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知识纲要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5029380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知识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传播学知识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传播学知识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传播学知识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传播学知识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学知识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知识纲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什么是传播? 答:广义的传播是信息的传递或信息系统的运行;狭义的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 系统的运行- Vr.第二章(1)人类传播的发展历程: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2)哈特对媒介的分类及举例答:示现的媒介系统。人体的感官或器官 再现的媒介系统。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 机器媒介系统。广播、电视、电话、电影、电信、唱片、计算机通信- Vr.第三章(1)符号的概念答: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或代码系统。(2)符号的分类答: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分为: 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文字的

2、字体、大小 非语言符号是体态符号。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 非语言符号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仪式化的符号。仪式和习惯、服装和饮食、音乐和 舞蹈(3)符号的基本功能: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4 )什么是意义?答: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 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第四章( 1)传播过程五要素: 传播者。又称信源受传者。又称信宿讯息媒介反馈(2)“5W ”模式,又称“拉斯韦尔程式”内容:Who (谁)传播者一Says what (说了什么)讯息-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媒介-To whom (向谁说)受

3、传者-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效果 提出者:拉斯韦尔特点:认为传播是单向的,并且没有考虑互动与反馈 对应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3)香农-韦弗模式图:书P51页特点:单向直线模式,且缺少反馈的环节反馈重要性:反馈的因素和环节不容许省略,因为在社会传播中,传播的双方都是具有能动 性的主体,互动是社会传播的本质特征,离开了反馈便不能说明这种互动性。( 4)循环模式提出者:奥斯古德和施拉姆图:书P52页特点: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双向性;不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5)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提出者:施拉姆特点:传播过程的双向性,互动性,连结性和交织

4、性-j-* Vr.第五章(1)传播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2)人内传播概念 答: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 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3)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4)人际传播的概念 答: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 信息传播系统。(5)人际传播的动机答:获得信息,即关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有用情报 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6)人际传播的特点答: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5、 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7)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答:协调人际关系交流思想感情统一社会态度支配他人行动 人际传播对大 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8)人际传播自我表达方式 答:语言、文字、体态、表情、眼神、身体接触、服装、发型等(1)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答: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联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 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 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群体成立、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答: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这是群体凝聚力的核心 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也就是个人参加群体并愿意为之做出贡献的动机 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

6、播(3)群体规范的功能答: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4)在传播活动中的两个机制:信息压力和趋同心理(5)集合现象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答:结构性压力 触发性事件 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6)流言的概念 答: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7)流言的特点答:流言总是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的,其目的是让人们“确信”或“相信”所传播 的言论或消息是“事实” 流言传播的渠道主要是人际的口头传播 流言的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

7、的事件或敏感的话题,这些事件或话题容易唤起一般人 的重视、关心或兴趣 流言是一些没有确切证据的信息,或者说至少在其流行期间缺少可靠的证据(8)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的特点答: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 流言信息的变形和奇异回流现象 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9)组织内传播的类型 答:组织内传播分为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和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分为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横向传播双向性强,互动渠道畅通;纵向传播有单向流动的性质) 纵向传播分为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组织内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网络传播(10)【了解】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书P93第七章(1)大众传播的特点答:大

8、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2)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环境监视功能。 搜集与传递有关环境变化的各种信息。 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解释环境中的信息,并提出各种应变的方案与解决措施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于传递知识、价值和社会规范3)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视 解释与规定。的行为反应 社会化功能。 提供娱乐。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

9、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告知”活动通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4)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关于资源以及买和卖的机会的信息 解释这种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场 开创经济行为(5)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发表的文章中强调了大众传播的三种功能,为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吸引眼球)只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 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制度性压力)大众传播的这项功能主要来自于它的公开性 麻醉作用(6)商业广播开始的标志:1920年美国KDKA电台获得了从事标准

10、广播的第一张正式营业 执照( 7 )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 概念: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提出者: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第八章(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观点 媒介即讯息 地球村 媒介即人的延伸 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等 冷媒介:漫画、有声电影、电视等(2)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提出者:怀特 内容: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 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模式图:书P131页的图第九章(1)控制研究的主要内容:控制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对传播者(传播媒体)的管理,常

11、用的有四种方法,主要内容 还包括媒介制度等很多。(具体内容请自行查看书本)控制研究的四种控制方法:答:政治控制:主要是政府控制 经济控制:媒介所有权、广告商、读者 文化控制: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背景 自我控制:自律(2)传播制度的 5 种规范理论答:极权主义理论极权主义理论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理论,承认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等传播媒介拥有绝对 统治权。强调对媒介应严加控制时间: 15-17 世纪主要观点: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利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 主要内容:(了解)1 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2 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3 政

12、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4 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要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自由主义理论时间:17、18 世纪启蒙运动 观点:其核心是以权利、自由为主体的自由主义思想,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 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原理原则:(了解)1 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2 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3 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4 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英国约翰.弥尔顿出版论出版自由,根据“主权在民”和“天

13、赋人权”的思想,提出 了出版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社会责任理论时间:20 世纪40 年代提出背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垄断竞争日益加剧,传播业商业化、集体化、单一化也愈加严 重,传播业滥用新闻出版自由,侵犯公民权利,引起社会不满,人们认识到:自由的传播业 只能危害社会,传播工作者应该担负起教育公众的社会责任 基本观点:在享有充分自由的情况下,应积极地、主动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既追求积极 的自由,扩大及发展新闻自由的权利,又要建立与社会“分享共同价值”的大众传播体制 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时间:20 世纪

14、70 年代以后主要观点:1 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 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2 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3 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4 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 合乎社会理想 核心价值: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了解) 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时间: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主要观点:1 传播媒介必须是公有的2 媒介是国家的重要工具之一3 真理是唯一的,而且只有一个发言人,即党或党的领袖第十章(1)

15、“使用与满足”研究 概念:“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 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赫卓格(了解)使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的需求; 自我评价的需求(了解)收听肥皂剧的动机:避免日常生活的烦恼;寻求代理参加的幻觉;把肥皂剧当做“日 常生活的教科书”,从中汲取生活的知识和经验等 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贝雷尔森(了解)人们对报纸的六种利用形态: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日常生活的工具;休憩的 手段;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社交的手段;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对电视媒介的“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