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成果2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504425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修成果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研修成果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研修成果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修成果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修成果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加了这一轮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培训学习,我感觉既忙碌又充实,感受很深,收获也不少。在学习期间,我认真观看专家讲座视频,积极完成作业,并且主动参与讨论。专家的精彩讲座,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也找到了自身的差距与不足。从中我树立起了新的教学理念,充实了我的教育教学理论。在边学习边教学的过程中,我自觉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既提高了我的教学能力,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与大家谈谈我在这轮培训学习中的主要成果。通过这轮培训,我深深的体会到:课堂教学,教师要讲究教学策略,学生要讲究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可以运用以下几种策略来实施教学。

2、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创新意识。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主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

3、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富有“弹性”的活动情境,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鼓励自主探索与合作,发挥学生潜能。“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

4、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并没有对如何进行转化作“操作”上的详尽指导,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试着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圆转化成一个你学过的图形?”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学生推到了活动的主体地位上,他们纷纷投入到“如何转化

5、”的学习活动中去,热烈地讨论、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积极地思考结果,不少学生找到了不同于教材上的转化方法,表现出了学生良好的思维独创性。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相互合作交流共同探索,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使他们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自身良好的数学素质并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要做到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心理倾向、知识基础、接

6、受能力进行分层设组。用动态、发展的观点对待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作必要的层次调整。然后规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各类学生各有所获,使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一次学习后都有一种成功感在激励着自己,在不断获取成功和递进中得到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再次成功的欲望。从而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知识技能不断提高。如在课堂提问上:我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识地把它分成上、中、下三层,其中基础性问题以复习类、基本类的问题,面向学习暂困学生;中档题则面向中等生;难度大的问题,通过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面向优等

7、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司其问,各有所得。同时,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评估,我也在情感激励上给予分层对待,当学生作出圆满的、富有创造性的、有独到见解的回答时,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常用“很好”、“真棒”、“好极了”、“很有创见”等言语;对于质量不高的回答则用“好的”的肯定语气加以鼓励;对不能作出答案或回答有错误的,我则投出期待的眼神,说:“请先坐下,听听别人的意见,好吗?”。这样做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面向全班同学大胆地答问,增强了他们主动参与的自信心。教师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

8、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使每一位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四、教师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作为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较小,经验储备、知识基础和思维、研究能力相对较弱,认知能力、感悟能力毕竟有限,思维空间狭小,这就必须要求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加强调控、加强引导,以防学生的思维偏离学习的轨道。尤其在探究的初步阶段,决定探究方向、收集处理信息、组织合作探究、交流汇报等诸多环节,均需要教师悉心指导。因此教师不仅要“精”研教材,而且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在小组合作

9、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加人学生的研讨、实践活动、及时掌握信息和反馈意见,适时调整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频率。教师的适时点拨、适时引导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把握好引导的“度”。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必须尊重他们的意愿,科学地引导他们自觉地完成探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进行集体指导,也可进行个别指导。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有效的教学策略不只以上介绍的几种。我相信,学无止境。我还将继续利用网上培训平台不断的去学习,并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挖掘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乡镇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心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