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补习班-台风、寒潮和梅雨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4985360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陀补习班-台风、寒潮和梅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普陀补习班-台风、寒潮和梅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普陀补习班-台风、寒潮和梅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普陀补习班-台风、寒潮和梅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普陀补习班-台风、寒潮和梅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陀补习班-台风、寒潮和梅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陀补习班-台风、寒潮和梅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王牌 台风、寒潮和梅雨中山北路3620号/银城大厦/20楼/2004/新王牌1常见的天气系统(1) 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规律总结气 旋反 气 旋中心气压状况水平方向气流北半球南半球垂直方向气流天气状况实 例台风、龙卷风寒潮、伏旱补充:(1)影响我国的气旋主要有: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常年受温带气旋影响,热带气旋主要在夏秋季。(2)影响我国的反气旋主要有:夏季受来自热带海洋的太平洋暖性反气旋(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大,如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天气的形成;冬季受来自温带大陆的西伯利亚蒙古冷性反气旋(亚洲高压)影响。 台风:是中心-风力达到-级以上的-气旋。(1)台风形成:形成于北纬50-200

2、热带广阔洋面。因发生的-不同,称谓不同。发生于北太平洋西部,影响东亚、东南亚的称为-;发生于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东部的称为-;发生于印度洋的称为-。澳大利亚地区叫-。热带气旋等级划分: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2)台风结构:由内向外可分为台风眼、漩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一般了解)台风眼台风中心,气流下沉,风和日丽的晴朗天气。漩涡风雨区风大雨急,造成危害最大的区域。外围大风区风力较大,伴随一定程度的降水。(3)台风影响:台风形成后向西和西北方向移动。台风活动范围很大,常从热带洋面侵入到中纬度地区,并伴有-、-、-和-(统称为“风暴潮”),严重威胁航运安全,能摧毁地面

3、建筑、道路、庄稼等,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我国是世界上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影响我国的台风多发源于-以东洋面,主要集中在-月至-月(即-季节),台风带来的降水也能对缓解江淮地区-造成的旱情。(4)台风路径影响我国的台风在海面上形成后,一般向-或者-方向移动。台风登陆后,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减少和地面摩擦力的影响,强度会减弱甚至消失。(5)台风的防灾减灾利用气象卫星拍摄的卫星云图,及早发现并监测台风,预报台风。此外,建立台风防御机制、制订防灾减灾的应急措施是抵御台风灾害的有效途径。(2) 锋面系统冷锋:冷空气向暖空气方向移动的锋。 过境时,带来-、-、-等天气。暖锋:暖空气向冷空气方向移动的锋。准静

4、止锋: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使锋面长期在某地徘徊,形成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举例:夏季(6月中旬到7月上旬)的江淮地区;冬季(1、2月份)的云贵地区;春季(清明节左右)的华南地区。例题:连线说明下列天气现象是由哪种天气系统造成的。1、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 冷锋2、 北方夏季午后的暴雨3、 “一场秋雨一场寒4、 “一场春雨一场暖” 暖锋5、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溏处处蛙6、 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7、 我国冬春季节的寒潮、大风、沙尘暴 准静止锋 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的冷空气活动(1)影响我国寒潮:北半球冬半年,亚欧大陆上冷高压活动相当频繁,它所带来的冷空气经常侵袭我国广大地区,给各地带来严寒、

5、大风、霜冻、暴雪、冻雨、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2)寒潮的标准:因地而异。上海:24小时内降温幅度10,且日最低气温0;24小时内降温幅度6,且日最低气温5.。(一般了解)(3)寒潮影响:我国寒潮一般出现于-至第二年-,能袭击除-高原和-高原西南部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它可导致河港-、交通-、牲畜和农作物-等;但寒潮也能消灭-,帮助小麦-,有利于盐业-等。(4)寒潮的防灾减灾:及时发布寒潮的预警、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以减少损失。 梅雨是指每年-月中旬到-月上旬初夏向盛夏过渡时期,在-锋影响下,产生于我国-地区(或者说长江中下游地区)至韩国、日本南部狭长区域内的-的天气。(1)梅雨的形成每年6月中旬到7

6、月上旬,源于海洋的暖湿气流北上跃过南岭后,与南下的北方冷气流势均力敌,相持于江淮地区至日本西南部,使这一带出现阴雨连绵、闷热潮湿的天气。(2)梅雨与农业梅雨期间,空气湿度很大,粮食、衣物等极易受潮霉烂,因此也叫“霉雨”;利:梅雨期间带来的降水为地面上的水库、河湖、池塘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对农业生产有利;弊:梅雨期过早,小麦、油菜容易发芽和霉变,造成减产,稻秧和棉苗会因气温低、光照不足而死亡。梅雨期过长,雨水过量则会造成洪涝灾害。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的年份,降雨带迅速跨过江淮地区在黄河以北的华北、东北地区滞留,使江淮地区出现“短梅”或“空梅”现象,导致旱灾,北方地区则出现洪涝灾害。注意:低压(气旋)、

7、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往往都会带来降水,只是雨区位置的区别。人类活动与气候1全球变暖: 近百年间,全球气温上升了0.30.6,全球气候呈变暖的趋势。(1)主要原因: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数量不断增大,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使地表增温,产生温室效应。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光合作用减弱,也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温室效应增强。(2)影响:气温升高使冰川融化后退、雪线上升、海冰大量融化;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岛屿和低地,使城市排污系统失效;海水倒灌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及沿海生态系统变化。

8、全球变暖将造成全球大气环流调整和暖热气候向极地扩展,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迫使世界各国改变农牧业结构。(3)对策: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通过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2酸雨: PH值小于或等于5.6的大气降水. (重酸雨PH4.5)。(1)原因: 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不断向大气中排放硫和氮的氧化物;(2)影响:酸雨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被称为“空中死神”,导致森林枯死、土壤酸化、淡水生物死亡、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等。(3)分布:全球酸雨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东亚地区;我

9、国酸雨区面积已达国土40%,面积还在扩大,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南方还出现PH4.5的重酸雨区。(4)产生条件:工业排放的酸性气体,降水,地形(盆地,不易扩散)。3臭氧洞: 臭氧层:大气中的臭氧绝大部分集中在平流层离地面2030千米范围内。(1)臭氧洞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南极附近上空最低时臭氧含量低于全球平均水平3040%,主要发生在911月份,即南半球春季时。另外,北极和我国青藏高原上空每年一段时期也有出现。(2)产生原因:除了受太阳活动等自然因素影响外,人类使用氟利昂是重要原因(空调等使用的制冷剂和大型飞机排放的废气都含有氟利昂)(3)影响

10、:臭氧层中臭氧量的减少会使平流层的温度分布和对流层的热量状况发生变化,引起全球气候变化,造成自然灾害。过强的紫外线辐射,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的正常生长。紫外线还会促进二氧化碳的分解,产生一氧化氮和臭氧,形成光化学烟雾。紫外线还加快橡胶制品的老化,使染料褪色,缩短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的使用的寿命。4城市热岛和雨岛: 热岛效应20世纪初期经过对比观测,发现城区的各月平均气温要比四周郊区高0.51.2。(1)原因:人为大量排放热量; 城市温室气体浓度高,增温强;城市生产生活集中,排放的废气多,多烟尘、雾、低云,不易散热。城市高层建筑多,局部风速小,通风不良。城市缺少绿地。城市地面不透水、不吸水

11、、吸热快、散热快,储存水分少,蒸发耗热少。城市热岛效应80%归咎于绿地的减少,其次才是热量的排放。(2)影响:使城市夏季更加闷热,导致人们工作效率降低,中暑人数增加,容易诱发多种疾病;还会加剧大气污染,破坏城市中的自然环境。(3)对策:对城市建设要科学规划外,最有效的措施是增加绿化和水域面积。 雨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以及城市空气中有较多的尘埃杂质,使城市上空容易产生低云和对流雨;加上城市的下垫面比较粗糙,阻碍了降水天气系统的移动,延长了城区降水的时间,导致城市雨量比郊区多。练习题右图中甲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A B C 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盛

12、行下沉气流 B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C地吹偏南风,地吹偏北风 D地出现连续性降水3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影响的结果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4读图,A、B、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5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A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B过境时气压升高C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 D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等6指出在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 A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 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C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 我国冬季的寒潮天气7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A按逆时针方向辐散 B按逆时针方向辐合 C按顺时针方向辐散 D按顺时针方向辐合8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 )A高压与低压 B气旋与反气旋 C冷锋与暖锋 D迎风坡与背风坡9. 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 )10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