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下期末《马说》总复习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7310788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八年级下期末《马说》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八年级下期末《马说》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八年级下期末《马说》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八年级下期末《马说》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八年级下期末《马说》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年级下期末《马说》总复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八年级下期末马说总复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一、文学常识及整体感知:马说的作者是 _韩愈, 字_退之, 唐代文学家。其散文尤为著名,为唐宋八大家 之首。是唐代 古文运动 的领袖。(2) “说”是一种_议论_文体,类似于我们今天的 杂文, 通常

2、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 文章借用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食马者喻指愚味浅薄的统治者,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 _赏识人才的统治者(圣明的君主)抨击了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_之情。二、重点词语解释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 分)(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骈死于槽枥之间()(3)安求其能千里也() (4)其真无马邪()(5)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6)一食 或尽粟一石()(7)骈死于槽枥之间() (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9)才美不外 见() (10)且欲与常马 等不可得() ()(1

3、1)策之不以其道:() () (12)食之不能尽其 材()(13)鸣之而不能 通其意:() (14)执策而 临之()(15)其真无马邪()2、指出下列词的不同用法。 (3 分)食: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食不饱()策: (1)之不以其道() (2) 执策而临之曰()故: (1)故余虽愚()(2) 故虽有名马()能: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虽有千里之能()尽: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 造饮辄尽()(3) 食之不能尽其才()其: (1)言兹若人之俦乎() (2)其真无马邪()(3)其真不知马也()(4)安求其能千里也()三、用

4、现代汉语译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_ (2)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_ (3)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_ (4)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 (5)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 (6)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_ (7)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 四、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2 分)食马者 /不知其能千里 /而食也五、研读探究:(一) 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

5、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_。千里马有怎样可悲的遭遇: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其真不知马也。人们常用文中两句话概括自己怀于不遇,这两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才能之士的悲愤的句子: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 _。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 “ 天下无马! ”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由此

6、,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0)文中哪句话包含了一个反题,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二)理解性阅读:1、说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愤怒谴责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感情强烈。(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反问。强烈谴责食马者的无知浅薄,加强了否定的语气,增强了否定的力量。2、首句“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的什么关系?提出中心论点,开篇点出论证的前提,有提挈全文的作用。指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

7、3、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一句的理解?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能被人发现,也就等于没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统治者昏庸浅薄,世上缺少识别人才的伯乐。(2)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能被人发现,也就等于没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5、怎样理解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与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因为通常数量的喂养, 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

8、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不出来。这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所以遇到不懂马的“食马者”,千里马只能有如此遭遇。6、课文写了 “ 千里马 ” 的那些遭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揭示人才终生被埋没,才能不得施展的命运。“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揭示人才因“饥饿”而无法展现才能的无可奈何的痛苦。利用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7、你是怎么理解 “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 的? 这结尾的两句,对全文有什么

9、作用?点明文章主旨。“不知马”三个字是文章主旨所在。8、本来应该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韩愈却认为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你赞同作者的观点的?说说理由。赞同。因为在封建社会即使有人才,没有伯乐的发现也会被埋没甚至被摧残。9、作者借 “ 千里马 ” 不遇 “ 伯乐” 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自己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10、结合全文,谈谈成为 “ 千里马 ” 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11、你如果是千里马该怎样做?是“ 食马者” 该怎样做?我如果是千里马,我会挣脱缰绳,摆脱“食马者”的束缚,主动寻求碧绿的草地,使自己膘肥体壮,

10、再找机会显示自己的超凡本领,相信会有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的。我如果是“食马者”,我会平等对待所喂养的所有的马,使它们有强壮的身体,各尽其能。12、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人才和伯乐之间的关系的?可以围绕千里马应充实自己并主动抓住机遇展露才华,而伯乐应该是不拘一格来发现人才。13、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 千里马 ” ?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也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并愿意在这里工作。14、对于人才,有人主张 “ 待遇留人 ” 假如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你将采取什么办法把人才留住?并简要说明理由?尊重人才,给他们施展的空间,让他们爱

11、这里并愿意留在这里工作和发展。15、龚自珍的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与本文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为什么?马说强调的是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而龚自珍则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呼唤能拯救天下的人才。16、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当今是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社会竞争强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的人才。国家应该创造宽松的人才环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终身教育,积极主动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起其用,促进多出人才、人尽其才。17、 马说托物寓意,抨击当时“食马

12、者” “不只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参照第三段,你认为他主张怎么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或,主张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尊之 以高位,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干。 18、学完马说后,你认为应该该去“识才和选才”。结合社会实际谈一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识才和选才的方法现在很多,如考试、自荐、组织推荐、竞争上岗等。19、作者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需要

13、民主宽松的政治环境和统治者的知人善用。20、请同学们品读五柳先生传和马说末两句,从句式特点及内容上分析,说说它们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不同的情感?“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用两个勿需回答的问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得意洋洋、自得其乐的样子 ,也暗示出当时的社会黑暗,很少像五柳先生这样品德高尚的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一个问句,有质问的语气;一个陈述句,却有感叹的语气,表明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懑、无奈之情。产生不同情感的原因:陶渊明是把眼光收回,关注内心,他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因此身逢乱世却自得其乐;而韩愈希望寄托在“伯乐”上,他把命运交给了别人,所以身处盛世

14、却满腹悲愤。六、拓展延伸:1、古往今来,曾有许多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尽的感慨。请写出其中的两人及他们发出的感慨。刘禹锡,“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根据本文内容,从千里马角度谈起,分别以“有志”和“无才”为首词,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有志_难成千里马_;无才 _可作老黄牛_。3、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遇到刘备后,才有隆中决策,才有火烧连营,才有请根据课文内容和已有提示,将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补充后不少于七言)有伯乐方显槽间千里

15、马_;无刘备岂有隆中决策人。4、有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对于千里马而言,伯乐自然是他永世的知音,遗憾的是在封建社会里,千里马很少能遇到伯乐。请你联系本文文意,给下面的句子对一个下联和上联。上联:良马有幸遇伯乐上联:世上岂无千里马;下联:明主觅贤才_。下联:贤才无辜逢昏君_。5、本文借千里马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 三国演义中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马,其最终主人分别是谁?赤兔马主人是关羽;的卢马主人是刘备6、作者把千里马不能千里归罪于食马者,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我认为千里马自身素质更重要。千里马应具备自己推销的能力,不应一味等待伯乐的赏识,应主动地寻找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7、一个人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用一个与马有关的成语来比喻:_飞黄腾达_。 在封建社会里,有才能的人被压制、埋没,而一个人一旦得势,则亲朋好友即使平庸也跟着发达,所谓“一人得道,_鸡犬升天 _”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