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标准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7273343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PT 页数:190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atf16949标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iatf16949标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iatf16949标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iatf16949标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iatf16949标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atf16949标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atf16949标准解析(1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ATF169492016IATF169492016标准解析标准解析培训目标了解IATF16949标准的背景了解IATF16949:2016的主要变化掌握“七项管理原则”的内涵掌握IATF16949:2016标准各章节的内容ISO9000族标准的演变IATF16949标准的背景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l成立于1946年l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l成员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是ISO的正式成员,代表中国参加ISO的国家机构是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CSBTS)l由相关的技术委员会负责讨论和建立标

2、准(9000族的标准就是由TC176,既ISO第176个“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组织编制的)l经相关成员国批准后颁布l目前已发布10,000多个国际标准IATF16949标准的背景与我们相关的与我们相关的ISOISO标准:标准:u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 QMS uISO14000族:环境管理体系 EMS uISO18000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MS 而16949就是在ISO9000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适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标准,是由ISO/TC176和五个汽车工业国家组成的国际汽车推动小组(IATF)共同制订的国际标准,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单一的全球汽车质量体系标

3、准和认证过程。即:n 共同的标准共同的标准n 共同的第三认证共同的第三认证n 相互承认相互承认ISO9001、IATF16949的发展历程IATF16949标准的背景IATF16949转换期的确定IATF16949标准的背景2017.10.12017.10.12018.9.142018.9.142017年年10月月1日之后,停止所有的日之后,停止所有的ISO/TS16949:2009标准的认证,包括初审、监督审核、再标准的认证,包括初审、监督审核、再认证或转移审核认证或转移审核内容内容内容内容时间节点时间节点时间节点时间节点2018年年9月月14日之前,现持日之前,现持ISO/TS16949:

4、2009认证证书的企业必须转换成认证证书的企业必须转换成IATF16949:2016,否则原有证书作废。否则原有证书作废。 ISO/TS16949:2009可以可以结合监督审核、再认证审核进行转换。结合监督审核、再认证审核进行转换。IATF16949:2016 重要变化变化IATF16949新版标准的变化IATF16949新版标准的变化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七项质量管理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积极参与过程方法改进循证决策关系管理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质量管理体系5.管理职责6

5、.资源管理7.产品实现8.测量、分析和改进TS16949:2009TS16949:2009版标准结构版标准结构IATF16949:2016IATF16949:2016版标准结构版标准结构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组织的环境5.领导作用6.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7.支持8.运行9.绩效评价10.改进1.新旧版本结构区别IATF16949新版标准的变化1.1.标准结构变化,由标准结构变化,由8 8章变为章变为1010章。章。2.2.领导作用更加强化,由领导作用更加强化,由5 5条增加到条增加到1010条,明确最高管理者就是质量管理者。条,明确最高管理者就是质量管理者。3.3.将将“全

6、员参与全员参与”修改为修改为“全员积极参与全员积极参与”,明确每个人都要对质量负责,明确每个人都要对质量负责,而不只是质量部门。而不只是质量部门。4.4.将将“组织的知识组织的知识”作为资源,有利于组织有目的学习、积累、应用知识。作为资源,有利于组织有目的学习、积累、应用知识。5.5.更加强化更加强化“过程方法过程方法”,过程方法贯穿体系的建立、运行、测量分析和,过程方法贯穿体系的建立、运行、测量分析和改进。改进。6.6.增加了基于风险的思维。增加了基于风险的思维。7.7.将将“互利的供方关系互利的供方关系”改为改为“关系管理关系管理”,不再单指供方而是相关方。,不再单指供方而是相关方。8.8

7、.将将“意识意识”、“沟通沟通”作为单独的条款。强调要想改变结果必须改变行作为单独的条款。强调要想改变结果必须改变行为,要想改变行为必须改变意识;沟通不仅包括内部沟通,还有外部沟通。为,要想改变行为必须改变意识;沟通不仅包括内部沟通,还有外部沟通。9.9.修改和增加了术语修改和增加了术语IATF 16949IATF 16949:20162016是基于是基于ISO9001ISO9001:20152015建立的,所以建立的,所以ISO9001ISO9001的变的变化也包含在其中,以下为化也包含在其中,以下为ISO9001ISO9001的较大变化点:的较大变化点:IATF16949新版标准的变化IA

8、TF16949新增的条款要求:IATF16949新版标准的变化附录附录B B,为组织正确实施,为组织正确实施IATF 16949IATF 16949:20162016提供了指南。提供了指南。除除非客户有特殊要求,否则组织应基于附录非客户有特殊要求,否则组织应基于附录B B选择适用的工具选择适用的工具/ /方法方法/ /理论,来帮助组织有效实施理论,来帮助组织有效实施IATF 16949IATF 16949:20162016。IATF16949新版标准的变化123识别顾客和要求转化为内部标准和要求顾客:下工序、客:下工序、总装、最装、最终客客户、客、客户代表、代表、政府、政府、法法规机构机构要求

9、:要求:产品的符合性、售品的符合性、售后服后服务、寿命周期、交付、寿命周期、交付能力、价格等等能力、价格等等一、以一、以顾客客为关注焦点关注焦点持续满足要求并努力超越期望只有只有赢得和保持得和保持顾客以及客以及其他相关方的信任才能其他相关方的信任才能获得持得持续成功。成功。下工序反下工序反馈;顾客客满意度意度调查 图纸、技、技术要求;要求;工工艺要求;要求;过程控制能力要求;程控制能力要求; 七项管理原则321确定方向确定方向策划未来策划未来促促进全全员积极参与极参与l统一宗旨和方向一宗旨和方向l制定制定质量方量方针和目和目标l确保确保战略、方略、方针、过程和程和资源源协调一一致致二、二、领导

10、作用作用考考虑所有相关所有相关方的利益方的利益l提高提高顾客客满意度;意度;l向向员工工传达达满足足顾客要求的重要客要求的重要性并帮助其建立性并帮助其建立美好愿景;美好愿景;l帮助供方帮助供方成功;成功;l满足法足法规要求要求l确定确定职责和和权限限l教育和培教育和培训,确保,确保员工能工能胜任任岗位位l提供工作所需的提供工作所需的资源和源和环境境l建立建立良好的激励机良好的激励机制。制。七项管理原则三、全三、全员参与参与七项管理原则员工员工通通过表彰、授表彰、授权和提高能和提高能力,使力,使员工得到尊重、工得到尊重、发展并展并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到自己的重要性供方供方供供应商在企商在企业经营中

11、占的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合作才能比重越来越大。合作才能共共赢,共同,共同进步、一起提步、一起提升才是升才是对双方最有利的。双方最有利的。其他部门其他部门打破部打破部门壁壁垒。我。我们是一是一个个团队,质量量绝不是一个不是一个部部门一个人的事儿一个人的事儿 四、四、过程方法程方法七项管理原则TEXTIIOIOIOIIOOIOIOIOIO 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关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的过程程组成的。系成的。系统的的识别和管理和管理组织所所应用的用的过程,特程,特别是是这些些过程程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程方法。组织O顾客要求顾客要求顾客要求顾客要求顾客满意顾客满意顾客满意顾客

12、满意组织内部组织内部组织内部组织内部顾客导向过程顾客导向过程顾客导向过程顾客导向过程O“章章鱼”图:说明了明了质量管理体量管理体系所需的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改程及其在整改组织中的中的应用。用。IIO支持过程支持过程支持过程支持过程管理过程管理过程管理过程管理过程下下图即公司即公司识别出来的出来的过程:程:七项管理原则l顾客客导向向过程(程(COPCOP):):指那些指那些输入和入和输出直接与出直接与外部外部顾客客联系的系的过程。如程。如产品交付、售后服品交付、售后服务等等l支持支持过程(程(SPSP):):指支持指支持COPCOP功能的功能的过程。程。如如设备管理、人管理、人员管理等管理等l管

13、理管理过程(程(MPMP):):过程与程与过程之程之间的的衔接、接、监控、支持等控、支持等过程。如管程。如管理理评审、业务计划管理等。划管理等。单个个过程可用程可用乌龟图进行分析(每个工作行分析(每个工作单元都可以从元都可以从这些方面考些方面考虑););管理者也可据此提出管理者也可据此提出资源需求源需求七项管理原则五、改五、改进七项管理原则建立持续改进制度丰富持续改进方法列为组织长期目标体系、过程和产品审核PDCA运用统计技术8D让员工看到持续改进带来的好处l成功的组织持续关注改进六、循六、循证决策决策 对事事实、证据和数据的分析可使决策更加客据和数据的分析可使决策更加客观、可信、可信1 12

14、 25 54 43 3测量和收集与目标有关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并明确收集渠道和职责l记录的控制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l可靠的测量系统MSAl数据为真实测量而非臆造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l柏拉图、SPC、关联图等确保数据和信息能为使用者得到和利用l数据和信息既是一个过程的结果,更是另一过程的输入根据对事实的分析、经验和直觉作出决策并采取行动七项管理原则七、关系管理七、关系管理 组织需要管理与相关方的关系需要管理与相关方的关系七项管理原则组织员工合作伙伴所有者供方政府顾客银行处理关系时处理关系时要要考虑风险考虑风险相关方:相关方:可影响可影响决策或活决策或活动、被被决策或活决策

15、或活动所所影响影响、或或自自认为被被决策或活决策或活动影响影响的个人活的个人活组织。哪些场合适合用PPT?IATF16949:2016是是什么什么,如何,如何用用标准条文解析标准条文解析0引言0.1总则0.2质量管理原则0.3过程方法0.3.1总则0.3.2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0.3.3基于风险的思维0.4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5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和承诺5.2方针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6策划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2质量目标

16、及其实现的策划6.3变更的策划7支持7.1资源7.2能力7.3意识7.4沟通7.5形成文件的信息8运行8.1运行策划和控制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与开发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生产和服务提供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9绩效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内部审核9.3管理评审10持续改进10.1总则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3持续改进标准条文解析0引言此部分内容与ISO9001:2015一致,且在前面已对质量管理原则、过程方法等做了描述,不再详述。以下内容为后续章节的理解有帮助,简单说明一下:l在本标准中使用的助动词:“应”表示

17、要求;“宜”表示建议;“可”表示允许;“能够”表示可能或能够;“注”的内容是理解和说明有关要求的指南。l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该方法结合了PDCA循环与基于风险的思维。标准条文解析l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关系图标准条文解析注: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本标准的相应章节 标准条文解析标准条文解析1范围本标准为下列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注1:在本标准

18、中,术语“产品”或“服务”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法定要求。标准条文解析本汽车标准规定了汽车相关产品(包括装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生产,以及(相关时)装配、安装和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本汽车QMS标准适用于制造顾客指定的生产件、服务件和/或配件的组织的现场。应当在整个汽车供应链中实施本汽车QMS标准。1.1 1.1 范围范围汽车行业对汽车行业对ISO 9001:2015ISO 9001:2015的补充的补充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19、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19000:2016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0:2015,IDT)标准条文解析2.1 2.1 规范性引用标准和参考性引用标准规范性引用标准和参考性引用标准附录A (控制计划)为本汽车QMS标准的规范性部分。附录B(参考书目汽车行业补充)为参考性部分,提供了有助于理解或使用本汽车QMS标准的附加信息。标准条文解析3术语和定义GB/T19000:201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标准条文解析3.13.1 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u 配件配件 在交付给最终顾客之前(或之后),与车辆或动力总成以机械或电子方式相连的顾客

20、指定的附加部件(如:定制地垫、车厢衬、轮罩、音响系统加强件、天窗、尾翼、增压器等)。u 产品产品质量先期策划质量先期策划(APQP)(APQP) 对开发某一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支持的产品质量策划过程;APQP对开发过程具有指导意义,并且是组织与其顾客之间共享结果的标准方式;APQP涵盖的项目包括设计稳健性,设计试验和规范符合性,生产过程设计,质量检验标准,过程能力,生产能力,产品包装,产品试验和操作员培训计划。标准条文解析u 售后件售后件 并非由OEM为服务件应用而采购或放行的替换零件,可能按照或未按照原始设备规范进行生产。u授权授权 对某(些)人的成文许可,规定了其在组织内部授予或拒

21、绝权限或制裁有关的权利和责任。u挑战件挑战件( (标准件标准件) ) 具有已知规范、经校准并且可追溯到标准的零件,其预期结果(通过或不通过)用于确认防错装置或检具(如通止规)的功能性。 3.13.1 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标准条文解析u 控制控制计划计划 对控制产品制造所要求的系统及过程的成文描述。u 顾客要求顾客要求 顾客规定的一切要求(如:技术、商业、产品及制造过程相关要求;一般条款与条件;顾客特殊要求等)。u顾客特殊要求顾客特殊要求( (CSR)CSR) 对本汽车QMS标准特定条款的解释或与该条款有关的补充要求。3.13.1 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

22、定义顾客特殊要求很重要,贯穿着整个体系!标准条文解析u 可装配性设计可装配性设计( (DFA)DFA) 出于便于装配的考虑设计产品的过程。(例如,若产品含有较少零件,产品的装配时间则较短,从而减少装配成本。)u可制造性设计可制造性设计( (DFM)DFM) 产品设计和过程策划的整合,用于设计出可简单经济地制造的产品。u 制造和制造和装配的设计装配的设计(DFMA)(DFMA) 两种方法的结合:可制造性设计(DFM)-为更易生产,更高产量及改进的质量的优化设计的过程;可装配性设计(DFA)-为减少出错风险、降低成本并更易装配的设计优化。3.13.1 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标

23、准条文解析u 六六西格玛设计西格玛设计(DFSS)(DFSS) 系统化的方法、工具和技术,旨在稳健设计满足顾客期望并且能够在六西格玛质量水平生产的产品或过程。u 具有具有设计职责的组织设计职责的组织 有权制定一个新的或更改现有产品规范的组织。注:该职责包括在顾客指定的应用范围内,试验并验证设计性能。u 防防错错 为防止制造不合格产品而进行的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及开发。u 升级过程升级过程 用于在组织内部强调或触发特定问题的过程,以便适当人员可对这些情况作出响应并监控其解决。3.13.1 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标准条文解析u 故障树分析故障树分析法法(FTA)(FTA) 分

24、析系统非理想状态的演绎失效分析法;通过创建整个系统的逻辑框图,故障树分析法显示出各失效、子系统及冗余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u 试验室试验室 用于检验、试验或校准的设施,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冶金、尺寸、物理、电性能或可靠性试验。u试验室范围试验室范围 包含下列内容的受控文件:试验室有资格进行的特定试验、评价或校准;用来进行上述活动的设备的清单,以及用来进行上述活动的方法和标准的清单。3.13.1 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标准条文解析u 制造制造 制作或加工的过程:生产原材料;加工生产件或服务件;装配;或热处理、焊接、涂漆、电镀或其他表面处理服务。u 制造可行性制造可行性 对

25、拟建项目的分析和评价,以确定该项目是否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能够制造出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如适用):在预计成本范围内,是否必要的资源、设施、工装、产能、软件及具有所需技能的人员,包括支持功能,或者计划是可用的。u 制造服务制造服务 试验、制造、分销部件和组件并为其提供维修服务的公司。3.13.1 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标准条文解析u 多方多方认证方法认证方法 从可能会影响一个团队如何管理过程的所有相关方获取输入信息的方法,团队成员包括来自组织的人员,也可能包括顾客代表和供方代表;团队成员可能来自组织内部或外部;若情况许可,可采用现有团队或特设团队;对团

26、队的输入可能同时包含组织输入和顾客输入。u 未未发现故障发现故障(NTF)(NTF) 表示针对服务期间被替换的零件,经车辆或零件制造商分析,满足“良品件”的全部要求(亦称为“未发现错误”或“故障未发现”。u 外包外包过程过程 由外部组织履行的一部分组织功能(或过程)。3.13.1 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标准条文解析u 周期性周期性检修检修 用于防止发生重大意外故障的维护方法,此方法根据故障或中断历史,主动停止使用某一设备或设备子系统,然后对其进行拆卸、修理、更换零件、重新装配并恢复使用。u 预见性维护预见性维护 通过对设备状况实施周期性或持续监视来评价在役设备状况的一种方

27、法或一套技术,以便预测应当进行维护的具体时间。u 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为了消除设备失效或非计划性生产中断的原因而策划的定期活动(基于时间的周期性检验和检修),它是制造过程设计的一项输出。3.13.1 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标准条文解析u 超额超额运费运费 合同交付之外发生的超出成本或费用。 注:它可能是由于方法、数量、未按计划或延迟交付等原因引起。u 产品产品 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u 产品安全产品安全 与产品设计和制造有关的标准,确保产品不会对顾客造成伤害或危害。u 生产停工生产停工 制造过程空闲的情况,时间跨度可从几个小时到几个月不等。3.13.1

28、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标准条文解析u 反应反应计划计划 检测到异常或不合格事件时,控制计划中规定的行动或一系列步骤。u 外部外部场所场所 支持现场并且为非生产过程发生的场所。u 服务服务件件 按照OEM规范制造的,由OEM为服务件应用而采购或放行的替换件,包括再制造件。u 现场现场 发生增值制造过程的场所。3.13.1 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标准条文解析u特殊特殊特性特性 可能影响安全性或产品法规符合性、可装配性、功能、性能、要求或产品的后续处理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u特殊特殊状态状态 一种顾客识别分类的通知,分配给由于重大质量或交付问题,未能满

29、足一项或多项顾客要求的组织。u 支持功能支持功能 对同一组织的一个(或多个)制造现场提供支持的(在现场或外部场所进行的)非生产活动。3.13.1 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特殊特性是整个顾客要求控制的重点!标准条文解析u 全面生产维护全面生产维护 一个通过为组织增值的机器、设备、过程和员工,维护并改善生产及质量体系完整性的系统。u 权衡权衡曲线曲线 用于理解产品各设计特性的关系并使其相互沟通的一种工具;产品一个特性的性能映射于Y轴,另一特性的性能映射于X轴,然后可绘制出一条曲线,显示产品相对于这两个特性的性能。u 权衡权衡过程过程 绘制并使用产品及其性能特性的权衡曲线的一种方

30、法,这些特性确立了设计替代方案之间的顾客、技术及经济关系。3.13.1 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对汽车工业的术语和定义标准条文解析4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4.2确定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这是新版ISO9001:2015新增的一个章节,新增了4.1和4.2条款要求!标准条文解析4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组织应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注1:这些因素可以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注2:考虑来自于国际、国内、地区和

31、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有助于理解外部环境。注3:考虑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等相关因素,有助于理解内部环境。标准条文解析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由于相关方对组织持续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影响或潜在影响,因此,组织应确定:a)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b)这些相关方的要求。组织应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标准条文解析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组织应界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a)4.1中提及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b)4.2中提及的相关方

32、的要求;c)组织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本标准中的全部要求适用于组织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组织应实施本标准的全部要求。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应作为成文信息,可获得并得到保持。该范围应描述所覆盖的产品和服务类型,如果组织确定本标准的某些要求不适用于其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应说明理由。只有所确定的不适用的要求不影响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的能力或责任,对增强顾客满意也不会产生影响,方可声称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标准条文解析4.3.1 4.3.1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补充补充支持功能,不论是在现场或远离现场(例如:设计中心,公司总部,配送中心),应包含在质量管理体系(QMS)范围内。本汽车

33、QMS标准唯一允许的删减是ISO9001第8.3条中的产品设计和开发要求。删减应以形成文件的信息(见ISO 9001第7.5条)的形式进行证明和保持。允许的删减不包括制造过程设计。4.3.2 4.3.2 顾客特殊要求顾客特殊要求 新增应对顾客特殊要求进行评价,并将其包含在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标准条文解析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1组织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内的应用,且应:a)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

34、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d)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其可获得;E)分配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f)按照6.1的要求应对风险和机遇;g)评价这些过程,实施所需的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h)改进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文解析4.4.1.1 4.4.1.1 产品和过程的符合性产品和过程的符合性 新增组织应确保所有产品和过程,包括服务件及外包的产品和过程,符合一切适用的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见第8.4.2.2条)。标准条文解析4.4.1.2 4.4.1.2 产品安全产品安全 新增组织应有形成文件的过程,用于与产品安全有关的产品和制造过程管理;适

35、用时,形成文件的过程应包括但不限于:a) 组织对产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的识别;b) 向顾客通知a)项中的要求;c) 设计FMEA的特殊批准;d) 产品安全相关特性的识别;e) 产品及制造时安全相关特性的识别和控制;f) 控制计划和过程FMEA的特殊批准;g) 反应计划(见第9.1.1.1条);标准条文解析针对此条款,程序文件中新增产品安全管理程序4.4.1.2 4.4.1.2 产品安全产品安全 新增h) 包括最高管理者在内的,明确的职责,升级过程和信息流的定义,以及顾客通知;i) 组织或顾客为与产品安全有关的产品和相关制造过程中涉及的人员识别的培训;j) 产品或过程的更改在实施之前应获得批准,包

36、括因过程和产品更改导致的潜在后果的评估(见第8.3.6条);k) 整个供应链中关于产品安全要求的传递,包括顾客指定的货源(见第8.4.3.1条);l) 整个供应链中按制造批次(至少)的产品可追溯性(见第8.5.2.1条);m) 为新产品导入的经验教训。注:特殊批准是指负责批准含有安全相关内容文件的职能机构(通常为顾客)作出的额外批准。标准条文解析4.4.2在必要的范围和程度上,组织应:a)保持成文信息以支持过程运行;b)保留成文信息以确信其过程按策划进行。文件或流程记录标准条文解析5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和承诺5.2方针5.3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标准条文解析5.1领导作用和承诺5.1.1总则

37、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a)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b)确保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c)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与组织的业务过程;d)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e)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是可获得的;f)沟通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g)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h)促使人员积极参与、指导和支持他们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i)推动改进;j)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注:本标准使用的“业务”一词可广义地理解为涉及组织存在目的的核心活动,无论是公营

38、、私营、营利或非营利组织。标准条文解析5.1.1.1 5.1.1.1 公司责任公司责任 新增!组织应明确并实施公司责任方针,至少包括反贿赂方针、员工行为准则以及道德准则升级政策(“举报政策”)。5.1.1.2 5.1.1.2 过程有效性和效率过程有效性和效率 结果和成本最高管理者应评审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以评价并改进过程有效性和效率。过程评审活动的结果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见第9.3.2.1条)。5.1.1.3 5.1.1.3 过程拥有者过程拥有者 新增!最高管理者应确定过程拥有者,由其负责组织的各过程和相关输出的管理。过程拥有者应了解他们的角色,并且具备胜任其角色的能力(见ISO 900

39、1第7.2条)。标准条文解析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最高管理者应通过确保以下方面,证实其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a)确定、理解并持续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b)确定和应对风险和机遇,这些风险和机遇可能影响产品和服务符合性以及增强顾客满意能力;c)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标准条文解析5.2方针5.2.1制定质量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制定、实施和保持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应:a)适应组织的宗旨和环境并支持其战略方向;b)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c)包括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d)包括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5.2.2制定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应:a)可获得并保持成文信息;b)在组织内得到沟

40、通、理解和应用;c)适宜时,可为有关相关方所获取。标准条文解析5.3组织内的角色、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相关角色的职责、权限得到分配、沟通和理解。最高管理者应分配职责和权限,以: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b)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c)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及其改进机会(见10.1),特别是向最高管理者报告;d)确保在整个组织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e)确保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标准条文解析5.3.1 5.3.1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补充补充最高管理者应向人员指派职责和权限,以确保顾客要求得到满足。这些指派应形成文件。这包括但

41、不限于:特殊特性的选择,质量目标和相关培训的设置,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设计和开发,产能分析,物流信息,顾客计分卡以及顾客门户网站。不再强制要求设置管理者代表和顾客代表,其职责由最高管理者及其指派的人员(一个人或一组人)负责!标准条文解析5.3.2 产品要求和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产品要求和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a) 负责产品要求符合性的人员有权停止发运或生产以纠正质量问题;注:由于一些行业中的过程设计,并非总是能立即停止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受影响批次进行控制,以防将其发运给顾客。b) 拥有纠正措施权限和职责的人员能够及时获知与要求不符的产品或过程,以确保避免将不合格品发运给

42、顾客,并确保所有潜在不合格品得到识别和遏制;c) 所有班次的生产作业都安排有负责确保产品要求符合性的负责人员或代理职责人员。每个班次都要安排检验员标准条文解析6策划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3变更的策划标准条文解析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新增6.1.1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应考虑到4.1所提及的因素和4.2所提及的要求,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b)增强有利影响;c)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d)实现改进。基于风险的思维使组织能够确定可能导致其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偏离策划结果的各种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不利影响,

43、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出现的机遇。针对此条款,程序文件中新增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法审部标准条文解析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2组织应策划:a)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b)如何:1)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见4.4);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应对措施应与风险和机遇对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相适应。注1:通过信息充分的决策,应对风险可选择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或后果,分担风险,或保留风险。注2: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和其他可行之处,以应对组织或其顾客的需求。标准条文解析

44、6.1.2.1 6.1.2.1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组织应在风险分析中至少包含从产品召回、产品审核、现场退货和返修、投诉、报废及返工中吸取的经验教训。组织应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风险分析结果的证据。对于风险的分析可以收集到DFMEA/PFMEA、经验知识库中标准条文解析6.1.2.2 6.1.2.2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组织应确定并实施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严重程度相适应。组织应建立一个用于减轻风险负面影响的过程,过程包括以下方面:a) 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b) 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c) 确定并实施所需的措施;d) 所采取措施的成文信息;

45、e) 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的有效性;f) 利用取得的经验教训预防类似过程中的再次发生(见ISO 9001第7.1.6条)。标准条文解析6.1.2.3 6.1.2.3 应急计划应急计划组织应:a) 对维持生产输出并确保顾客要求得以满足而言必不可少的所有制造过程和基础设施设备,识别并评价相关的内部和外部风险;b) 根据风险和对顾客的影响制定应急计划;c) 准备应急计划,以在下列任一情况下保证供应的持续性:关键设备故障(另见第8.5.6.1.1条);外部提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中断;常见自然灾害;火灾;公共事业中断;劳动力短缺;或者基础设施毁坏;d) 作为对应急计划的补充,包含一个通知顾客和其他相关方

46、的过程,告知影响顾客作业的任何情况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标准条文解析6.1.2.3 6.1.2.3 应急计划应急计划e) 定期测试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如:模拟,视情况而定);f) 利用包括最高管理者在内的多方论证小组对应急计划进行评审(至少每年一次),并在需要时进行更新;g) 对应急计划形成文件,并保留描述修订以及更改授权人员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应急计划应包含相关规定,用以在发生生产停止的紧急情况后重新开始生产之后,以及在常规停机过程未得到遵循的情况下,确认制造的产品持续符合顾客规范。标准条文解析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2.1组织应对相关职能、层次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设定质量目标。质量目标

47、应:a)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b)可测量;c)考虑适用的要求;d)与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e)予以监视;f)予以沟通;g)适时更新。组织应保持有关质量目标的成文信息。标准条文解析6.2.2策划如何实现质量目标时,组织应确定:a)要做什么;b)需要什么资源;c)由谁负责;d)何时完成;e)如何评价结果。6.2.2.1 6.2.2.1 质量目标及其质量目标及其实现实现的策划的策划补充补充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为整个组织内的相关职能、过程和层次定义、建立并保持符合顾客要求的质量目标。组织在建立其年度(至少每年一次)质量目标和相关绩效指标(内部和外部)时,应考虑组织对相关方及其有关要求的评审结果

48、。标准条文解析6.3变更的策划当组织确定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变更时,变更应按所策划的方式实施(见4.4)。组织应考虑:a)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b)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c)资源的可获得性;d)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标准条文解析7支持7.1资源7.2能力7.3意识7.4沟通7.5形成文件的信息标准条文解析7.1资源7.1.1总则组织应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应考虑:a)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局限;b)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得的资源。7.1.2人员组织应确定并配备所需的人员,以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运行和控制其过程。标准条文解析7.1.3基础设施组织应确

49、定、提供并维护所需的基础设施,以运行过程并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注:基础设施可包括:a)建筑物和相关设施;b)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c)运输资源;新增d)信息和通迅技术。标准条文解析7.1.3.1 7.1.3.1 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 新增组织应使用多方论证的方法,包括风险的识别和风险的降低方法来开发并改进工厂、设施和设备的计划。在设计工厂布局时,组织应:a) 优化材料的流动和搬运,以及对空间场地的增值利用,包括对不合格品的控制;b) 在适用时,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 应开发并实施对新产品或新操作的制造可行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制造可行性评估应包括产能策划。这些方法还应适用于评价现

50、有操作的建议的更改。 组织应保持过程的有效性,包括定期的风险的重新评价,以纳入在过程批准、控制计划维护(见第8.5.1.1条)及作业准备的验证(见第8.5.1.3条)期间作出的任何更改。 制造可行性评估和产能策划的评价应为管理评审的输入(见ISO 9001第9.3条)。 注1:这些要求应当包括对精益制造原则的应用。 注2:这些要求应当应用于供应商现场的活动,如适用。标准条文解析7.1.4过程运行环境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所需的环境,以运行过程并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注:适当的过程运行环境可能是人文因素与物理因素的结合,例如:a)社会因素(如无歧视、和谐稳定、无对抗);b)心理因素(如减压、预防过

51、度疲劳、保证情绪稳定);c)物理因素(如温度、热量、湿度、照明、空气流通、卫生、噪声等)。由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同,这些因素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注:在ISO45001(或等效标准)第三方认证被认可的情况下,该认证可以证明组织符合本要求的人员安全事项。7.1.4.17.1.4.1过程运行环境过程运行环境补充补充 组织应保持生产现场处于与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要求相协调的有序、清洁和整理的状态。标准条文解析7.1.5监视和测量资源7.1.5.1总则当利用监视或测量活动来验证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时,组织应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以确保结果有效和可靠。组织应确保所提供的资源:a)适合所开展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的特定

52、类型;b)得到维护,以确保持续适合其用途。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成文信息,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适合其用途的证据。标准条文解析针对此条款,程序文件中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变更为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质量部7.1.5.1.17.1.5.1.1测量系统分析测量系统分析应进行统计研究来分析在控制计划所识别的每种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的结果中呈现的变差。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接收准则应与测量系统分析的参考手册相一致。如果得到顾客批准,其它分析方法和接收准则也可以使用。替代方法的顾客接受记录应与替代测量系统分析的结果一起保留(见第9.1.1.1条)。注:测量系统分析的优先级应当关注关键或特殊产品或过程特性。标准条文

53、解析7.1.5监视和测量资源7.1.5.2测量溯源当要求测量溯源时,或组织认为测量溯源是信任测量结果有效的前提时,测量设备应: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保留作为校准或检定依据的成文信息;b)予以标识,以确定其状态;c)予以保护,防止可能使校准状态和随后的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损坏或劣化。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时,组织应确定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注:一个可追溯到装置校准记录的编号或其它标识符,满足ISO 9001:2015要求的意图。标准条文解析7.1.5.2.17

54、.1.5.2.1校准校准/ /检定检定记录记录组织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用于管理校准/检定记录。用以提供符合内部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及顾客规定要求证明的所有量具、测量和试验设备(包括员工拥有的测量设备、顾客拥有的设备或现场供应商拥有的设备),其校准或检定活动的记录应予以保持。组织应确保校准/检定活动和记录应包括以下细节:a) 根据影响测量系统的工程更改进行的修订;b) 校准/检定时获得的任何偏离规范的读数;c) 对偏离规范情况导致的产品预期使用风险的评估;标准条文解析7.1.5.2.17.1.5.2.1校准校准/ /检定检定记录记录d) 当在计划的检定或校准或使用期间发现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55、被查出偏离校准或存在缺陷,应保留有关此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先前测量结果有效性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包括校准报告上显示的相关标准的最后一次校准日期和下一次校准到期日;e) 如果可疑产品或材料已被发运,对顾客的通知;f) 校准/检定后,有关符合规范的声明;g) 对用于产品和过程控制的软件版本符合规定的验证;h) 所有量具(包括员工拥有的设备、顾客拥有的设备或现场供应商拥有的设备)校准和维护活动的记录;i) 对用于产品和过程控制的生产相关的软件的验证(包括安装于员工拥有的设备、顾客拥有的设备或现场供应商拥有的设备的软件)。标准条文解析7.1.5.37.1.5.3实验室要求实验室要求7.1.5.3.17.

56、1.5.3.1内部实验室内部实验室组织的内部实验室设施应有一个确定的范围,包括其从事所要求的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能力。该实验室范围应包括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实验室至少应为以下事项明确规定并实施要求:a) 实验室技术程序的充分性;b) 实验室人员的能力;c) 产品试验;d) 正确执行这些服务的能力,可追溯到相关过程标准(例如:ASTM、EN等);如果没有可用的国家或国际标准,组织应明确并实施一个验证测量系统能力的方法;e) 顾客要求,如有;f) 对有关记录的评审。注:通过ISO/ICE 17025(或等效标准)第三方认可可以证明组织内部实验室符合此要求标准条文解析7.1.5.37.1.5.3

57、实验室要求实验室要求7.1.5.3.27.1.5.3.2外部实验室外部实验室为组织提供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外部/商业/独立实验室应有一个确定的范围,包括其从事所要求的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能力,并且:实验室应通过ISO/IEC 17025或等效的国家标准认可,认可(证书)范围应包括相关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校准证书或试验报告应包含国家认可机构的标志;或应有证据证明该外部实验室可以被顾客接受。注:这些证据可以通过顾客评定来证明,或由顾客批准的第二方机构评估,来证明该实验室满足了ISO/IEC 17025或等效国家标准的意图。第二方机构评估可由评估实验室的组织,采用顾客批准的评估方法进行。当某一

58、设备没有具备资格的实验室时,校准服务可以由设备制造商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应确保第7.1.5.3.1条中的要求得到满足。校准服务的采用,除了由具备资格的(或顾客接受的)实验室提供的以外,需要时,可能需要获得政府监管机构的确认。标准条文解析7.1.6组织的知识组织应确定所需的知识,以运行过程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这些知识应予以保持,并在需要范围内可得到。为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组织应审视现有的知识,确定如何获取或接触更多必要的知识和知识更新。注1:组织的知识是组织特有的知识,通常从其经验中获得。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所使用和共享的信息。注2:组织的知识可以基于:a)内部来源(例如知识产权;从经

59、验获得的知识;从失败和成功项目得到的经验教训;获取和分享未成文的知识和经验;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结果);b)外部来源(例如标准;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部供方收集的知识)。标准条文解析针对此条款,程序文件中新增知识管理程序企管部7.2能力组织应:a)确定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这些人员从事的工作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b)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验,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c)适用时,采取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并评价措施的有效性;d)保留适当的成文信息,作为人员能力的证据。注:采取的适当措施可包括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辅导或重新分配工作,或者聘用、外包给胜任的人员。标准条文

60、解析7.2.1 7.2.1 能力能力补充补充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过程,识别包括意识(见第7.3.1条)在内的培训需求,并使所有从事影响产品要求和过程要求符合性的活动的人员具备能力。从事特定指派任务的人员应按要求进行资格认可,尤其关注对顾客要求的满足。7.2.2 7.2.2 能力能力在职培训在职培训对于承担影响质量要求、内部要求、法规或法律要求符合性的新的或调整职责的人员,组织应对其进行在职培训(其中还应包括顾客要求培训),包括合同工或代理工。在职培训的详细程度应与人员的教育程度及其要在日常工作中执行的任务的复杂程度相称。从事影响质量工作的人员应被告知不符合顾客要求的后果。标准条文解析7.

61、2.3 7.2.3 内部审核员能力内部审核员能力 新增组织应有形成文件的过程,用于验证内部审核员的能力,要考虑到顾客特殊要求。关于审核员能力的更多参考,参见ISO 19011。组织应保持一份合格内部审核员名单。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制造过程审核员和产品审核员应全部能够证实至少具备以下能力:a) 理解汽车审核过程方法,包括基于风险的思维;b) 理解适用的顾客特殊要求;c) 理解ISO 9001和IATF 16949中适用的与审核范围有关的要求;d) 理解与审核范围有关的适用的核心工具要求;e) 理解如何策划、实施、报告以及关闭审核发现标准条文解析7.2.3 7.2.3 内部审核员能力内部审核员能力

62、 新增另外,制造过程审核员还应证实对于待审核的相关制造过程,其具有技术知识,包括过程风险分析(例如PFMEA)和控制计划。产品审核员还应证实其了解产品要求,并能够使用相关测量和试验设备验证产品符合性。在通过培训来取得人员能力的情况下,应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证实培训师的能力符合上述要求。内部审核员能力的维持与改进应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证实:f) 每年执行组织规定的最小数量的审核,并且g) 保持基于内部更改(如:过程技术、产品技术)和外部更改(如ISO 9001、IATF 16949、核心工具及顾客特殊要求)对相关要求的认知。标准条文解析7.2.4 7.2.4 第二方审核员能力第二方审核员能力 新增组

63、织应证实从事第二方审核的审核员的能力。第二方审核员应符合顾客对审核员资质的特定要求,并证实最少具备以下核心能力,包括了解:a) 汽车审核过程方法,包括基于风险的思维;b) 适用的顾客特定和组织特定要求;c) ISO 9001和IATF 16949中适用的与审核范围有关的要求;d) 适用的待审核制造过程,包括PFMEA和控制计划;e) 与审核范围有关的适用的核心工具要求;f) 如何策划、实施、准备审核报告以及关闭审核发现。标准条文解析7.3意识组织应确保其控制范围内的相关工作人员知晓:a)质量方针;b)相关的质量目标;c)他们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改进质量绩效的益处;d)不符合质量管理

64、体系要求的后果。7.3.1 7.3.1 意识意识补充补充 组织应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证实所有员工意识到他们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他们的活动在实现、保持和改进质量中的重要性,包括顾客要求及不合格品带给顾客的风险。7.3.2 7.3.2 员工激励和授权员工激励和授权 组织应保持形成文件的过程,激励员工实现质量目标,进行持续改进,并建立一个促进创新的环境。该过程应包括促进整个组织对质量和技术的认知程度。标准条文解析7.4沟通组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包括:a)沟通什么;b)何时沟通;c)与谁沟通;d)如何沟通;e)由谁负责沟通。标准条文解析针对此条款,程序文件中新增沟通管理程序企管

65、部7.5成文信息7.5.1总则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a)本标准要求的成文信息;b)组织确定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成文信息;注:对于不同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成文信息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可以不同,取决于:组织的规模,以及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的类型;过程的复杂程度及其相互作用;人员的能力。标准条文解析7.5.1.1 7.5.1.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并包括一份质量手册,该手册可以是一系列文件(电子的或硬拷贝)。质量手册的格式和结构由组织自行决定,将取决于组织的规模、文化和复杂性。如果采用一系列文件,则应保留一份构成组织质量手册的文件清单。质量手册

66、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和正当的理由;b) 为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或对其引用;c) 组织的过程及其顺序和相互作用(输入和输出),包括任何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d) 一个显示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内哪些地方满足了顾客特殊要求的文件(即:矩阵)。注:可采用一个显示组织过程如何满足本汽车QMS标准要求的矩阵来辅助在组织过程与本汽车QMS标准之间建立联系。标准条文解析7.5.2创建和更新在创建和更新成文信息时,组织应确保适当的:a)标识和说明(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编号等);B)格式(如语言、软件版本、图表)和载体(如纸质的、电子的);C)评审和批准

67、,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标准条文解析7.5.3成文信息的控制7.5.3.1应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和本标准所要求的成文信息,以确保:a)在需要的场合和时机,均可获得并适用;b)予以妥善保护(如防止泄密、不当使用或缺失)。7.5.3.2为控制成文信息,适用时,组织应进行下列活动:a)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b)存储和防护,包括保持可读性;c)变更控制(比如版本控制);d)保留和处置。对于组织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必需的来自外部的成文信息,组织应进行适当识别,并予以控制。对所保留的作为符合性证据的成文信息应予以保护,防止非预期的更改。注:对成文信息的“访问”可能意味着仅允许查阅,或者意味着允许查

68、阅并授权修改。标准条文解析7.5.3.2.17.5.3.2.1记录的保存记录的保存组织应规定、形成文件并实施记录保存政策。记录的控制应满足法律法规、组织及顾客要求。应保存生产件批准记录、工装记录(包括维护和所有权)、产品和过程设计记录、采购订单(如适用)或者合同和修订,保存期限为产品在现行生产和服务中要求的有效期,再加一个日历年,除非顾客或法规部门另有规定。注:生产件批准形成文件的信息可包括已批准产品、适用的试验设备记录或已批准的试验数据。标准条文解析7.5.3.2.27.5.3.2.2工程规范工程规范组织应有形成文件的过程,描述基于顾客要求的进度进行的所有顾客工程标准/规范及相关修订的评审、

69、分发和实施。当工程标准/规范更改导致产品设计更改时, 参见ISO9001第8.3.6条的要求。当工程标准/规范更改导致产品实现过程更改时,参见ISO9001第8.5.6.1条的要求。组织应保留每项更改在生产中实施日期的记录。实施应包括更新过的文件。应当在收到工程标准/规范更改通知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审。注:当设计记录引用了这些规范,或这些规范影响了生产件批准过程的文件,例如:控制计划、风险分析(如FMEA)等时,这些标准/规范的更改需要对顾客的生产件批准记录进行更新。标准条文解析8运行8.1运行策划和控制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

70、.5生产和服务提供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标准条文解析8.1运行策划和控制为满足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要求,并实施第6所确定的措施,组织应通过以下措施对所需的过程(见4.4)进行策划、实施和控制:a)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b)建立下列内容的准则:1)过程;2)产品和服务的接收。c)确定所需的资源以使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d)按照准则实施过程控制;e)在必要的范围和程度上,确定并保持、保留成文信息,以:1)证实过程已经按策划进行;2)证明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策划的输出应适合组织的运行。组织应控制策划的变更,评审非预期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减轻不利影响。组织应确保外包过程受控(见

71、8.4)。标准条文解析8.1.1 8.1.1 运行策划和控制运行策划和控制补充补充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应包含以下主题:a) 顾客产品要求和技术规范;b) 物流要求;c) 制造可行性;d) 项目策划(参见ISO 9001第8.3.2条);e) 接收准则。ISO 9001第8.1条c)中指明的资源是指所要求的产品特定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8.1.2 8.1.2 保密保密组织应确保正在开发中的顾客签约产品和项目及有关产品信息的保密。标准条文解析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8.2.1顾客沟通与顾客沟通的内容应包括:a)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b)处理问询、合同或订单

72、,包括更改;c)获取有关产品和服务的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投诉;d)处置或控制顾客财产;e)关系重大时,制定有关应急措施的特定要求。8.2.1.18.2.1.1顾客沟通补充顾客沟通补充应按顾客同意的语言进行书面或口头沟通。组织应有能力按顾客规定的语言和形式来沟通必要的信息,包括按顾客规定的计算机语言和格式的数据(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电子数据交换等)。标准条文解析8.2.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的确定在确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时,组织应确保:a)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得到规定,包括:1)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2)组织认为的必要要求。b)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组织所声明的要求。8.2.2.18.2.

73、2.1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补充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补充这些要求应包括回收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作为组织关于产品和制造过程的知识所识别的特性。符合ISO9001第8.2.2条a) 1)项,应包括但不限于:所有适用的与材料的获得、存储、搬运、回收利用、销毁或废弃有关的政府、安全和环境法规。标准条文解析8.2.3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8.2.3.1组织应确保有能力向顾客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在承诺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之前,组织应对如下各项要求进行评审: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c)组织规定的要求;d)适用于产

74、品和服务的法律法规要求;e)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要求。组织应确保与以前规定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要求已得到解决。若顾客没有提供成文要求,组织在接受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注:在某些情况下,如网上销售,对每一个订单进行正式的评审可能是不实际的,作为替代方法,可评审有关的产品信息,如产品目录。标准条文解析8.2.3.1.1 8.2.3.1.1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补充补充组织应保留形成文件的证据,证明对ISO 9001第8.2.3.1条中正式评审要求的放弃有顾客授权。8.2.3.1.2 8.2.3.1.2 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组织应符合顾客对特殊特性

75、的指定、批准文件和控制的要求。8.2.3.1.3 8.2.3.1.3 组织制造可行性组织制造可行性组织应采用多方论证方法来进行分析,以确定组织的制造过程是否是可行的,能够始终生产出符合顾客规定的全部工程和产能要求的产品。组织应为任何对其而言新的制造或产品技术,以及任何更改的制造过程或产品设计进行本可行性分析。此外,组织应当通过生产运行、标杆管理研究或其它适当的方法,确认其能够以所要求的速率生产出符合规范的产品。标准条文解析8.2.3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8.2.3.2适用时,组织应保留与下列方面有关的成文信息:a)评审结果;b)针对产品和服务的新要求。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若产品和服务要

76、求发生更改,组织应确保相关的成文信息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更改的要求。标准条文解析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8.3.1总则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适当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以确保后续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8.3.1.18.3.1.1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补充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补充ISO 9001第8.3.1条的要求应适用于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并且应关注于错误预防而不是探测。组织应对设计和开发过程形成文件。标准条文解析8.3.2设计和开发策划在确定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及其控制时,组织应考虑:a)设计和开发活动的性质、持续时间和复杂程度;b)所需的过程阶段,包括适用的设计和开发评审;

77、c)所需的设计和开发验证和确认活动;d)设计和开发过程涉及的职责和权限;e)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所需的内部和外部资源:f)设计和开发过程参与人员之间接口的控制需求;g)顾客和使用者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需求;h)对后续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要求;i)顾客和其他有关相关方期望的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水平;j)证实已经满足设计和开发要求所需的成文信息。标准条文解析8.3.2.1 8.3.2.1 设计和开发策划设计和开发策划补充补充组织应确保设计和开发策划涵盖组织内部所有受影响的利益相关方及其(适用时)供应链。使用多方论证方法的方面包括但不限于:a) 项目管理(例如:APQP或VDA-RGA);b) 产品和

78、制造过程设计活动(如:DFM和DFA),例如:考虑使用替代的设计和制造过程;c) 产品设计风险分析(FMEA)的开发和评审,包括降低潜在风险的措施;d) 制造过程风险分析(如:FMEA、过程流程、控制计划和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开发和评审。注:多方论证方法通常包括组织的设计、制造、工程、质量、生产、采购、供应商、设备维护和其它适宜的职能人员。标准条文解析8.3.2.2 8.3.2.2 产品设计技能产品设计技能组织应确保负有产品设计职责的人员有能力实现设计要求并具备适用的产品设计工具和技术技能。适合的工具和技术应得到组织的识别。注:基于数学的数字化数据的应用便是一种产品设计技能。8.3.2.3 8.

79、3.2.3 带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的开发带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的开发 新增组织应有一个质量保证过程,用于其带有内部开发的嵌入式软件的产品。应采用软件开发评估方法来评估组织的软件开发过程。组织应按照风险和对顾客潜在影响的优先级,为软件开发能力自评估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组织应将软件开发纳入其内部审核方案的范围(见第9.2.2.1条)。标准条文解析8.3.3设计和开发输入组织应针对所设计和开发的具体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确定基本的要求。组织应考虑:a)功能和性能要求;b)来源于以前类似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信息;c)法律法规要求;d)组织承诺实施的标准和行业规范;e)由产品和服务性质所导致的潜在的失效后果。针对设

80、计和开发的目的,输入应是充分和适宜的,且应完整、清楚。相互矛盾的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得到解决。组织应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成文信息。标准条文解析8 3.3.1 8 3.3.1 产品设计输入产品设计输入组织应对作为合同评审结果的产品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形成文件并进行评审。产品设计输入要求包括但不限于:a) 产品规范,包括但不限于特殊特性(见第8.3.3.3条);b) 边界和对接要求;c) 标识、可追溯性和包装;d) 设计替代的考虑;e) 对输入要求的风险和组织减少/管理风险(包括可行性分析的风险)的能力的评估;f) 产品要求符合性的目标,包括防护、可靠性、耐久性、可服务性、健康、安全、环境、开发

81、的进度和成本等方面;g) 顾客确定的目的地国家的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h) 嵌入式软件的要求。组织应有一个过程,将从以往的设计项目、竞争产品分析(标杆)、供应商反馈、内部输入、使用现场数据和其它相关资源中获取的信息,推广应用于当前和未来相似性质的项目。注:使用权衡曲线是考虑设计替代选择的一种方法。标准条文解析8.3.3.2 8.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组织应对制造过程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形成文件并进行评审,包括但不限于:a) 产品设计输出的数据,包括特殊特性;b) 生产能力、过程能力、进度及成本的目标;c) 制造技术替代选择;d) 顾客要求,如有;e) 以往的开发经验;f

82、) 新材料;g) 产品搬运和人体工学要求;以及h) 可制造性设计和可装配性设计。 制造过程设计应包括使用防错方法,使用的程度应与减轻问题和承受的风险相适应。标准条文解析8.3.3.3 8.3.3.3 特殊特性特殊特性组织应采用多方论证方法来建立、形成文件并实施用于识别特殊特性的过程,包括顾客确定的以及组织风险分析所确定的特殊特性,应包括:a) 所有特殊特性记录进图纸(需要时)、风险分析(例如FMEA)、控制计划和标准作业/操作指导书中;特殊特性用特定的标记进行标识,并且贯穿这些文件中的每一个;b) 为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特殊特性开发控制和监视策略;c) 顾客规定的批准,如有要求;d) 与顾客规定的

83、定义和符号相一致,或在符号转换表给予定义,使用组织的等效符号或标记。如有要求,应向顾客提交符号转换表。标准条文解析8.3.4设计和开发控制组织应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a)规定拟获得的结果;b)实施评审活动,以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c)实施验证活动,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d)实施确认活动,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预期用途;e)针对评审、验证和确认过程中确定的问题采取必要措施;f)保留这些活动的成文信息。注: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具有不同目的。根据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具体情况,可以单独或以任意组合进行。标准条文解析8.3.4.1 8.3.

84、4.1 监测监测产品和过程的设计和开发期间特定阶段的测量应予以、分析,并将汇总的结果报告,作为对管理评审的输入(见第9.3.2.1条)。当顾客要求时,产品和过程开发活动的测量应在顾客规定或同意的阶段向顾客报告。 注:适当时,这些测量可包括质量风险、成本、前置期、关键路径和其它测量。8.3.4.2 8.3.4.2 设计和开发确认设计和开发确认应根据顾客要求,包括任何适用的行业和政府机构发布的监管标准,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设计和开发确认的进度应与顾客规定的进度相符。在与顾客有合同约定的情况下,设计和开发确认应包括评价组织的产品,包括嵌入式软件在最终顾客产品系统内的相互作用。标准条文解析8.3.4

85、.3 8.3.4.3 样件计划样件计划当顾客要求时,组织应制定样件计划和控制计划。只要可能,组织应使用与正式生产中相同的供应商、工装和制造过程。应监视所有的性能试验活动的及时完成和要求符合性。 当服务被外包时,组织应将控制的类型和程度纳入其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以确保外包服务符合要求(见ISO9001第8.4条)。8.3.4.4 8.3.4.4 产品批准过程产品批准过程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产品和制造过程符合顾客规定要求的批准过程。在提交他们的产品给顾客批准前,组织应根据ISO 9001第8.4.3条,对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审批。如顾客要求,组织应在发运之前获得形成文件的产品批准。此类批

86、准的记录应予以保存。注:产品的批准应当在制造过程验证验证之后进行。标准条文解析8.3.5设计和开发输出组织应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a)满足输入的要求;b)对于后续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过程是充分的;c)包括或引用监视和测量的要求,适当时,包括接收准则;d)规定产品和服务特性,这些特性对于实现预期目的、安全和正确提供是必须的。组织应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成文信息。标准条文解析8.3.5.1 8.3.5.1 设计和开发输出设计和开发输出补充补充 产品设计输出应对照产品设计输入要求并以适合于验证和确认的形式表达。适用时,产品设计输出应包括但不限于:a) 设计风险分析(FMEA);b) 可靠性研究结果;c

87、) 产品特殊特性;d) 产品设计防错结果,例如:DFSS、DFMA和FTA;e) 产品定义,包括三维模型、技术数据包、产品制造信息,以及产品设计几何尺寸与公差(GD&T);f) 二维图纸、产品制造信息以及几何尺寸与公差(GD&T);g) 产品设计评审结果;h) 服务诊断指南和维修及可服务性指导书;i) 服务件要求;j) 发运的包装和标签要求。注:临时设计输出应当包含通过权衡过程正在解决的工程问题。标准条文解析8.3.5.2 8.3.5.2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制造过程设计输出 组织应对制造过程的设计输出以能够对照制造过程的设计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形成文件。组织应对照制造过程设计输入的要求对输出进行验

88、证。制造过程设计输出应包括但不限于:a) 规范和图纸;b) 产品和制造过程的特殊特性;c) 对影响特性的过程输入变量的识别;d) 用于生产和控制的工装和设备,包括设备和过程的能力研究;e) 制造过程流程图/制造过程平面布置图,包括产品、过程和工装的联系;标准条文解析8.3.5.2 8.3.5.2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制造过程设计输出f) 能力分析(包括产能);g) 制造过程FMEA;h) 维护计划和指导书;i) 控制计划(见附录A);j) 标准作业和作业指导书;k) 过程批准的接收准则;l) 有关质量、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测量性的数据;m) 适用时,防错的识别和验证结果;n) 产品/制造过程不符合

89、的快速探测、反馈和纠正的方法。标准条文解析8.3.6设计和开发更改组织应对产品和服务设计和开发期间以及后续所做的更改进行适当的识别、评审和控制,以确保这些更改对满足要求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组织应保留下列方面的成文信息:a)设计和开发变更;b)评审的结果;c)变更的授权;d)为防止不利影响而采取的措施。标准条文解析针对此条款和8.5.6条款,程序文件中新增变更管理程序技术部8.3.6.1 8.3.6.1 设计和开发更改设计和开发更改- -补充补充 组织应评价在初始产品批准之后的所有设计更改,包括组织或其供应商提出的,评价这些更改对配合、形式、功能、性能和/或耐久性的潜在影响。这些更改应对照顾客要求

90、进行确认,并在生产实施之前得到内部批准。 如顾客要求,组织应在生产实施之前,从顾客处获得形成文件的批准或弃权。 对于带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组织应对软硬件的版本级别形成文件,作为更改记录的一部分。标准条文解析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1总则组织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在下列情况下,组织应确定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实施的控制:a)外部供方的产品和服务将构成组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b)外部供方代表组织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c)组织决定由外部供方提供过程或部分过程。组织应基于外部供方按照要求提供过程、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确定并实施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

91、、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准则。对于这些活动和由评价引发的任何必要的措施,组织应保留成文信息。8.4.1.18.4.1.1总则总则补充补充组织应将影响顾客要求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例如分装、排序、挑选、返工和校准服务,纳入其对外部提供的产品、过程和服务的定义范围。标准条文解析8.4.1.28.4.1.2供应商选择过程供应商选择过程组织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供应商选择过程。选择过程应包括:a) 对所选供应商产品符合性以及组织向其顾客不间断产品供应的风险评估;b) 相关质量和交付绩效;c) 对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d) 多方论证决策;以及e) 对软件开发能力的评估,如适用。标准条文解析8.4.1.28.4

92、.1.2供应商选择过程供应商选择过程应当考虑的其它供应商选择准则包括: 汽车业务量(绝对值,以及占总业务量的百分比); 财务稳定性; 采购的产品、材料或服务的复杂性; 所需技术(产品或过程); 可用资源(如:人员、基础设施)的充分性; 设计和开发能力(包括项目管理); 制造能力; 更改管理过程; 业务连续性规划(如:防灾准备、应急计划); 物流进程; 顾客服务。标准条文解析8.4.1.3 8.4.1.3 顾客指定的货源顾客指定的货源( (指向性购买指向性购买) )当顾客指定时,组织应从顾客指定的货源处采购产品、材料或服务。第8.4条的所有要求(除了IATF 16949第8.4.1.2条中的要求

93、)适用于组织对顾客指定货源的控制,除非组织与顾客之间的合同另有特殊约定。标准条文解析8.4.2控制类型和程度组织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不会对组织稳定地向顾客交付合格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组织应:a)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中;b)规定对外部供方的控制及其输出结果的控制;c)考虑:1)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稳定地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潜在影响;2)由外部供方实施控制的有效性;d)确定必要的验证或其他活动,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标准条文解析8.4.2.1 8.4.2.1 控制类型和程度控制类型和程度补充补充 组

94、织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以识别外包过程并选择控制的类型和程度,用于验证外部提供的产品、过程和服务对内部(组织的)要求和外部顾客要求的符合性。 该过程应包括基于供应商绩效和产品、材料或服务风险的评价,增加或减少控制类型和程度以及开发活动的准则和措施。8.4.2.2 8.4.2.2 法律和法规要求法律和法规要求 组织应有形成文件的过程,确保所采购的产品、过程和服务符合收货国、发运国和顾客确定的目的国(如有提供)的现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 如果顾客为特定产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确定了特殊控制,组织应确保按照规定实施并保持这些控制,包括在供应商处。标准条文解析8.4.2.3 8.4.2.3 供应商质量管理

95、体系要求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组织应要求其汽车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开发、实施并改进一个通过 ISO 9001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除非顾客另外授权如:下文的a)项,最终目标是通过本汽车QMS标准的认证。除非顾客另有规定,应当根据以下顺序来达成本要求:a) 经由第二方审核符合ISO 9001;b) 经由第三方审核通过ISO 9001认证;除非顾客另有规定,组织的供应商应通过保持认证机构出具的第三方认证证明来证实对ISO 9001的符合性,证明上应有被承认的IAF MLA(国际认可论坛多边相互承认协议)成员的认可标志,其中,认可机构的主要范围包括ISO/IEC 17021管理体系认证;c) 通过ISO

96、9001认证,同时经由第二方审核符合其它顾客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例如:次级供应商最低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要求MAQMSR或等效要求;d) 通过ISO9001认证,同时经由第二方审核符合IATF16949;e) 经由第三方审核通过IATF 16949认证(IATF认可的认证机构进行的有效的供应商IATF 16949第三方认证)。标准条文解析8.4.2.3.1 8.4.2.3.1 汽车产品相关软件或带有嵌入式软件的汽汽车产品相关软件或带有嵌入式软件的汽车产品车产品 新增组织应要求其汽车产品相关软件或带有嵌入式软件的汽车产品的供应商为各自产品实施并保持一个软件质量保证过程。应采用软件开发评估方法来评

97、估供应商的软件开发过程。组织应按照风险和对顾客潜在影响的优先级,要求供应商为软件开发能力自评估保存形成文件的信息。标准条文解析8.4.2.4 8.4.2.4 供应商监测供应商监测 组织应为供应商绩效评价制定形成文件的过程和准则,以便确保外部提供的产品、过程和服务符合内部要求和外部顾客要求。 至少应监视以下供应商绩效指标:a) 已交付产品对要求的符合性;b) 在收货工厂对顾客造成的干扰,包括整车候检和停止发运;c) 交付进度的绩效;d) 超额运费发生次数。 如顾客规定,组织还应视情况在供应商绩效监视中包括:e) 与质量或交付有关的特殊状态顾客通知;f) 经销商退货、保修、使用现场措施或召回。标准

98、条文解析8.4.2.4.1 8.4.2.4.1 第第二方审核二方审核 新增组织的供应商管理方法中应包括一个第二方审核过程。第二方审核可以用于:a) 供应商风险评估;b) 供应商监视;c)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d) 产品审核;e) 过程审核。基于风险分析,包括产品安全/法规要求、供应商绩效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水平,组织应至少对第二方审核的需求、类型、频率和范围确定准则形成文件。组织应保留第二方审核报告的记录。如果第二方审核的范围是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则方法应与汽车过程方法相符。注:可从IATF审核员指南和ISO 19011获得指导。标准条文解析针对此条款,程序文件中新增二方审核管理程序质

99、量部8.4.2.5 8.4.2.5 供应商开发供应商开发组织应对其现行供应商确定所需供应商开发行动的优先级、类型、程度和时间安排。用于确定的输入应包括但不限于:a) 通过供应商监视识别的绩效问题(见第8.4.2.4条);b) 第二方审核发现(见第8.4.2.4.1条);c) 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状态;d) 风险分析。组织应采取必要措施,以解决未决的(不符合要求的)绩效问题并寻求持续改进的机会。标准条文解析8.4.3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组织应确保在与外部供方沟通之前所确定的要求是充分和适宜的。组织应与外部供方沟通以下要求:a)所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b)对下列内容的批准:1)产品和服务;2)

100、方法、过程和设备;3)产品和服务的放行;c)能力,包括所要求的人员资格;d)外部供方与组织的接口;e)组织使用的对外部供方绩效的控制和监视;f)组织或其顾客拟在外部供方现场实施的验证或确认活动。8.4.3.1 8.4.3.1 提供给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外部供方的信息- -补充补充组织应向其供应商传达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并要求供应商将所有适用要求沿着供应链逐级传递到制造点。标准条文解析8.5生产和服务提供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组织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a)可获得成文信息,以规定以下内容:1)拟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或进行的活动

101、的特征;2)拟获得的结果。b)可获得和使用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资源;c)在适当阶段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以验证是否符合过程或输出的控制准则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d)为过程的运行提供适宜的基础设施,并保持适宜的环境;e)配备胜任的人员,包括所要求的资格;f)若输出结果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应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进行确认,并定期再确认;g)采取措施防止人为错误;h)实施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注:适宜的基础设施包括确保产品符合性所需的适当的制造设备。监视和测量资源包括确保制造过程的有效控制所需的适当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标准条文解析8.5.1.1 8.5.1.1 控制计划控制

102、计划组织应对相关现场和所有提供的产品,在系统、子系统、部件和/或材料各层次上(根据附录A)制定控制计划,包括那些生产散装材料和零件的过程。对于使用共同制造过程的散装材料和相似零件,族控制计划是可接受的。组织应有用于试生产和生产的控制计划,该计划显示联系和包含了来自设计风险分析(如果顾客提供了)、过程流程图和制造过程风险分析输出(例如FMEA)的信息。标准条文解析8.5.1.1 8.5.1.1 控制计划控制计划 如果顾客要求,组织应提供试生产和量产控制计划执行期间收集的测量和符合性数据。组织应在控制计划中包含以下内容:a) 用于制造过程的控制手段,包括作业准备的验证;b) 首件/末件确认,适用时

103、;c) 用于顾客和组织确定的特殊特性(见附录A)控制的监视方法;d) 顾客要求的信息,如有;e) 规定的反应计划(见附录A);当检测到不合格品,过程会变得不稳定或统计能力不足时。组织应针对如下任一情况对控制计划进行评审,并在需要时更新:f) 当组织确定其已经向顾客发运了不合格品;g) 当发生任何影响产品、制造过程、测量、物流、供应货源、生产量或风险分析(FMEA)的变更(见附录A);h) 在收到顾客投诉并实施了相关纠正措施之后,适用时;i) 基于风险分析的设定频率。如果顾客要求,组织应在控制计划评审和修订后获得顾客批准。标准条文解析8.5.1.2 8.5.1.2 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作业作业指

104、导书和目视标准指导书和目视标准组织应确保标准化作业文件:a) 与负责该工作的员工进行沟通并被理解;b) 清晰易懂;c) 用负责执行文件的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表述;d) 在指定的工作区域易于得到。 标准化作业文件还应包含操作者安全规则。8.5.1.3 8.5.1.3 作业准备验证作业准备验证组织应:a) 当执行作业准备时进行作业准备验证,例如:作业的首次运行、材料的更换或作业的变更;b) 保持作业准备人员的形成文件的信息;c) 适用时,采用统计方法验证;d) 适用时,进行首件/末件确认;适当时,应当保留首件与末件进行比较;适当时,应当保留末件与后续运行中的首件进行比较;e) 保留作业准备和首件/

105、末件确认之后过程和产品的批准记录。标准条文解析8.5.1.4 8.5.1.4 停停工工后的验证后的验证 新增组织应规定并实施必要的措施以确保计划或非计划的生产停工期之后,产品符合要求。标准条文解析8.5.1.5 8.5.1.5 全面生产维护全面生产维护 新增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形成文件的全面生产维护系统。该系统应至少包含:a) 对按照要求产量生产合格产品所必需的过程设备的识别;b) a)项中所识别设备的替换件的可用性;c) 机器、设备和设施维护资源的提供;d) 设备、工装和量具的包装和防护;e) 适用的顾客特殊要求; f) 形成文件的维护目标,例如:OEE(全局设备效率)、MTBF(平均

106、故障间隔时间)和MTTR(平均维修时间),以及预防性维护符合性指标。维护目标的绩效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见ISO 9001第9.3条);g) 维护计划和目标以及形成文件的措施计划的定期评审,以在未达到目标时采取纠正措施;h) 预防性维护方法的使用;i) 预见性维护方法的使用,如适用;j) 周期性检修标准条文解析8.5.1.6 8.5.1.6 生产工装、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的管理生产工装、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的管理 组织应针对生产和服务材料和散装材料(如适用),为工具、量具的设计、制造和验证活动提供资源。组织应建立并实施一个生产工装管理体系,不管归组织或顾客所有,其中包括:a) 维护、维修设施与人员

107、;b) 存储与修复;c) 工装准备;d) 易损工装的工装更换方案;e)工装设计修改的文件,包括产品的工程变更等级;f)工装的修改和文件的修订;g)工装标识,例如:序列号或资产编号;状态,如生产、维修或废弃;所有权;以及位置。组织应验证顾客拥有的工装、制造设备和试验/检验设备在明显可见的位置有永久性标记,以便能够确定每件工装或设备的所有权和用途。如果任何工作被外包,组织应实施监视这些活动的系统。标准条文解析8.5.1.7 8.5.1.7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组织应确保为满足顾客订单/需求来安排生产,例如准时生产(JIT),并且确保生产由一个信息系统支持,该系统允许在过程的关键阶段取得生产信息,并且是

108、由订单驱动的。组织应在生产计划期间包含相关的策划信息,如:顾客订单、供应商准时交付绩效、产能、共享载荷(共线工位)、前置期、库存水平、预防性维护及校准。标准条文解析8.5.2标识和可追溯性需要时,组织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识别输出,以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组织应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整个过程中按照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输出状态。若有可追溯要求时,组织应控制输出的唯一性标识,且应保留所需的成文信息以实现追溯。注:检验和试验状态并不能以产品在生产流程中所处的位置来表明,除非产品本身状态明显(如在自动化生产传递过程中的物料)。如果该状态己 清晰地标识、文件化且达到了指定的目的,允许采用其它方法来标识。标准条文解析8

109、.5.2.1 8.5.2.1 标识和可追溯性标识和可追溯性补充补充可追溯性的目的在于支持对顾客所收产品的开始点和停止点的清楚识别,或者用于发生质量和/或安全相关不符合的情况。因此,组织应按照下文描述实施标识和可追溯过程。组织应对所有汽车产品的内部、顾客及法规可追溯性要求进行分析,包括根据风险等级或失效对员工、顾客的严重程度,制定可追溯性计划并形成文件。这些计划应按产品、过程和制造位置明确适当的可追溯系统、过程和方法,应:a) 使组织能够识别不合格品和/或可疑产品;b) 使组织能够隔离不合格品和/或可疑产品;c) 确保能够满足顾客要求和/或法规对响应时间的要求;d) 确保保留了形成文件的信息,保

110、留的形式(电子、硬拷贝、档案)使组织能够满足响应时间要求;e) 确保各单个产品的序列化标识,如顾客或法规标准有规定;f) 确保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被扩展应用至外部提供的具有安全/法规特性的产品。标准条文解析8.5.3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组织在控制或使用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期间,应对其进行妥善管理。对组织使用的或构成产品和服务一部分的顾客和外部供方财产,组织应予以识别、验证、防护和维护。若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情况,组织应向顾客或外部供方报告,并保留相关成文信息。注: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可能包括材料、零部件、工具和设备,顾客的场所,知识产权和个人资料。标准条文解析8.5.4

111、防护组织应在生产和服务提供期间对输出进行必要防护,以确保符合要求。注:防护可包括标识、处置、污染控制、包装、储存、传输或运输以及保护。8.5.4.1 8.5.4.1 防护防护补充补充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污染控制、包装、存储、输送或运输以及保护。应对来自外部和/或内部供方的材料和部件,在从接收到加工期间提供防护,包括发运直到交付给顾客/被顾客验收。组织应按适当策划的时间间隔来评审库存产品状况、存储容器放置/类型以及存储环境,以便及时探测变质情况。组织应使用库存管理系统以优化库存的周转期,确保库存周转,如“先进先出(FIFO)”。组织应确保以类似于对待不合格品的方式控制过期产品。组织应符合顾客规

112、定的防护、包装、发运和标签要求。标准条文解析8.5.5交付后的活动组织应满足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交付后活动的要求。在确定所要求的交付后活动的覆盖范围和程度时,组织应考虑:a)法律法规要求;b)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潜在不期望的后果;c)其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用途和预期寿命;d)顾客要求;e)顾客反馈。注:交付后活动可能包括保证条款所规定的措施,合同义务(如维护服务等)、附加服务(如回收或最终处置等)。标准条文解析针对此条款,程序文件质量信息管理程序变更为质量问题解决管理程序质量部8.5.5.1 8.5.5.1 服务信息服务信息的的反馈反馈组织应确保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在制造、材料搬运、物流、工程和设计

113、活动之间沟通服务问题信息的过程。注1:将“服务问题”增加到这个子条款,是为了确保组织知晓可能在顾客地点或使用现场被识别的不合格品和材料。注2:“服务问题”应当在适用时包括使用现场失效试验分析(见第10.2.6条)的结果。8.5.5.2 8.5.5.2 与顾客的服务协议与顾客的服务协议当与顾客达成服务协议时,组织应:a) 验证相关服务中心符合适用要求;b) 验证任何特殊用途的工具或测量设备的有效性;c) 确保所有服务人员得到了适用要求的培训。标准条文解析8.5.6变更控制组织应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更改进行必要的评审和控制,以确保持续地符合要求。组织应保留成文信息,包括有关更改评审结果、授权进行更改

114、的人员以及根据评审所采取的必要措施。标准条文解析8.5.6.18.5.6.1更改控制更改控制补充补充 组织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对影响产品实现的更改进行控制和反应。任何更改的影响,包括由组织、顾客或供应商所引起的更改,都应进行评估。组织应: a) 规定验证和确认活动,以确保符合顾客要求; b) 在实施前对更改予以确认; c) 对相关风险分析的证据形成文件; d) 保留验证和确认的记录。应当对更改(例如零件设计、制造地点或制造过程的更改),包括在供应商处作出的更改,进行以验证为目的的试生产,以便确认更改对制造过程带来的影响。当顾客要求时,组织应:e) 向顾客通知最近一次产品批准之后任何策划的产

115、品实现的更改;f) 在实施更改之前获得形成文件的批准;g) 达成额外验证或标识要求,例如:试生产和新产品确认。标准条文解析8.5.6.1.1 8.5.6.1.1 过程控制的临时更改过程控制的临时更改 新增组织应识别过程控制手段,包括检验、测量、试验和防错装置,形成文件化的清单并予以保持,清单包含主要过程控制和经批准的备用或替代方法。组织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对替代控制方法的使用进行管理。组织应基于风险分析(例如FMEA)和严重程度,在本过程中包含要在生产中实施替代控制方法之前获得的内部批准。在发运采用替代方法检验或试验的产品之前,如有要求,组织应获得顾客批准。组织应保持一份控制计划中提及的经

116、批准替代过程控制方法的清单并定期评审。每个替代过程控制方法应有标准的工作指导书。组织应至少每日评审替代过程控制手段的运行,以验证标准作业的实施,旨在尽早返回到控制计划规定的标准过程。方法范例包括但不限于:a) 以质量为关注的每日审核(如:分层过程审核,如适用);b) 每日领导会议。基于严重程度,并在确认防错装置或过程的所有特征均得以有效恢复的基础上,在规定时间内对重新启动验证形成文件。在使用替代过程控制装置或过程期间,组织应实现生产的所有产品的可追溯性(如:验证并保留每个班次首件和末件)。标准条文解析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组织应在适当阶段实施策划的安排,以验证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已得到满足。除非得

117、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组织应保留有关产品和服务放行的成文信息。成文信息应包括:a)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b)授权放行人员的可追溯信息。标准条文解析8.6.1 8.6.1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补充产品和服务的放行补充组织应确保用于验证产品和服务要求得以满足的所策划的安排围绕控制计划进行,并且按控制计划的要求形成文件(见附录A)。组织应确保为产品和服务初始放行所策划的安排包含产品或服务批准。根据ISO 9001第8.5.6条,组织应确保在初始放行后作出更改之后,完成产品和服务批准。8.6.2 8.6.2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

118、试验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应按控制计划中的规定,根据顾客的工程材料和性能标准,对每一种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和功能性验证。其结果应可供顾客评审。注1:全尺寸检验是对设计记录上显示的所有产品尺寸进行完整的测量。注2:全尺寸检验频率由顾客确定。标准条文解析8.6.3 8.6.3 外观项目外观项目若组织制造的零件被顾客指定为“外观项目”,则组织应提供:a) 适当的资源,包括评审用的照明;b) 适当的颜色、纹理、金属亮度、织物结构、映像清晰度(DOI)和触感技术的标准样件;c) 外观标准样件及评价设备的维护和控制;d) 验证执行外观评价的人员有从事该工作的能力和资格。标准条文解析8.6.4 8.6.4 外部

119、提供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验证和接收外部提供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验证和接收组织应有一个过程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a) 接收并评价由供应商提供给组织的统计数据;b) 接收检验和/或试验,例如基于绩效的抽样检查;c) 结合可接受的已交付产品对要求的符合性的记录,由第二方或第三方机构对供应商现场进行评估或审核;d) 指定实验室的零件评价;e) 顾客同意的其它方法。标准条文解析8.6.5 8.6.5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的符合性符合性 在放行外部提供的产品进入生产流程之前,组织应确认并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制造国以及顾客确定的目的国(如有提

120、供)最新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8.6.6 8.6.6 接收准则接收准则接收准则应由组织确定,当被要求时,由顾客批准。对于计数型数据的抽样,其接收水平应是零缺陷(见第9.1.1.1条)。标准条文解析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8.7.1组织应确保对不符合要求的输出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组织应根据不合格的性质及其对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这也适用于在产品交付之后,以及在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的不合格服务。组织应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输出:a)纠正;b)进行隔离、限制、退货或暂停对产品和服务的提供;c)告知顾客;d)获得让步接收的授权。对不合格输出进行纠正之

121、后应验证其是否符合要求。标准条文解析8.7.1.1 8.7.1.1 顾客顾客对让步的对让步的授权授权无论何时,只要产品或制造过程与当前批准的不同,组织在进一步加工前应获得顾客的让步或对偏离的许可。组织应在进一步加工之前,获得顾客对不合格品“照现状使用”和返工处置的授权。如果在制造过程中有子部件的再使用,应在让步或偏离许可中向顾客清楚传达该子部件的再使用。组织应保持有效期限或让步授权数量方面的记录。当授权期满时,组织还应确保符合原有的或替代的规范与要求。让步的物料装运时,应在每个发运集装箱上做适当的标识(此要求同样适用于采购的产品)。在提交给顾客之前,组织应批准由供应商所提出的请求。标准条文解析

122、8.7.1.2 8.7.1.2 不合格品控制不合格品控制顾客规定的过程顾客规定的过程组织应符合顾客规定的适用的不合格品控制。8.7.1.3 8.7.1.3 可疑产品的控制可疑产品的控制组织应确保处于未经标识或可疑状态下的产品被归类为不合格品进行控制。组织应确保所有适当的制造人员都接受了关于可疑产品和不合格品遏制的培训。8.7.1.4 8.7.1.4 返工产品的控制返工产品的控制组织应在决定对产品进行返工之前,利用风险分析(如FMEA)方法来评审返工过程的风险。如顾客要求,组织应在开始产品返工之前获得顾客批准。组织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符合控制计划的返工确认过程,或者其它形成文件的相关信息,用来验证

123、对原始规范的符合性。包含了重新检验和可追溯性要求的拆卸或返工指导书,应易于被适当的人员取得和使用。组织应保留与返工产品处置有关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包括数量、处置、处置日期及适用的可追溯性信息。标准条文解析8.7.1.5 8.7.1.5 返返修修产品的控制产品的控制组织应在决定对产品进行返修之前,利用风险分析(如FMEA)方法来评估返修过程中的风险。组织应在开始产品返修之前获得顾客批准。组织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符合控制计划的返修确认过程,或者其它形成文件的相关信息。包含了重新检验和可追溯性要求的拆卸或返修指导书,应易于被适当的人员取得和使用。组织应获得顾客对待返修产品的形成文件的让步授权。组织应保留

124、与返修产品处置有关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包括数量、处置、处置日期及适用的可追溯性信息。标准条文解析8.7.1.6 8.7.1.6 顾客通知顾客通知 新增当不合格品被发运时,组织应立刻通知顾客。初始通知应随附事件的详细文件。8.7.1.7 8.7.1.7 不合格品的处置不合格品的处置组织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用于不进行返工或返修的不合格品的处置。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产品,组织应验证待报废产品在废弃之前已被变得无用。若无顾客提前批准,组织不得将不合格品用于服务或其它用途。标准条文解析8.7.2组织应保留下列成文信息,以:a)描述不合格;b)描述所采取的措施;c)描述获得的让步;d)识别处置不合格的授权。

125、标准条文解析9绩效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内部审核9.3管理评审标准条文解析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组织应确定:a)需要监视和测量什么;b)需要用什么方法进行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以确保结果有效;c)何时实施监视和测量;d)何时对对监视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组织应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成文信息,以作为结果的证据。标准条文解析9.1.1.1 9.1.1.1 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组织应对所有新的制造(包括装配或排序)进行过程研究,以验证过程能力,并为过程控制提供附加的输入,包括有特殊特性的过程。注:在一些制造过程

126、中,可能无法通过过程能力证实产品的符合性。对于这些过程,可采用替代方法。如:批次对规范的符合性。组织应保持由顾客零件批准过程要求所规定的制造过程能力或性能结果。组织应验证已实施了过程流程图、PFMEA和控制计划,包括遵守规定的:a) 测量技术;b) 抽样计划;c) 接收准则;d) 计量型数据的实际测量值和/或试验结果的记录;e) 当不满足接收准则时的反应计划和升级过程。标准条文解析9.1.1.1 9.1.1.1 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对于重要的过程事件,如工装更换或设备修理,应记录和保留文件信息。组织应对统计能力不足或不稳定的特性启动已在控制计划中标识,并且经过规范符合性影响

127、评价的反应计划。适用时,这些反应计划应包括产品遏制和100%检验。为确保过程变得稳定且有统计能力,组织应制定并实施一个显示特定措施、明确进度和指派责任的纠正措施计划。当被要求时,此计划应由顾客评审和审批。组织应保持过程变更生效日期的记录。标准条文解析9.1.1.2 9.1.1.2 统计工具的识别统计工具的识别组织应确定适用的统计工具的使用。组织应验证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或等效策划)过程中包含了适用的统计工具,作为策划的一部分,并且适当的统计工具还包含在设计风险分析(如DFMEA)(适用时)、过程风险分析(如PFMEA)和控制计划中。9.1.1.3 9.1.1.3 基础统计概念知识基础统计概念知识

128、从事统计数据收集、分析和管理的员工应了解和使用统计概念,例如:变差、控制(稳定性)、过程能力以及过度调整的后果。标准条文解析9.1.2顾客满意组织应监视顾客对其需求和期望已得到满足的程度的感受。组织应确定获取、监视和评审这些信息的方法。注:监视顾客感受的例子可包括顾客调查、顾客对交付产品或服务的反馈、顾客座谈、市场占有率分析、顾客赞扬、担保索赔和经销商报告。标准条文解析9.1.2.19.1.2.1顾客满意顾客满意- -补充补充应通过对内部和外部绩效指标的持续评价来监视顾客对组织的满意度,以确保符合产品和过程规范及其它顾客要求。绩效指标应基于客观证据,包括但不限于:a) 已交付零件的质量绩效;b

129、) 对顾客造成的干扰;c) 使用现场退货、召回和保修(适用时);d) 交付时间安排的绩效(包括超额运费的情况);e) 与质量或交付问题有关的顾客通知,包括特殊状态。组织应监视制造过程的绩效以证明符合顾客对产品质量和过程效率的要求。监视应包括顾客绩效数据的评审,其中包含所提供的在线顾客门户网站和顾客计分卡。标准条文解析9.1.3分析与评价组织应分析和评价通过监视和测量获得的适当的数据和信息。应利用分析结果评价:a)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b)顾客满意程度;c)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d)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e)针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f)外部供方的绩效;g)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注

130、:数据分析方法可包括统计技术。9.1.3.1 9.1.3.1 优先级优先级 质量和运行绩效的趋势应与朝向目标的进展进行比较,并形成措施以支持优先提高顾客满意。标准条文解析9.2内部审核9.2.1组织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提供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下列信息:a)是否符合:1)组织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本标准的要求。b)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标准条文解析9.2.2组织应:a)依据有关过程的重要性、对组织产生影响的变化和以往的审核结果,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审核方案,审核方案包括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报告;b)规定每次审核的审核准则和范围;c)选择审核员并实施审核,以确保审

131、核过程客观公正;d)确保将审核结果报告给相关管理者;e)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f)保留成文信息,作为实施审核方案以及审核结果的证据。注:相关指南参见GB/T19011。标准条文解析9.2.2.1 9.2.2.1 内部审核方案内部审核方案组织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内部审核过程。该过程应包括制定并实施一个涵盖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方案,其中包含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制造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应根据风险、内部和外部绩效趋势和过程的关键程度确定审核方案的优先级。在负责软件开发的情况下,组织应在其内部审核方案中包含软件开发能力评估。应对审核频率进行评审,并在适当时,根据发生的过程更改、内部和外部不符合

132、和/或顾客投诉进行调整。应对审核方案有效性进行评审,作为管理评审的一部分。标准条文解析9.2.2.2 9.2.2.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组织应根据年度方案,每三个日历年采用过程方法审核一次全部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以验证与本汽车QMS标准的符合性。结合这些审核,组织应对顾客特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抽样,检查是否得到有效实施。9.2.2.3 9.2.2.3 制造过程审核制造过程审核组织应采用顾客特定要求的过程审核方法,每三个日历年审核一次全部制造过程,以确定其有效性和效率。如果顾客未规定,组织应确定要采用的审核方法。在每个审核计划内,每个制造过程的审核应涵盖所有发生的班次,包括适

133、当的交接班抽样。 制造过程审核应包括对过程风险分析(如PFMEA)、控制计划和相关文件有效实施的审核。9.2.2.4 9.2.2.4 产品审核产品审核组织应采用顾客特定要求的方法,在生产及交付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审核,以验证对所规定要求的符合性。如果顾客未规定,组织应确定要采用的审核方法。标准条文解析9.3管理评审9.3.1总则最高管理者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一致。9.3.1.1 9.3.1.1 管理评审管理评审补充补充管理评审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应基于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和绩效相关问题的内部或外部更改造成的顾客要

134、求符合性的风险,提高管理评审的频率。标准条文解析9.3.2管理评审输入策划和实施管理评审时应考虑下列内容:a)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情况;b)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c)下列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包括其趋势:1)顾客满意和相关方的反馈;2)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3)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4)不合格以及纠正措施;5)监视和测量结果;6)审核结果;7)外部供方的绩效。d)资源的充分性;e)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见6.1);f)改进的机会。标准条文解析9. 3.2.1 9. 3.2.1 管理评审输入管理评审输入- -补充补充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a)

135、不良质量成本(内部和外部不符合成本);b) 过程有效性的衡量;c) 过程效率的衡量;d) 产品符合性;e) 对现有操作更改和新设施或新产品进行的制造可行性评估(见第7.1.3.1条);f) 顾客满意(见ISO 9001第9.1.2条);g) 对照维护目标的绩效评审;h) 保修绩效(适用时);i) 顾客计分卡评审(适用时);j) 通过风险分析(如FMEA)识别的潜在使用现场失效的标识;k) 实际使用现场失效及其对安全或环境的影响。标准条文解析9.3管理评审输出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下列事项相关的决定和措施:a)改进的机会;b)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变更;c)资源需求。组织应保留成文信息,作为管理评审

136、结果的证据。9.3.3.1 9.3.3.1 管理评审输出补充管理评审输出补充当未满足顾客绩效指标时,最高管理者应形成一个文件化的措施计划并实施。标准条文解析10改进改进10.1总则总则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3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标准条文解析10.1总则组织应确定和选择改进机会,并采取必要措施,以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这应包括:a)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要求并关注未来的需求和期望;b)纠正、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c)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注:改进的例子可包括纠正、纠正措施、持续改进、突破性变革、创新和重组。标准条文解析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2.1若出现不合

137、格,包括来自于投诉的不合格,组织应:a)对不合格做出应对,并在适用时:1)采取措施以控制和纠正不合格;2)处置产生的后果。b)通过下列活动,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以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避免其再次发生或者在其他场合发生:1)评审和分析不合格;2)确定不合格的原因;3)确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发生类似的不合格。c)实施所需的措施;d)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e)需要时,更新策划期间确定的风险和机遇;f)需要时,变更质量管理体系。纠正措施应与所产生的不合格的影响相适应。标准条文解析10.2.2组织应保留成文信息,作为下列事项的证据:a)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措施;b)纠正措施的结果。标准条文

138、解析10.2.3 10.2.3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组织应有形成文件的问题解决过程,包括:a) 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问题(如:新产品开发、当前制造问 题、使用现场失效、审核发现)的明确方法;b) 控制不符合输出所必要的遏制、临时措施及相关活动(见ISO 9001第8.7条);c) 根本原因分析、采用的方法、分析及结果;d) 系统性纠正措施的实施,包括考虑对相似过程和产品的影响;e) 对已实施纠正措施有效性的验证;f) 对适当形成文件的信息(如:PFMEA、控制计划)的评审,必要时进行更新。若顾客对问题解决有特别规定的过程、工具或系统,组织应采用这些过程、工具或系统,除非顾客另行批准。标准条文解析1

139、0.2.4 10.2.4 防错防错组织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用于确定适当的防错方法的使用。所采用方法的详细信息应在过程风险分析中(如PFMEA)形成文件,试验频率应记录在控制计划中。此过程应包括防错装置失效或模拟失效的试验。应保持记录。若使用挑战件,则应在可行时对挑战件进行标识、控制、验证和校准。防错装置失效应有一个反应计划。 10.2.5 10.2.5 保修管理保修管理体系体系 新增当组织被要求为其产品提供保修时,组织应实施一个保修管理过程。组织应在该过程中包含一个保修件分析法,包括NTF(未发现故障)。当顾客指定时,组织应实施所要求的保修管理过程。标准条文解析针对此条款,程序文件中新增防

140、错管理办法技术部10.2.6 10.2.6 顾客投诉顾客投诉和使用和使用现场失效测试分析现场失效测试分析组织应对顾客投诉和使用现场失效,包括任何退货零件,进行分析,并应启动问题解决和纠正措施以预防再次发生。当顾客要求时,这应包括在最终顾客产品系统内,组织产品嵌入式软件相互作用的分析。组织应向顾客并在组织内部传达试验/分析的结果。标准条文解析10.3持续改进组织应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组织应考虑分析和评价的结果以及管理评审的输出,以确定是否存在需求或机会,这些需求或机遇应作为持续改进的一部分加以应对。10.3.1 10.3.1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补充补充组织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持续改进过程。组织应在本过程中包括以下内容:a) 对所采用方法、目标、测量、有效性和形成文件的信息的识别;b) 一个制造过程改进措施计划,旨在减少过程变差和浪费;c) 风险分析(例如FMEA)。注:持续改进是当过程有统计能力且稳定,或当产品特性可预测且满足顾客要求时实施的。标准条文解析谢谢!谢谢!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