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初探论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7282924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8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初探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初探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初探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初探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初探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初探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初探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初探论文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初探论文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专家们预测,教师的传统功能“传道、授业、解惑中的授业功能将减弱,而人格培养的功能将得到加强。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能力,而且必须掌握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技术,并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自觉渗透、主动实施心理教育。在21 世纪,心理教育能力将成为所有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缺乏心理教育能力的教师将不是合格的教师。培养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己成为当务之急。心理学上把符合心理教育活动要求、直接影响心理教育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心理教育能力。在教师的教育能力构造中,心理教育能力居

2、于核心地位,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具备了心理教育能力,就能把自身的优秀素质(对学生而言是外在的素质)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内在素质,转变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心理教育能力不强,教育的效果就差;缺乏心理教育能力,教育的任务就无法完成,甚至产生负效应。(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人类己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是开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人类自身开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开展的必然趋势。人的整体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生理素质是先天遗传的结果,是其他两类素质的载体;社会文

3、化素质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对其他两类素质起主导作用,决定着素质开展的方向;心理素质作为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根底之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构造中起着核心的中介作用,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它影响着人的生理安康和生理潜能的充分发挥,是社会文化素质形成和开展的心理根底,决定着社会文化素质的开展水平。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文化素质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整体素质的开展,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生理素质主要通过体育来完成,开展社会文化素质主要通过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来完成,开展心理素质那么主要通过学校心

4、理教育来完成,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没有心理教育,人的心理素质就难以获得全面的、充分的开展,就会影响一个人素质的全面开展。在我国,盛行多年的“应试教育”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教育的唯一任务,无视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无视心理教育的独立地位,导致心理教育在全面开展教育中没有独立的目标体系及相应的教育内容,在学校课程构造中没有心理教育课程,在学校教师队伍中缺乏专职的心理教育教师。无视学校心理教育致使有的学生的素质开展变得畸形、走向片面,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增多。因此,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学校的心理教育。而强化心理教育的前提是提高广阔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使他们获得进展心理教育所必

5、备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相应的技术与方法。(二)促进小学生安康开展的需要完整的安康概念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良好状态。其中,心理安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个人的安康水平。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开展的重要时期。此时,身体与心理的宏大变化给小学生带来许多“成长中的烦恼”,他们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困惑希望找到答案。成人世界的关心与指导对于小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孩子很辛苦。社会的急剧变化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父母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这唯一的孩子身上,沉重的学习、升学与就业的压力过早地落在孩子柔弱的肩上。另外,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金钱至上、贪图享乐、见利忘义等不良风气也影

6、响到成长中的学生。面对这重重压力、种种诱惑,一些学生不知如何应对。近年来大量的调查说明,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呈增长趋势。另一方面,教师的心理安康状况也关系到学生的安康成长.中小学心理安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 14 个地市 168 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 名教师进展的抽样检测说明,有 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 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而 2.49%的教师己构成心理疾病.为了研宄教师心理安康对中小学生心理安康的影响,课题组对12 所中小学的师生进展比照检测,结果发现,心理安康水平高的班主任,他们的学生心理安康水平也高,反之亦然。这是因为在班级的“心理场”

7、中,教师占据着主动、支配地位,同时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接触”时间每天达 7 至 8 个小时.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很容易把教师的一切视为自己效仿的典范,而学生这个时期形成的某些东西那么会影响他的一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刻和长远的,好的教师能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所以,从促进学生安康成长的角度说,教师的人格、心理安康水平比他的专业知识水平更重要。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开展学校心理教育。实施学校心理教育,首先要提高广阔教师的心理安康水平,使他们都能以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学生,面对工作。同时要使全体教师掌握心理教育的理论知识及相应的技术与方法,在曰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

8、的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展心理教育。(三)促进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个体内在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和专业实践不断改良的历程。在这个动态开展的过程中,教师的态度、价值观、信念、知识技能和各种行为方式都需要不断调整、修订,重新审视评估和承受挑战的考验。与过去相比,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更多、更高。教师除了要扮演传统的“知识传递者、“灵魂塑造者”、“集体领导者”、“家长代理人”等角色外,现代教师更要做学生的“心理医生”。作为学生心理安康的维护者,教师必须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为学生心理的安康开展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现代教师要能为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及时

9、有效的辅导与帮助,引导学生及时走出心理的误区促进学生的安康开展。当前,加强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己成为各国教育界的共识。21 世纪,学校心理教育将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心理教育的知识与能力也将成为教师培训及教师资格认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就必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活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自己的心理教育,即教师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展调节与控制,维护自己的心理安康,主动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过程;二是针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就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维护小学生心理安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育过程

10、。研宄说明,教师个体的心理安康水平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开展。另一方面,也只有当教师拥有安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时,他才可能对学生施加有效的影响,真正促进小学生的安康开展。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就包括对自我的心理教育能力和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能力两方面。(一)对自我的心理教育能力1.自我心理保健能力自我心理保健指在心理学知识的引导下,通过个体自己的努力,以有效的方法,及时解决自己的日常心理问题,保持良好心态,实现心理安康。在竞争剧烈的现代社会,小学教师应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要在提高认识的根底上形成自我心理保健的能力,即运用关于心理安康的科学观念,自我把握心理保健的内容和方法,

11、调节认识,实现自我控制。小学教师的自我心理保健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1)自我把握的能力,指个体随时了解自己的心理安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适时解决的能力。具有自我把握能力的人对心理安康有科学的认识,有敏感的自我觉察的习惯,有一套有效的自我认识的方法,能准确地判断自己的心理问题。(2)心理中介策略转换能力,指个体自主地通过心理中介的变换,实现环境信息、心理内容和心理意义的相容或一致,从而消除心理冲突的能力。心理中介是个体以自己的心理内容为根底,沟通环境信息,产生心理和行为反响的过程。心理中介策略转换就是个体通过转变原有的心理内容,重新解释环境信息等方式,改变导致冲突的心理意义,产生有助于维护心理安

12、康的新意义,实现心理意义、心理内容与环境信息在性质上的一致或相容,从而消除不良的心理状态。通俗地说,心理中介策略转换就是遇事“想得开”,能够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实现自我心理调节,提高心理安康水平。(3)心理策略控制能力,即个体从自己实际的心理问题出发,通过比拟,选择最有效的方法,从而最大程度地矫正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控制方法是多样的,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法;如何使所选择的方法能到达最正确的效果。这些都涉及到心理策略控制的问题。2.优化自身心理素质的能力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开展、不断优化的过程。现代社会要求小学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构造

13、,而且能不断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宄的能力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正在开展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身心开展既有相对稳定的、共性的一面,又有各不相同的个体差异性,表现出自身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学生的视野开阔,吸收新信息的能力很强,在他们的头脑中有着无数的问题,各种千奇百怪的思想层出不穷。作为引导学生成长的教师,更应该博览广收,不断吸收新信息,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开展需要,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2)高尚的情感与良好的情绪状态热爱学

14、生、热爱教育事业是优秀教师共有的心理品质。只有爱学生、爱事业的教师,才能有促进学生安康开展的责任心,才会对探索学生的心理世界有强烈的欲望,从而主动研宄教育的规律,探宄教育的方法。另外,教育工作的复杂性使教师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使教师体验到失败与挫折。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轻易地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感情用事,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3)坚强的意志与独立自主的个性教育学生是一项复杂而极富创造性的劳动,在工作中教师要能够知难而上,持之以恒。教师工作又是一种独特的精神生产劳动,根本上以个体活动为主,“弹性”很大。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能够自觉

15、地调控自己的行为,能够独立地开展工作。(4)正确的自我观念与自我控制能力现代教师应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有效地鼓励自我,正确地调控自我,不断地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以良好的自身心理素质去影响学生。(二)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能力从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过程这个角度,可以把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分为以下几方面:1.了解学生、鉴别问题能力了解学生心理开展的特点与规律,分析学生心理开展的现状,鉴别学生心理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是教师开展心理教育活动的首要条件。要了解学生、鉴别问题,首先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通过对学生言语及非言语行为的观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其次,教师应善于倾听,能够通过谈话的方

16、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第三,教师要能够熟练地运用问卷和心理测验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第四,教师要能够熟悉各种类型心理问题的特点,要能够准确地识别不同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要正确区分好动与多动、粗心与学习技能障碍、学习焦虑与焦虑症、情绪低落与抑郁症、做事认真与强迫症等几组容易混淆的心理问题。2.设计、实施心理教育课程能力在学校心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最常用的形式依然是集体上课。但是,心理教育课程有别于其他文化课程。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身心开展特点及社会开展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确定合理的课程目标;其次,教师要熟练掌握心理教育课程的不同活动方式,如:认知法、操作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改变法等,并能结合本

17、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心理教育活动的过程;第三,教师要能够熟练运用预热、澄清、引导、反响、面质等方法组织心理教育课程。3.设计、实施个案辅导能力针对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设计并实施个案辅导,是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个案辅导包括:对心理素质不良学生的辅导,对心理安康不良学生的辅导。个案辅导是实施补救性心理教育的重要手段。小学教师应该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对个体心理问题的性质及产生原因做出科学的分析,能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与技术设计教育方案,作相应的处理,并不断检查方案实施的效果。4 实施有效心理评估的能力评估是心理教育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心理教育评估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有关的客观资料,对学校

18、心理教育工作的成效及其存在的缺乏做出恰当的评价。通过评估,了解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决定今后工作的方向。心理教育评估包括编制评估量表、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并作准确判断等方面。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毕生开展的过程。对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主要有四种有效的模式:(一)理论学习模式(二)实践参与模式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本人的实践活动。实践参与模式首先要求教师勇于实践,能针对心理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有方案的研宄;其次要勤于实践,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心理教育活动;第三要善于实践,即尽快掌握心理教育的根本方法和技巧,使心理教育活动标准化,增强心理教育活动的效益。实践参

19、与的形式有:活动观摩、自主实践和集中研讨。通过活动观摩使参加培训的教师明确心理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了解心理教育课程的根本组织形式和活动的方法,深刻理解以学生和活动为主的心理教育根本原那么。通过自主实践,使受培训教师能开设心理教育课,组织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活动。通过集中研讨,使教师不断总结经历,将实践经历提升到理论层面。(三)研究探究模式开展课题研宄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运用研宄探宄模式应实现“两个性”:一是实践性。在确定研宄课题时,要针对本校、本班级学生及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选择研宄内容、确定研宄方法。在行动中研宄,在研宄中提高。要注意积累研宄中的第一手资料,要有研宄

20、过程的典型案例,有利于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推广。二是创造性。教育科研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心理教育的课题也要有开拓创新的成果,不能完全重复他人的实践经历和成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的意识、精神和能力,并在探宄的过程中充分表达出来。(四)综合化模式综合化模式是对上述理论学习、实践参与、研宄探宄三种培养模式的综合运用。为了克服上述三种模式的缺乏之处,将三种模式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可以起到优势互补、事半功倍的作用。它防止了单一模式的片面性,表达了综合性、整体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形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教师个人的自我教育与自我训练。为了提高自己的心理教育能力水平,教师要有自觉进展心理教育的需要,充分认识心理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要培养自己对心理教育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动机;要有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坚信人人都有宏大的心理潜能可以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