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民俗文化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4971973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充民俗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南充民俗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南充民俗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南充民俗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南充民俗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充民俗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充民俗文化(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充民俗文化南充民俗文化【服饰】清代南充城乡居民多着家织土布长衫、短褂,服色男性 以靛青、毛蓝、灰色、白色为主,女性多为红、绿色,超腰齐统裤为 男女共同样式。成年男子多用蓝、青色或白布束腰,贫穷者用棉织带 或草绳作腰带。富家男子一般着绸缎长衫、马褂、对襟、短衫,年轻 女性多着旗袍,中老年妇女多着宽边、滚边、镶边斜扣大袖短衫,衣 边及袖口多绣花纹图案。一般人家每人备有一套新衣,在走亲、上街、 赶场穿用,俗称“盖面衣”。民国初期,境内出现中山装和西装,仅 为少数官、绅穿着。普通人家,特别是体力劳动者,衣着无明显改变。 民国 20 年(1931)后,细布(习称“洋纱”、“洋布”)传入,民间多 用“阴

2、丹”、“士林”、“克力登”和学生蓝等布料缝制衣服,样式 除长衫、短褂外,逐步兴起制服、衬衫、大衣、裙子等。高小、初中 学生着草绿色童子军服,系蓝色领带,高中男生穿芝麻呢中山装,打 绑腿,女生穿旗袍和青色鞋袜。民国30 年(1941)后,城镇居民穿土布 和长衫、马褂的逐步减少,青年人和文化界人士多穿人字呢、卡机布 中山装,少数人着西装,女青年喜穿蓝色开叉旗袍,夏天着胡绉裙和 长袜短裤。农村男子仍以穿长袍、短褂和对襟短衣为主,妇女则普遍 着大襟短衣,男女均穿超腰齐统裤、一般只在年节着新衣,平时穿旧 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农民衣着的真实 写照.1950 年后,现代棉织品、毛织

3、品、丝织品逐渐取代土机织布,衣 料、衣色、衣式开始更新。男子流行穿中山服、青年服、工作服,妇 女流行穿列宁服、春秋衫、拉链衫、背带裤、连衣裙。冬季时兴翻领 棉大衣、海湖绒短大衣,机织棉布、“卡机”、“斜纹”、“灯芯绒” 为普遍使用的衣料。男子衣料颜色以青、蓝、灰色为主,妇女多为蓝、 黄、粉红、紫红等,富裕者多使用毛、呢、丝绸衣料。1952 年,推销 苏联花布,提倡男女均穿花衬衫。农村,长衫、马褂逐渐绝迹,部分 男子仍着对襟短衣,中老年妇女大部分仍穿大襟短衣,超腰齐统裤被 新式男女下装替代。“文化大革命“中,穿着色彩艳丽、款式新颖的 服装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一度出现“军装热”,中青年以穿草

4、绿色军装为时髦。“军装热”一过,社会上不分男女,衣着基本上为 灰、青、蓝、白诸色。改革开放以后,服装面料、款式及花色逐渐多样化。衣料有化纤、 混纺、毛呢、丝绸、麻纱等,棉织品开始失宠,款式有中山装、西装、 夹克衫、牛仔服、运动服、风衣、羽绒服等数十种,青年男女流行直 筒裤、喇叭裤、小脚裤、牛仔裤、直角裤等,女青年时兴穿西装裙、 百褶裙、连衣裙、连衣超短裙、马裤、短裤、健美裤、绣花短袖衫、 翻袖折皱花云耸肩衬衫等。1985 年后,春秋两季流行带帽风衣,冬季 流行毛衣、防寒服、太空服和呢子、皮质大衣。女性夏季穿长裙、大 摆裙、西装套裙、旗袍裙、无袖连衣裙、无袖短衫等。1990 年后,时 装款式、花

5、样翻新,舒适、方便,纯棉织品重新走俏,服装花色品种 丰富多彩。年青女性衣着强调大色块、流行色、突出身材曲线,男青 年着装讲究风度,强调气质。中老年着装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款式多 样,色调也打破青、蓝、灰的传统而丰富多彩,着鲜艳服装的老年妇 女已不少见。童装更是花色繁多,五彩缤纷。进入21 世纪,随着城乡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衣着观念进一步发生变化。 服装款式、品牌、花色、面料种类繁多,春、夏、秋、冬季节性服装应有尽有,高、中、低档各 式服装一应俱全。人们穿着讲究品牌、质量、档次,追求名牌,一套 服装上千元的随处可见,数千元、上万元的亦不罕见。夏季,女青年 喜穿吊带衣、无袖短衫等

6、背心式上装和超膝以上的短裤、短裙,并以 低胸、开背、亮肩、露脐为时髦,男青年多着 T 恤衫、背心式短衫和 宽松式短裤,中老年着装也开始向青年型转变,大都喜穿款式新颖的 服装,爱美已不是青年人的专利。【饮食】清代和民国时期,境内民众大都生活艰难,节俭度日, 多以稻米为主食,兼用面食及杂粮,也有以玉米、麦面、红苕为主食 的。普通农家平时大都一天只吃两顿稀饭,用泡菜下饭。农忙时一日 三餐,中午吃顿干饭,饭中掺以红苕、萝卜、酸菜等。多数农户口粮 不足,用糠、麦麸、瓜菜、野菜等充饥,“红苕半年粮”、“糠菜半 年粮”的情况较为普遍。城镇普遍一日三餐,中午吃顿干饭,每月打 两次“牙祭”,故有“一天两顿稀,初

7、二十六打牙祭”的俗语。凡遇 红白喜事、寿庆和接待宾客,皆尽力置办酒席。普通人家多是“八碟 八碗”、“九大碗”、“十大碗”,以猪肉为主,且越肥越好,一桌 用肉五斤以上称“好席”,三斤以下称“孬席”。富豪人家宴席除猪 肉外,还用鸡、鸭、鱼、鳖、海参等。农户大都于年前宰一头猪,腌 制成腊肉、腊油,备年节和火工、来客时食用。城镇餐馆一般只经营 稀饭、干饭、面条、包子、馍馍、凉粉等大众饮食,少有上档次的菜 肴。1950 年后,民间膳食习惯逐渐改变,城乡均一日三餐,早上多吃 稀饭,馒头,用泡菜下饭,中午吃干饭,配以菜、汤,晚上吃干饭或 面条。农村部分地方仍是一天两顿稀饭,一顿干饭。1978 年后,城乡 居

8、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普遍以大米、白面为主食,玉米、红苕为 辅,副食品种增多,猪肉敞开供应,食用牛肉、羊肉、鸡肉、鸭肉、 鱼类、牛奶、豆浆、鸡蛋、面包等开始普及。举办酒宴的明显增加, 菜肴丰盛,一般为二十道菜左右。城镇开始出现高档饭店、酒店,民 间小吃品种丰富,北方水饺、拉面、重庆“火锅”等也在境内流行。 1992 年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粮食和肉类、蔬菜等副食品供应充足, 农村大都将玉米、红苕当饲料,不再作为口粮。城镇居民饮食讲究营 养搭配和色、香、味、形,酒席菜肴用料由传统的猪肉逐渐向牛、羊、 鸡、鸭、鱼肉和海鲜、野味转变。【建筑】清代和民国时期,贫苦人家多住草棚、篾棚,低矮狭窄, 多数仅能

9、容下床铺。稍好一点的人家住草房,多为板筑土墙,竹木捆 扎屋架,稻草或麦草盖顶。有的草房芭茅或高粱、玉米稿秆捆扎成墙, 不挡风寒。中等人家多住木质穿逗结构的瓦房。乡间瓦房多为三间或 曲尺结构,中为堂屋,堂屋后和左右为卧室、厨房。牛栏、猪圈一般 挨近厨房修建。大户人家多为口字形四合院。除堂屋、左右厢房外, 堂屋正对面为朝门。城内街房多为一楼一底结构。临街铺面为店堂。 店堂后有堂屋、卧室、厨房、厕所等。有的商号临街开店,后屋开设 机房或作坊。富豪人家住四合院、室内和天井中放有花草盆景,有的 房后还辟有花园。20 世纪 60 年代,一度推广乱石块砌墙的“干打垒”简易建筑。70 年代初,城区所建住房多为

10、砖混结构。一般都是三间一厨或两间一 厨。有挑篓式阳台,室内墙壁皆用石灰粉刷。70 年代后期,改用内墙 涂料。80 年代修建的住房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都分布有客厅、 居室、厨房、厕所等生活配套设施。条件较好的厨房、厕所皆使用瓷 砖贴墙,地面铺马赛克。客厅地面铺地板砖或水磨石地面,内墙使用 涂料或贴内墙纸。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建房热。新 建农房多为砖混结构。90 年代,城区房屋建筑规格档次进一步提高。 三室两厅、四室两厅的居室增多,错层式、跃层式和别墅式房屋也相 继出现,装修格调亦不断提高。农村住房由瓦房向钢筋混凝土楼房转 变,城郊和农村出现一批独具特色的小洋楼。节日习俗 南充民

11、间甚为看重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 元旦、七夕、七月半、腊月初八也是节庆之日。各个节日纪念风俗各 异。春节大年三十吃团年饭、发压岁钱、放鞭炮,正月初一至初三及 元宵节耍狮舞龙、秧歌、腰鼓、高跷、社火队伍络绎不绝,阆中还有 巴象鼓。清明是上坟祭祖的节日,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端午节划 龙船、吃粽子、饮雄黄酒,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祭月,重阳登高虽 不是一方习俗,而是举国皆然,但南充也有自身地方特色。【春节】春节,古称元旦、新年,民间称为过年,是中华民族最 隆重、最热闹、最具传统特色的节日。一到腊月各家便开始准备过年 了。打扫扬尘,换洗被褥,缝新衣,做新鞋,腌制腊肉,磨面碾米, 忙

12、于筹办年货。无猪可杀的贫苦家庭,也想尽办法使过年时有点肉吃, 故农村有“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儿想吃肉,老子没 得钱”的民谣。腊月十六起,官府衙门封印,称为“倒衙”。民国 20 年(1931)改为一年中最后一个“牙祭”日“倒衙”,故称这天为 “倒牙”。这一天,雇工、学徒、管账先生均结清工资回家过年,一 切债务也于这天起讨还结算。腊月二十三“祭灶”后,各店铺、作坊 开始封斗挂秤,停工歇业,各家贴春联、挂年画、悬彩灯,年节气氛 愈浓。腊月三十(月小二十九)为岁末,俗称“大年三十”、“除夕”, 也有称“三十夜”的。这天,家人务必团圆,出门在外者尽可能赶回 家里与亲人相聚。若无法回家团圆,

13、家人均引以为憾。中午(也有晚 上的),各家吃团年饭,菜肴丰盛,必有鸡、鱼(谐音“吉”、 “余”)和猪头肉及猪尾(喻事有始有终),习惯慢吃、慢饮,有的 至夜方休,故称年夜饭。岁末辞年,各地均有祭神、祭祖的习俗,上 午、中午或下午,时间各异。除夕夜,晚辈给长辈辞岁(作揖磕头), 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合家围火取暖、叙旧话新、老少共娱、伴灯不 眠,称为守岁。子夜(零时)“出天行”,亦称“发天烛”,城乡、 四邻鞭炮齐鸣,迎接新年。正月初一,俗称大年初一,讲究早起、早吃饭。早饭各地习俗不 同,大都吃汤圆或面条(取合家团圆或招财进宝、幸福绵长或风调雨 顺之意),也有吃干饭、水饺的,还有的地方贫穷者煮红苕(当

14、地俗 称?謕番苕)吃,以求“大翻艄”。早饭后,人们衣帽一新,或赴 场镇、寺庙游玩,或三五成群摆龙门阵,或打秋千、踢毽子,或相邀 近邻打牌、下棋。正月初二起,亲友之间送往迎来,互相拜年。小孩 及新婚夫妇到亲友家拜年的,亲友必送拜年钱。一般民众从正月初二 到十五,都是游乐休闲的日子。有的地方还有正月初七人过年的习俗, 并排有动物和人的吉日,即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 七人、八蚕、九龙、十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法定春节放假3天,但各地大都从 腊月二十九即开始放假,假期延续至正月初七或初十不等。1958 年和 “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只放假一天,正月初二即要求农民出工 干活,机关

15、干部参加义务劳动,称之为过革命化春节。其后,逐渐恢 复春节传统习惯。在外工作、打工、上学的也多返家过春节,以至形 成“春运”高潮。各地党、政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举行各种形式的茶话 会、团拜会,慰问老红军、老干部、军烈属和贫困家庭,驻军与地方 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活动,城乡各处张灯结彩,彩旗飘扬。大年 三十吃团年饭、发压岁钱、放鞭炮等习俗依旧。除夕夜,家人齐聚一 堂,辞旧迎新。1985 年后,随着电视的普及,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 晚会节目,更是引人入胜,欢声笑语,溢于户外。午夜十二点,新年 钟声敲响时,室外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齐放,光亮如昼。正月初一 起,各地多组织大型游街活动。人们看文艺表演、贺

16、年、游玩、聚餐、 走亲访友,一派欢乐祥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南充境内 有称“灯节”、“灯会节”的,还有称“大年”、“小年”的。清代 和民国时期,南充境内各县城和一些场镇多于元宵节期间举办灯会, 正月十三至十五,街头都有狮子、龙灯、旱船、连宵、高跷等列队表 演。一些狮子、龙灯还向各商号、民户拜年,富户均封发“年礼”, 一般民户则放喜钱作小礼。出“礼”重者,狮子、龙灯即在其门前或 院中表演一番。正月十五晚尤为热闹,满街灯火通明,锣鼓声声,爆 竹阵阵,各种表演队伍均上街巡游。耍火龙者头戴竹笠,裸身赤脚, 只穿短裤,舞龙游街,两侧围观的一些人手持焰火筒,向耍龙者喷放 焰花。火龙翻滚,焰花四溅,众人喝彩。最后,表演队伍齐聚空旷之 地,数十条火龙翻腾起舞,上百支烟花筒火花飞溅,锣鼓喧天,鞭炮 齐鸣,“烟火架”燃放五彩缤纷的烟火图案,闹元宵至此结束。有的 地方则接着举行“龙灯扫街”,以求扫邪恶、保平安。“扫街”后, 将龙灯焚烧于野外。正月十五晚,普遍习惯吃元宵(汤圆),也有吃 最后一顿年饭的习惯,称为“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