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音乐模块组合及教学实践研究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499748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音乐模块组合及教学实践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普通高中音乐模块组合及教学实践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普通高中音乐模块组合及教学实践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普通高中音乐模块组合及教学实践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普通高中音乐模块组合及教学实践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音乐模块组合及教学实践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音乐模块组合及教学实践研究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教科研重点立项课题普通高中音乐模块组合及教学实践研究研究报告余含 周鹰一、课题的研究的意义1. 新课标推进实施的需求 2003年国家正式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我们安徽省于2006年正式成为实验省份,距今已有六个年头了。六年来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使我们的认识不断提高。之前的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到新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目标、课程结构、教学策略,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革,充分体现了音乐教育改革的历史必然性。高中音乐课程内容分六个模块,它们是: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与舞蹈、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六个模块的设置,表明高中音乐课是对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4个教学领域

2、(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延伸、拓展和深化,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实践性的共性特点。目前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只能勉强开设音乐鉴赏、歌唱,其他四个模块至今鲜有开设,这与新课程的要求的学生自主选课的要求相差甚远。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无疑要求教学实施者和管理者以及学校硬件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必须大幅度的提升才行。对我们安徽这个并不十分发达的省份来说,探索一条适应我省发展水平的、具有推广意义的、能满足学生自主选课需求的、符合新课改要求的高中音乐模块教学的道路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2.高中音乐模块功能与美育的需求音乐有着巨大的美感能量,音乐教育就本质上来说就是情感和审美教育。要消

3、除现代社会带给人类的一些负面影响,最好的方式和途径就是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另一方面,音乐教育的情感性和审美性是独特的,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它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音乐课程是造就完美人格的基本方式和最佳途径。高中音乐课程的六个模块的功能分别是: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具有明显“学科基础中心”倾向。歌唱、演奏:学生通过对音乐表演活动的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创作:是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园地,也是学生进一步获得音乐基础知识和学习

4、音乐基本理论的模块。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密切关系,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新课程的突破性、创造性的模块设计独具匠心,为我们的教学活动营造了一个空前的大舞台,开创了现代音乐教学的新时期。因此,教学技能的提高和对新理念、新方法的探究实验便是摆在我们高中教师面前的头等大事。3.师资现状的需求我省从示范高中到一般高中,音乐教师的配备现状是平均每校两人,其中多数是声乐专业本科毕业的,少数是器乐演奏专业的,极少数是舞蹈专业毕业的。就人数而言,每校最多只能开设两个选修模块。很显然音乐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与学校音乐教师掌握专业知识技能

5、的单一性不相适应。然而,现有教师中有一些一专多能的人才,他们在选修模块的开设和教学中显示出明显优势。受此启发,我们认为有必要做这样的探索:了解现有教师专长以外的兴趣爱好,加以培养、进修和提高,把兴趣爱好发展为特长,变一专多能为多专多能。这样一位教师可承担两到三个选修模块的教学,使“模块组合教学”成为可能,进而探索一条挖掘利用现有师资潜力,灵活把握课程资源,实践高中音乐模块教学的道路。同时,教师为此需要不断学习,挖掘潜能,不断超越,培养多方面的教学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自身艺术素养,最终使学生受益。4.学校现状的需求不可否认我省高中现状与发达省市优质高中相比,除了师资不够以外,更严重的是开课场馆与设

6、施的不足。大规模硬件的改善和提高不是一线教师和校长以及省市学科主管部门在短时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在此前提下,对硬件要求较低的模块组合教学成为实践新课标的可行性途径。应该说,本课题承载了较不发达地区高中音乐教育的实施者对新课标教育理想的执着和对实施操作条件匮乏与艰苦的担当。5.学生现状的需求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和潜能的开发是教育工作的核心。音乐教育的方式,最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张扬,高中音乐课堂应是学生个性解放、情感交融、想像与创造驰骋的场所。新课标不仅提高了学习内容的程度与水平,更加强调的是多样性。多样性与选择性是紧密联系的,有了多样性的课程结构,才

7、能实现选择性。从而使学生得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发挥特长,张扬个性,提高艺术素养,为其终身发展打基础。然而,由于前面所述以及其他种种原因,我省绝大部分高中生只学习了两个模块,即音乐鉴赏和歌唱,他们对其它四个模块几乎闻所未闻,更谈不上根据兴趣来选课了。本课题的意义在于:在很多没有条件大规模走班选课学习的学校,能够以自然班为阵地进行模块组合教学,有机融合不同教材内容,加之教师高视点地把握,力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兴趣爱好与特长,实现新课标的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性。使学生的高中音乐学习丰富多彩,益于终身。同时,也可大大避免把选修课上成大学的专业课,挫伤部分天赋不足学生的信心和热情的现象产生。

8、据上所析,我们确立了研究课题普通高中音乐模块组合及教学的实践研究。二、指导思想和理论背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对课程性质有这样的阐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或艺术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音乐音响材料的非概念性、非具象性特征,为学生体验、理解和创造音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丰富

9、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共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有益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因此,高中音乐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课题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为指导,以现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和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教材为凭借,以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为核心,依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音乐课教学的自身特

10、点,进行高中音乐模块组合教学的实践研究,探索我省普通高中音乐模块教学的最佳方法和途径。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结果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国际上不少发达国家都有本国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十分关注音乐与文化和历史的关系、重视音乐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情感体验、强调审美层次上的判断、选择、描述和批评。同时,对学生艺术技能、技巧亦有较高的要求。他们的高中音乐教材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但基本类型却无外乎为“综合型”、“模块叠加型”、和“单一型”三种教材。所谓“综合型”就是分单元编写,每单元由不同的内容如欣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知识等综合而成;“模块叠加型”则是由若干单一内容的模块叠加起来的教材

11、;而“单一型”教材则是整本书全为单一教学内容的教材。其中“模块叠加型”与我们所说的“模块组合”则异曲同工。国内一些发达省市的重点中学有为数不多的学校实行了学生走班教学,开齐了六个高中音乐模块,还有一些开设了三个以上的模块。而广大的一般水平的高中大都只开设了音乐鉴赏和歌唱。对于模块叠加和组合的研究仅限于个别教师在自己某些教学片断中有所涉及,并有感而发地撰写过文章,提出“一本多元”的观点等。2.实验研究有以下突破一是打破常规的音乐选修模块的教学模式,在自然班实现多模块组合教学。二是通过不断实践和修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模块穿组合学方案,用以普及推广。三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培养了教学多面手。四、研究

12、实验原则 1.教育性原则 音乐教育,是培养青少年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是情感艺术的属性决定了她对于高中学生形成思想意志、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课题实验中我们很好地贯穿教育性的原则,担当起教育责任,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2.音乐审美性原则 音乐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其音响的组合形式独具美感,形象生动,情绪鲜明,无可替代,可谓是人类作为灵长类动物需要美、创造美的最有力的证明。本课题的研究实验在高中音乐各模块的教学、探究、实践中,着重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本体,感受美、学习美、创造美,使我们的教学实验始终贯穿审美,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学生音乐审

13、美能力培养的理念。 3.差异性原则 正是因为每个学生的艺术天赋、学习程度和兴趣爱好存在差异,新课程才在高中阶段设置了若干选修模块。然而,在目前还没有条件完全实施课程标准的时候,在自然班级进行模块组合教学实验的时候,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依据学生的程度差异和选择意愿因才施教,面向全体,选择编配合理的教学内容,设计创新了有效生动的教学方式。 4.科学性原则音乐教育是一门科学,各模块教学有其内在的科学性、系统性。要注意循序渐进,系统训练,以兴趣为抓手,引领学生步入艺术,逐渐深入,流连忘返,以确保教学质量。五、研究方法与内容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搜集法、选择法、调查法、实验法、课例法、展演

14、法、总结法等。这些方法将贯穿于以下具体研究内容:1.教师选课、进修提高课题组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选择两个以上的模块作为教学内容。教师通过读书、训练、观摩、进修、比赛等方式提高有关专业知识技能,以胜任非所学专业的模块教学。2.学习课标、专研教材认真学习新课标,加深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的理解,强化“以人为本”,学生是课程核心的理念,高度重视把握课程的整合特征。认真专研所选教模块的各版本教材与教参。了解知识呈现脉络,熟悉作品,明确各章节教学目标,分析确立重难点,探索设计学生实践和师生互动方式。学习观摩其它先进地区和学校的成功教学经验和课例。3.梳

15、理内容、巧妙组合深入钻研教材内容的同时,找出模块之间有关联的内容,和谐、自然、无痕地做好多元艺术的整合与知识点的连接,创造性地组合课程内容,力求做到深度挖掘、精心提炼、巧妙组合,并完成模块间可组合内容以及知识点列表。集体研讨,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搜集音像资料,制作课件。4.调研学情、教学实验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兴趣、态度和需要,明确其特长与选择。分析学情,宏观调整模块穿插比例、时机、切入点和模式,微观调整课堂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课后反思,收集分析学生反馈意见,反复实践、改进。制定一学年18课时的完整模块穿插教学计划。开设公开研讨课,参加教学评比等,听取专家、同仁的意见,优化教学。5.总结展示、理论归纳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和总结,整理典型课例书面教材和教案,录制教学音像资料,撰写论文和心得,用于交流与发表。组织师生音乐会。撰写探究实验报告,结题。(尚未结题)六、研究进程与成果1.2012年4月至12月,教师选课,专业进修,外出学习与观摩,钻研课程标准。成果形式为:课题组成员将与所选定的模块相关的专业基本功通过学习加以提高,或参加基本功比赛,或进行基本功交流展示活动,同时撰写学习体会和观摩心得。其中马超老师获得全国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第一名,课题组老师均获得省市业务奖项,见附件获奖证书照片。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