教育,使得职校毕业生“技术用得上,人才留得住”。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二)专业认知 首先,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有哪些,要得到较清楚的信息,可以做些调查分析。 其次,通过了解本专业学习时期内所开设课程的不同学习目的,划分出专业

24、培养规格与学科主要特征。(三)正确处理专业与社会职业的关系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三、职业定位(一)影响职业定位的因素 1、对自身的了解2、能力的差异3、就业准备直接有关的因素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二)综合评价职业自我1、了解他人的观点2、能力评价3、判断能力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三)为人生注入源动力(三)为人生注入源动力 美国学者戴夫美国学者戴夫 法兰西斯通过调查研究将人法兰西斯通过调查研究将人生源动力分为九项内容:生源动力分为九项内容:1 1、物质报酬、物质报酬2 2、权力影响、权力影响3 3、追求意义、

25、追求意义4 4、专业精湛、专业精湛5 5、创意、创意6 6、亲和、亲和7 7、自主、自主8 8、安全、安全9 9、寻求被社会认可、钦佩、尊敬、寻求被社会认可、钦佩、尊敬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四)结合专业确定职业定位 针对职业定位需要思考的三个问题:1、职业的回报是什么?这个职业满足我的需要吗?2、进入这个职业的有多大可能性?3、从整体来看,这个职业是一个好的选择吗?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第四章第四章 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n n第一节 职业生涯设计概述n n第二节 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n n第三节 职业生涯设计n n第四节 职业生涯

26、计划设计案例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生涯设计概述职业生涯设计概述一、职业生涯设计的概念 职业生涯(CAREER)即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体历程,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是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组合。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生涯设计概述职业生涯设计概述 职业生涯设计的意义在于:(一)满足人生需求(二)符合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三)促进人生事业成功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生涯设计概述职业生涯设计概述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一)按照时间维度划分1、短期计划2、中期计划3、长期计划4、人生计划(人生规划)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生涯设计概述职业生涯设计概述(二)按年龄层次划分1、成长阶段(014岁)

27、2、探索阶段(15岁2岁)3、立业阶段(25岁4岁)4、维持阶段(岁岁)5、衰退阶段(岁上以)第二节第二节 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一、教育因素(一)受教育程度对职业选择的影响(二)所学专业对职业选择的影响(三)不同层次教育对职业选择的影响第二节第二节 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二、环境因素(一)社会环境(二)组织环境第二节第二节 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三、家庭因素(一)对职业选择的影响(二)对专业选择的影响(三)对职业变动的影响第二节第二节 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四、自我因素(一)自信心(二)健康(三)性别第三

28、节第三节 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一、设计原则(一)明确目标(二)敢于挑战(三)便于操作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二、职业生涯设计步骤(一)认识自我(二)职业环境分析(三)确定职业目标1、选对职业找对路2、目标要付诸于行动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四)职业生涯设计与实施(五)反馈调整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三、制定职业生

29、涯计划执行方案(一)制定职业生涯计划执行方案的注意事项1、达到目标的途径;2、达到该目标所需的能力、训练及教育;3、达到该目标的积极力量;4、达到该目标的阻力。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二)阶段目标的特点 处理计划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是:短期计划服从于中期计划,中期计划服从于长期计划,这样一层一层地嵌套,形成一个完整的计划。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三)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的要求1、逐个目标实现2、不断修订计划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四、实施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一)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计划1、根据工作进度调整计划2、动态管理计划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

30、计(二)想方设法实现目标1、不断提醒自己2、听取朋友的建议3、注意抓住机遇(三)要有毅力(四)克服诱惑第四节第四节 职业生涯计划设计案例职业生涯计划设计案例n n案例1 从中专生到汽车电子专家n n案例2 未来十年职业发展计划第五章第五章 就业信息的使用就业信息的使用n n第一节 就业信息的获取n n第二节 就业信息的处理n n第三节 网络就业信息的使用第一节第一节 就业信息的获取就业信息的获取一、获取渠道(一)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获取信息(二)利用社会实践和实习获取信息(三)通过各学校就业主管部门获取信息(四)通过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获取信息(五)通过人才市场及就业洽谈会获取信息(六)通过有关新闻媒

31、介获取信息(七)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第一节第一节 就业信息的获取就业信息的获取二、获取方法(一)“一网打尽”获取法(二)“行业优先”获取法(三)“地域优先”获取法(四)“志趣优先”获取法第一节第一节 就业信息的获取就业信息的获取三、获取原则(一)适合自己原则(二)有利自身发展原则(三)掌握重点原则(四)注意信息的时效性原则第二节第二节 就业信息的处理就业信息的处理一、就业信息的内容 了解用人单位的信息大概包括以下这些方面:1、用人单位的准确全称、性质及隶属关系。2、用人单位的经营业务范围、产品或服务内容与类别。3、用人单位的组织结构、规模(员工数量)与行政结构。第二节第二节 就业信息的处理就业信

32、息的处理4、用人单位的发展历史与最新动态、客户类型与规模、竞争对手的类型与规模。 5、用人单位的文化背景、工作环境、单位领导的有关信息、用人单位员工的办事方式和思维方式。6、用人单位的发展目标、发展实力(包括规模、效益)、远景规划,在整个行业中的排名或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第二节第二节 就业信息的处理就业信息的处理7、用人单位的地点、总部及分支机构的业务范围与地理分布。8、用人单位的财政状况、及绩效考核体系、培训体系和薪酬体系(工资、福利、住房、奖金)。以及为员工培训和发展所提供的空间等。9、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具体工作岗位及对所需人才的具体要求。10、用人单位的联系办法,如人事部门联系

33、人、电话、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等。第二节第二节 就业信息的处理就业信息的处理二、就业信息的筛选(一)使用廉价劳动力“陷阱”(二)施压在职人员“陷阱”(三)岗位骗招、高薪引诱“陷阱”(四)套取私人信息骗取财产“陷阱”第二节第二节 就业信息的处理就业信息的处理(五)各项收费陷阱1、报名费2、保证金3、工装费4、培训费5、面试费第二节第二节 就业信息的处理就业信息的处理(六)借考试试用之名骗取劳动成果“陷阱”(七)传销“陷阱”(八)非法中介“陷阱”(九)目的不纯的招聘“陷阱”1、虚报招聘人数2、进行人才储备3、追求广告效应4、进行商业推广活动 第二节第二节 就业信息的处理就业信息的处理三、应对措施(一

34、)通过正规渠道求职(二)参加正规招聘会(三)掌握“及时放手”的原则(四)认真考察中介单位(五)通过网络鉴别信息真假第三节第三节 网络就业信息的使用网络就业信息的使用一、树立网络应聘意识二、搜集网络招聘信息(一)浏览专业招聘网站(二)经常查看校园BBS(三)浏览企业网站(四)大型综合网站或行业网站第三节第三节 网络就业信息的使用网络就业信息的使用三、网络求职的几种方法(一)选择适合自己的网上招聘会(二)主动出击发布个人信息(三)参加网上在线招聘第三节第三节 网络就业信息的使用网络就业信息的使用四、网络应聘中的注意事项(一)明确求职目标关心就业政策(二)掌握网络应聘最佳时机(三)投递简历应目的明确

35、(四)自荐材料内容要有侧重(五)投递简历应搭配求职信(六)以邮件正文的方式发送第三节第三节 网络就业信息的使用网络就业信息的使用(七)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八)要及时整理信息(九)要保持平和心态 (十)保存记录第三节第三节 网络就业信息的使用网络就业信息的使用五、 警惕网络应聘陷阱(一)网络招聘陷阱的表现1、骗取钱财的陷阱2、非法利用个人信息3、拉人做传销4、骗取资料出售牟利第三节第三节 网络就业信息的使用网络就业信息的使用(二)高职毕业生的应对措施1、选择信誉度高的网站应聘2、牢记不掏钱原则3、了解招聘单位的实际情况4、不要轻率投递简历5、注意保密原则第六章第六章 求职应聘的书面准备求职应聘

36、的书面准备n n第一节 简历n n第二节 求职信n n第三节 自荐信n n第四节 笔试第一节第一节 简历简历一、简历的构成1、个人概况2、教育背景3、主修课程4、毕业设计、论文情况5、 获奖情况6、外语水平7、计算机水平第一节第一节 简历简历8、实践与实习、工作或培训经历9、个性特点10、求职意向第一节第一节 简历简历二、简历制作的原则1、清晰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 3、简单性原则4、客观真实性原则5、务实性原则第一节第一节 简历简历三、简历制作的要求1、内容充实2、长度适当3、注意细节4、优缺点把握有度5、英文简历锦上添花6、近照增强直观印象第一节第一节 简历简历四、求职简历模板五、简历例文第

37、二节第二节 求职信求职信一、求职信的内容1、引言2、描述3、总结第二节第二节 求职信求职信二、求职信的格式1、信的标题居中写“求职信”,表明此信的性质和行文目的。2、信的左上角或者右上角要留出三行,用以填写家庭地址、城市、邮政编码和日期。3、称呼的后面要用冒号而不要用逗号,写称呼时要用正式的语气。第二节第二节 求职信求职信4、可以用表格和粗体线来组织求职信并强调其内容,使文章易读,但要慎用。5、结尾时应在姓名上方写上祝福的话,然后下面是印刷体的全名。第二节第二节 求职信求职信三、撰写求职信要注意的问题n n言简意赅,切忌面面俱到。n n不宜有文字上的错误。n n切忌过分吹嘘。n n注意使自己的

38、求职信具有自己的特色,要有亮点。n n求职信不仅在内容上要科学、合理,还得让人能集中心思看下去。第二节第二节 求职信求职信n n求职信写好后,要选择质量好的纸张,尽可能打印得精美,这会让对方感觉到你是一个做事井井有条,并追求卓越的人。第三节第三节 自荐信自荐信一、自荐信的结构1、开始部分 开始部分包括:标题,姓名,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健康情况联系地址,求职目标等。第三节第三节 自荐信自荐信2、中间部分 中间部分主要陈述个人的求职资格和所具备的能力。 专业 工作经历和能力 表达认识及表明态度第三节第三节 自荐信自荐信3、结尾部分 结尾部分多是提供证明自己资历、能力以及工作经历的证明材料,其中也

39、包括自己的一些补充。第三节第三节 自荐信自荐信二、自荐信的书写格式1、标题2、称呼3、正文4、附件5、落款第三节第三节 自荐信自荐信三、写自荐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把握自我介绍的量与度2、内容简练且有针对性3、版面简洁工整4、态度诚恳语气热情5、可以用多种语言文字书写第四节第四节 笔试笔试一、笔试的作用与种类(一)笔试的作用1、笔试是用人单位测试求职者的重要砝码,通过笔试用人单位能够对求职者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进行较为客观的判断。2、笔试的试卷是决定求职者去留的最科学的法律文本。第四节第四节 笔试笔试3、由于笔试的结果是根据一定的标准答案评定出来的,它弥补了面试结果往

40、往是根据个人爱好、感情用事评分的缺陷。第四节第四节 笔试笔试(二)笔试的种类1、文化考试 作文 论文写作2、专业考试3、技能考试4、心理测试第四节第四节 笔试笔试(三)常见的笔试方法及试题类型1、测试法 填充法 是非法 选择法 问答法第四节第四节 笔试笔试2、论文法3、作文法 限制性的作文 公文类4、实操法第四节第四节 笔试笔试二、笔试准备(一)要做好应试的准备(二)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三)要适当复习专业知识1、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系统复习基础知识3、多练习4、熟悉企业或机关应用文格式5、模拟写作练习第四节第四节 笔试笔试三、笔试的注意事项(一)笔试“三要”1、要做好充分准备2、要了解

41、考试的规则和具体要求3、要掌握科学的答卷方法第四节第四节 笔试笔试(二)笔试“三注意”1、注意把握复习重点2、注意不要浪费时间3、注意克服紧张情绪第七章第七章 应聘面试技巧应聘面试技巧n n第一节 面试种类与程序n n第二节 面试准备n n第三节 面试技巧与禁忌n n第四节 面试中的经典提问与回答思路第一节第一节 面试种类与程序面试种类与程序一、应聘面试的种类(一)根据面试的结构化或标准化程度划分 面试可以分为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等三种。(二)根据面试的进程划分 面试可以分为一次性面试和分阶段面试。第一节第一节 面试种类与程序面试种类与程序(三)根据面试对象的多少划分 面试可

42、以分为单独面试和小组面试或称集体面试。第一节第一节 面试种类与程序面试种类与程序二、面试的程序1、寒暄与问候2、公司简介3、被告知程序4、浏览一遍简历5、试探性提问6、轻松话题7、向面试考官提问8、答谢第二节第二节 面试准备面试准备一、面试的资料准备(一)充分了解应聘单位和应征职位(二)了解主试人的相关信息(三)把自己的资料准备妥当第二节第二节 面试准备面试准备二、面试者的自我准备(一)做好模拟演练准备(二)做好语声准备(三)做好服饰装扮准备1、根据体型选择服装2、着装正统大方3、服饰要适合应聘工作的需要第二节第二节 面试准备面试准备三、熟悉环境,调试身体与心理 面试之前,要熟悉面试时的环境,

43、要对自我进行身体与心理调试。求职面试对求职者来说至关重要。而求职面试前的一天,对求职者来说又非常关健。为避免到时迷路,在面试前的一天,先到面试地点去一趟,还要准备好现金等一切能使你从容按时到达面试地点的东西,这样你心理才觉得踏实。第三节第三节 面试技巧与禁忌面试技巧与禁忌一、面试技巧(一)注意仪表(二)守时(三)把握进屋时机(四)彬彬有礼第三节第三节 面试技巧与禁忌面试技巧与禁忌(五)大方得体1、谦恭2、讨论约见时间要避免极端3、自然而不过于随便第三节第三节 面试技巧与禁忌面试技巧与禁忌(六)注意形体语言的应用1、眼神的交流2、肢体语言的运用3、手势4、做一个积极的聆听者5、要注意你的举手投足

44、第三节第三节 面试技巧与禁忌面试技巧与禁忌(七)讲究坐姿1、身体稍向前倾2、正确对待招聘人员翘脚第三节第三节 面试技巧与禁忌面试技巧与禁忌(八)面试交谈1、简单而精确2、自然诚实3、要有重点有层次4、镇定回答提问(九)结束时要礼貌、自信第三节第三节 面试技巧与禁忌面试技巧与禁忌二、面试禁忌(一)迟到(二)对招聘人员流露不满情绪(三)不修边幅(四)面试时吃东西(五)缺乏积极态度(六)心胸狭窄,丧失专业风采(七)虚假夸张,假扮完美第三节第三节 面试技巧与禁忌面试技巧与禁忌(八)主动打探薪酬福利(九)不谢而退,善始但没有善终第四节第四节 面试中的经典提问与回面试中的经典提问与回答思路答思路n n问题

45、一:请你自我介绍一下,好吗?n n问题二:请谈谈你的家庭情况,好吗?n n问题三:你有什么业余爱好?n n问题四:请谈谈你的缺点。n n问题五:请谈一谈你的一次失败经历。n n问题六:你最崇拜谁?n n问题七:你的座右铭是什么?第四节第四节 面试中的经典提问与回面试中的经典提问与回答思路答思路n n问题八: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n n问题九:对这项工作,你有哪些可预见的困难?n n问题十:我们为什么要录用你?n n问题十一:你能为我们做什么?n n问题十二:如果我们录用你,你将怎样开展工作?第四节第四节 面试中的经典提问与回面试中的经典提问与回答思路答思路n n问题十三:当你与上级意见不一致时

46、,你该怎么办?n n问题十四:你希望与什么样的上级共事?n n问题十五:您在前一家公司的离职原因是什么?n n问题十六:你是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如何能胜任这项工作?第四节第四节 面试中的经典提问与回面试中的经典提问与回答思路答思路n n问题十七:如果我们录用你,你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n n问题十八:如果给你的工作不能使你满意,你怎么办? n n问题十九:依你现在的水平,你觉得能找到比我们公司更好的用人单位吗?第八章第八章 择业与就业权益保障择业与就业权益保障n n第一节 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n n第二节 就业后的权益保障n n第三节 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n n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n

47、n第五节 劳动争议中的权益保障第一节第一节 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一、毕业生就业权利概述(一)毕业生享有平等就业权 职校毕业生遇到的就业歧视主要有以下三种。1、学历歧视2、性别歧视3、相貌歧视第一节第一节 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二)毕业生享有知情权1、大中专学校应及时全面公开就业信息2、用人单位应如实提供招聘信息第一节第一节 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三)毕业生享有接受就业指导权(四)毕业生享有被推荐权(五)毕业生享有自主选择职业权(六)公平待遇权(七)违约求偿权第一节第一节 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二、毕业生如何正确行使就

48、业权利(一)毕业生要有履行相应义务的意识1、回报国家服务社会的义务2、如实介绍自己情况的义务第一节第一节 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3、遵守就业协议的义务 毕业生违约,往往会产生诸多不良的后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损害了签约单位利益 影响了学校信誉 影响了其他毕业生顺利就业4、按时到工作单位报到的义务第一节第一节 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二)要有正确行使权利的方法1、不要滥用权利2、不要盲目行使权利第一节第一节 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三、毕业生如何保障权利(一)如何在求职应聘保护自己的权益1、早做心理防范2、要对用人单位做全面考察3、不要轻易

49、缴纳各类费用4、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一定要正确5、不要轻易提供家庭电话第一节第一节 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二)签署就业协议的注意事项1、认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规定2、认真研究协议书中条款内容 岗位待遇 继续深造、调离 用人单位的人事权第一节第一节 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3、注意违约条款的合理性及本人的承受能力 约定条款是否合理 约定条款能否承受 是否有签字盖章4、要把握签订就业协议的时机第一节第一节 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三)保护权利的途径1、行政部门的保护2、学校的保护3、毕业生自我保护 毕业生要有法律常识 毕业生应有自律意识 毕业生要

50、有维权意识 自我保护的途径第二节第二节 就业后的权益保障就业后的权益保障一、劳动合同概述(一)劳动合同的概念 劳动合同,也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是指劳动者同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等用人单位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是处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争议的重要依据,也是稳定劳动关系、强化用人单位劳动管理的重要保证。第二节第二节 就业后的权益保障就业后的权益保障(二)签订劳动合同的必要性1、能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2、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证据3、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和个人选择自主性第二节第二节 就业后的权益保障就业后的权益保障(三)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的区别1、使用目的不同2、协议内容不同

51、3、签订时间不同第二节第二节 就业后的权益保障就业后的权益保障(四)职校毕业生对劳动合同的认识误区1、怕付违约金而不敢签合同2、想做自由人而不愿签合同第二节第二节 就业后的权益保障就业后的权益保障二、如何签订劳动合同(一)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1、平等自愿的原则2、协商一致的原则3、合法原则 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合法 该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 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与形式必须合法第二节第二节 就业后的权益保障就业后的权益保障(二)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 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后,应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进一步明确劳动内容、劳动报酬、保险福利、服务期限等有关事项,以免以后发生纠纷。劳动合同应在求职者上岗、试用

52、前与用人单位签订,而不是试用期满合格后。第二节第二节 就业后的权益保障就业后的权益保障(三)劳动合同的内容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 最低工资 超时工作与加班费 “四金”的含意、算法和注意事项第二节第二节 就业后的权益保障就业后的权益保障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8、其他条款第二节第二节 就业后的权益保障就业后的权益保障三、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一)尽快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仍然受劳动法的保护(三)注意细节保护自己(四)慎签英文合同(五)注意格式合同第三节第三节 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

53、一、试用期概述(一)试用期的概念 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9条的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考察期。适用于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时改变劳动岗位或工种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依法协商约定的试用期满后,不得以任何理由再延长试用期。第三节第三节 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二)试用期的期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又分别对试用期做了更细的规定。第三节第三节 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三)试用期与劳动合同期限的关系 试用期与劳动合同期限既有联系

54、又有区别。首先,试用期应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是劳动合同期限的一部分。其次,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即为劳动合同期限。第三节第三节 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二、试用期内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一)试用期内劳动权利义务的一般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需任何理由。这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是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体现。这种形式上的不平等保证了司法上和实践中实质上的平等。第三节第三节 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二)使用期内劳动权利义务的特别规定 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当事人没有就试用

55、期内的劳动时间、工资待遇等具体事项事先进行约定,则劳动合同中对该具体事项的约定就应当适用于试用期。第三节第三节 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三、与试用期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一)见习期 见习期是我国针对应届大中专学校毕业生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适用于用人单位招收应届毕业生的情况。见习期满如果合格,则对职工办理转正手续,为其评定专业职称;见习期满,如果达不到见习要求的,可延长见习期半年到一年或者降低工资标准,表现特别不好的,用人单位可予以辞退。第三节第三节 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二)学徒期 学徒期实际上类似于见习期,只是针对的人群不一样,主要是指工厂在招收工人时进行

56、岗前培训这个阶段。 第三节第三节 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三)服务期 服务期是用人单位在招收或使用劳动者的过程中提供特殊待遇后,与劳动者协商确定的一个附属期限。所谓特殊待遇应具有两个特征:首先,这种待遇不是法律规定的待遇;其次,不是用人单位为本单位所有劳动者提供的普遍待遇,而是只提供给特定的劳动者。 第四节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一、劳动合同的解除(一)劳动合同的合意解除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第四节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二)劳动者解除合同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根据有关

57、法律规定,除非有服务期或者脱密期的约定,在下列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第四节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第四节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三)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一般情况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

58、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第四节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未按规定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的,自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承担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第四节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2、特殊情况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法规规定

59、的其他情形。第四节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3、例外情况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节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二、劳动合同的终止1、劳动合同期满的;2、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的;3、用人单位破产、解散或者被撤销的;4、劳动者退休、退职、死亡的;5、劳动合同当事人实际已不履行劳动合同满三个月的,劳动合同可以终止;第四节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解除

60、与终止6、劳动者患职业病、因工负伤,被确认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劳动合同可以终止;7、劳动者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被确认为完全或者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但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并且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劳动合同也可以终止。第四节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三、终止合同与解除合同的区别(一)性质不同(二)条件不同1、双方当事人具有平等的解除合同请求权2、双方当事人应当协商一致3、协议解除不受约定终止合同条件的约束(三)法律后果不同第五节第五节 劳动争议中的权益保障劳动争议中的权益保障一、劳动争议

61、的范围 劳动法指的劳动争议,指中国境内的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下列劳动争议:一是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二是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三是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四是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第五节第五节 劳动争议中的权益保障劳动争议中的权益保障二、劳动争议的处理方法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在60日内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

62、起诉。第五节第五节 劳动争议中的权益保障劳动争议中的权益保障三、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一)解除劳动合同的举证责任(二)其他争议的举证责任第九章第九章 走好职业生涯第一步走好职业生涯第一步n n第一节 调整心态迎接就业n n第二节 调整角色适应职场n n第三节 认真把握实习期第一节第一节 调整心态迎接就业调整心态迎接就业一、理智看待就业差异(一)理智对待岗位待遇差异(二)冷静看待专业差异1、热门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2、冷门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二、正确对待就业市场不规范现象第二节第二节 调整角色适应职场调整角色适应职场一、毕业生在角色转变中常见的不良心理(一)依恋心理(二)自卑心理(三)依赖心理(四)浮

63、躁心理第二节第二节 调整角色适应职场调整角色适应职场二、毕业生职场不适应的几种表现(一)自我感觉与实际能力存在错位(二)不懂企业基本规则(三)人际关系不适应(四)企业文化不适应第二节第二节 调整角色适应职场调整角色适应职场三、毕业生不适应职场的原因分析(一)用人要求与自身能力存在偏差(二)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1、自我期望过高2、综合素质有待提高3、思想行为过于简单第二节第二节 调整角色适应职场调整角色适应职场四、如何适应职业角色(一)树立职业意识1、独立意识2、主人翁意识3、团队意识第二节第二节 调整角色适应职场调整角色适应职场(二)从容面对挫折(三)不断完善自我1、学习他人工作经验2、学习规章

64、制度及办事规则第二节第二节 调整角色适应职场调整角色适应职场(四)建立宽松人际关系1、学会调整心态2、保持适当距离3、迅速融入集体4、说话注意分寸第三节第三节 认真把握实习期认真把握实习期一、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一)注意仪表举止(二)工作踏实勤奋二、尽快熟悉工作环境第三节第三节 认真把握实习期认真把握实习期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尊重他人,虚心请教(二)平等待人,不卑不亢(三)正直善良,乐于助人(四)诚实守信,理智行事(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六)主动随和,心胸宽阔(七)尊重上级,注意沟通第三节第三节 认真把握实习期认真把握实习期四、寻找企业文化的灵魂(一)观察单位的人气是否旺盛(二)了解单位员工对单位的评价(三)考虑个人的价值取向是否与单位文化相融第三节第三节 认真把握实习期认真把握实习期 职校毕业生在今后的职业选择中要把握两个原则: 其一要认真对待第一次职业的选择,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对职业不满意的原因。 其二,如果确实因为客观的原因,经过自己的努力和调整仍然难以适应现有的社会职业,可以谨慎地调整自己,重新选择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