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发展以及规律等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4974595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心理发展以及规律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生心理发展以及规律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生心理发展以及规律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生心理发展以及规律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生心理发展以及规律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心理发展以及规律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心理发展以及规律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心理发展以及规律等1.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2.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 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泛化。3.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操作熟练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4.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5. 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选择性。6. 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自我实现需要。7. “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应急。8.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作了最好的诠释。9. 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胆汁质气质类

2、型的特点。10.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情叫原型。11.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12. 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周围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13. 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回忆。14. 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定势。15. 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自然适度。16.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 为晕轮效应。17. 活动方式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执行方面能达到高度的完善和自动化的阶段是操作熟 练。18. 出乎意料的夸张场景下嗦引起的情绪

3、状态称为应激。19. 人们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20. 一般地,教学中的感知可以区分为直接感知、间接感知。21.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心境。22. 人脑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知觉。23.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24. 智力的高级表现是创造能力。25. 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 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26. 人的情绪与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27. 有两个学生,他们各自对自己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的成绩预期是:甲生 80 分,乙生 100 分。结果,两人都考了8

4、5 分,甲乙二生的心理挫折,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甲生的挫折 心理小于乙生。28. 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原型内化。29. 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的一般趋势是随练习次数而提高。30. 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是遗传素质。31.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32. 学校不得合未成年学生在危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 就是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33. 说法不正确的是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34.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35. 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

5、(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发燕尾服速度的不均衡性)(发展内容和程序的差异性)36. 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遗传)因素。37. 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不起决定作用)38. 实践活动在作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39.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循序渐进。40. 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41.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遗传决定论。4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显示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体主观能动性。43.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少年期即高中阶段。44.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

6、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自然的属性。45.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 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46.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 岁。47.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4 岁。48.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 特征。49.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50.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51.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正负2 个组块。52.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53.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

7、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54.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 分。55.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56.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57.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地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58.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59. 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 到极端焦虑。60.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61.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

8、、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 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62.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五个等级。63.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64. 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 表现,一般称作问题行为65. 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扰乱 性的问题行为。66. 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67.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地注意是随意注意。68. 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69.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2040 秒钟。

9、70.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组块。71. 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小了。72. 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 想出某种方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师手段 目的分析法。73.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74. 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心境。75.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 思迁,他的

10、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76. 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人际沟通。77.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文饰。78. 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XX级干部,以求得到心理满 足。这是采用了补偿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79. 不属于注意的评价标准的是注意恒长性。80. 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81.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做 到这种程度。82.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83. 在青少年学生的各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11-15 岁。84. 个体

11、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 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85. 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阶段性。86. “理想和未来”是人生青年期的重要特征。87. “学会关心”是体谅模式所强调的。88. 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 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成为迁移。89. 小孩子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 口”,这说明小孩子感知能力不成熟。90. 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 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

12、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91. 小敏是个活泼、聪明的孩子,回答老师的提问总是又快又好。又一次,老师提了个问题 叫小敏回答,她却答不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小朋友说“她越来越笨了”,小 敏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他一定是在说自己,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 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整天被一些无关紧 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的心理问题是常见的强迫症。92. 健康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 味着失去一切。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

13、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良好。93.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性规律的反映。94. 感受、参加、养成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95. 如果迁移产生的效果是积极的,这是迁移则是正迁移。96.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侧向迁移。97. 产生式迁移理论证实了桑代克的共同的“SR”成分可以导致迁移。98. 问题空间是由允许的操作构成的。99. 创造性与生活条件无关。100.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求证它的两边相等”这是四种类型问题中的C型。101. 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他总是因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102. 幼儿园小朋友不愿意吃肥肉,把

14、肉吐在地上,反映了儿童不能确定。103. 儿童易模仿影片中反面人物行为,导致不良品德。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做法是 减少描写反面人物。104. “矫正错误”是注意的维持功能。105. “灵感或顿悟”是创造思维。106. 少年早慧和大器晚成表现了能力表现早晚的年龄差异。107. 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意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 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关键期。108.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寻求发展。109. 先于一切的活动则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心向与定势。1 1 0.贮存

15、时间大约为0.252秒的记忆是瞬时记忆。1 1 1 .在读一首诗时,某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钟。这种增加的 附加学习,叫做过度学习。它是促进知识保持,克服遗忘的记忆规律之一。112. 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 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1 13. 1989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 独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守到社会的特别保护。114. 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 个体身心发展。115. 自由联想不属于行为矫正治疗116. 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117. 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118. 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作出结论。119.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理的发展、社会适应性。120. 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稳 定性和可变性、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发展内容和程序的差异性。121. 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遗传因素。122. 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于影响不起决定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