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7471677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4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下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二下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二下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二下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二下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下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下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下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导语: 敬业与乐业是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下面是该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参考!教学设想:为八(下)第二单元第二课, 单元主题为 “道德修养” , 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 ,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 “敬业”和“乐业”两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 学习课文, 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 深入思考人生问题, 丰富个性内涵。 所以理解 “敬业与乐业

2、”的主旨是教读课文的重点。在反复诵读中,积累经典语句、 格言, 体会演讲和口语特点。 本课的难点是对 “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教学过程中,既要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尽量和学习生活体验相结合,在研讨探究中,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2.理解、积累“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词语。3.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过程与方法:1.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2.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3.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梁启超对人

3、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2.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2.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教学难点: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教学方法:诵读法 研讨探究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旁骛( ) 佝偻( ) 解剖() 扯直( )2.根据注音写字。亵 d( ) pin 进( ) 教 hu( ) jin 择( )二、 导入新课1. 同学们,神奇教练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论断,启迪的不仅是奋进中的中国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发的是人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敬业与乐

4、业 ,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板书文题、作者)2.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戊戌变法”和梁启超图片资料:)梁启超(18731929 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 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

5、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 卷,1000 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 1899 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3.演讲的基本知识提示: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6、,对于演讲尤为重要。思路清晰,节奏明快。感情充沛,例证动人。语言准确,形象生动。三、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看法的语句。学法指导:要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文眼” 。即文章的关键句。在议论文中,就要领会作者的观点.明确: 文中表现作者观点、看法的语句有:(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8

7、)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1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四、交流互动1.对文中作者的观点, 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一点?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理解。2.学生再读全文,思考:(1)演讲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提出了

8、“敬业乐业”的主旨,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接下来,文中围绕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学生回答后明确: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 “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后,分别淡论了 “敬业”和“乐业”两个问题。“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致志、心无旁骛, “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 “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2)演讲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 ,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那么,你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明确: “合理的

9、生活” ,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五、质疑交流1.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2.文中说,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3.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请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 谈谈这种说法的意义。学生研讨探究,教师相机点拨:(1)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

10、: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所以, “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2)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 , “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3)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种官本位的文

11、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4.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文,体会演讲词文体特色。六、自主小结是梁启超于 1922 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作的一次演说的演讲词。这篇讲演词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什么是敬业,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全文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表达通俗透彻,说服力强。七、反馈练习文中说: “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又说: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 ”而拿破仑有句名言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对这两种人生观,你如何看待, 倾向于哪一种?请从事例和道理两方面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证据。八、布置作业1.本课与课堂同行2.按要求预习下一课陋室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