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与免疫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7405835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毒感染与免疫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病毒感染与免疫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病毒感染与免疫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病毒感染与免疫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病毒感染与免疫ppt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毒感染与免疫ppt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感染与免疫ppt演示课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第二节 病毒的免疫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 1.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一、病毒感染传播方式二、病毒感染致病机制 三、病毒感染的类型 四、病毒感染与肿瘤2024/7/202024/7/202 2. .传播途径同细菌;吸入是最常见的病毒感染途径;多数病毒以一种方式进入宿主机体,也可见以多途径感染的方式感染机体的病毒。2024/7/202024/7/203 3. . 人类病毒的感染途径主要感染途径主要感染途径传播方式及途径传播方式及途径病毒种类病毒种类呼吸道呼吸道空气、飞沫或皮屑空气、飞沫或皮屑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等消化道消化道

2、污染水或食品污染水或食品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他肠道病毒等其他肠道病毒等输血、注射或器官输血、注射或器官移植移植污染血或血制品污污染血或血制品污染注射器染注射器HIVHIV、乙型肝炎病、乙型肝炎病毒等毒等眼或泌尿生殖道眼或泌尿生殖道接触、游泳池、性接触、游泳池、性交交HIVHIV、疱疹病毒、疱疹病毒1 1、2 2型等型等经胎盘、围产期经胎盘、围产期宫内、分娩产道、宫内、分娩产道、哺乳等哺乳等乙肝病毒、乙肝病毒、HIVHIV等等破损皮肤破损皮肤昆虫叮咬、狂犬、昆虫叮咬、狂犬、鼠类鼠类脑炎病毒、出血热脑炎病毒、出血热病毒等病毒等2024/7/202024/7/204 4. .病毒的传播

3、方式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中个体间的传播 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病毒侵入机体的三大重要门户病毒侵入机体的三大重要门户2024/7/202024/7/205 5. .垂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乳汁,病毒由亲 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胎盘、产道乳汁2024/7/202024/7/206 6. . 产前产前产前产前 胎盘胎盘胎盘胎盘 风疹、巨细胞病毒风疹、巨细胞病毒风疹、巨细胞病毒风疹、巨细胞病毒、梅梅梅梅 毒螺旋体、弓形体、淋毒螺旋体、弓形体、淋毒螺旋体、弓形体、淋毒螺旋体、弓形体、淋 病奈病奈病奈病奈瑟瑟瑟瑟菌菌菌菌 围产期围产期围产期围产期 已感染的产道已感染的产道已感染的产道已感染的产道 衣

4、原体衣原体衣原体衣原体 产后产后产后产后 哺乳哺乳哺乳哺乳 直接接触巨细胞病毒、乙直接接触巨细胞病毒、乙直接接触巨细胞病毒、乙直接接触巨细胞病毒、乙 型肝炎病毒型肝炎病毒型肝炎病毒型肝炎病毒 生殖细胞生殖细胞生殖细胞生殖细胞 人基因组含病毒人基因组含病毒人基因组含病毒人基因组含病毒DNADNA 多种反转录病毒多种反转录病毒多种反转录病毒多种反转录病毒垂直传播方式及常见微生物性疾病垂直传播方式及常见微生物性疾病类型类型 途径途径 微生物性疾病微生物性疾病2024/7/202024/7/207 7. .二、 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细胞水平)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整体水平)8

5、 8. .(一)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一)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杀细胞效应杀细胞效应 稳定状态感染稳定状态感染 包涵体形成包涵体形成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 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2024/7/202024/7/209 9. .杀细胞效应p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导致细胞裂解死亡,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导致细胞裂解死亡,多见于无包膜,毒性强的病毒多见于无包膜,毒性强的病毒2024/7/202024/7/201010. .病毒释放、细胞裂解溶细胞型释放细胞裂解破坏!2024/7/202024/7/201111. .细胞病变作用(细胞病变作用(cytopathiccytopathiccytopat

6、hiccytopathic effect, effect, effect, effect, CPE CPE): 病毒大量复制过程中可损伤细胞核、病毒大量复制过程中可损伤细胞核、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导致细胞裂解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导致细胞裂解死亡。在体外实验中,通过细胞培养和接死亡。在体外实验中,通过细胞培养和接种杀细胞性病毒后,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细种杀细胞性病毒后,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变圆、坏死,从瓶壁脱落等现象。胞变圆、坏死,从瓶壁脱落等现象。 p杀细胞效应在体外实验中通过细胞的病理改变杀细胞效应在体外实验中通过细胞的病理改变(CPE)来反映)来反映2024/7/202024/7/20

7、1212. .体外实验:作为病毒增殖指标(细胞病变 cytopathic effect,CPE)正常细胞1313. .感染病毒后细胞病变(CPE)如发生在体内,后果?如发生在体内,后果?1414. .2.稳定状态感染: steady state infection 有包膜病毒感染 病毒以出芽方式释放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 细胞仍分裂繁殖。1515. .有包膜病毒释放方式稳定型释放出芽不破坏细胞,但可使细胞表面出现病毒抗原-靶细胞1616. .细胞无明显病变,但有重要病理意义细胞膜上出现新抗原细胞膜上出现新抗原感染细胞易受免疫系统攻击靶细胞细胞融合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诊断意义1717. .3、细胞

8、内形成包涵体包涵体(包涵体(inclusion bodyinclusion body)病毒感染的细胞浆病毒感染的细胞浆内内/ /核内,出现的光镜下可见的圆形或椭圆形核内,出现的光镜下可见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可作为病毒感染的依据。斑块,可作为病毒感染的依据。狂犬病毒包涵体-内基小体巨细胞病毒包涵体1818. .4. 细胞凋亡(apoptosis): 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是正常的生物学现象。病毒感染可启动细胞凋亡基因,导致细胞凋亡。如HIV感染导致免疫细胞凋亡,引起免疫细胞破坏,出现病理损伤。1919. .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某些某些DNAD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在感染中可病毒和逆转录病毒在感

9、染中可将基因整合于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导致细将基因整合于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导致细胞转化,增殖变快,失去细胞间接触抑制,胞转化,增殖变快,失去细胞间接触抑制,细胞转化也可由病毒蛋白诱导发生。细胞转化也可由病毒蛋白诱导发生。 基因整合或其他机制引起的细胞转化与基因整合或其他机制引起的细胞转化与肿瘤形成密切相关。肿瘤形成密切相关。2024/7/202024/7/202020. .免疫损伤在病毒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免疫损伤在病毒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1.1.1.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型型型型 ( ( ( (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细胞溶解型)

10、超敏反应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 型(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型(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型(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型(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2.2.2.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型(迟发型)超敏反应型(迟发型)超敏反应型(迟发型)超敏反应型(迟发型)超敏反应3.3.3.3.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 过量细胞因子释放可致严重病理反应过量细胞因子释放可致严重病理反应过量细胞因子释放可致严重病理反应过量细胞因子释放可致严重病理反应4.4.4.4.免疫抑制作用免疫抑制作用免

11、疫抑制作用免疫抑制作用 病毒感染后抑制免疫功能病毒感染后抑制免疫功能病毒感染后抑制免疫功能病毒感染后抑制免疫功能-AIDS-AIDS-AIDS-AIDS(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2121. .(三)病毒的免疫逃逸病毒通过逃逸免疫监视,防止免疫激活或阻止免疫反应发生等逃避免疫应答。编码特异性抑制免疫反应蛋白质逃避免疫编码特异性抑制免疫反应蛋白质逃避免疫形成合胞体使病毒在细胞间传播逃避抗体作用形成合胞体使病毒在细胞间传播逃避抗体作用2024/7/202024/7/202222. .三、病毒感染的类型n n 根据有无临床症状根据有无临床症状根据有无临床症状根据有无临床症状: 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隐性

12、感染和显性感染n根据病毒在体内感染的过程、滞留的时间根据病毒在体内感染的过程、滞留的时间根据病毒在体内感染的过程、滞留的时间根据病毒在体内感染的过程、滞留的时间 : 急性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 和持续性病毒感染和持续性病毒感染和持续性病毒感染和持续性病毒感染 n急性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病原消灭型感染)(病原消灭型感染)(病原消灭型感染)(病原消灭型感染)n持续性病毒感染持续性病毒感染 潜伏感染潜伏感染潜伏感染潜伏感染 慢性感染慢性感染慢性感染慢性感染 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 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

13、症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2323. .(三)持续性病毒感染类型1、慢性感染 chronic infectionchronic infection2、潜伏感染 latent infectionlatent infection3、慢发病毒感染 slow virus infectionslow virus infection4、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delayed 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viral infectiondelayed 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viral infection2424. .慢性感染慢性感染

14、 ( (chronic infectionchronic infectionchronic infectionchronic infection ) )急性感染后病毒未完全消除,病毒持续性存在急性感染后病毒未完全消除,病毒持续性存在急性感染后病毒未完全消除,病毒持续性存在急性感染后病毒未完全消除,病毒持续性存在于体内并排出,可有于体内并排出,可有于体内并排出,可有于体内并排出,可有/ / / /无临床症状并反复发作。无临床症状并反复发作。无临床症状并反复发作。无临床症状并反复发作。(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潜伏感染(潜伏感染( latent infectionlatent

15、 infectionlatent infectionlatent infection )某某某某些些些些病病病病毒毒毒毒感感感感染染染染后后后后可可可可潜潜潜潜伏伏伏伏于于于于细细细细胞胞胞胞内内内内,与与与与机机机机体体体体处处处处于于于于平平平平衡衡衡衡状状状状态态态态,无无无无临临临临床床床床症症症症状状状状。但但但但在在在在一一一一定定定定条条条条件件件件下下下下,病病病病毒毒毒毒被被被被激激激激活活活活,出出出出现现现现临临临临床床床床症症症症状状状状并并并并排排排排出出出出病病病病毒毒毒毒。(疱疱疱疱疹疹疹疹病毒)病毒)病毒)病毒)持续性病毒感染2525. .潜伏感染:单纯疱疹病毒

16、引发唇疱疹潜伏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引发唇疱疹2024/7/202024/7/202626. .潜伏性病毒感染:带状疱疹潜伏性病毒感染:带状疱疹2024/7/202024/7/202727. .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 slow virus infection slow virus infection slow virus infection slow virus infection )为为为为一一一一种种种种慢慢慢慢性性性性发发发发展展展展并并并并进进进进行行行行性性性性加加加加重重重重的的的的病病病病毒毒毒毒感感感感染染染染。病病病病毒毒毒毒感感感感染染染染后后

17、后后潜潜潜潜伏伏伏伏期期期期较较较较长长长长,可可可可达达达达数数数数月月月月、数数数数年年年年或或或或数数数数十十十十年。一旦发病,呈进行性加重,最终死亡。年。一旦发病,呈进行性加重,最终死亡。年。一旦发病,呈进行性加重,最终死亡。年。一旦发病,呈进行性加重,最终死亡。(HIVHIVHIVHIV感染导致感染导致感染导致感染导致AIDSAIDSAIDSAIDS、库鲁病、克、库鲁病、克、库鲁病、克、库鲁病、克- - - -雅病等)雅病等)雅病等)雅病等) 持续性病毒感染2024/7/202024/7/202828. .急急性性病病毒毒感感染染的的迟迟发发并并发发症症(delayed delaye

18、d delayed delayed 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viral infection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viral infection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viral infection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viral infection)急急性性感感染染后后,病病毒毒潜潜伏伏于于机机体体内内,待待数数年年后后发发生生致致死死性性中中枢枢神神经经系系统统疾疾病病(SSPESSPE,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持续性病毒感染2929. .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n 非特异

19、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干扰素干扰素 NK细胞细胞n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 病毒中和抗体病毒中和抗体 血凝抑制抗体血凝抑制抗体 补体结合抗体补体结合抗体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细胞毒性细胞毒性T T细胞细胞 CD4CD4+ +Th1 Th1 2024/7/202024/7/203030. .干扰素 interferon, IFN概念:概念: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 刺激人或动物细胞所产生的刺激人或动物细胞所产生的 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 等多种活性作用的糖蛋白等多种活性作用的糖蛋白v诱生剂:诱生剂:病毒、细菌内毒素、病毒、细菌

20、内毒素、poly I:C poly I:C 等等v性质:性质:小分子糖蛋白,小分子糖蛋白,5630min5630min灭活,灭活, pH2-10pH2-10稳定稳定 有一定抗原性有一定抗原性2024/7/202024/7/203131. .分型T 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成纤维细成纤维细胞胞白细胞白细胞产生细胞产生细胞弱弱强强抗病抗病毒毒强强弱弱抗肿抗肿瘤瘤强强( (免疫干扰素免疫干扰素) )弱弱免疫调免疫调节节抗原类抗原类别别型别型别2024/7/202024/7/203232. .INF抗病毒活性:抗病毒活性: 不直接灭活病毒,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ntiviral protein,AV

21、P)发挥效应 作用迅速,感染后数小时即产生 AVP是酶类,故作用无特异性2024/7/202024/7/203333. .IFN的诱生和作用示意图2024/7/202024/7/203434. .AVP种类及作用:种类及作用: 腺嘌呤核苷合成酶(腺嘌呤核苷合成酶(2 2-5-5A A合成酶):合成酶):激活细胞内核酸酶,降解病毒mRNA蛋白激酶(蛋白激酶(PKRPKR):):使病毒蛋白转释超始因子磷酸化,阻止病毒蛋白质合成2024/7/202024/7/203535. .激活核酸酶2024/7/202024/7/203636. .间接性、广谱性(非特异性)、种属特异性、间接性、广谱性(非特异性

22、)、种属特异性、早期中断病毒复制,阻止感染扩散早期中断病毒复制,阻止感染扩散v抗病毒作用特点抗病毒作用特点v抗病毒作用意义抗病毒作用意义v抗病毒免疫2024/7/202024/7/203737. .抗肿瘤抗肿瘤抑制肿瘤细胞的抑制肿瘤细胞的抑制肿瘤细胞的抑制肿瘤细胞的DNADNADNADNA合成和有丝分裂合成和有丝分裂合成和有丝分裂合成和有丝分裂去去去去除除除除组组组组织织织织相相相相容容容容性性性性抗抗抗抗原原原原的的的的表表表表达达达达,使使使使肿肿肿肿瘤瘤瘤瘤细细细细胞胞胞胞向正常细胞转化向正常细胞转化向正常细胞转化向正常细胞转化免疫调节免疫调节增增增增强强强强或或或或抑抑抑抑制制制制抗抗

23、抗抗体体体体形形形形成成成成及及及及细细细细胞胞胞胞免免免免疫疫疫疫(依依依依剂剂剂剂量量量量和反应条件不同)和反应条件不同)和反应条件不同)和反应条件不同)增强增强增强增强M M M M 、 NK NK NK NK 、CTLCTLCTLCTL功能,促进功能,促进功能,促进功能,促进ILILILIL分泌分泌分泌分泌v干扰素的其它作用(干扰素的其它作用(INF-)2024/7/202024/7/203838. . NKNK作用特点:作用特点:非非MHCMHC限制性限制性、非特异性、非特异性ADCCADCC作用、清除作用、清除病毒感染靶细胞病毒感染靶细胞INF-INF-可激活可激活NKNK细胞活性

24、细胞活性v抗病毒免疫vNKNK细胞细胞2024/7/202024/7/203939. .二、特异性免疫按种类:按种类:IgG IgM IgAIgG IgM IgA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按功能:按功能: 中和抗体、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血凝抑制抗体、补体结合抗体补体结合抗体-内部抗原抗内部抗原抗体v抗病毒免疫外部抗原抗体外部抗原抗体2024/7/202024/7/204040. .外部抗原内部抗原2024/7/202024/7/204141. .血凝素2024/7/202024/7/204242. .中和抗体:中和抗体:针对病毒某些表面抗原的抗体,针对病毒某些表面抗原的抗体,能与细胞外游离病毒结

25、合,阻能与细胞外游离病毒结合,阻止病毒吸附易感细胞,消除病止病毒吸附易感细胞,消除病毒感染性毒感染性I IgG G、IgM、S IgA作用机制:直接封闭与细胞受体结合的病毒抗原表位改变病毒表面构型,阻止病毒吸附、侵入易感细胞2024/7/202024/7/204343. .血凝抑制抗体:血凝抑制抗体:针对病毒包膜上血凝素针对病毒包膜上血凝素 刺突刺突的抗体,可消除病毒感染性的抗体,可消除病毒感染性 补体结合抗体补体结合抗体-非中和抗体非中和抗体病毒内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病毒内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一般不能中和病毒、清除感染;但可一般不能中和病毒、清除感染;但可作为血清学诊断的标准作为

26、血清学诊断的标准2024/7/202024/7/204444. .体液免疫在抗病毒感染中作用:体液免疫在抗病毒感染中作用:中和抗体中和抗体-清除血清中游离病毒,阻止清除血清中游离病毒,阻止 感染发生,防止感染扩散感染发生,防止感染扩散 预防疾病、阻止扩散预防疾病、阻止扩散非中和抗体非中和抗体-近期感染指标,近期感染指标, 病毒感染诊断病毒感染诊断2024/7/202024/7/204545.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抗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抗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CD8+TCD8+T细胞(细胞毒性细胞(细胞毒性T T细胞细胞CTLCTL)特异性直接杀伤感染病毒的靶细胞特异性直接杀伤感染病毒的靶细胞

27、CD4+TCD4+T细胞细胞 (Th1Th1)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发挥细胞免疫效应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发挥细胞免疫效应2024/7/202024/7/204646. .2024/7/202024/7/204747.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过程示意图免疫应答的类型和过程示意图2024/7/202024/7/204848. .免疫病理损害免疫病理损害: : 迟发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 ;病毒为细胞内感染的微生物病毒为细胞内感染的微生物清除感染病毒的靶细胞,清除感染病毒的靶细胞,彻底清除病毒感染,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彻底清除病毒感染,主要依靠细胞免疫v抗病毒免疫2024/7/202

28、024/7/204949. .第三节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一、一、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一)、(一)、标本采集与送检:标本采集与送检:供分离病毒、检出核酸及抗原的标本:供分离病毒、检出核酸及抗原的标本:血清学诊断的标本:血清学诊断的标本:原则:1.尽早采取:发病初期、采取急性期2.部位适宜:由感染部位采取3.冷藏速送:装有冰块或干冰的容器内防止病毒灭活双份血清,4-20保存2024/7/202024/7/205050. .病毒材料采集与检验结果的关系病毒材料采集与检验结果的关系采取标本的时期采取标本的时期检查病毒及其成分检查病毒及其成

29、分测定抗体测定抗体潜伏期及前驱期潜伏期及前驱期刚发病或急性期刚发病或急性期恢复期及康复期恢复期及康复期较难查见较难查见最多查见最多查见很难查见很难查见未增多未增多未增多或增未增多或增多不明显多不明显明显增多明显增多(常超过(常超过4倍)倍)2024/7/202024/7/205151.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温度:病毒在病毒在pH5.0以下或以下或pH9.0以上迅速灭活以上迅速灭活射线:射线:大多大多病毒耐冷不耐热,但有例外的,如大多大多病毒耐冷不耐热,但有例外的,如HBV等等pH:射线,射线,射线,紫外线多能使病毒灭活射线,紫外线多能使病毒灭活2024/7/202024/

30、7/205252.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氧化剂氧化剂,卤素及其他化合物有灭活病毒的功能脂溶剂脂溶剂可破坏有包膜的病毒酚类酚类可除去病毒衣壳蛋白甲醛甲醛 可破坏对病毒的感染性而对抗原性影响不大2024/7/202024/7/205353. .(二)、常规分离与鉴定(二)、常规分离与鉴定动物接种动物接种-动物模型动物模型鸡胚接种鸡胚接种组织培养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移植培养细胞培养原代细胞培养二倍体细胞培养传代细胞培养三三大大培培养养方方法法2024/7/202024/7/205454. .病毒分离是诊断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一旦阳病毒分离是诊断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一旦阳性,即可确诊。性,即可确诊。不适用于

31、快速诊断,操作复杂,实验成本高,不适用于快速诊断,操作复杂,实验成本高,阳性检出率低等阳性检出率低等有时不得不分离病毒,例如发现了一种新的有时不得不分离病毒,例如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病,必须分离病毒进行研究,或者分离病毒病,必须分离病毒进行研究,或者分离株的鉴定对流行病学有很大作用(如流感病株的鉴定对流行病学有很大作用(如流感病毒),或者需要培育疫苗,或者希望获得天毒),或者需要培育疫苗,或者希望获得天然弱毒株等。然弱毒株等。2024/7/202024/7/205555. .1、病毒分离、病毒分离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杀灭杂菌杀灭杂菌(青链霉素青链霉素)接种接种鉴定病毒种型鉴定病毒种型易感动物易感动物

32、出现病状出现病状鸡胚鸡胚病变或死亡病变或死亡细胞培养细胞培养细胞病变细胞病变三大方法三大方法2024/7/202024/7/205656. .2、病毒鉴定、病毒鉴定(1). 形态学鉴定形态学鉴定观察观察CPECPE。常见的细胞形态学变化为细胞变圆、坏死、。常见的细胞形态学变化为细胞变圆、坏死、溶解、脱落或形成合胞体。有些病毒能形成包涵体。溶解、脱落或形成合胞体。有些病毒能形成包涵体。正常细胞正常细胞病变细胞病变细胞2024/7/202024/7/205757. .感染细胞具有吸附红细胞的能力感染细胞具有吸附红细胞的能力感染细胞的培养液中有许多游离病毒存在,感染细胞的培养液中有许多游离病毒存在,

33、具有凝集红细胞的作用具有凝集红细胞的作用(2). 血吸附和血凝作用多见于以出芽方式释放的病毒。多见于以出芽方式释放的病毒。2024/7/202024/7/205858. .红细胞吸附红细胞吸附正常细胞正常细胞 血吸附作用血吸附作用吸附试验可通过特异抗血清抑制来达到鉴定具有吸附试验可通过特异抗血清抑制来达到鉴定具有吸附特性的病毒吸附特性的病毒2024/7/202024/7/205959. . 血凝作用血凝作用血凝试验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血凝抑制试验2024/7/202024/7/206060. .(3)病毒成分的直接检测)病毒成分的直接检测 用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技术直接检查感染细胞用免疫学或分子

34、生物学技术直接检查感染细胞或其上清液中病毒抗原(或核酸)。或其上清液中病毒抗原(或核酸)。2024/7/202024/7/206161. .病毒的快速诊断病毒的快速诊断光镜光镜-包涵体电镜电镜免疫荧光免疫荧光ELISA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杂交SouthernblotPCRNorthernblot2024/7/202024/7/206262. . 电子显微镜检查电子显微镜检查病毒的很多特征如大小、形态、结构等必须借助电子显微病毒的很多特征如大小、形态、结构等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进行检查。对于目前尚难培养而形态又非常典型的病毒,可镜进行检查。对于目前尚难培养而形态又非常典型的病毒,可直接从感

35、染组织或分泌液,或者接种病料的鸡胚和细胞培养收直接从感染组织或分泌液,或者接种病料的鸡胚和细胞培养收获的材料作电子显微镜检查,直接观察病毒粒子。获的材料作电子显微镜检查,直接观察病毒粒子。正染法:超薄切片法正染法:超薄切片法优点:可观察病毒形态和形态发生过程优点:可观察病毒形态和形态发生过程优点:可观察病毒形态和形态发生过程优点:可观察病毒形态和形态发生过程缺点:操作复杂,费时,但标本可长时间保存缺点:操作复杂,费时,但标本可长时间保存缺点:操作复杂,费时,但标本可长时间保存缺点:操作复杂,费时,但标本可长时间保存优点:快速简易(优点:快速简易(优点:快速简易(优点:快速简易(10-20min

36、10-20min);分辨率高;图象清晰);分辨率高;图象清晰);分辨率高;图象清晰);分辨率高;图象清晰缺点:敏感性低,要求病毒量在缺点:敏感性低,要求病毒量在缺点:敏感性低,要求病毒量在缺点:敏感性低,要求病毒量在101010107 7 7 7以上;所有样品应以上;所有样品应以上;所有样品应以上;所有样品应 处于悬浮状态处于悬浮状态处于悬浮状态处于悬浮状态负染技术负染技术2024/7/202024/7/206363.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将已知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在某种固相裁体上,并保持其将已知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在某种固相裁体上,并保持其免疫活性。测定时,将待检标

37、本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步免疫活性。测定时,将待检标本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吸附的抗体或抗原发生反应。然后加入酶骤与固相载体表面吸附的抗体或抗原发生反应。然后加入酶的作用底物催化显色,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的作用底物催化显色,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2024/7/202024/7/206464. .间接间接ELISA2024/7/202024/7/206565. .夹心夹心ELISA2024/7/202024/7/206666. .335533333355555533553355模板模板DNA双链双链形形成成新新的的双双链链DNA退火退火变性变性 聚合酶链反应(聚合酶链反应(PCR

38、)2024/7/202024/7/206767. . 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探针(核酸探针(probe)是指能与特定核酸序列)是指能与特定核酸序列发生特异性互补的已知核酸片段,可检测发生特异性互补的已知核酸片段,可检测待检样品中特定的基因顺序。待检样品中特定的基因顺序。2024/7/202024/7/206868. .二、病毒的血清学诊断二、病毒的血清学诊断中和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扩散等免疫扩散等2024/7/202024/7/206969. .virus1 1、中和反应、中和反应 观察特异性抗体能否保护易感的试验动物死亡,能否抑制观察特异性抗

39、体能否保护易感的试验动物死亡,能否抑制病毒的细胞病变效应。凡能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感染力的抗病毒的细胞病变效应。凡能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感染力的抗体又称中和抗体。体又称中和抗体。2024/7/202024/7/207070. .2 2、免疫扩散、免疫扩散2024/7/202024/7/207171. .三、病毒感染的防治三、病毒感染的防治免疫预防免疫预防人工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灭活疫苗:乙脑疫苗 狂犬疫苗 流感灭活疫苗HAV等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HAV疫苗其他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等2024/7/202024/7/207272. .药物防治药物防治金刚烷胺金刚烷胺-抑制病毒脱壳抑制病毒脱壳-预防感冒预防感冒 核苷类药物核苷类药物病毒蛋白酶的抑制物病毒蛋白酶的抑制物-indinavir其他其他-干扰素及干扰素诱生剂,中草药干扰素及干扰素诱生剂,中草药抗病毒基因治疗抗病毒基因治疗-asODN,asON,核酶,核酶-疱疹净,阿昔洛韦,疱疹净,阿昔洛韦,AZT抗抗病病毒毒药药物物特异性抗体治疗性疫苗免疫制剂2024/7/202024/7/20737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