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真菌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5009778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大学真菌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开大学真菌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开大学真菌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南开大学真菌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南开大学真菌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开大学真菌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大学真菌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答案3 请设计真菌菌丝体制备原生质体的实验方法?4 真菌游动孢子的鞭毛结构和功能?9+2型:由9对较大的周围纤丝(微管二联体)包围 2个较细的位于中心的纤丝而形成的9+2型结构,每一中心纤丝有两根附纤丝组成,即AB两条中空亚纤维组成,A是完全微管,13个微管蛋白亚基组成,B是10个, 与A共用3个亚基。A上伸出两条动力蛋白臂,可为Ca2+、Mg2+激活的ATP水解酶水解ATP供运动。 每一周围纤丝有 2-3 根附纤丝组成5 真菌细胞中核分裂的特点。1 真菌对大分子 CHO 和 CH 化合物的利用;2 真菌对单糖和双糖的利用;单糖 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都是六碳的已醛糖,其中葡萄糖几乎是所有

2、真菌都喜欢利用的良好碳源,甘露糖次之, 半乳糖也可被许多真菌利用。果糖是五碳的酮醛糖,是仅次于葡萄糖的良好的碳源。其它的单糖,如山梨糖、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都是很少被 真菌利用的单糖,可能对一些个别的真菌是很好的碳源。例如,在木糖上生长的某些真菌与在葡萄糖上生长的一样好 真菌利用某一单糖的能力依赖于它被转化成磷酸化的葡萄糖衍生物的难易程度,因为这个衍生物可以进入呼吸途径。许多糖醇,如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和甘油等,可以被真菌吸收做为碳源利用,但是通常不及单糖的效果好。甘露糖醇 是一个例外,因为它是从果糖或甘露糖还原衍化而来,它可以使一些真菌获得与在葡萄糖上同样的生长效果。双糖 最普遍存在的双糖有

3、麦芽糖、纤维二糖、蔗糖和乳糖。麦芽糖是淀粉水解的产物,由葡萄糖分子通过a 糖苷键连接组成;纤维二糖由葡萄糖分子组成,是通过B 糖苷键连接,纤维二糖是纤维素的分解产物;蔗糖是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 果糖;乳糖是牛奶的成分,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组成。 这些双糖可分别由麦芽糖酶、纤维二糖酶、蔗糖酶和乳糖酶消化。麦芽糖和纤维二糖被真菌广泛利用,少数真菌利用蔗糖,更少数的真菌利用乳糖。3 真菌利用氮源的一般途径;NO3-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FeNADPHMo、NO2-NADPNADPHCu、FeNOH?NADP几丁质磷质嘌吟 嘧啶维生素蛋白质DNA、 RNA5 为什么大多数真菌喜欢利用氨盐

4、? 绝大多数真菌能够利用氨做为主要的氮素营养,真菌通常优先利用氨。 氨化合物的种类广泛,包括硫酸氨、氯化铵、磷酸铵、硝酸铵、酒石酸铵等。 向硝酸盐培养基中加入氨后,真菌停止对硝酸盐的吸收,但硝酸盐的存在并不影响氨的吸收,原因:由于反馈抑制, 氨抑制硝酸盐还原酶的产生,最终产物抑制了酶的形成。因为氨抑制硝酸盐还原酶,因此也就抑制了硝酸盐向亚硝酸 盐转化。在细胞内部,氨能够借助三个基本的反应进入氨基酸。6 尿素的利用; 尿素是在降解嘌呤、嘧啶和精氨酸这些化合物时产生的,形成的尿素能够用作生长的氮源,也能用来补加到培养基中 尿素被吸收后在细胞内首先转换为氨。尿素的吸收,主动运输系统,这是在低浓度下的

5、一种效应尿素能够用促进扩散 的方式吸收。这是在高浓度下的效应7 真菌能合成且最需要哪两大类维生素?硫胺素(VB1 )和生物素1 菌丝顶端生长的泡囊学说及其生长机制;菌丝顶端生长的泡囊假说,1970 年 Grove 等人提出的:1细胞质的泡囊是从内质网上水泡状的形式转移至高尔基体2在高尔基体内进行浓缩加工,并把泡囊的类内质网膜转化成类原生质膜3泡囊从高尔基体释放并转移至菌丝顶端4与原生质膜融合,释放它们的内含物到细胞壁中,这一融合过程不但使泡囊内含物进入膜壁之间,使泡囊内含物被 用来合成细胞壁,而且泡囊的膜也并入原生质膜,使原生质膜增加了面积,从而导致了菌丝顶端的生长。因为目前大多数真菌尚未发现

6、高尔基体,因此,用于菌丝顶端生长的泡囊,在缺少高尔基体的真菌中,泡囊是由内质 网的特定区域产生。生长机制:泡囊由高尔基体或内质网的特定区域产生,当它们移向顶端与原生质膜融合后,把内含物并入壁中,这些 内含物因含有壁的消解和合成酶类以及一些细胞壁的前体物(1) 运输细胞壁溶解酶去破坏原来壁组成之间的键;(2) 运输新的壁物质,并在壁合成酶的作用下并入细胞壁中,增加了壁的面积;(3) 在生长期间增加了原生质膜的表面积。2 泡囊向顶端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细胞质的流动驱使和带动泡囊移向顶端; 第二,泡囊借助于顶端和亚顶端区域之间水的电位势梯度而驱动; 第三,在菌丝细胞中,微管与菌丝生长方向平行,

7、因此,可能微管运输泡囊到菌丝顶端,如果菌丝顶端细胞有顶体的 话,可能先运输到顶体部位,然后由顶体直接运动这些泡囊到质膜。3 菌丝分枝生长的机理; 分枝的产生是从现存的成熟的菌丝壁上产生一个新的顶端,这个新顶端的产生伴随着泡囊的聚集,所以我们认为分枝 顶端的形成与菌丝顶端的生长机制是相似的。两种基本假设来解释分枝形成的模式: 第一种认为泡囊和特殊的细胞质区段之间的电位势引起局部的泡囊积累; 另一种认为当菌丝顶端泡囊与质膜合并的速率低于泡囊产生的速率时,泡囊将大量积累,那么,一旦细胞质的体积超 过临界量,过量的泡囊无论在菌丝的哪个部位,都将引起产生一个新的分枝。4 酵母菌出芽生长的机理; 酵母细胞

8、在它出芽之前必须达到一定大小,在早期出芽的部位有大量原生质的泡囊聚集,而且这些泡囊含有细胞壁生 长的水解酶和合成酶,微管也排列在这一区域,可能是起到泡囊向出芽部位流动的作用。酵母菌的生长借助顶端生长和赤道扩张(equa torial enlargeme nt)相联合的方式 泡囊朝向芽体初始形成的部位,导致在初始的芽体部位甘露糖均一沉积(A), 在沉积的部位很快建立起顶端生长,随着芽体的扩张,泡囊束向外展开,随之泡囊沉积的甘露糖由顶部向两边展开 (B-D)。A 一旦芽体形成,芽、母体相连的部位形成隔膜。B-C 原生质膜和初生的几丁质隔膜向心生长。 D 葡聚糖 - 甘露聚糖的次生隔膜在芽、母体形成

9、。E 在隔膜分开时,初生隔膜残留于母体形成芽痕, 次生隔膜残留于芽体胎痕。5 什么叫两型生长,根据环境因子两型生长分哪几种类型;许多真菌依赖环境条件而具有改变其形态的能力,可以从菌丝型(M型)转变为类酵母型(Y型),这种生长习性的转变我 们称为两型现象温度依赖型两型现象 温度和营养依赖型两型现象 营养依赖型两型现象1 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游动抱子(zoospore)、抱囊抱子(sporangiospore)、分生抱子(conidium)2 游动孢子的形态及结构; 游动抱子一般具有一根或两根鞭毛,而且靠鞭毛游动。尾鞭式和茸鞭式两种类型。游动抱子一般呈园形、洋梨形或肾 形。游动抱子的细微结构A.游

10、动抱子内细胞核被一个大的核帽完全包住B在抱子内含有一个线粒体,内侧紧靠细胞 核,外侧连有类脂体和微体构成侧泡复合体-分解类脂从而释放能量供鞭毛运动C.细胞质内还有液胞、糖颗粒、小泡 囊和体D.游动抱子有一条后生尾鞭式鞭毛E.鞭毛在抱子内的部分称为鞭毛动体-鞭毛运动相关3 分生抱子发育类型及发育方式,分生抱子有那些产抱结构;两种类型 芽殖型 菌丝或分生抱子梗以吹气球的方式从吹出点长大菌丝型 分生抱子的形成是原来菌丝的顶端形成隔膜而断裂 产抱结构:分生孢子器(pycnidium):是一个球形或瓶形的结构,在器内壁四周表面 或底部生有极短的分生孢子梗,梗上产生分生孢子 (A)。分生孢子座(sporo

11、dochium):许多分生孢子梗紧密聚集成簇,形成垫状,分生孢子着生于毎个梗的顶端。这种结构称为分生孢子座(B)。分生孢子盘(acervulus):在寄主的角质层或表皮下,分生孢子梗簇生在 一起而形成的盘状或扁平状的结构。其中夹杂有或没有刚毛。分生孢子 梗自薄而平展或厚而垫状的拟薄壁组织上面形成(D)。孢梗束(synnema):分生孢孑梗的基部联合成束状,束丝顶端分开而且常具分枝,分生孢子着生在无数分枝的顶端。此称孢梗束(C)。4 何谓同宗配合、 异宗配合:大多数真菌是雌雄同株的(hermaphroditic),但并不是所有雌雄同株的真菌都是自交能育的(self-fertile)或者称为同宗配

12、合,而大多数是异 宗配合的,必须有两个具有亲和性的菌体才能形成有性抱子。5 性的亲和性原理;6性细胞结合方式有哪几种类型;游动配子配合:同形配子的配合异形配子的配合在异形配子配合中雌配子不动 能动的雄配子进入藏卵器中使卵受精配子囊接触:在两个配子囊相 互接触时,雄性的核是通过在配子囊壁的接 触点溶解成的小孔进入雌配子囊中,或是通过两个配子囊之间形成的授精管进入雌配子囊中。核输送完成 后,雌配子 囊(或藏卵器)发育而雄配子囊(或藏精器)最后消解。配子囊交配:1、雄配子囊的内容物通过配子囊壁上的接触点 生成的小孔而转移到雌配子囊中。这种方法对于整体产果式的真菌是典型的,整个菌体如同一个配子囊,雄性

13、菌体依 附并把全部内容物转入雌性菌体中,如根生壶菌属(Rhizophydium )。2、两个配子囊细胞直接融合为一。两个配子囊 壁接触部位融化而成为一个公共细胞。这在接合菌的有性生殖中是典型的。受精:有些真菌以各种方式产生很多小的 单核的抱子状的雄性结构,叫不动精子(spermatium)。这些精子由昆虫、风、水或其他方法带到受精丝或者营养菌丝 上,在接触点形成一个孔,精子的内容物输入而完成质配过程。这种方式多发生在子囊菌和担子菌中,如脉抱菌和锈 菌等。体细胞配合:很多高等真菌不产生任何有性器官(或性器官退化),而营养细胞代替了性器官的功能。如大多数 担子菌,有些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也属此类。7

14、有性生殖的抱子类型;卵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 担孢子8 举例说明性分化的内分泌控制:1 多糖合成的模式;糖原的合成a -1.4键 二磷酸核苷糖+引物(引物一糖)+二磷酸核苷UTP与l-(p)-葡萄糖的反应UTP + l-(p)-葡萄糖UDP-葡萄糖+焦磷酸UDP-葡萄糖(二磷酸核苷糖)在糖原合成酶的作用下供出D-葡萄糖,加在正在延长的糖原分子受体上,最后几步反应概 括如下:xUDP-葡萄糖+ a -1.4-葡萄糖a -1.4-葡萄糖+ xUTPnn+x几丁质的合成芳香族碳化合物的合成 乙酸途径和莽草酸途径2 赖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赖氨酸合成的二条途径DAP (二氨基庚二酸)合成途径和AA

15、A(a -氨基己二酸)合成途径色氨酸是属于芳香族的氨基酸,它是通过莽草酸(shikimic acid)途径合成的3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和生物合成;甘油三酯(脂肪)被脂酶水解成甘油和三个脂肪酸,甘油经磷酸化生成了 3-(P)-甘油,和脂肪酸一起进入糖酵解途径。 脂肪酸被利用之前必须经过B 氧化过程,进一步被降解。脂肪酸在线粒体的基质中氧化成水和CO。过程见教材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所需的碳原子都来自于乙酰 CoA4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前体、中间产物是什么;类胡萝卜素是真菌的一种色素以B 胡萝卜素和酸性类胡萝卜素的形式存在于真菌体内。甲羟戊酸的合成是B -胡萝卜 素合成的第一步。甲羟戊酸的合成可能是由乙酰辅酶A和亮氨酸二种前体.甲羟戊酸合成之后,合成类胡萝卜素的第 二个中间产物是异戊烯焦磷酸(IPP)5青霉素的生产菌、青霉素的结构、主要的半合成青霉素;现代商业产品却是来自产黄青霉的突变株.青霉素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化合物,而是以6-氨基青霉烷酸(6-APA)分子为基础的一组相关的化合物。6-APA是由缬氨酸 和半胱氨酸为基础组成的,可以加入多种酰基支链。这一结构表面看来是简单的,然而经过6-APA生物合成青霉素的 确切步骤近期才完成。早期的青霉素产品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天然青霉素,主要有青霉素V、G和F等。目前采用半合 成生产青霉素的方法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