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古诗词赏析(育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502202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古诗词赏析(育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8古诗词赏析(育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8古诗词赏析(育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8古诗词赏析(育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8古诗词赏析(育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古诗词赏析(育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古诗词赏析(育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语文学科中考第二轮专项复习备考资料“积累与运用”之古诗词赏析【考点解读】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成为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都为课内,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以主观问答和客观选择相结合复习时应加强有效训练。一、复习指要(一)鉴赏字词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

2、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二)品鉴思想情感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

3、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三)赏析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

4、伏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对比、反语、反复等。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二、解题指导(一)客观题解题方法:客观题即选择题,它包括判断、赏析型等子题型,判断选择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命题人有时故意扩大原意,往往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反之亦然。 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

5、或贬低。命题人往往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歌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歌内涵。 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备选项的表述结论,在诗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 (二)主观题解题方法: 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子题型,在概括填空、简答、品味分析表述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

6、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 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着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着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炼)着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三)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

7、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另外,要借助注释、提示、作家的生平经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业已形成的能力,仔细诵读,品味所给的诗词曲,找出答题的角度,在反复比较、辨析的基础上,推断所求的答案。 【链接中考】(08年沈阳市)对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答案解析:D 诗人以含蓄隽永笔调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眷恋深情,而不能说是厌倦之情。(09年沈阳市)对春望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A这首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乱伤痛之情。B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

9、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C诗的尾联意思是诗人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D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答案解析:B“烽火”是指战火。(2010年沈阳市)赏析饮酒回答问题。(3分)饮 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悠然”一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1分)(2)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答案解析

10、(1)表现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 (2)C “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面对自然和谐的景象,诗人不禁心旷神怡,若有所悟,其间意趣,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模拟演练】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 浊酒一杯家万里,衡阳雁去无留意。 燕然未勒归无计。四面边声连角起。 羌管悠悠霜满地。千嶂里, 人不寐,长烟落日孤城闭。 将军白发征夫泪。1 阅读范仲淹渔家傲选择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渔家傲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全词苍凉悲壮而又豪放慷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调和氛围。B渔家傲选自全宋词,作者范仲淹,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点了边塞的秋天,“异”字是对塞外景色

11、的概括,“异”于南方,也“异”于内地。“衡阳雁去”以鸟之离去来强调秋天早有寒意。D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渲染了悲壮的气氛,也写出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答案:B2 阅读范仲淹渔家傲选择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 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能看出来。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C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D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阅读观刈麦选择下列选项理解错误的两项:( )A观刈麦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字乐天。B这是一首叙事讽喻诗,先描写了两个画面,再进行自我剖析,体现了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特点。C“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分别采用了外貌和心理等细节刻画塑造人物形象。D这首诗充分体现了白诗的语言通俗、平易近人的风格。E这首诗通过描写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拾穗贫妇,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13、人民生活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和怜悯。答案:AC赤 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阅读赤壁选择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赤壁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晚唐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先生。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采用叙述、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借二乔的命运喻指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C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显然有些片面,是本诗的一个失误。D“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由一支折断了的铁戟,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这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答案:C

14、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D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答案:C2、下面对诗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写诗人已经到了山西村,刚走进农家就受到农民的热情款待。B第二联写诗人前往山西村途中所见的景色。C第三联写诗人到了山西村的所见所闻。D第四联写诗人与主人相约:从今以后,假如我真的不问政事,归隐故乡,我要时时在月夜拄着拐杖来敲你的门啊。答案:D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