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 课件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566291313 上传时间:2024-07-1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 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绝句(其二)教学目标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背诵全诗.初步感知古诗词的韵律节奏美、意境美。绝句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第一首写于成都草堂,诗一开始,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第二首,继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文学体裁 五言绝句创作年代 唐朝题材类别 借景抒情诗诗中动物 燕子鸳鸯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以排律、五言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杜甫一生写诗4000多首,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其诗深刻反映大唐帝国由盛转衰历史时期内的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生活疾苦,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所以他的诗被后世成为诗史,他本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释译文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作品译文

3、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创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深感当时政治黑暗,毅然辞官,一路西下,经秦州、同谷等地来到四川成都,居于浣花溪畔。并在那里建立草堂一座,在成都生活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期间与严武结交甚密,严武荐其为剑南节度使蜀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并赐绯鱼袋。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作品鉴赏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

4、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动静结合,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该诗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的表露。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的日光下,浣花溪一带明丽绚烂的春景。迟日突出了初春的阳光,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林木葱茏、溪水潺潺的秀美景色。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花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三、四两句转向具体的初春景物描绘,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色彩鲜明、虚实相生、和谐统一。绝句这首五言绝句极其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色图。这首诗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寓情于景,显示出春天蓬勃的生机和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愉悦闲适的心情。反复诵读此诗,给人一种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