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编8篇.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5000123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编8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编8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编8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编8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编8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编8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编8篇.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编8篇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汇编8篇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本学期教学目的:1、 纯熟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局部局部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拟纯熟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展简单的分类。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2、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9、通过理论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二、复习重难点:1.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纯熟地口算相关的式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2.在详细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会分类的方法,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3.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开展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三、复习措施及课时安排:1、复习前,充分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的比拟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

3、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活动,以增强复习的实效性。2、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络,使学生都在原来的根底上有所进步。3、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浸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浸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拟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时机。4、扎扎实实打好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5、根据平时教学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6、知识分类知识点 对应教材 复习说明 课时安排认识钟表 第八单元P91-P95 稳固整时和半

4、时的读写,另外通过练习看接近整时的钟面P120,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1课时认识图形、分类 第四单元P32-P37,第五单元P38-P41 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四种平面图形,重点是让学生可以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复习按单一标准和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1课时20以内的数 第一单元P2-P5,第二单元P6-P13,第三单元P14-P22、P29,第六单元P42-P71,第七单元P84-P87 学生对数数、读数、写数、比拟大小等已经比拟熟悉,重点是20以内数的顺序,数的序数的含义和20以内数的组成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 第三单元P23-P31,第六

5、单元P42-P81,第七单元P88-P90,第九单元P96-113 1、通过对算式的计算与分类,整理加减计算方法,进步计算的正确率。2、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填写加减算式中的未知数。3、掌握10以内的加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不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才能。4、在解题方法多样化的交流中,进步学生的计算才能,开展学生思维。1-2课时解决问题 贯穿于第三、六、七、九单元 学生已经可以根据情境图中给出的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复习时,在原有知识的根底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挖掘出形象图以外的资,如看图并根据对话信息进展计算。四、学生常见错题及解决策略:认识钟表1、 写时间

6、会写成11:12、11:时30分或11时30等;2、容易把6时半看成是7时半。错因:时针旋转的方向未弄清,时针其实是过了6,但还没有到7。3、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时,会长短颠倒或者长短不分。 1、平时多观察钟表上的时间,加深其对时针、分针及其旋转方向的认识。2、通过亲自动手拨出,更好地稳固对整时和半时的认识。3、分针指着6,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半,注意是过了几。4、培养细心观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 1、数图形时不注意顺序;2、对长方体、正方体的本质属性未掌握好。3、把长方体与长方形的名称混淆。4、按同一标准分类时不能找出其中的立体图形或平面图形。 1、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

7、者边数边作记号等方法。2、要求分清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20以内数的认识1、 数数出错;2、 8的后面是或者4的前面是,学生有时会把后面和前面弄错。 1、 数数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者边数边作记号等方法。2、 看尺子图能较好的分清前后关系。1、分不清几个和第几。2、左右不分1、读题时先把题目中重要的字、词圈出来。如:将从左数的第6个涂上红色,把从右数起的5个圈起来。5个要全部圈在一起。2、反复读几次。数的组成:个位是6,十位是1,这个数是61,由5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51 1、认真读题。2、可自己在纸上画一个数位表,对着写。20以内的加法及10以内的减法 1、 看错数字2、 看错运

8、算符号3、 12+3=42,错把个位3加到十位上 1、 仔细看题,认真检查;2、 可用符号帮助;3、 检查时默读题目。一图四式用局部数减局部数:3+7=10 7+3=107-3=4 列减法算式时必须用总数减局部数看图列式计算 1、不能选择正确的方法及有效的数学信息。2、找不到题目中的全部条件:形象图与对话结合的。1、加法是把各局部合并在一起,而减法的本质是从总数里面去掉一局部数,求另一局部数。2、要求孩子记住:问号问的是几,等号后面就写几。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28例2和做一做,考虑题,练习七1,2题教学目的:1、探究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验算方法,能

9、正确验算。2、引导学生感受验算方法的多样性。3、能结合详细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验算。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1、独立写算式2、竖式计算减法的方法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出示教材第28页情景图你从图中发现什么?2、解决问题,学会验算独立考虑列竖式计算归纳三、教学效果测评1、第28页“做一做”2、练习七第1、2题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可以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容许用题2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同一道题中,数量关系可以转化,用不同方法解答3使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络及其可以转化的辩证唯物观点教学

10、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可以运用已学的数量关系,正确解容许用题教学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同一道题中,数量关系可以转化,用不同方法解答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导入:我们已经复习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了不同的应用题的不同分析p 、解答方法今天我们就用我们学过的不同知识来解应用题板书课题:用不同知识解应用题2填空:甲数是乙数的6倍那么:1乙数是甲数的老师追问:为什么填 呢?这时两个数的倍数关系转化成了什么关系?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3甲数与甲乙两个数的和的比是 4乙数与甲乙两个数的和的比是 老师提问:这时两个数的倍数关系转化成了什么关系?老师总结:通过复习,我们发现了倍数关系、分数关系、比的关系之间,可以

11、互相转化二、复习讨论一教学例6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种松树和柏树,一共栽种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多少棵?1学生读题,分析p 条件和问题2分组讨论:1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2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4倍,可以转化成哪几种关系?3此题有几种解法?3学生汇报反应1因为:松树的棵数柏树的棵数120棵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等式列方程解应用题解:设柏树种了 棵1202496(棵)解:设松树种了 棵1209624棵答:柏树种了24棵,松树种了96棵2因为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4倍,所以松树和柏树棵树的比是41所以根据转化的比的关系,可以用按比分配的知识来解答415120 96棵120 24棵答

12、:柏树种了24棵,松树种了96棵3因为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4倍,所以松树和柏树棵树的和是柏树棵树的5倍,我根据倍数的数量关系可以运用算术方法解题1204124棵1202496棵答:柏树种了24棵,松树种了96棵4因为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4倍,所以柏树的棵数就是松树棵树的 ,假如把松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那么,120棵对应的率就是1 ,根据倍数的数量关系可以运用算术方法解题1201 96棵1202496棵答:柏树种了24棵,松树种了96棵5因为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4倍,所以松树和柏树棵树的比是41,松树和松树、柏树棵树和的比是15,所以根据转化的比的关系,我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解:设柏树有 棵1201

13、55 120241202496棵答:柏树种了24棵,松树种了96棵4请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你最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5老师总结:在我们解应用题时,一道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以转化成不同解决形式在解答时,我们选择我们纯熟、简便的方法进展解答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的:1. 进一步认识自然数。2. 认识自然数的6种含义。3. 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历来认识自然数,及自然数的一些含义。教学重难点:认识自然数的6种含义。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看图编题。出示图片、学生编题小结:自然数0、1、2、3、4、5 等,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二、提醒课题认识自然三、新课探究(一)探究一:自然数1.

14、数苹果,看个数。(1)出示:1个苹果。提问:如今你看到了什么?答复:1个苹果。(板书:1)(2)逐步的一个一个添加苹果。提问:如今有多少只苹果?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成:1、2、3、4、5提问:这里的1、2、3、4、5表示什么?答复:苹果的个数。(板书:表示个数)2. 找名次,看序数。(1)出示:刘翔110米栏比赛后的领奖的情景提问:谁得了冠军?冠军还可以怎么表示呢?答复:第1名。(板书:1)提问:那亚军和季军又可以怎样表示?(板书:2、3)(2)提问:这里的1、2、3表示什么?答复:表示比赛的名次。小结:比赛的名次是一种有序的排列。1、2、3也可以表示这样的序数板书:表示序数3.小结:像1、2、3这些用来表示计数编序的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被称为自然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化地理解自然数。(出示课题:自然数)4.认识自然数。(1)提问:谁能说说看你在平时生活中的哪些情况下可以用自然数表示?(2)学生举例答复(3)小结:所以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做自然数。(二)探究二:自然数所表示的6种含义1.自学。2.交流反应。学生逐步归纳自然数的6种含义。3.小结。表示序数如第3个。表示个数如3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