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三诊语文参考答案(含文言翻译)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501957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三诊语文参考答案(含文言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成都市三诊语文参考答案(含文言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成都市三诊语文参考答案(含文言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成都市三诊语文参考答案(含文言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都市三诊语文参考答案(含文言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三诊语文参考答案(含文言翻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市201 1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A项:g/k,jing/gng,m/m,ch/sh;B项:j/y,bi/ bi,jj;D,qun/jun;C项:j/chi,tng /dng,m/m,qi/qu;D项:p/b,pio/pio, jio/ju, xi/xi) 2A(B项:珠一铢;C项:蔽一敝;D项:寇一蔻) 3B(“纵然”有即使的意思,表假设;“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有转折之意;根据句意应用“固然”。“鼎力相助”是敬辞,不能用来形容“国际足联”自己表态。“焕然一新”强调某事物经过改变,展现出新面貌

2、,用来形容审美感受不恰当;“耳目一新”指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 4.A(整个文段的核心谈的是“对大师与经典的阅读效果”,故第句应作为首句;第句是对第句的诠释;第句和第句是观点和例证的关系,其顺序应是;第句的“它们”指代的内容是第句的“大师与经典”,因此其顺序应是) 二、(9分,每小题3分) 5B(A作者认为现代教肓“在推着人远离白己”,并未“一直致力于帮助人认识白我”;C.“不要人为干预”的说法过于绝对,不是对孩子的所有活动都不进行干预;D“应该以想象力培育、认识白我、激发非常态意识体验这些内容为基础”原文无据) 6D(结尾对“现代教育转型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没做集中论述,也

3、没“强调短时间难以动摇现代教育的根基”) 7C(原文“是不可能改变的”过于绝对,“只是做小的修补和尝试”也不符合文意) 三、(6分,每小题3分) 8C(荷:扛,担) 9A(A连词,表目的,“用来”;B介词,“替”介词,“同、跟”;C副词,“将要”副词,“况且”;D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第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1(4分)桃李沿着(环绕)大堤,莲藕长满池塘,没有什么时候不鲜花盛开,这是我散步喝酒吟咏诗歌的地方。(译出大意2分,落实“缘”“花”各1分) (2)(4分)侍御所说的苟且,就是在花园亭台间宴饮游玩这些事罢了,他要告诫世人的,不已经很多了吗?(译

4、m大意2分,落实“苟”“燕游”各1分)11(4分)赞扬李雍时非苟且之人,而能为国效力建立功业;借此告诫世人,强调国家尚不安定,应以国事为重,不可苟且。(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12.(5分)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答对两处给1分) 13.(8分) (l)(4分)两首诗都写到了女子对远方征夫的深情思念(2分)。秋歌还表达了普通百姓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或“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冬歌则突出了女子担忧征夫受寒,渴望冬衣早日送达的急切心理(2分)。(意思相近即可) (2)(4分)秋歌着眼于大的场景,通过对长安城“万户捣衣”的描写

5、,塑造了思念丈夫的女子群像(2分);冬歌着眼于小的画面,通过女子“絮征袍”的具体描写,塑造了牵挂征夫的典型形象(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14(6分) (l)俯察品类之盛 (2)陟罚臧否 (3)玉盘珍羞直万钱 (4)万里悲秋常作客 (5)濯清涟而不妖 (6)竹杖芒鞋轻胜马 (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8)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五、(22介) 15.(4分)AC(A项“对丑恶人性的鞭挞”理解不当;C项“细腻的心理描写”错误,当为神态描写) 16.(4分)故意激怒,耗其体力;挑逗折磨,挫其锋芒;抚摸安慰,缓和气氛;动情落泪,收服雄鹰。(答出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17(8分) (

6、分)驯服鹰,是对鹰体力和心理的煎熬;是对生命尊严的折磨与摧残。(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2)(4分)表现自然的美好,与鹰的处境形成反差,反衬鹰被迫屈服的无奈与痛苦;表现了鹰对自由的渴望,为下文鹰报复屠夫的情节作铺垫。(答出-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8.(6分)答案示例1:内涵更丰富。鹰抓瞎屠夫眼睛后逃离,是对禁锢的回击和解脱,表明生命的尊严是不能被践踏的。而鹰自杀在屠夫坟前,则表明鹰和屠夫之间有着微妙的惺惺相惜的情意。屠夫因为鹰的离去郁郁而死,鹰最终因屠夫之死而坠地身亡,他们之间的契合显示出自然万物的灵性,是生命之间相互敬重的写照。答案示例2:构思更新巧。一是交待了屠夫与鹰的最终命运

7、,结构更完整;二是以看似不合常理的情节与前文形成反差,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鹰抓瞎屠夫的眼睛,与鹰忠诚的性格相违背,却与鹰的本性一敌;此外,鹰最终自杀的情节看似荒诞,实则表现出自然生命的灵性。这样写更增添了作品的传奇色彩。 答案示例3:形象更丰满。屠夫因为鹰的反抗和逃离郁郁而死,表现出他在强悍外表之下柔软的内心;鹰最终啄瞎屠夫的眼睛逃归山林,凸显了鹰不甘屈服的形象;而最终鹰自杀于屠夫坟前,可以理解为对屠夫情谊的报答。巧妙的情节安排,凸显了“人”和“鹰”的矛盾性格,更加真实、动人。(点明确且有分析,1分;能结合文章合理分析,2分;分析透彻流畅,3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六、(10分)

8、 19(4分) (l)“品牌中国总评榜评选”改为“品牌中国总评榜评选活动” (2)句“为”改为“的”,或改为“以为” (3)句“有一些影响力”改为“卓越贡献” (4)句“请您务必参加”改为“届时敬请光临” 答对一处1分。修改合理即可。 20.(6分) 答案示例1: 在边城恬静幽美的山水背后,隐伏着人生的深沉无奈。这种无奈不仅在人与命运的竞逐中,也在人与人的隔膜里。爷爷珍爱翠翠胜过自己的生命,却不愿直言所想;翠翠对傩送有着朦胧而纯洁的爱意,却隐藏在少女的羞怯中;顺顺怜惜翠翠祖孙俩,却因长子之殇使老船工遭受重创人生因多爱而多温暖,却又因多隔膜而多忧伤。如是彼此交织的矛盾,共同构成了贯穿小说的悠长的

9、悲剧复调。 答案示例2 爱斯梅拉达这一人物寄托了雨果对于完美人性的全部理想。她符合我们关于美女的一切想象:褐色的长发、纤细轻盈的腰肢、天籁般迷人的歌声她更有着一颗纯洁、善良和坚贞的心:给在日光下受鞭答曝晒的劫持过她的加西莫多送水喝,为救落难诗人甘果瓦挺身而出答应与之结婚,对侍卫长弗比斯忠贞不渝以生命投入的爱与其说爱斯梅拉达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人,不如说是一朵绽放在雨果理想深处的神圣的人性之花。答案示例3:从三国演义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伦理观“忠”的沿袭和演变。越骑校尉伍孚为刺杀擅行废立的董卓而身首异处,车骑将军董承为反对曹操专权僭越而被灭三族他们无不是在用生命去捍卫“有死无贰”的正

10、统规范。但在遵循之外,我们亦不难发现背叛与反动。刘备与关羽“兄弟而主臣”,周仓以“唯有德者居之”回击鲁肃,李恢公然宣称“贤臣择主而事”所以,三国演义是一块研究中国传统政治伦理观流变的活化石。(自选角度合理赏析作品,2分;结构完整且符合要求,2分;修辞运用得当,2分。若赏析内容与所选文本不一致,该题不给分。) 七、(60分) 21.作文(60分)评分标准参考高考评分要求。文言翻译(仅供参考):莱芜的侍御李雍时拜访我并请求说:“我在城北建了一个园子,它的中亭叫可以。槐树和柏树都长得很茂盛,花和竹分别排列,凿开池塘捕鱼,嶙峋的石头耸立在阴凉的树下,这就是我住宿的地方。它东边的亭子叫学稼。种上梨树枣树

11、,混杂栽种柿子树、杏树,亭后修整土地、筑造场地,铲除茅草结庐安居,沟渠和田埂交错,鸡犬都能辨识路途,这就是我辛苦劳作的成果。园子西边的亭子叫学圃。栽植桑树形成绿荫,种菜能够用来避暑,淘去井中污泥形成池塘,土地得以更加肥沃,茂盛的树木生长在周围,瓜果杂乱,这就是我平时所食用的东西。改变方向向南,其中有间房子叫则喜,双层的窗户有助于光线更明亮,古琴和书籍靠着柱子,这是我抱膝而坐、幽居独处的地方。梅树盘结回旋,编成篱笆,聚集生长,向四周扩展,香雾纷杂,梅树的上端写着“梅花深处”。园子东边栽种桃树李树,西边种杏树,交错遮蔽,半隐半现,是梅花外部的屏障,以此来表明我自比于梅花之志。园子的北部则是老树枝叶

12、披覆,茂盛的树林重重叠叠,园中小径蜿蜒没有尽头,深远如进入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又折向西北,地势忽然向下,流水下泻,清池深广,高大的树木覆盖着它,就像眉毛附着在人脸上。桃李环绕大堤,莲藕长满池塘,没有什么时候不鲜花盛开,没有一个晚上没有明月,这是我边走边喝酒吟诗的地方。所有的亭子合起来命名为聊且园。你一定要替我为它写一个记。”我想李侍御负书担橐,插笔于冠,供职皇宫,今天将要去云中、上谷间巡行,向那些种族部落宣扬威力,一座小山、一片沟壑,哪里是他应该有的事情呢?东边的夷人还没有平定,很短的时间就攻克了我河东地区,(礼记上说: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士大夫的耻辱,不仅在四郊有很多危机,又哪里是宴

13、饮游乐的丰足呢?李侍御把园命名为聊且。聊且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就是苟且随便的意思。现今苟且的人很多,在朝廷上苟且国家的大政方针就会受损,在边防方面苟且法令就会受到损毁。侍御所说的苟且,就是在花园亭台间宴饮游玩这些事罢了,他要告诫世人的,不已经很多了吗?如果从依附于止足之义的角度来说,像公子荆所说,他对于取名聊且,本来就不相违背,所谓睡同一个枕头却有不同的梦的情况就是应该的,那用什么来阐发侍御的意图呢?李侍御全力为君王,替天子收复河东旧地,确定对满人的声讨,使我们这些人能拿着毛笔,做太平盛世的幸运之人。将来有一天,裹着头巾,拄着拐杖,到东海之滨来拜访李侍御,坐在这园子里,并查访其旧迹,并因为我了解到这番话,那种快乐又是怎样的呢?天启元年四月初五日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