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7399448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现代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现代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现代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现代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合肥师范学院数学系 中学数学教学编辑部张新全E-mail: Tel:0551-2836265 13966702950一、关于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1.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必然的趋势 从技术层面上看,已经没有任何问题,软、硬件的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从资金层面上看,软件的价格和上网的费用倒是没有问题,虽然硬件设备的价格也已经降了很多,但是要大规模普及,仍然面临资金的瓶颈。 从师生层面上看,农村师生使用电脑、运用相关教学软件的水平还不高,特别是教师,他们的水平应首先得以提高,教师要先行一步,熟练掌握相关软件和设备的使用。2. 信息技术在

2、课堂上不能滥用、乱用 事实上,有的老师在乱用多媒体教学,使得上课如同看电影,课堂热闹了,信息量也提高了,但是效果却下降了。影像、声音的素材一定要运用恰当,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思考。数学教学中一般不要用影像素材。有的老师把投影仪变成了展示教案的平台,这样可以省去了板书,但也压缩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此时,最好逐行显示。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运用得当,确实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3. 信息技术始终只是辅助手段 利用多媒体可以使老师得到一定的解放,有些素材的展示,比如,引例、自选例题、练习题的题目展示,某些课堂小结的展示等。利用电脑展示一些图形、图片,特别是一些动态的图形、曲线

3、,将抽象的材料形象化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使用多媒体手段要能帮助学生去想象、思考,如果达不到这一点,宁可不用。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最终要通过自主思考、主动练习,然后将知识、技能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4. 信息技术为我们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 以往人们通常认为,研究或学习数学只要一支笔、一张纸就够了,信息技术打破了人们的这种印象。利用电脑及相关软件,我们也可以做各种数学实验,探究许多数学难题的解决途径。 好的数学软件有很多,我认为作为中小学数学老师掌握以下两个就够了:几何画板与Mathematica。二、喜忧参半的多媒体教学喜忧参半的多媒体教学 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

4、:“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为落实课标国家不惜人力、财力为我们农村中小学增添了许多先进的教学设备、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促成了现代教学手段的普及与发展。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数学教学,很难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许多数学教师对教学中遇到一些抽象思维很强的问题,感到无从说起、无法说透。“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多媒体成了现代教育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而使用和设计CAI课件无疑是落实课标的重要体现,多媒体在中小学数学的广泛运用,极大的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5、。促使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对教材的处理观念与形式、教学思想及教育理念的重大的变革。同时,多媒体运用于数学教学后,由于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图像,因此,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益。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们能努力探索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现就同仁们在教学中的做法、品尝到的甜头总结如下:一、多媒体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多媒体可以通过色、光、形、声去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等变化手段,直观、形象的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为学生再现客观事物创设了

6、和谐的氛围,所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长,能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积极的心态去自主探索,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几何教学中,往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而在传统的教学中,运用教具让学生观察,学生无法恰到好处地产生联想,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在教圆锥体的体积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圆锥体的高,学生无法理解时,我们就用三角板绕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来认识其高,可学生又无法想象其为圆锥体。但有了CAI课件后,利用动画,其旋转一周,有了立体效应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学生能清晰地观察出圆锥体的高,理解圆锥体高的含义,学生轻松地获得知识,比那种单

7、纯的说教,学生看得清楚、理解得透彻,掌握得牢固。 二、多媒体能节省时间、加大容量、提高效益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灵活的运用知识。近几年,许多中考应用题注意根据课标要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而题目文字很长。若是训练这类题需要大量的板书,过去在数学课堂上,一般都是用几块小黑板抄一个应用题来加强这类题的训练,教学内容、时间无法得到保障。在中考应用题的复习中,若能恰当运用多媒体的显示功能,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课堂容量大的问题,一节课可以成功地处理好多道复杂的应用题,教学效果也十分理

8、想!再如: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需要教师画多种位置关系,这种方法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表述其位置关系的全部。有了几何画板动画功能演示,其位置关系就一目了然了。克服了手工绘图速度慢的弊端,完整体现其位置关系、增强了直观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三、多媒体能变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课标明确指出:“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相互转换,能生动地再现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感性材料,突出观察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维的跳跃性。从而克服了学生的感觉器官的局

9、限性,拓展了认知时空,节省了认知时间,提高了学生的解题速度。例如要解决行程问题中“相遇”“相向”“相背”“同向”等问题时,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费尽心思,有的利用物理中的滑动变阻器演示,有的在课堂中要两位学生在前面演示,虽然理解了几个概念,但仍有似懂非懂之态。利用了多媒体动画呈现的教学手段这几种运动的情况,通过任意切换、反复比较、区别,既表现了运动方向、又表现运动过程,已走路程(痕迹)清楚可见,还要走的路程也一目了然。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较好地落实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辨析疑混点。利用多媒体,能有效地利用“图形”,把“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搭起数形结合的桥梁,更有利于学生去理解数学

10、中较为抽象的问题。如:“直线、射线、线段”利用FIash制作动画效果,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多媒体技术通过真实、具体的信息呈现,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开辟数学教学的新天地勾画了美好的蓝图!在数学教学中,虽然教师对多媒体的认识水平和应用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课堂应用率越来越高,但在探索、应用的过程中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引起了笔者的深思:1、照本宣科,不求甚解特别是对于我们年岁较大的教师,由于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技术掌握不好,对使用多媒体有一种畏惧心理,不敢用、怕用,但又迫于完成任务,就对他人的课件不加选择,不结合校情

11、、学情的实际去有针对性的选择、整合,出现了照搬照抄的现象,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被挤占了。课件展示与学生思维达不到同步,阻碍了学生思维。 2、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众所周知: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目的是通过形象、直观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呈现给学生,从而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抽象模糊的事物变得清晰具体。只有当所授内容运用多媒体具有优势时,才有运用多媒体的必要。由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的制作、选取课件。做到容量适度,画面颜色种类适用。恰到好处的运用,才能有益于教学,更不能以是否运用了多媒体以及运用多媒体的时间长短来评判一节课的优劣。 3、弄巧成拙,走向极端多媒体教学只是一

12、种辅助手段,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把握问题呈现时机、动画演示时机,切忌已剥夺学生思维为代价。在应用多媒体教学中,要避免把多媒体辅助教学走向极端化。现在在许多教研活动中产生了一种错误倾向:认为“无多媒体不可能成为优质课”,教师处于一种应付形式的心理,摆花架子,千遍一律地用多媒体。有的课充其量只充当了小黑板和幻灯片的作用。造成本身就还紧缺的多媒体教室资源浪费。完全排斥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上前板演,老师也不板书了。其实,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个漂亮的板书,一场生动有趣的讲解,都能体现教师在教学上的人格魅力,都可以感化学生,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这些都是多媒体手段无法比拟的。笔

13、者认为:无论计算机的进步达到什么程度,也绝对废除不了黑板的作用,更何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课标的一个重要要求,如何用好作图工具、怎么摆、怎么画,这些都需要教师亲手示范和多遍讲解的,最好还要边讲解边指导边练习。如:在讲解平行线时,无论教师如何要求学生按教师归纳的“一放、二靠、三推、四画”的步骤去做,缺少黑板、缺少教师的演示、缺少教师多遍讲解、缺少学生的动手实践,只说不练学生一定会茫然无助,又从何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呢?长此以往,只会削弱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下降,教师的示范操作能力减弱。 综上所述,多媒体给数学教改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蓬勃生机,让我们看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新曙光

14、,对师生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同时,只要我们要努力纠正运用多媒体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错误倾向,既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又摆正先进的教学设备与传统的、具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的关系。用心去研究、探讨,促成“电脑”与“人脑”的完美结合,建立起新型的教学模式,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潜力就一定能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益!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条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条件件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

15、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数学教学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数学课的教学模式。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观念转变是观念转变是“整合整合”的先导条件的先导条件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这是“整合”的先导条件。具体说要做到三个改变:一是必须改变旧的学科观念。一是必须改变旧的学科观念。要将其他学科的知识,特别是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数学课程之中,信息技术不仅

16、被看作是教师教的工具、是学生学的工具、是学生的认知工具与情感发展工具,而且也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建构数学内容体系时首先考虑的因素,进而引发人们重新思考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以及如何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打好基础与追求创新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进一步促使人们思考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如何利用与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二是必须改变旧有的教材观二是必须改变旧有的教材观。要根据当前数学课程的发展和数学课程的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整合相关的课题内容,并且按照课题难度的大小安排

17、学习顺序和课时。 三是必须改变旧有的教学观三是必须改变旧有的教学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权威和智慧的源泉,而成为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的伙伴、援助者和指导者、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仅仅是从听与做作业中获取知识,而是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问题讨论的启动者和调整者,问题解决的参与者、经历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与权利。技术熟练是技术熟练是“整合整合”的必要条件的必要条件没有娴熟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整合”只能是“凑合”。要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现代教育技

18、术运用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对数学教师的培训是关键。学校可采用“外请专家,内用高手,内外并用,互帮互学”的方式,把培训工作落在实处。在对数学教师的培训上,既要重视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又要注重对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既要有全新的教育观,又应有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作支撑。 资源丰富是资源丰富是“整合整合”的重要条件的重要条件如果多数的多媒体素材或课件都要教师自己去开发,不但耗时而且耗费精力。但是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就难以改变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

19、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落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兴趣、积极性都受到严重的打击。因此,建立丰富的资源库是教师实施课程整合的重要条件。在资源库的建设中,先要制定一个建库标准体现“三性”(目的性、科学性、先进性),然后从三个渠道进行资源的搜集整理。第一是“拿来主义”,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只要是因特网上有的并且确实对教学有用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可以下载为自己的教学服务。第二是购买资源,国内有一些软件公司开发的多媒体素材资源库还是有一定水平的,很多素材能被老师直接使用或稍加改造即可被使用。像K12资源库、科利华、清华同方等。第三是教师自己制作,只有在

20、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或者找到的资源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再由教师自己开发。实践证明:教师开发课件的量虽然很少,但实用性很强。利用这三种渠道建设起来的资源库的质和量都是很高的,并在不断修改、更新、交流、共享。硬件可行是硬件可行是“整合整合”的基本条件的基本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硬件水平只是一个投入问题,但没有硬件,整合只能“纸上谈兵”。目前,基础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在每个学生都配备计算机或每个教室都配液晶投影仪不现实的情况下,最好是能实现教室与学校资源中心的互联互控,最大限度地满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需要。因此,硬件建设要量力而行,力求实用、方便、可行即可。硬件建设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

21、:1.学校自筹资金购买硬件设备。所购设备不追求高档、不赶时髦,只追求可行、实用。2.学校、社会、电脑公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硬件建设。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方法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方法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数学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的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叠加,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达

22、到数学教学各要素的丰富和谐,使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等,实现数学教学的突破与发展。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 信息技术提供了理解、探索数学的平台,把数学变得容易理解,使得数学走向生活,走向现实,更加情境化,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真正从书本中、课堂上、考试中走出来,回到数学教学的本体上来。利用技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创设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用录像、影碟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方式呈现数学问题,以视觉形式出现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现使得数学材料更具有活动性、可视性和空间立体感,而且易于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使得数学知识与其他知识融通起来,进而使学生深刻体

23、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感悟数学的真谛,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共享学习收获,从中真切地感受数学的优美、力量、统一性。 在这种模式下,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黑板、教具模型、投影片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可由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动画),将这些资料组合起来。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也可以在网络计算机教室中进行。例如:圆的“切割线定理”的教学发现客观的结论显然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它运用几何画板进行如下设计:作一个半径为3cm的定圆O,定点P到圆心O的距离PO=5cm,PT1和PT2为圆O的两条切线,其中PT1环绕P点转动。首先,由已学过的切线定

24、理知PT1=PT2,然后当PT1绕点P慢慢转到PCA位置时,学生极易观察出PT1PC,PT1PA。继续转动到通过圆心O的位置,学生操作观察图形后,知道:PT1=4cm,PA=2cm,PC=8cm的结果,同时也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功能在画面上显示这些线段的长度。由42=28,学习不难推想出PT12=PAPC,再推广到一般情况。同时利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功能和计算功能在画面上进行验证,然后给出几何证明。利用几何画板在剖析问题的实质时,就可以使学生清楚了解所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比较传统教学,它能形象直观的反映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导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 几何画板具有易掌握性、易操

25、作性和交互性,这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具。学生们都非常乐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运用几何画板如何研究问题,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最终将问题圆满解决。有些学生还不满足于此,往往能加入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教师介绍了利用几何画板如何解决有关轨迹问题之后,学生就能尝试着将函数的有关内容来加以研究。在具体制作的过程中,自己去翻阅、查找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使学生对于函数的自变量、函数值、函数的对应关系等理解得更加深刻了。同时对反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变化规律理解更加透彻。在几何画板提供的较大自由空间内和充分理解课本有关知识点的基础上,不少学生充分发挥了自主性和独创性,并做出了属于自己“学件

26、”:如三角函数中的余切线、二次函数中系数a、b、c分别变化时,函数图像的顶点、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的变化规律。这些问题的研究和结论的得出完全是依靠学生自主探索的结果。 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最直接的就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引起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就是对教学观的反思与课堂结构变化的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所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之一是教师作用与角色、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权威和智慧的源泉,而成为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的伙伴、援助者和指导者、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仅是从教师的讲课与做作业中获

27、取知识,而是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问题讨论的启动者和调整者,问题解决的参与者、经历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与权利。如求与圆x2+y2=4和(x-4)2+y2=64相切的动圆的圆心的轨迹。可以用几何画板分别作两个与已知圆相切的动圆,让学生探索动圆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范围及运动过程,最后出得两个动圆在运动中要满足的条件,然后根据这一条件可得出轨迹方程。在信息技术环境发展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合作学习,以问题共同解决、培养能力为中心并且强调终身学习的思想将深入人心。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动力,现代数学教育更是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

28、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传统的数学教育由于多方面的限制,片面强调了数学重视演绎推理的一面,忽视了数学作为经验科学的一面。现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得到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已经有许多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和图形计算器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和做“数学实验”。例如,几何画板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做“数学实验”,这样就能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结论。在学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概念后,有学生问到当a1时,指数函数y=ax与对数函数y=logax的图像是否会相交的问题,因为从课本及其它

29、很多参考书上所给的在同一坐标系内指数函数y=ax与对数函数y=logax的图像看,当a1时,似乎是不相交的,正确的结论究竟是怎样?学生在网络教室利用几何画板,在同一坐标系作出函数y=ax和y=logax(a0,且a1)的图象,底数a是可以变化的。当0a1时, 结论是怎样的呢?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可以得到结论:可以相交(有一个或两个交点)。利用计算机进行知识复习和学习评价利用计算机进行知识复习和学习评价 在课后,可以利用一些辅导软件来复习和巩固某些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课件提供的学习内容,可按章节划分知识点模块,同时提供文字、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文、图并茂。学习

30、者可以自己决定进度,针对自身情况逐步深入地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另外,利用计算机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可以做成一些智能题库,或利用教育软件(如仲尼软件、鹏博士系列教学软件、唯美学堂),学生可以用它做题、复习知识。计算机还能同时测试答题者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智能地调节题型、题量,并在线调出相关知识点的理论讲解,复习教学内容。教师或学生也可以利用智能题库随意生成程度不同、内容不同的电子试卷(如科利华考试系统),进行在线考试。利用网络进行合作学习利用网络进行合作学习 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

31、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由于其自身具有传输的网络化,信息呈现的多样化,信息存储的光盘化等特点,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获得了生机,使得我们许多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使得我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科学合理,使得我们有机会觅得更好的数学教学改革的最佳方案。如今的Internet,是一个拥有信息最丰富、交流信息最为快捷的媒介。每天,千百万人正在通过Internet学习、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Internet可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学校。学生可以在世界范围服务器主页上浏览,

32、可以利用E-mail双向异步交流,可以通过聊天室双向同步通话,可以通过BBS进行双向同步讨论,可以使用同步多媒体环境的虚拟教室。这样,可以让远方的专家、教师替代计算机有针对性地来帮助,让学生集体通过交互讨论、合作解决复杂问题。所以有了网络,合作式的学习(学习小组)就大大发展了,这会给个别化教学提供另一种解决方式,使学习效果大大增强。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的几种教学模式 1、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模式。2、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出现,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它以超媒体非线性方式组织教学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主动地、个性化的学习,从而克服了以教师为中

33、心的传统教学弊病。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学习者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的学习者、同时也是学习信息的提供者。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教师和学生通过计算机的交互作用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构成了人机人的教学系统。其中,根据教师、学生和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任务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课堂示教模式。课堂示教模式是CAI教学中一种主要的教学模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利用计算机和各种视音频设备呈现教学信息,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学媒体中更加突出计算机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关注计算机软件的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教

34、师控制计算机的操作程序,演示的时机、时间及顺序均由教师视教学进程而定;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很少,或是被动的;计算机仍是传统教学下的附属品。(2)、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计算机进行集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模式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计算机变成了学生的认知工具。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协作探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其中,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是学习交流的前提基础,这是信息技术介入数学教学中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被称为未来的教育模式

35、主流。也是今天我们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一种基础模型。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学信息传播迅捷、信息量大;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自主地学习;教学中信息意识增强,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学习以协作式、探究式为主。 (3)、个别化学习模式(4)、虚拟现实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整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数学的空间。也使得“听数学”变成了“操作数学”和“实验数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授模仿练习强化记忆测试讲评”的“讲、练、记”教学模式,改变为“问题实验观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会话、协商得出结论证明再验证练习回顾总结”的新模式。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提

36、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我们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倡导一种观念。引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其实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五、几何画板的使用(续)2011年安徽中考数学与几何画板2011年安徽中考数学试题。见word版试题。六、从两个课例看多媒体教学见授课录像视频。简介电子黑板与视频展示台见文本资料与照片。谢谢大家!祝各位学员:学习快乐!事业成功!祝各位学员:学习快乐!事业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