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读后感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5000848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艺心理学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艺心理学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艺心理学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艺心理学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艺心理学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艺心理学读后感2000字朱光潜(18971986)做为美学家的卓越名声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了,在中国,他是 美的化身,是美学老人。他写的西方美学史直到80年代,仍是中国惟一一部系统介绍 外国美学史的著作;谈美则是为青年人写的,增加他们审美力的通俗读物;文艺心理学 建立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体系,在中国,能有自己体系的美学家至今寥若晨星。此外,朱光 潜先生翻译了大量的西方美学著作,如果柏拉图、莱辛、黑格尔、克罗齐、考德威尔这些西 方美学大师地下有知,会感谢朱光潜先生辛勤的译介之功的。这些译作几乎成为不可超越的 典范。朱光潜先生早年留学欧洲,一心沉溺美学研究,遍览群书,博闻强记,很快便成为了 康德一克

2、罗齐形式主义美学信徒。到了晚年,他从头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修正了自己 美学中过分形式化的主张。朱光潜先生主张人生的艺术化,他认为只有美才可以拯救人的心灵。但是,他像许多大 学问家一样,言行有不一致的地方:他重视了心灵的美却忽视了外在的美。他穿着古旧的衣 服,叼着大烟斗,从烟斗中发出的浓烟在他的银发旁边白皑皑升腾。这就是他留给人们记忆 中的形象。他藏在眼镜片后边的眼睛永远是沉思的。就是这位老人,他在8 7岁高龄仍然用 颤抖的手翻译了维柯的新科学。他一生追求着美,传扬着美,最后化为一座桥梁,从他 身上,人们既可以回顾美学丰富的过去,也可以展望美学光辉的未来。文艺心理学从心理的角度来研究美。什么

3、是美呢?这不是一个不用回答的人人都清 楚的问题。比如,鲜艳的花朵往往在人们眼中是美的,但是,我们能说花本身是美的吗?如 果花本身是美的,那为什么在我们心里想着别的事情或者烦恼痛苦的时候,我们会不觉得花 美呢?可见,花美不美和人的心理状态有直接的关系。文艺心理学就是这么一本从心理 的角度出发,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美的书。它系统介绍了西方现代美学著作,行文如行云流水, 飘逸洒脱,是朱光潜先生代表作。写这本书的每一章,朱先生都要查阅几十部书才敢下笔, 但是,读者一点都看不出其艰涩和费力的地方,相反会得到一种开启心智的愉悦。 内容便概1. 美和概念无关,是一种在聚精会神的状态下的心理享受。就像一个婴儿,父

4、母告诉 他面前的物体是一棵松树,他便记住了松树的形象,这个时候,他的头脑中不会出现另外一 棵松树的形象,因为,他没有“松树”这个概念,所以也不知道松树的抽象的特点,而只是 有一棵松树具体的形象。此时他获得的知识是“直觉”等他大了,他会进一步获得“松树” 的理性认识。审美就是这种“直觉”下才产生的心理享受。我们在欣赏一棵松树的美的时候, 脑子里完全被这棵松树的形象所吸引,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植物学家看到松树,一心关心松 树的生活习性,关心它的植物特性,这个时候他是不能进入审美的,因为他持着科学的态度; 另一类人,一心只想着把这松树砍回家去会有什么用处,结果,他也没有享受到松树给他的 美,因为他持着

5、实用的态度。排除了实用的和科学的态度,又不考虑事物的抽象共性,只专 注它给你的完整形象,这个时候,美才能产生。这就是物我两忘的境界。2. 审美要有种距离。莎士比亚写过一部关于夫妻猜疑的悲剧,叫做奥赛罗假如一 个人素来疑心妻子不忠实,受过很大的刺激,一定比寻常人更能了解剧中奥赛罗的痛苦,他 本来更应该从此剧中得到审美的享受的,可是正因为他事事都把剧情和自己的身世联系起 来,限制了他对全剧其他内容的理解,不能真正达到欣赏。所以,人必须和美的对象保持一 定的距离才能审美。人们都知道雾中看花、水中望月”中的花和月比现实中的花与月要美, 是因为人们和它们有了距离。距离太远以至于看不清楚了,也同样达不到审

6、美的效果。过分 理想化的作品和人们生活离得太远,过于写实的作品又和人们的生活离得太近,都不能产生 很好的审美效果。“不即不离”是艺术的原则。3立普斯的移情说。德国美学家立普斯认为,“移情作用”是美学上一条基本原理。还 举松树的例子。当我们欣赏松树时,不知不觉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我们一方面把自己心 中的高风亮节的气概移注到松,于是松树俨然变成一个人;同时也把松树的苍劲挺拔的情趣 吸引于我,于是,自己也俨然变成一棵松树。这就是移情作用。大地山河以及风云星斗原来 都是死板的东西,我们往往觉得它们有生命,有情感,有动作,这就是移情的结果。这些例 子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比如“天寒犹有傲霜枝”句中

7、的“傲”,“云破月来花弄影” 中的“弄”,都是体现着移情作用。4谷鲁斯的内模仿说。立普斯提出移情说后,人们就想知道为什么会在审美的时候有 移情作用出现。后起的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人的生理机能造成的。举个例子,比如说希腊“道 芮式”石柱。占希腊的神庙建筑通常都不用墙,让一排一排的石柱来支撑屋顶的压力。这种 石柱往往很高大,外面刻着凸凹相间的纵直的槽纹。照物理学说,我们看到石柱时应该觉得 它承受重压顺着地心吸力而下垂,但是看“道芮式”石柱,我们却往往觉得它耸立飞腾,现 出一种出力抵抗不甘屈挠的气概。这正是立普斯的移情作用的影响。但是为什么会发生移情 呢?谷鲁斯说,移情作用就是内模仿。我观赏石柱时暗暗

8、地模仿它的腾起,结果便有了运动 的感觉。这种运动感觉微弱“无定所”,所以外射到石柱身上去。再比如,一个小孩子在路 上看见许多小孩子在戏逐一个同伴,站在旁边观看了几分钟,越看越高兴,最后也跟着他们 追逐。看来这几分钟的旁观就是对于那运动现象的最初步的美感欣赏。模仿是动物最普遍的 冲动。5.审美离不开联想。联想的特点是由甲到乙,由乙到丙,完全是偶然的,没有艺术的 必然性。联想的另一个特点是,联想力越丰富的人美的欣赏力也越弱。尤其音乐,有修养的 人一般只注意声音的起承转合,不想到意义,也不发生视觉的幻象。朱光潜批评了这种漠视 联想在审美中的作用的看法。指出,诗歌是不能丢开联想的,比如伟大的诗人柯勒律治吃完 鸦片后睡眼之中写的名诗忽必烈汗是一个最好的证明。文艺心理学提出美感经验三段论,是整个文艺心理学最具特色的部分。朱光潜 先生承认,美感是一种直觉,它不计功利和实用目的。但是,他认为不能因此把艺术创作和 艺术鉴赏同人生分割开来。一个瞬间的美感意象总是有几千万年的遗传性及毕生的观察、思 索、体验做它的背景。在美感经验之后,即意象转化为情趣后,又往往在人的整个心灵中回 流,扩充人的想象,伸展人的同情,增进人对人情物理的深度认识。这样在朱光潜先生那里, 直觉与联想,艺术与道德的对立消除了,形式美学与道德派美学被熔为一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