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的调控结构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4965992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运动的调控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体运动的调控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体运动的调控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体运动的调控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体运动的调控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运动的调控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运动的调控结构(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篇 人体运动的调控结构一、神 经 和 感 官(一)填空题1(23部分。其中()、()、() 合称为脑干。4脑干除有第III至第XII对脑神经外,还有非脑神经核,包括()。其中(中枢神经包括()处相连。 周围神经系统根据其兴奋传导方向,分为( 脑分为()、()、()、()、()、()和()。前者位于(内,后者位于()内,两者在)和()()。) 、()6( )、 成锥体外系56789()、)、()、()、)和() 、)参与构中脑上丘核与()有关,下丘核与(间脑的()和()是内分泌器官小脑借3 对()与脑干背面相连。大脑半球可分为5 个叶,即( 大脑皮质的躯体运动中枢在 ( ),听觉中枢在()有

2、关。)、()、() 、 躯体感觉中枢在)、())和岛叶 视觉中枢在10.大脑基底核主要有( 和()合称纹状体。11 脑神经有 ()对动性的脑神经是()、()、()、 ()。)、()、()和()组成。其中(其中感觉性的脑神经是( )、()、()(12. 支配眼球运动的脑神经有(器官活动的脑神经是()。13. 脊神经有()对,其中颈神经(对,骶神经()对,尾神经()对14 .自主神经又称 ()两个系统,支配()、()、()对,) 、)、()、(胸神经()、 () ;运);混合性的脑神经是)。支配胸腹腔内脏)对,腰神经()发出,它又可分为( )的活动。15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由 3 级神经元组成,第

3、 1 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中枢突形成( 交叉后形成( (),由(), ()和()和 ()和);第 2 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第 3 级神经元胞体位于()。16躯干和四肢浅感觉传导路由 3 级神经元组成,第 1),止于()的()和 ()核) , 其轴突形成(),其其轴突) ,经);第 2 级神经元胞体位于();第 3 级神经元胞体位于(发出的轴突经内囊止于()。锥体系由两级神经元组成,上神经元位于()束,下行分别止于()和()神经终止于骨骼肌,支配骨骼肌的活动。 眼球壁由 3 层构成,由外向内是()、眼球壁的外层即(),前16 是(),具有()作用。20眼球壁的中间层即(),由前向后分为(21

4、虹膜内含有两种平滑肌纤维,分别是 (级神经元胞体位于()。由第 3 级神经元胞体17 束和( 和(1819) ,它发出的轴突组成()。下神经元的轴突随()神经)、 ( ),具有(),( )和()。)作用,后 56 是),()3 部分),前者受()神经支配,收缩时瞳孔(),后者受()神经支配,收缩时瞳孔()。22睫状体内含有平滑肌纤维,称(),受()神经支配。23 视细胞分 ( )和() 两种,前者感受 ( ) 和()刺激,后者感受()刺激。24 眼球的屈光装置包括() 、() 、()、()。其中()对眼的调节起重要作用。25晶状体借睫状小带连于睫状突上。当注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使睫状体向(),

5、折光能力方向移动,使睫状小带( ),晶状体靠本身的弹性回缩曲度( ( ),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26中耳由(由外向内是()27内耳又称 (所在部位。)、(),)和 ( )、 ( 位于()3 部分组成 )。中耳具有(),是 (在()内有 3 块听小骨,)的功能。)感受器和()感受器的2829 和(30 受器。31骨迷路包括3 部分,即(膜迷路包括有()位于前庭内。内耳中的()、()、)、)和 ()。)、()。其中()是听觉感受器;而()、()、()是位觉感感受器是(感受身体直线变速运动的感受器是()。)和();感受身体旋转变速运动的(二) 判断题1.两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接触点,叫做突触。(

6、)2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两大部分组成。()3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分,叫做灰质。()4神经纤维集中的部分,叫做白质。()5神经纤维集中成束,叫做神经。()6脊髓前角内有运动核;后角内有与感觉有关核团( )7延髓、脑桥和中脑,合称脑干。()8薄束核和楔束核是脑桥内的灰质团块。()9中脑上丘核与视觉有关。()10锥体由皮质脊髓束的纤维集成。()11延髓的网状结构是重要的“生命中枢”所在。()12最简单的反射弧也要有三部分组成。()13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是运动中枢。()14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是感觉中枢。()15颞横回是听觉中枢。()16胼胝体是联系大脑两半球皮质的纤维。()17每对脑神经都

7、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成分。()18脑神经共有12 对,脊神经是33对。( )19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20脊神经前支是运动性的;后支是感觉性的。()21脊神经前支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节段性。()22臂丛后束发出的腋神经,支配三角肌。()23植物性神经也叫内脏神经()24坐骨神经是全身最长、最粗的神经。()25交感神经节位于器官旁和器官壁内。()26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长。( )27交感神经可使内脏活动加快和加强。()28锥体系是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29锥体外系是维持和协调骨骼肌运动。()30锥体外系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31角膜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32视网膜内的视杆细胞感光最

8、灵敏。()33中耳的鼓室可经咽鼓管与咽相通。()34外耳和中耳是听觉器官,内耳是位觉器官。()35膜迷路内的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是位觉装置。()36囊斑可感受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37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它位于蜗管内。()38反射弧由感受器、神经中枢和效应器组成。()39壶腹嵴可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40分布于骨骼肌内的效应器叫做肌梭。()(三) 选择题1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的结构叫做( ) 肌梭 突触 轴突 运动终板 2神经系统( ) 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 可区分为脑和脊髓两部 位于颅腔和椎管内 其功能是支配骨胳肌的运动 3在中枢神经里,神经元胞体集中叫做( ) 灰质 白质 皮质 神经核 4

9、反射活动中,神经冲动所经过的路径是( ) 反射 反射弧传入神经纤维 传出神经纤维5脊髓( ) 是周围神经系的主要结构 位于椎间孔内 全长有两处膨大,即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以上都对6脊髓前角是( ) 感觉神经元细胞体集中处 运动神经元细胞体集中处 运动和感觉神经元细胞体集中处 联络神经元细胞体集中处7分布到骨骼肌肌梭内的神经元是( ) 脊髓灰质前角Y运动神经元。 脊髓灰质前角a运动神经元。 脊髓灰质后角的中间神经元 脊髓灰质侧角的神经元。8脊髓白质 位于脊髓的中央 可分前索和后索两部 后索内有薄束和楔束 由神经元构成 9下列结构属于中脑 楔束结节 红核和黑质 背侧丘脑 丘系交叉 10关于脊髓的结构

10、 中央管与第四脑室不连续。 胸腰段灰质有侧角。 骶段灰质有侧角。 在第1-4 颈髓宽度显著增加。 11脑干白质包括 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锥体束。上述说法都对12锥体 位于延髓的腹侧 内有薄束核和楔束核 为锥体系的中转站 有传导本体感觉的功能 13网状结构 只存在于大脑。 只存在于脊髓。 在脑干中最发达。 上述说法都不对 14小脑 位于大脑半球枕叶下方 有纤维分别与延髓、脑桥、中脑联系 具有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以上都对 15小脑向外发出纤维的部位( )( )( )( )( )( )( )( ) 小脑脚。小脑前叶。小脑核。小脑后叶。16下列结构除哪一项外,都属间脑( ) 背侧丘脑 下丘脑 上丘

11、内、外侧膝状体17躯干感觉中枢在大脑半球的( ) 额叶。 枕叶。 颞叶。 顶叶。18大脑的基底核包括有( ) 齿状核 尾状核 薄束核 红 核19纹状体是( ) 豆状核和尾状核的统称。 是位于丘脑和豆状核、尾状核之间的白质纤维。 是由大脑白质3 类纤维组成。 上述说法都不对20颞横回是( ) 运动中枢 感觉中枢 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21联络大脑两半球皮质的纤维是( ) 联络纤维 胼胝体 投射纤维 网状纤维22组成内囊的是( ) 投射纤维及联络纤维。 联合纤维及皮质传出纤维。 联络纤维。 投射纤维。23 胼胝体 ( ) 位于大脑外侧沟深部 是大脑神经细胞体的集团 为连结大脑两半球的纤维 以上都不对2

12、4边缘叶是( ) 运动中枢 感觉中枢 内脏活动中枢 视觉中枢 。25腋神经损伤时:( ) 不能展肩。 不能屈腕。 不能伸腕。 不能握拳 26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 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二级神经元是薄束核和楔束核 第三级神经元细胞体在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内 以上都对27锥体系的传导路( ) 由3 级神经元组成。 从大脑皮质发出至脊髓前角细胞都不交叉。 由2 级神经元组成,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上述说法都不对。28皮质脊髓束( ) 由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发出 经过内囊 终于脊髓后角 支配全身各部骨胳肌的运动29上肢随意运动的传导通路( ) 由两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细胞体在大脑皮质中央前回 第二级神经元细胞体在脊髓前角运动核 以上都对30视网膜是眼球壁的最内层( ) 除虹膜部和睫状体部外都有感光作用。 三部都有感光作用。 仅中央凹处有感光作用。 在视网膜的视神经盘处有感光作用。 31眼球壁的中膜为血管膜,它包括三部分,即( ) 角膜、虹膜、睫状体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虹膜、脉络膜、视网膜 巩膜、睫状体、纤维膜32角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