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7292054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一、 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教学系统设计(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简称 ISD) ,通常也称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 ,这门学科的发展综合了多种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参与教学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的人员由于其背景的不同,他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视野来界定和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 因此人们在教学设计的定义上尚未取得完全的统一。加涅认为:“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 (加涅, 1992)肯普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

2、求, 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 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 (肯普, 1994)史密斯等的观点:“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 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史密斯、雷根, 1999)梅瑞尔在其新近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是一门科学, 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 )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梅瑞尔, 1

3、996) 帕顿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提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帕顿, 1989)乌美娜等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 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乌美娜, 1994)何克抗等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 、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 (何克抗, 2001)上述几种定义反映了

4、人们对教学系统设计内涵理解的不同角度以及各自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侧重点,有的突出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特征,如加涅、肯普、乌美娜、何克抗等,有的侧重于学习经验与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如梅瑞尔,有的则从设计科学的角度出发突出了教学系统设计的设计本质,如帕顿等。通过对这些定义的分析比较, 我们认为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 运用系统方法, 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

5、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 学习教学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为了使教学活动高效、 有序,人们一直致力于探讨教学的机制, 对教学过程、影响教学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知识体系教学理论。但这种理论偏重于理论上的描述和完善,对于教学的改进产生的是非直接的作用,因为理论到实践仍然是有距离的, 而且实践是有丰富情境、 发展变化的,有些时候也不完全能够套用现成的理论。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科学, 乃是因为教学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是

6、能够通过建立在系统论思想基础上的科学方法教学设计使理论转化为实践; 说它是一门艺术, 是因为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 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所展示的人格、语言魅力以及表现出来对课堂的游刃有余都给人一种艺术般的享受。要掌握这门艺术固然有天生的成分,但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却不是几年内所能达到的, 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 长期以来, 青年教师的培养大多通过模仿和经验积累的方式, 这种师傅带徒弟式的做法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对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效果却是缓慢的,因为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往往很难通过传授得到,而连教学基本技能都不高的教师在教学

7、中是很难有艺术可言的。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是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按照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发现(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别)问题、选择和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试行方案及评价与修改方案,可见教学设计和传统的备课有明显的差别。在利用教学设计优化学习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方面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 谋求解决的方案, 另一方面需要在设计、 试行过程不断地反思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思维习惯得以有效的培养,发现、解决教学

8、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此外,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技术和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可用于其他相似的问题情境和实际问题。因此,教学设计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设计人员从中领会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态度,他将从中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原理和方法4.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迅速,关注新技术应用研究的不仅仅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 教育技术实践应用的领域大大拓宽了。在这个广阔的研究与实践群体中,不乏那些仅仅将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教学手段的改进、补充的人, 由于对技术的盲目热衷而经历一些失败的尝试后,有人就开始怀疑一切新

9、技术的应用,怀疑教育技术的存在价值。 然而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给教育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手段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对信息时代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引发了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技术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管理、应用、评价其他四个研究范畴的基础, 它将教学当作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强调在社会大背景下从整体出发来创设教与学的系统,关注技术要素对教学系统中其他要素(教学内容、教与学的方、评价手段等)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这使得人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更加深刻, 关注深层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关注多种学习方式的融合(即 Ble

10、nding Learning 的思想) 。因此,教学设计是一门将教育技术理论和思想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的新学问,它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同时也使教育技术理论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到升华与完善,从而促进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二、 各种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理论名称主要观点适用情况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对师生的要求行为主义学 习 是 个 体 某些条件限制下产生的反应; 个体习得的行为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侧重于学习的 外 部 行 为 研究,对陈述

11、性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学 习 有 指 导 意义。教师要观察学生行为变化,及时强化;支持了程序式教学设计。对 学 习 者 的认知加工和学习环境的丰富程度都没有特别高的要求。认知主义学 习 是 个 体 对事物经由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个体认知结构将发生改变。比 较 适 合 那些需要进行较高认 知 加 工 的 任务,比如问题解决技术(规则的演绎、推导与简单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强调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支持了信息加工式教学设计。对 学 习 者 的认知加工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人本主义主 张 研 究 人 的整体意识性、 人的尊严、价值及其本性;强调“

12、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实现。对学生完善的个性和人格的培养; 对个性强,性格孤僻的学生的教育。重视合作学习和发挥学生主动性;重视学习动机、 情意教育;支持双主式教学设计。教 师 要 有 对自身职业和学生的热爱,要有责任心。建构主义强 调 学 生 在 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力图在更接近实际的情境学习中, 以个人原有的经验、 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建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个人理解的意义。适合于非良构领域的复杂知识 的 学 习 和 掌握,即一些需要高认知加工的任务,如复杂的问题解决,认知策略的选择与调控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设计合适 的 任 务 或 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支持探究式学习活动设计。学 习 者 要 有很强的认知技能及自我控制能力;学习环境能充分展示问题的复杂性,提供足够的材料、细致数据分析与操纵的工具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