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7445277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摘 要:针对独立学院教学及学生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客观地揭示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和独立学院职业规划现状,提出了四个“三位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框架: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目标,以成才为标准”的教学改革思想体系;以“成长引导、 发展培养、 职业适应”为主轴的心理素质培养体系; 以“测评、咨询、指导”为主线的职业咨询体系;以“社会、家庭、学校”相互动的职业规划体系。关键词:独立学院 职业生涯规划 对策研究 1.研究背景独立学院是我国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和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是我国高

2、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由于独立学院按三本招生,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水平都存在明显差异。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在就业群体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独立学院大学生表现出较多的不良择业行为与心理,遇到了较多的职业决策上的困难。如何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有效地开展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2007 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逐步由选修课过渡到全校公共必修课。 据我对湖北省内 20 所独立学院的调查,20 所学院中 7 所按必修课开设,第 1 页 共 9 页4 所按选修课或就业课开设, 11 所没

3、有开设, 远未达到教育部的要求,更未形成有效的测试、咨询、规划、指导机制。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咨询流程提供职业指导在我国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依然是亟待加强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在西方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1908 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提出的“人一职匹配”理论成为职业生涯理论的开山之作。 之后,许多专家学者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 其研究涉及到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 包括职业选择理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职业生涯规划模型、职业锚理论等,涵盖了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 20 世纪 90 年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由欧美传入中国,职业指导

4、发展速度加快, 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不仅有学生自身逐渐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各大高校也开始重视就业指导, 不少高职院校的就业部门有了职业咨询和职业心理辅导等。为了了解独立学院职业生涯现状, 增进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改变独立学院就业难的现状,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及成功率,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 2.调查结论本次调查采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 根据独立学院特点,经过修订使用。调查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 800 份,其中有效问卷第 2 页 共 9 页共 732 份。调查结果

5、统计采用 SPSS11.5 for windows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基本情况如下: 2.1 规划意识薄弱调查中,80%的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概念陌生,只有 37%的人愿意选择收费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而不管这种费用的多少。 在与资格证书等学业上的投入相比,显然厚此薄彼,形成较大的反差。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程度和需要程度都比较认可。 但了解程度、规划自评的满意度不高,规划的作用没有显现。大学生面临学业、职业困惑时,解决渠道,除了独立解决外,家庭的作用,教师的导向,学校的引导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社会职业规划意识的淡漠造成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 2.2 学校投入不足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对学校无

6、论是服务的总体评价还是对各项的分项评价都不高。 高校和社会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由于缺乏经验和条件, 致使倍受关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出现了许多问题和争议。目前,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虽然作出了很多努力,可职业生涯教育还不是全面的,系统的,还不是一个能够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指导教育,还没有真正解决学生职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即向学生提供的不是一套完善的服务, 学校相关服务普及不够,有待加强。 2.3 生涯定向模糊调查显示,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择业困惑,有过三成的大学第 3 页 共 9 页生在大一开始困惑,而过五成的学生不明白自己所适合的职业。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清楚、明确的生涯规

7、划意识。虽然大学生都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 但是对于如何进行规划以及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却表现出犹豫,从调查看: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既渴望又陌生,对自己的生涯设计感到迷茫、无所适从。这表明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还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如何开展职业生涯。 3.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职业规划体系构想根据调查的材料,我们认为应建立四个体系:建立与职业规划相适应的教学改革思想体系;与素质培养相衔接的教学内容体系; 与个性化引导相匹配的咨询体系;与社会、家庭相协调的互动体系。 3.1 增强规划意识,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思想体系。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8、, 没有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我国的院校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把职业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近年来才在中国引人关注的词语, 它的价值凸现是与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是处于“怎样接受一份工作”阶段; 在改革的大潮中,已进入了“怎样获得一份工作”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获取人生成功这一高层次需求作为职业发展的目的, 即结合自身情况、周围环境为自己确定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 选择职业道路并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真正做到把自己作为主宰命运的主体,把寻找职业、第 4 页 共 9 页发

9、展职业,纳入到一生的设计中,从人生这一历史长河中探究职业发展。前已论及,教育的大众化及独立学院的发展背景要求我们必须有新的思维: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目标,以成才为标准。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 独立学院只有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在我国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过程中,一个最大的变化是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 即由学术性人才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变, 表现在教学上就是以学科为中心向以职业为导向的转变。在大多数公立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中,都是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而独立学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要想在高等教育办学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10、以职业为导向。这种转变要求学生在角色定位上,要从“精英”向“普通劳动者”转变。 “以就业为导向”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它能使我们的教育与社会的职业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观念上的根本转变。树立“以职业为目标”的观念。 虽然大学生对职业有所了解, 也有了初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但没有一个贯彻始终的计划和坚定不移的行动。通过调查发现,有的人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但没有把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 为实现这些目标自我激励和自觉行动;有的人把职业生涯规划束之高阁, 不能合理的分解和有机衔接总体目标与分目标,导致存在一种计划操作性不强,行动

11、不够的状态;有的人只有对规划的一股热情,没有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第 5 页 共 9 页缺乏遇到挫折的灵活应急措施, 常出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或者是只当“和尚”不撞“钟”。 上述情况的表现就是有的学生为分数而上课,课余时间东走走、 西串串,或者是在寝室里上网沉迷在虚拟的世界中;或者是经常遇事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一拖再拖坐失良机。 这一切要求学生必须树立牢固的职业目标, 并用高效行动去实现。树立“以成才为标准”的观念。调查中,尽管不同地域、学校、专业、年级、性别、家庭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就整体而言,现阶段大学生最关注的是成才,就最困惑的是人生发展问题,最需要的是有人

12、帮助他们进行人生发展规划、 解决大学不同阶段遇到的一些突出难题。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来审视大学生这些特征, 实际上是成才心理的驱使。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成功就是能够把自己的实力发挥出来, 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悔的人生过程。对大学生来讲,成功就是个性潜能的发现和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发展。成功意味具有丰富的学识、健康的身体、积极的情感、融洽的人际关系等,不仅仅是考试分数。实际上,独立学院学生这是缺乏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3.2 增强培训意识,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素质培养体系。前已论及,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主要问题是: 环境变化引起的适应能力不够,自卑心理引起的成就动机缺乏, 劳动者角色意识

13、缺乏引起的职业心理适应能力不强。而培养适应心理、成功心理、职业心理就是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 要以人岗匹配为目的, 进行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个性、职业能力培养。从独立学院学生特第 6 页 共 9 页点出发,重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以及创业能力的引导,构筑一个以成长引导、 发展培养、 职业适应为主轴的心理素质培养体系,帮助学生完成从中学向大学的转变、 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未来的职业人,应引导他们从六个方面努力塑造自我: 以实用为导向的职业知识;以专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以价值为导向的职业观念;以敬业为导向的职业态度;以结果为导向的职业思维;以生存为导向的

14、职业心理素质,以此来提升职业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目前, 职业规划教材内容陈旧, 指导性不强, 教材大多内容陈旧、 雷同,很多书都用大量篇幅去介绍“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历程”等, 从而缺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内容。 要以“成长、 发展、 适应”为主线,构筑一个独具特色的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教材和内容、方法体系,以心理素质培养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质量。 3.3 增强个性意识,构建三位一体的职业咨询体系。从调查情况看,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有不同的性格, 情感,成长背景,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实践情况不同, 因而标准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不能也不可能满足大学

15、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当前,高校由于职业规划方面人才欠缺,经验不足以及方法单一等问题,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忽视了其能动性,使得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个性化缺乏,束缚着学生的发展,也难以给予学生具体有力的指导。应以个性化为着眼点,建立现代职业咨询制度,将学校第 7 页 共 9 页的各种力量整合成一个整体,面向全院学生,以职业测评为起点,实行职业测试、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业讲座、职业团体辅导、职业信息提供的全程服务。形成测评、咨询与培养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专职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与辅导员相结合;个别咨询、团体咨询与职业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新机制。 应建立三级职业咨询制度:一级为

16、初级咨询,以测评及测评结果的初步判读为主要内容;二级为职业规划咨询,以职业定位及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为主要内容;三级为专家咨询,以用科学系统的职业指导思想指导有职业困惑者为主要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而连续的过程, 从大学生入校时起就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但实际上大部分的高校仅仅在学生快要毕业时对三、 四年级的学生开设职业指导课以及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进行一些就业政策方面的指导, 没有真正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的顺利开展, 应建立独立学院职业咨询新机制,实行全员(全体学生) 、全程(大学四年)全校(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咨询,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局面。

17、通过职业测评与职业咨询相结合、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相结合、 学校教育与社会使用相结合,把职业规划与专业学习整合成一个整体, 把学校教育与社会使用连接成一个整体,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效率。 3.4 增强合作意识,建立三位一体的互动体系。家庭、 社会、 学校的合作互动是做好职业规划的前提。 从调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家庭因素息息相关, 家庭成员的态度和意见会第 8 页 共 9 页左右个人的工作选择和工作态度。首先,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同,造成孩子认知世界的方法不同; 其次,父母的职业是孩子最早观察模仿的角色, 孩子得到父母职业技能的熏陶; 再次, 父母的价值观、 态度、行为、人际关系等对大学生的职业

18、选择起到直接和间接的深刻影响。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家庭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不同的家庭环境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 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民主型(高要求、高反应) 、专制型(高要求、低反应) 、溺爱型(低要求、高反应)和忽视型(低要求、低反应) 。学校在进行生涯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家庭的背景,并从这种背景出发,进行实事求是的规划。社会因素是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参照物, 职业生涯规划互动体系,就是要以家庭因素为背景,以社会发展为参照,以学校培养为核心,实现个人素质的培养与社会需要的有机结合。参考文献: 1崔正华: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年 2罗双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J.中国公务员,2003(2). 3杨河清.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年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