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说课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7246295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3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则》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语十则》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语十则》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语十则》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语十则》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则》说课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十那么说课稿论语十那么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论语十那么,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构思、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论语是体散文,大多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是古代儿童启蒙学读物。文章篇幅短小,内容浅显,适合当代儿童学习。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清楚,适合于口传相授。所选的章节都是孔子思想的精华局部,意义深远,发人深省。这十那么精选语录主要是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具有普通的教育意义。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缺乏古文功底,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所以,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学古文的兴趣,并要求他们能

2、通过学习,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掌握一些浅显的文言文根底知识,打好扎实根底,从而也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根底。要求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实词含义,理解每那么语录的意蕴。在理解根底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注重节奏与语气,并在诵读中加以体会其内在含义,加深理解形成自我认识与自我建构,并且要求学生当堂背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教学任务,用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能顺利地背诵下来。为更好地理解论语蕴含的精华思想,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畅谈对它的感悟与启示。知识与能力:1、掌握“罔、殆、矣、诲、”等字音、字形。2、积累、理解重点词、

3、句的含义。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4、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过程和方法:诵读理解、质疑交流、积累拓展。情感态度的价值目标;1、 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2、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良学习方法。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评点论语十那么内容。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那么内蕴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体会文章内蕴,在读中理解、领悟每一语录的主旨,力争当堂背诵。2、质疑、合作、探究法。可就章节的内容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并形成自己的认识。3要充分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实词

4、的含义,理解每一那么语录的意思。4、充分利用语文课文中生动、丰富的德育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课文所选各那么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应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来加深理解5采用电教平台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教学准备:多媒体幻灯片教学课时:2 课时 论语十那么一文的教学安排,主要分两课时,前一课时学习前五那么。(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放幻灯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对,这就是孔子。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珍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

5、射。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千年的时空,与先贤们一起畅谈求学做人,感受先贤们伟大的光辉思想。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孔子所著的论语十那么。一、 导语:(放幻灯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对,这就是孔子。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珍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辉四射。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千年的时空,与先贤们一起畅谈求学做人,感受先贤们伟大的光辉思想。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孔子所著的论语十那么。二、 人物简介与作品简介:(见幻灯片)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

6、知识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资料。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奉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

7、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1、齐读全文,整体感知教学一开始就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初步把握论语的内容、结构、表述的特色,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对论语及孔子地位的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外主动深入地研读论语。2、教师引导,学法探讨。引导学生探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把握文言文学习的要点,归纳。学习要点包括(1)读准字音;(2)注意句读;(3)把握句意;(4)提出疑问;(5)朗读背诵;(6)联系实际,把握主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该怎么学。3、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学生慢读前

8、五那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完成生字、词的音义,并疏通文意。在明确学习要点的根底上,教师提出明确要求,然后学生分四人小组,逐一讨论,合作探究,互相质疑释疑。教师适时点拨。这一环节设计主要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4、由学生通译一下,圈出疑难之处,对问题进行汇总,老师点拨,师生共同完成,尤其是有些重点词句落实下来。、 5、概述每段段意。A、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B、 谈学习态度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 谈修身做人的:(吾日三省吾身)D、课堂练习:要求学生课堂上完成下面题目,展开竞赛用来表达对朋友来临而喜悦的句子

9、:讲知识继承和创新的句子:论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强调学习中要有实事求是态度的句子:1、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论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 此环节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有意识地通过本节课所蕴含的道理,旁敲侧击的对同学进行指导教育,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讨论,理解、认识到自己的缺乏,同时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含义,加深记忆,并能学以致用。例一:有位同学每天回家都急着把作业写完,但老师发现他的作业质量不高,好似都没有经过思考,不会的就空着交上来;还有一位,觉得自己都会了,可以自己思考问题了,上课都不注意听,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我们该怎么教育他们呢?为什么?讨论之后,答复“

10、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并解释意思。2、找出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格言或警句。我们学习完论语十那么这门课,接触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对 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有了初步的理解与掌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把今天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学以致用。七、 尝试当堂背诵,进行抽查。八、 要求学生回家复习并预习,布置作业。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论语十那么是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1 篇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藉。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

11、在今天,其精华局部依然为你们所效法。课文中所选的论语六那么,着重表达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两方面内容。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开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2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a.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b.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 c.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必说出句意。(2)能力目标:a.掌握“分类式笔记”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归纳的能力及习惯b.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3)德育目标:a.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让学生对照反省自己b.汲取课文的语

12、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教学的重点、难点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解释;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归纳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1分类归纳法这是一种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作“理读”。而同时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的能力及习惯。这种:能力及习惯训练得越早,学生对语言材料归类的意识就越强。而“归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同时也是在依循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的课堂实践活动。学生实践活动的问题,是新大纲最为着重强调的内容之一。大纲在

13、“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这样陈述道:“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2情景教学法(德育方式)古人云:“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文以载道”。据此,语文教学研究者总结出一条语文教学原那么,即文道不可分割的原那么,即充分利用语文课文中生动、丰富的德育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点拨学生。初中学生已逐渐产生了丰富的精神需求,他们渴望知识,追求真善美,思考人生的价值,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要用学生的切身体会唤醒学生;用民族自尊、爱国主义的信仰激发学生。3诵读法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

14、语感。”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不久,通过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气韵畅达地读,读出古味,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古文的语感。注音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1这是同学们进入七年级后第一次学习文言文,要充分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实词的含义,理解每一那么语录的意思2运用诵读法学习课文,做到熟读成诵。3课文所选各那么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应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来加深理解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拟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课时,我用论语中的道理接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进行导入,激起学生兴趣,接下来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老师进行补充。由于学案上已有各个句子的解释,所以,教学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第二课时,略。我们学习完论语十那么这门课,接触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对 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有了初步的理解与掌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把今天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