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衔接《深刻议论》专题知识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5105999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高中语文衔接《深刻议论》专题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高中语文衔接《深刻议论》专题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高中语文衔接《深刻议论》专题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高中语文衔接《深刻议论》专题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高中语文衔接《深刻议论》专题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高中语文衔接《深刻议论》专题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语文衔接《深刻议论》专题知识点(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高中语文衔接深刻议论专题知识点一、突破作文选材【选材指导】议论文的“选材”首先,选材离不开立意。有立意才能谈选材,就像有房屋才能谈居住一样,立意是选材的前提。在下笔之前,我们也必须先思考一番,权衡一番,哪些材料(事例、名言等)符合文章的立意和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哪些材料是超出立意范围的?哪些材料是不必要的?哪些材料最能证明论点,而且读起来倍感新颖与难忘?所以说,立意决定选材,选材要服从论点的需要。其次,选材涉及角度的思考。何谓角度?就是不同方向、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意思。譬如举例,是举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是举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是举政界、商界还是娱乐圈的?是举伟人名人还是平凡人?是举一类

2、人还是某个人?是举一类现象还是某件具体的事情?诸如此类,都是角度。选材角度搭配得当则文思严密,议论文的说服力就会比较强。一、“名言”材料引用是议论文写作很重要的说理方法,由于名言材料出自名人之口,理论上比自己说话管用,所以往往能起到增强说服力的作用。引用得好当然能增强说服力,若引用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给读者留下逻辑不严甚至思维错乱的印象。请看下面的例段:“好奇心能推动科技的发展,改变世界。俗话说:好奇心害死猫。但其实好奇心能开阔我们的眼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好奇心害死猫”是作者选中的“名言材料”,但是用在这里合不合适呢?显然不合适,文段的立意是谈好奇心的正面作用和积极意

3、义,但是“好奇心害死猫”所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这种引用就属于不必要的节外生枝。引用不恰当的名言,等于主动暴露自己的弱点,有时甚至还会踢自己的“乌龙球”,是有不如无的。再看一个例段:“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障碍,时间不允许我们将其一一攻破,有时我们需要学会变通,绕道而行。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可见,绕道的变通,也是一种智慧。”作者想引用梁启超关于“变法”的名言,来论证“学会变通,绕道而行”的道理,这个思路是对的。可是还必须考虑引用的范围:“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一句,完全对接“变通”的论点,是切合的;但“法者,天下之公器也”一句用意何在呢?这也是不必

4、要的节外生枝。由此可见,名言的“选材”,不仅要选得准,还要选得精;引句的意义要切合论点,引句的长短要做合理的裁剪和取舍。且欣赏一段时评佳作,看作者如何选取“名言材料”:“无人监考,考的是诚信与自律。约翰雷高说: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身为一名将近成年的高中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考试,心中早已装着诚信考试的信条。如果心无诚信,试问这些年来的考试,他们是如何通过的?既然学校举办了线上考试,就证明老师愿意相信他们所教的学生,他们相信即使没有监考员,孩子也能自觉诚信地考试。我相信,心怀大学梦的高三学子都会有一种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诚信气度,都有一种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人生自律。

5、”(作者:学生陈钰)作者于一段之中,选用了三个“名言材料”,无不紧扣“诚信与自律”的主旨。约翰雷高的名言直陈“诚信”,无疑切合论点;后两句虽无直言“诚信与自律”之词,但所指的意义显然也属“诚信与自律”。也因此,有人把引用分作明引和暗引。选用“名言材料”还涉及“引用位置”的问题必须与上下文的意义取得连贯,合乎语境。二、“事例”材料议论文的选材,最重的还是“事例”材料。在五种常用的论证方法中,占据最大篇幅的往往也是举例论证。举例,便是列举事例,包括人、事、物等统统计作“例子”,姑且统称为“事例”材料。从古到今,中国西洋,天上地下,“事例”可谓数之不尽,所以事例的“选材”最困难,有时茫然不知所从,有

6、时则如“大海捞针”。我们先看一个“事例”材料选用不当的例子:“避开障碍,绕道而行并不是懦弱的表现。人生所遇障碍如恒河沙数,想要一一扫平是不可能的。有时避开障碍不失为勇敢的选择。贝多芬一生专注于音乐,徜徉于音乐的世界,享受着音乐带给他的幸福。但后来他的耳朵出了问题,他的听力一天天地衰退,最终导致耳聋。耳聋给他的音乐创作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然而,他避开了这一障碍,采用骨传导法来听声,在耳聋的情况下,仍然创作了许多伟大的作品。这是勇者才会作出的选择。如果贝多芬当时自暴自弃,那么,像生命交响曲这样伟大的音乐作品就不会诞生于世,他的音乐之路也会就此终结。所以说,避开障碍、绕道而行,有时反而是勇敢的表现

7、。”前面我们说过,立意决定选材,选材要为论点服务。这一段论点是什么呢?“避开障碍,绕道而行并不是懦弱的表现”(或“避开障碍、绕道而行,有时反而是勇敢的表现”)。基于这个论点,我们的“事例”选材就至少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此人遇到了障碍;第二,他绕过去了注意,不是跨过去,是绕过去!贝多芬有没有遇到“障碍”?遇到了,耳聋就是障碍;但他绕过去了吗?没有,他是跨过去的,贝多芬并没有避开障碍,也非绕道而行!现在我们来看一个“事例”材料用得精当的例子:“绕道而行,超越自我。绕道,改变的是过去的方向,超越的是过去自己。人,唯有充分地审视自己,才能选择更适合自己地道路。有时绕道而行,并非半途而废,而是为了实现

8、自我超越。起初,刘翔曾是跳远运动员,他梦想有一天能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但现实无情地打击着他,他的跳远成绩并不理想。然而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教练的指引下,刘翔毅然中途易辙,改变训练项目,转为专攻跨栏。虽然方向变了,但勇夺第一的理想从未改变。就这样,刘翔在跨栏项目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亚洲飞人的神话。是什么让他超越自我,取得成功?是改变方向,而改变方向不正是一种绕道而行的智慧吗?或许你会认为他不坚持练跳远是半途而废,但如此坚持,又何尝不是执迷不悟呢?因为绕道,使世界体坛出现了一位跨栏高手飞人刘翔。由此看来,绕道而行是一种智慧,有时绕道,是为了完成自我的超越。”(作者:学生白淑怡)选材要根据论点的变

9、化而变化。刘翔从最初的跳远转到跨栏,符合“绕道”的条件;刘翔转到跨栏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符合“超越自我”的条件。刘翔的“选材”完全符合论点,能够完整地佐证论点,这样地选材就可称之为贴切,称之为精当!【典型例题】例析得法要突破“观点+例子”的这种简单论证模式.我们不妨试用以下方法及对策: 1.例后评价法 2.正反对比法 3.反向假设法1.例后评价法例后评价法就是举例之后再作评价的方法, 也就是概括出事实论据的中心意思,得出一般性结论,从而揭示论点与事例之间的紧密逻辑联系。 康熙大帝在位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助他登上皇位,

10、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位大臣及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给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噶尔丹还有鳌拜。”众大臣目瞪口呆。 康熙为什么要向他的敌人敬酒?因为他明白,是对手带给他的压力,逼迫他努力地投入到“斗争”中,并想办法成为胜利者。在同对手的对抗中,才能真正地磨练自己、强壮自己。从这一意义上说,你的对手是你前进的动力,是你成功的催化剂。2.正反对比法 正反对比法,即举例后再举相反的例子加以比较,以形成正反对照,然后再加一两句总结分析,揭出事物本质的方法。我国明代的张溥,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

11、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3. 反向假设法反向假设法,就是举例后再向相反的方向作假设,揭示出事例内涵与论点的一致性的方法。 例一:假如杜甫在那个时局纷乱的年代不堪命运的捉弄而随波逐流,假如他无法正视如黄叶般飘

12、摇孤寂的生命而丧失人生的意志,假如他无法承担失意、离索的痛楚而放弃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么,他怎能吟出不朽的“诗史”之作而震古烁今?正是那份对痛苦的淡然,让杜甫在西南一隅活出了“月白清风一草堂”的旷达,成就了他的璀璨人生! 例二:假如当初唐太宗非但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而且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又哪能在认识到自己任性、奢靡的弱点的基础上加以改正?又哪能成为千古风流人物?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为你支招:援事立理第一步:引例在观点和材料之间,设置一句过渡性的话,把材料引出来。第二步:述例概括、简练、定向地讲述例子。第三步:析例分两步走,先对事例进行分析评述;

13、再阐明事例和论点之间的关系,使事例与论点水乳交融。援事立理:结构 引子+事例+对事例进行分析+结论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置于心头。(引子)1796年9月19日华盛顿发表卸职演讲,主动卸任,让位给亚当斯,为政坛民主更迭树立了良好的先例,从此连任止于两届,便成了美国总统不成文的规定。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天,1797年3月5日,65岁的华盛顿圆满完成了权力移交。一身轻松地返回他的弗农山庄。他的孙女曾记录道:“祖父为再次成为农民华盛顿而无比高兴。”然而这种无比高兴的日子还没能过上多久,华盛顿就又被召唤到前线。这一次是法国和美国起了严重冲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这种丹心报国的情感

14、又使得华盛顿老爷子束装启程,前往费城接受军务。(事例)他认为“自己才疏学浅,经验匮乏”,要求卸任,是为了让更优秀的人来领导国家,更是为了美国的民主政治向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他又是为了什么出任总统?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事例的分析)他心中始终装着国家与人民的安危,其情其意,永载史册。(结论)如果没有对论点的恰当阐述和对论据的中肯分析,议论文论点论据就不能粘连起来。所以,这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引子”和“分析”。所谓“引子”就是要在观点和事例之间,用适当的简要的词句来过渡,以接通文气,使观点和材料在语言形式上畅通无阻。所谓“分析”,就是事例叙述完之后,还必须对事例进行适当的分析评论,指出

15、其中心所在,使事例和论点在内容上联结在一起。 注意:在考场上,作文主体部分切勿跟中心论点若即若离,最积极而有效的办法就是反复点题,渲染并突出文题。当然,这里的反复也是相对而言的,它既不是乱点题,也不是滥点题,也不必过多,否则就会弄巧成拙。用作点题的话语可以设计五六处分别出现在段首、中间和文末,以便步步勾联,彼此照应,浑然一体,构成最优化组合。这样的点题设计既能使话题得以逐渐强化、升值,又可以让主旨不断呈现、深化。特别提醒:一是点题语句与所提供话题或材料要有明显的相似语句;二是点题语句要优美、凝练,有哲理性和启发性。二、突破主体论证段【论证指导】一篇优秀议论文最大的特色在于以丰富的论据、自洽的逻辑和严谨的语言形成强大的论证力量,而形成这种论证力量的部件就是议论文的议论段。一篇议论文如果能有几个联系密切并具有较强论证力度的议论段构成本论部分,那就会增加论证的深度、广度和厚度,使议论文富有说服力。议论文出彩与否与标题、开头和结尾有关,更与议论段密切相关。作者的议论能力主要体现在议论段。因此,写好议论文的议论段至关重要。本论部分一般是三个规范的议论段,具有一个规范议论段的四要素:1.有明确的分论点,且在段落中显著的位置摆放;2.有过渡词、过渡句,用假设、引用、解释等方式写;3.运用二至三个论据(或理论或事实),但用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