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翻译》课件

上传人:p****u 文档编号:567006006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63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翻译》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翻译》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翻译》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翻译》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翻译》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翻译》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翻译》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断句、翻译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文言文断句,即传统上的“句读”。“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韩愈师说文言文断句骈句骈句的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按意义划分节奏。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文言文断句散句(1)(1)句子成分之间要停顿。句子成分之间要停顿

2、。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或修饰语和中心语之语、宾语组成,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或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例: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例例中中“佳木佳木”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

3、应作停顿。例例中的动词中的动词“问问”“”“刻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文言文断句散句(2)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如如“夫夫”“”“盖盖”“”“故故”“”“惟惟”“”“至若至若”“”“若夫若夫”“”“诚宜诚宜”等,在这些词语后等,在这些词语后面应稍作停顿。面应稍作停顿。例:夫/环而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盖/筒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4、)例例中的中的“夫夫”“”“盖盖”为句首发语词,朗读时在它们的后面要作停顿;例为句首发语词,朗读时在它们的后面要作停顿;例中的中的“诚宜诚宜”是对上文的总结,同时开启下文,朗读时也要停顿,以示强是对上文的总结,同时开启下文,朗读时也要停顿,以示强调。调。文言文断句散句(3)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例:其一/犬坐/于前。(狼)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例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动词“坐”,译

5、为“像狗一样”;例中的“山”修饰中心语“行”,“山行”翻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文言文断句散句(4)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朗读中不能把成分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朗读中不能把成分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再而衰,三而竭再而衰,三而竭”中中“再再”和和“三三”后面都省略了动词谓语后面都省略了动词谓语“鼓鼓”,“再再”和和“三三”后面应作停顿,以体现谓语的省略,而不能读成后面应作停顿,以体现谓语的省略,而不能读成“再而再而/衰,三而衰,三而/竭竭”。文言文断句散句(5)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

6、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停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例例思是思是“医生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医生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作为功劳把这作为功劳”,这样,读时就可以,这样,读时就可以分别把分别把“医之医之”“”“好治不病好治不病”“”“以为功以为功”读在一起,即读在一起,即“医之好治不病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以为功”。例例的意思是的意思是“处在朝廷的高位上,就为它的人民担忧处在朝廷的高位上,就为它的人民担忧”,这样,句中的停

7、顿,这样,句中的停顿就是就是“居庙堂之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则忧其民”。文言文断句散句(6)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史实、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史实、地名要了解清楚,地名要了解清楚,切不可破读。切不可破读。例: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虞山虞山”为山名,为山名,“王毅叔远甫王毅叔远甫”即姓王名毅字叔远,即姓王名毅字叔远,“甫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文言文断句散句(7)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例:可/以一战。(曹刿论战)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8、。(口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例例中中“可以可以”是两个单音词,是两个单音词,“可可”是能愿动词,是能愿动词,“可以可以”的意思的意思:“以以”是介是介词,词,“用来用来”的意思。的意思。例例中的中的“中间中间”,“中中”是是“中间中间”的意思;的意思;“间间”是是“夹杂夹杂”的意思。的意思。例例中的中的“于是于是”,“于于”是介词,是介词,“给给”的意思的意思:“是是”是代词,是代词,“这这”的意思,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它们都应分开来读。文言文断句散句(8)“也也”“”“乎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朗读时在

9、其后停顿。例:余闻之也/久矣。(伤仲永)洋洋乎/与灏气俱。(始得西山宴游记)例例中中“也也”不是谓语前的副词状语,不能读成不是谓语前的副词状语,不能读成“余闻之余闻之/也久也久”。中中“乎乎”是句中语气词,是要停顿的。是句中语气词,是要停顿的。文言文断句散句(9)诗句节拍间要停顿。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按音节停顿。古诗的朗读有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按音节停顿。例:沉舟/侧畔/千帆/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天门/中断/楚江/开。(望天门山)海内/存/知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也可以按意义单位停顿,如例也可以按意义单位停顿,如例12两句也

10、可读为两句也可读为“沉舟侧畔沉舟侧畔/千帆过千帆过”“天门中断天门中断/楚江开楚江开”。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原则所谓“信”,就是可信、可靠、真实。就是译文要符合原文意思,要忠实于原文。所谓“达”,就是通”。就是连贯、通顺、流畅。就是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同时要与上下文文气贯通一致。所谓“雅”,就是译文要尽量文雅一些,要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信、达、雅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就是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并且译文的句式特点和风格都要和原文保持一致。意译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与原文不相同的表达方式。意译有两种基本方法,

11、转述法转述法和凝缩法凝缩法。文言文的许多修辞格,如果直接按原文翻译出来,既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和要求,其意思也会不明确,因此就要把这些修辞格的词语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达,这就叫转述法转述法。如“视端容寂”中的“视”“容”分别借代眼睛和神情。文言文里有时为了加强文章的气势,或增强某种表达效果而使用一些繁笔,难以照原文对译出来,且表达效果也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就把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简略地译出来,这就叫凝缩法凝缩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1)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必译或不能译的词语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如人名、官名、地名、物名、年号等等。(2)换,就是替换,替换一个意思相同

12、的现代汉语,如阡陌-田间小路,交通纵精交错,犬-狗,闻-听到,若-好像,怅恨-因失望而叹恨等。(3)对,就是对应,一是翻译时一般要“-一对应”;二是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语对译出来,如茶-茶水,惊-惊讶,久-很久,市-集市,买-购买等。留、换、对、补、删、调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4)补,就是补充,一是将句子中省略的词语补上;二是将省略的句子补上,使句子更连贯顺畅一些,如:“鸡犬相闻”是主谓句,主语是偏正短语“鸡狗鸣叫的声音”,翻译时应补出中心语“鸣叫的声音”;谓语是个主谓短语“人们相互听得很清楚”,翻译时应补出主语“人们”。(5)删,就是删除,删除那些无实在意义的表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虚

13、词以及偏义复词、同义复词的一半等。如:“怅恨久之”的“之”,就是用在形容词后的词尾,是音节助词,无实在意义,翻译时应删除。(6)调,就是调换,把某些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换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需要调换顺序的文言句式有主谓倒置(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如:“问所从来”中的“所从”就是宾语前置,翻译时应按“从所”的顺序翻译。留、换、对、补、删、调翻译常见错误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应译为“晋侯和秦伯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不需翻译

14、的强行翻译1以今义当古义2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不可以今义当古义。如:“先帝不以臣卑鄙”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是不对的,“卑鄙”属于古今异义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翻译常见错误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不对。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3词语翻译得不恰当4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不对。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

15、子中是“吝啬”的意思。翻译常见错误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不对。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应该去掉。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5省略成分没有译出6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整。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不对。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翻译常见错误在翻译时,有

16、时为了使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如:“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应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7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8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无中生有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是不对的。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这部分在原句中没有,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翻译常见错误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是不对的。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9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10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是不对的。原句是定语后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