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565648458 上传时间:2024-07-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亚市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亚市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亚市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亚市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亚市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亚市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亚市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亚市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文体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已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市文体事业的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3年工作要点,常委会副主任邢孔祥率教科文卫工委调研组于2013年3月对我市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文体局的专题汇报,实地考察了市区的红树林公园、业余体校、体育中心、图书馆和崖城、育才、吉阳地区的数字影院、农家书屋及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通过调研,掌握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

2、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方面1、市图书馆于2002年5月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4亩,总建筑面积10080平方米,总藏书量31万册,是我省南部建筑规模最大的公共图书馆。2006年12月,市图书馆建成电子阅览室,并开通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至今,我市各区、镇均已开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2010年政府投资1500万元用于图书馆整体装修改造,目前除了二楼多功能报告厅和一楼局部还未竣工外,其余的合同内装修改造工程项目已经完成,并于2012年11月1日向读者开放。2、市群众艺术馆是我市“十二五”期间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项目,也是我市今年创建国家文明城市验收必备项目。市群众艺术馆项目用地位于

3、河东区东岸村,建设面积6000平方米。该项目已列入我省申报2012年地级市公共文化设施中央补助投资计划的“优先保障”项目,国家发改委已下拨中央预算资金1000万元,拟定今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3、2012年省文体厅给我市安排了11个行政村(社区)文化室(文化中心)建设计划,省财政厅给予每个文化室25万元(文化中心28万元)的专项资金补助。目前我市共建成6个镇级文化站和426个文化室,并配备了电脑、音响、投影仪、照相机等仪器;有107个行政村农家书屋配书柜、杂志柜(架)分别为521组、107个,图书、音像制品藏量分别有20多万册、10700册,年均接待群众30万人次。在此基础上,我市2012年在

4、有条件的自然村建112个农家书屋,并计划在三年之内完成全市剩余的约300个自然村农家书屋建设,实现全市行政村和自然村农家书屋全覆盖。4、至2012年12月止,我市安装有线电视共269604户,其中农村48681户(含农垦)。至2013年2月5日止,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共安装9828户。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是“村村通”工程的延伸项目,节目更多,画面质量更好,功能更强大。至2012年12月31日止,基本完成了16000农户的安装任务。5、目前我市共建成“自助图书馆”19台,形成分布合理,方便读者借阅的自助图书馆网络。截止2012年12月31日在自助图书馆服务机上办证读者共2248人,图书借还1

5、1571次。6、我市于2011年投入360万元,在海棠湾、崖城、吉阳和河西区共建4家数字电影院。至今为止,共放映电影500场,观众达15000人次,有效发挥了数字影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二)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方面1、市体育中心总投资2.85亿元,2010年5月投入使用。包括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三大部分,归三亚市技工学校管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建筑面积分别为38319.2平方米、12086.1平方米、4027.2平方米,座位分别有16000个、4000个、500个。2、2010年以来,我市利用“以奖代补”资金和财政拨款在市区红树林公园、白鹭公园和区镇群众活动密集场所配建了8批近400件公共场

6、所公益性健身器材,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3、市网球中心总投资800多万元,拥有300个座位,8片标准丙烯酸树脂户外场地。完成了市实验中学综合田径场地的改造建设,为我市开展各类体育赛事提供场所。4、我市农村地区有的行政村建有篮球场、排球场,基本能够满足部分农村体育运动爱好者开展体育竞技和活动的需要。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总体规划工作亟待加强。我市至今尚未制定专门的城乡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对公共文体设施建设的种类、布局、标准等缺乏整体、长期的安排,与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不相匹配。目前,除了市体育中心、网球中心和图书馆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外,其他如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

7、大剧院、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体设施建设项目尚缺乏,与我市作为国际滨海旅游城市定位极不相符,已成为省政府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考核的主要扣分项目。据反映,我市曾经为公共文体设施预留用地,但控规调整后得不到及时补充。有些新开发小区存在文体设施配套建设指标把关不严,有的被削减、挪用或被改变为其它用途。(二)经费投入不足。多年来,由于对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文体事业未能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还没有完善,导致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2010年、2011年、2012年我市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分别为2178.55万元(其中省部级投入97.6万元)、1

8、017.85万元(其中省部级投入95万元)、4961.3万元(其中省部级投入1012.5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部分分别仅占当年市财政年度支出的0.38、0.12、0.47,相对我市公共文体事业的发展需要还明显不足。市图书馆购书经费短缺,藏书量仅31万册,按我市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总数来计算每人约0.3本,离国家要求一人0.9本的标准相差甚远。育才、天涯、凤凰等地区至今还没有数字电影院,部分农家书屋建设标准达不到国家要求,农村文体设施管理人员没有得到相应的经费补贴。(三)现有资源利用率不高。我市现有的文体设施大多数分布在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而且大部分都没有面向大众开放,特别是体育场地大部分时间处于

9、闲置,造成我市本来文体设施严重不足的局面更加严峻。我市业余体校占地面积仅3.9亩,设施简陋,很多体育项目难以开展,是全省条件较差的业余体校之一。多年来,我市业余体校一直申请与市体育中心整合,充分利用体育中心现有的优质资源为我市培养优秀竞技运动员,但至今尚未批准通过。调研中发现市体育中心首先在满足技工学校学生上课的基础上才向社会开放,造成开放的时间短,场地很难预定,且部分项目收费没有体现出公益性质,群众意见较大。(四)农村公共文体设施管理较差。在我市农村地区公共文体设施管理措施还没有完善,工作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薄弱,公共文体设施“重建轻管”的现象比较普遍。区、镇文化中心干部被抽调多,从事文体管理

10、工作的时间少,加上职称评定难,待遇低,工作缺乏动力。绝大多数行政村公共文体设施都由村干部兼职管理,专业水平和文化素质较低,又没有相应的经费补贴,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设施利用率不够高,有些体育场地被搁置或被改作他用,有些文化室、农家书屋藏书量少且长期关闭,未能真正发挥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五)农村广播电视工程管理维护存在问题较多。我市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广播电视“村村通”用户居住分散,中转站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设施设备维修困难且不及时。有时停播时间过长,甚至有些自然村出现反盲现象,农民意见较大;广播电视“户户通”虽然采用直播卫星双模机,收视节目多,效果好,但接收设施在强雷雨天气使用容易损坏,收视

11、效果受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影响明显,卫星天线一旦被遮档或挪动将无法正常收看,亟待研究解决维护管理问题。三、建议和意见(一)科学制定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发展规划。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从统筹发展经济社会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结合我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人口发展趋势,尽快研究制定三亚市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总体目标和确保目标实现的政策措施,明确政府职责,强化法制意识,把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纳入政府任期目标和绩效考核,强化督查考核力度。公共文体设施的规划建设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局,要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12、人口结构、地区分布,统筹兼顾,优化配置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公共文体设施的建设用地要纳入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随意侵占公共文体设施建设预留地,为我市文体事业的发展打好坚实基础。(二)提高现有公共文体资源利用率。一是在我市目前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紧张、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市图书馆现有用地(可考虑从白鹭公园就近划出部分用地),建设我市公共文化中心(包括博物馆、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该中心将位于市中心区域,毗邻美丽之冠大剧院,区域布局合理,且方便群众,又能和白鹭公园休闲功能相结合,有利于提升城市公共文化中心的综合功能;二是市政府要尽快研究解决好市业余体校与市体育中

13、心的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体育中心的优质资源,为我市培养竞技体育优秀人才服务。另外,市体育中心要从场所公益性出发,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加大开放力度,延长开放时间,向更多市民提供优质服务;三是鼓励符合条件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向公众开放其文体设施,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对表现突出的单位或个人,政府应给予奖励;四是充分利用住宅小区绿地及公园等非城市建设用地设置健身器材,方便周边群众就近使用;五是充分利用海滨电影院原有用地,加快改造建设,丰富我市公共文体设施服务资源。(三)完善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市镇两级政府举办的公共文体设施的建设、维修、管理资金,要列入财政预算。同时,针对我市目前公共文体基础设施严重缺乏

14、的局面,研究制定资金安排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一批急需的公共文体基础设施。要拓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投入到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科学制定补贴标准,合理改善基层文体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充分发挥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公共文体设施建设予以扶持。(四)健全公共文体设施管理机制。要尽快完善公共文体设施特别是体育设施建设完成后的交接、管理机制,改变“重建轻管”的状况。同时要加强对新建住宅小区文体设施建设情况的审核验收力度,保证文体配套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任何

15、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文体设施的建设项目和功能,不得缩小其建设规模和降低其用地指标。进一步深化公共文体设施管理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文体人员队伍管理机制,安排培训经费,制定培训计划,尽快提高文体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满足工作开展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公共文体设施管理、维修和保护,禁止农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和体育活动场地挪作他用,并根据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开放时间。市文体部门要完善奖罚制度,定期对农村地区文体设施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奖优罚劣。要研究整合农村地区农家书屋和共享工程资源,形成新型一体化文化设施。研究制定市图书馆的管理职能和“三定方案”,以利发挥市图书馆在农村地区农家书屋和共享工程的服务能力。(五)加大农村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力度。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巩固和完善已经建立的“村村通”工程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措施,消灭现有的广播电视覆盖盲区。并对工程维护经费给予足够的投入,保证这一便民系统工程长期高效运转;加大对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支持力度,尽快完善乡村基础网络,扩宽节目和宣传覆盖面。有线电视网络是我国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高目标,也是省对我市文化考核指标项目之一。要尽快研究制定我市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工程建设计划,全面开展有线电视网络工程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