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5022217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中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中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中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中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 江 县 人 民 政 府二一四年十二月目 录前 言4第一章 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5一、全县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成效5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6三、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9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利条件11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14一、指导思想14二、基本原则14三、建设目标16(一)总体目标16(二)效益目标17四、任务分解17第三章 区域布局与分区建设重点19一、项目县基本情况21二、区域布局26第四章 建设任务及重点示范区建设30一、总体任务30二、重点示范区建设31第五章 建设标准与建设内容34

2、一、建设标准34(一)总体标准34(二)分类标准34二、建设内容37(一)总体内容37(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任务401、2011年度402、2012年度403、2013年度414、2014年度415、2015年度426、2016年度427、2017年度438、2018年度439、2019年度4410、2020年度44第六章 投资测算与资金筹措46一、资金需求46(一)规划总投资46(二)分措施投资46(二)分年度投资471、2011年度472、2012年度473、2013年度484、2014年度485、2015年度486、2016年度487、2017年度488、2018年度499、2019年

3、度4910、2020年度49二、资金筹措50第七章 效益分析52一、经济效益52二、社会效益54三、生态效益56第八章 建设监管和后续管护57一、严格建设监管57二、规范竣工验收58三、加强后续管护59第九章 保障措施61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61二、强化规划指导,做好规划衔接63三、推进资金整合,加大投入力度63四、严格项目管理,开展绩效考核65五、开展基础研究,做好技术支撑66前 言按照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川发改农经2014561号)要求,结合中江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1-2020年)、中江

4、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中江县“十二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立足于中江县域内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社会发展水平,由中江县农业局牵头,组织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农发办和设计单位等相关部门专业人员通过现场踏勘、实地规划,因地制宜编制了中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计划总投资15.46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93.04万亩,实施五大措施,提高三大能力,提升两大产业。通过农业措施、水利措施、田间道路建设和科技措施,建设高标准农田,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通畅、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实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标准,提高农田排灌能

5、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强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示范和推进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制、良机“六良”配套,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服务农村民生,促进全县农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预计规划建成后实现年粮食总增产5600万kg,增产油料460万kg,增加蔬6300万kg ,增产增收及节本增效52600万元。第一章 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一、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中江县自1989年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截止2010年,累计完成中低产田改造64.89万亩。

6、通过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中江县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为全县粮食增产、农业增收、农业增效,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实施田水路林综合治理,提高了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了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种田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同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田基本建设,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全县农业基础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纳入县政府民生工程目标考核,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全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农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近年来,全县通过实施农用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土地

7、治理、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全县中低产田土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到2010年底,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24.89万亩,其中:中低产田改造23.89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1.0万亩,新建提灌设施120座,开挖疏浚渠道2581.92公里,整治山坪塘120座,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40.1万亩。通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与配套,提供了旱能灌、涝能排等基础生产条件,提高了项目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二)农业科技应用步伐加快中江县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在项目区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旱育秧、抛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

8、治技术、规范化栽培等集成实用农业先进技术,效果十分显著;形成了实验区、示范区、普及区三个开发层次,使农业科技开发上接科技源头,下联生产领域。通过实验、示范、推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种植区域化、栽培模式化、品种优良化、服务系列化;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咨询等,全面提高了农村干部群众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科学种田水平,促进了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为提高我县农业科技水平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三)农业产业发展不断壮大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特别是田土型调整和田间生产道路的配套完善,大幅度提高了项目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为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吸引了一批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投入到农业产业发展

9、中,促进了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全县新建和改造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6多万亩。(四)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建成了全县耕地质量数据库及管理应用系统,建成了涵盖耕地分布、质量、数量的全县耕地本底数据库。依托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逐步建成全县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管理系统,实现项目全过程监管和上图入库。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田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现有部分水源工程老化,病害严重,供水能力差。县内水库、山坪塘一般建于5070年代,内坡风浪冲刷、塘内淤积、渗漏严重,蓄水能力衰退,据统计,部分山坪塘实际蓄水量只占正常蓄水量的40%左右;部分电灌站设计不合理,输电线路、水泵、

10、管道等设施老化,提水能力下降,出水量减少,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用水需求。现有灌溉面积中灌排设施配套差、标准低,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田间渠道配套率不足40%,一般为土渠,渠道硬化率不到10%。垮塌淤塞严重,而且布局不合理,串灌串排严重,渠系水利用率仅为0.45。渠系建筑物严重不配套,现有的渠系建筑物配套不齐全且十分简陋,部分灌区没有规范的桥、涵、闸、池等配套设施。这样导致灌溉水利用率低下,不能完全保证农业灌溉生产用水;灌排工程体系不完善,输水、供水保障程度低。现有田间道路多为土路,路面窄,凹凸不平,遇有阴雨天,机动车辆出行十分困难,农业生产资料及农副产品的运输极不方便,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农

11、业机械化水平偏低,增加了农民劳动强度;田间道路不配套,农机“下田难”,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要。(二)耕地质量水平有待提高2010年底,全县中低产田土面积79.6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75.97%。已建成的部分高标准农田,由于投资低,建设标准与国家现行技术要求有一定差距,达不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的质量要求,需要进行改造提升。部分地区耕地土层薄,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水平偏低。农民长期偏施氮肥,少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导致土壤板结加重,酸化现象不断加剧,理化性状变差,长期用养地失衡,耕地质量下降。(三)建设投入标准偏低近年来,随着人工工资和材料价格上涨,现代农业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

12、成本不断增加,特别是我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丘陵向低山过渡地带,农田基本建设投资更高,全省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均投资1500-2500元,我县亩均投资在1600元左右;而且目前建设资金渠道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大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标准偏低,投入明显不足。(四)建后管护措施不力农田建设中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田间工程设施产权不清晰;建后管护责任和措施不到位,管护资金不落实等问题突出,使农田基础设施、设备损毁后得不到及时有效修复,部分项目竣工后未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降低了国家扶农项目效益发挥和持续的时间。(五)农业科技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大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13、留下的多为中老年人、妇女、儿童,农业从业者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对农业新技术应用不够,推广不力,多为传统农业耕作方式,致使新的农业技术普及率不高,耕作效益低下;农业科技的贡献率虽然有了一定提升,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严重制约着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三、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稳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是公共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和创新开发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历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

14、义。1、高标准农田建设可夯实全县农业基础,保障粮食战略安全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耕地数量和质量是决定粮食综合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建设高标准农田,巩固生产保障能力,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中江县是四川省粮油主产区,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较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农业靠天吃饭的现象明显。本次规划将项目向粮油主产区倾斜,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田间排灌渠系,改善提灌站、山坪塘等水源工程,可显著提高用水保障和水资源利用率;全县高产稳产农田增加,有利于优势产业提升,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村全面发展。2、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高标准农田建

15、设坚持“一改带五改”即中低产田土改造带动作物品种改良、耕作制度改革、栽培技术改进、种植结构改变、生态环境改善,实行“六良”配套,即良壤、良法、良制、良种、良机、良灌,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积极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新技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振兴、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将为产业发展和农业机械化奠定良好基础,依托产业引龙头,倾力打造优质粮油生产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特色农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做响做亮产业品牌,助推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升级,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3、高标准农田建设可提高农村综合水平,全面推进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摆在了第一位,只有实现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其他目标才有实现的经济基础。随着城镇化推进,我县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守人员绝大多数为老人,种田科技意识和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