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501004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生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让学生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学生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生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学生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我的课堂上,一张精美的图片伴随着古筝曲高山流水出现在大屏幕上,图片上画着两个人,一个是俞伯牙,正在在那里专注地弹琴,另一个人是他的挚友钟子期,他正站在旁边闭着眼睛用心灵去感受着音乐的魅力。台下的学生深深地被这个开场白所吸引。接着我结合文章的内容,让学生边读边悟,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后,我提出了以下问题:绝弦是什么意思?伯牙为谁绝弦?为什么要绝弦?从绝弦可以看出伯牙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些教学问题的设计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主要人物,感知了内容,还鉴定了人物的品质,自然而然本文的中心水到渠成的就呈现出来。“伯牙和子期多么想像高山流水那样永远相伴相随,他们约定来年再相会!一年之后的中秋

2、节,伯牙手抚爱琴,乘着一叶扁舟而来,心中充满了期待。然而,伯牙在江边的船上苦苦等候了一夜,等到的却是子期不幸染病身亡的噩耗。”“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我让学生讨论他们对“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话有什么感想,然后写下来。当时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对朋友真是忠诚”;有的说:“他的知音死了,他就该这样。”这时,站起来说:“伯牙不应该这样做,钟子期虽然是自己的知音,但他死了,你就不再弹琴,自己的爱好

3、和追求就放弃了,这样不值。他死了你还可以继续寻找新的知音!”我一听很吃惊,但我忍了忍,接着说:“伯牙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人生得一知己足以。”话还未落下就听到接了一句:“老师不对,人生要追求更多的知音。”“真气人,你总是和别人唱对台戏。”我生气地想甩给他这句话,转而又想,尊重差异,张扬个性,这正是课改所倡导的,再说前些天我们在国培中余文森教授还让我们重视课堂的生成性呢。细细品位这个学生说的也有道理呀。语文学习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允许学生有个人独特的见解。最后学生几乎用了半节的时间讨论总结如下:古时候,懂音乐的人才很少很少,当时的教育方式是一对一的传授教学,音乐人才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大批量生

4、产”、“遍地开花”。再加上有些好的音乐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所以伯牙选择“终身不复琴”也是情有可原。他这种做法如果放在当今社会就不值得学习了。“天涯何处无芳草”我们要学会珍爱自己、坐等时机,找到自己的知音,才算对得起自己,哪怕“等到花儿也谢了”。“让每一只小鸟都唱歌,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作为明智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洞察学生的个性,并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独一无二的人才,让学生活出自己的精彩,特别是要让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的人才。针对伯牙绝弦一事,如果不加以正确分析引导,文章可能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当“最珍贵的东西”失去时,学生可能会像伯牙那样“任性”、将来还可能发生自杀现象。所以我

5、觉得我“浪费时间”也值得!课堂因生命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学生是一个个主动发展的生命个体,他们在读书、体验中,互相启发,与文本对话,生命的灵性也在课堂上闪动。各种蕴含无限精彩的非预设生成就变成触手可及的美丽呈现在教师面前,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把它把握好,并及时地予以点拨,从而使之成为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学生的主体性既能得到充分体现,课堂的魅力也会展露无遗,精彩也会不期而至。我们在充分预设课堂教学的前提下,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动态生成知识,动态生成方法,动态生成资源不拘泥于预案,凭借自己丰富的教育积淀和智慧,顺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去创造性地实施,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起,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为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共振、精彩生成留出充分的余地。课堂生成是对教学预设的有力补充和合理超越,是课堂教学增添活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从而最终实现我们的有效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