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504149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论文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论文摘要在小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开展教师的创新素质,对学生强化求异思维,训练激发创新意识,还要教给学生有效的探究方法。鼓励创新是我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的之一,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儿童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才能,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矗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开展教师的创新素质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辅助教学己成为一种开展趋势,有人预测,将来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计算机的教学形式,

2、更有人认为“网络教学将取代人。计算机教学确实有它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将复杂抽象的问题详细形象化,将不易观察的事物虚拟可视化。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圆,将其平均分成红蓝各一半,再将其平均分成8等份,展开拼成一个近似的平形四边形,再将其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64等份、128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并同时展示拼出图形,让学生观察比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边就越趋平直,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用不同的颜色显示长方形的长和圆周长、长方形的宽和圆的半径的关系,很容易推出圆的面积。这里运用了计算机模拟技术,减缓了学生的学习坡度,同时浸透了“

3、极限的理念,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矗二、强化求异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才能是人最重要的才能,是人才能的核心。一个人智力上下,才能大小都与思维才能有关。求异思维是指对问题的处理没有固定答案或存在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看问题,对于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有很大的好处,让学生在操作中培养求异思维。如下所示的是利用开放题,指条件不确定或结论不唯一、解题方法多样的数学问题,如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填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问题:六一班的体育课上,教师把28个实心球分配给男、女同学分两组练习,男、女同学人数之比是4:3。男、女同学各分到实心球多少个

4、?我不急于标准学生的解题行为,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题的方法。学生得出了很多方法:1用“份数的思路考虑:284+34=16个,28-16=12个;2用“分数乘法的意义的思路考虑:4+3=7,284/7=16个,28-16=12个;3用“正比例解应用题的思路考虑:设男同学分到实心球X个,X/28=4/4+3X=16,28-16=12个;4用“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思路考虑:28=1+3/4=16个,28-16=12个我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大大增加,为创新意识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里要注意,一题多解,必须训练学生能表达每一种解法的的算理,这样做将使问题的解答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

5、殊时,比拟容易迁移。三、教给学生有效的探究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求学生探究,不是让他们盲无目的的瞎闯,而要教给他们一些方法。“授之以渔。首先要求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其次要明确使用的方法;第三,正如胡适先生所说,做学问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课例:?圆柱的体积?根据转化的图形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创新意识。生1:转化为横截面为梯形的柱状体将圆形转化为梯形V=S高这里的高就是圆柱的高=上底+下底梯形的高2圆柱的高=圆的周长圆的半径2圆柱的高即:2rr2h=r2h=sh生2:转化为长方体V=v

6、=长宽高长=底面圆周长的一半,宽=底面圆的半径,高=圆柱的高即:rrh=r2h=sh生3:转化为横界面为平行四边形的柱状体V=S高这里的高就是圆柱的高=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圆柱的高平行四边形的底=底面圆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底面圆的半径,高=圆柱的高=rrh=r2h=sh在这一环节中,我一方面让学生自然的出于证明需要而考虑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整理自己的思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人类认识未知事物的一个根本思维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考虑,获得一个合理的猜想,然后加以论证这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方法。同时进一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出更为创新的推证公式的方法。参考文献1李世海等.创新教育新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