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产学研一体化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4961110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产学研一体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土木产学研一体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土木产学研一体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土木产学研一体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土木产学研一体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产学研一体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产学研一体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学研一体化的必要性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实例分析产学研一体化的必要性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实例分析产学研一体化是指把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科研力量通过某种 形式联合起来,建立起由松散到紧密的互相协作关系,进行实用科技 攻关,充分依托经济和智力、物质资源,不断实现产业化的过程。从企 业的经济效益来看,它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目的是实现“技术的商业 引入”。如英国斯通曼认为“把科技发明输人生产系统,并通过研究 开发工作,形成商业交易的完成过程。” 如从技术的归宿讲,就是实 现技术的产业化,把技术转化为产品。从系统论上讲,它是技术的物化 过程即把高新技术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结合,利用双方的优势, 互相促进的发

2、展的动态调节,找到技术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获得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的系统活动。纵观世界各国高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产学研一体化方式占据着较 大的比重。特别是美国、本、德国、英国等都是通过政府行为对产学 研给以扶持、引导,大力倡导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不仅提高技术产业 化的成功率,而且大大促进了各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学校开展了与工 业界的联合计划,企业用很少的钱就可以加人计划联盟,参加者有权 了解教授每年的发明内容, 并有优先受让权,这样既为教授的研究开 发活动拓开了思路,也利于成果及时得到转让与应用。1951年世界第 一园区斯坦福研究园诞生,现有上百所大学与上万所多家公司建 立了大约80多个园

3、区,其中著名的有“ 硅谷” 、“128号公路”、“ 三角研究园”等。早在50年代,我国就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提出科 教要与工农相结合,鼓励高校走与生产相结合的道路,科学技术得到 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产学结合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产学研的最早 提法可追溯到1958年,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当 时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和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产学研结合 过程中虽然受到“左”的影响,但它还是为我国的合作教育积累了不 少实践经验。进人80年代以来,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全国的许多院校主动与社会、与本地区的企业、科研院所挂钩,建立 起多种多样的教学生产科研联合体

4、。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科 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邓小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关于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我国改革开放适应了世界的经济发展惯性, 为了在高技术领域争得一席之地,在一些科学家的建议和倡导下,也 推出了“863计划”、“火炬计划”和“攀登计划”。这些高精尖技 术的产业化大大促进了我国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产学研一体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 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闭门办学造成的教育质量弊端,更有利于 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也有利于将科技 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相结合愈发 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校作

5、为一所综合性的211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的中心工作历来是围绕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来展开的,因此对土 木工程专业教育而言,与科研的结合相对地比较容易。而我所在的课 题组就是一个产学研相结合即一体化的比较成功的案例。在产学研需要迫切结合的背景下,我们课题组与高新技术开发区 思科达有限公司建立了非常紧密地关系,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 实验室,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实验室集教学、科研和生产经营等多种 功能于一体。首先,满足专业教学计划所设定的专业实验项目的教学 要求,实验室的设备,地点等均以实现教学功能为前提并结合投入的 产出等进行合理配置。其次,专业实验室还具备某些专业科技项目的 研发功能,比如我们其中

6、很多个项目都是国家火炬项目,实验室设备 配备齐全,具备科研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功能,专业实验室承担科技成 果产品化的中试基地的任务。再次,专业实验室还具备生产经营功能, 其产品既可以是由本实验室研发的并已经产品化了的科技成果,生产 出来的产品经检验合格,可直接进行投产。其生产经营规模以实验室 条件和经济效益而定。产学研一体化专业实验室的各项功能是相互联 系的有机统一。教学功能是专业实验室建立的出发点和落足点,同时 也是科研功能和生产经营功能的专业导向。科技研发功能不仅强化和 深化了教学功能,而且也为生产经营功能奠定了科技基础,并始终为 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创新支撑,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生产经营功能

7、是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室有别于传统实验室的最重 要的特征功能。一、生产经营功能为专业实验项目的教学提供了真实 工程实践环境,从而拓宽和强化了教学功能,优化了教学效果,这是传 统实验室所难以达到的; 二、是为科技研发开辟了产品化、产业化和 市场化的实现途径; 三、是为检验教学功能和科技研发功能提供了一 个重要视角; 四、是生产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使产学研一体化的实验 室由设想变为可能,这也许是此类实验室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五、 我们在研发的过程中,研发出的产品既要符合专业的规定还要考虑到 实际的应用和经济效益,通过实践不断改进研发的方式、配方等影响 产品性能的因素,最终找到最优方案,这样在不断地理论与

8、实践相互 指导的良性关系下,使科学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这样一种产学研一体 化的方式转化成了生产力。产学研一体化专业实验室的内部运行机制既不同于传统的专业 实验室,也不同于纯粹的生产经营企业,但却兼有两者的功能,而且各 项功能还要相互补充、有机统一。这就要求在各个操作层面上进行合 理运筹:一、在时间安排上,要协调好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时段与受市 场机会制约的最佳生产经营时段的关系,以追求教学科研和生产经营 在时间上的优化配置,使其产生最优的互补效应。二、在空间利用上, 要适当划分教学科研和生产经营的功能区 域。这些功能区域既有相对独立性,但更多的是交互性,而且随着时间 变化,其区域功能可以灵活转换

9、。三、在设备配置上,要以满足各项功能来配置主要设备。考虑到 实际生产需要,设备购置费用较之传统的实验设备会有所增加,但由 于教学、科研和生产在专业领域的一致性,费用增加不会太大,应确 定一个可接受的合理增幅。四、在人员配备上,除少量专职管理人员和必需的生产经营人员 外,要最大限度地让专业教师、实验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科研和生 产过程,这不仅可以降低运行成本,更重要的是使产学研结合得更紧 密,综合效益更得以彰显。五、在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方面,要把教学科研规章和生产经 营规章进行有机结合, 既要体现在公司章程之中,又要细化在各个操 作层面和环节之中,使之成为公司法人和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规则和 制

10、度保障。六、在人财物的管理方面,应主要采用现代企业科学的管理办法。 在用人机制上,适当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实行自董事会以下的逐级、全 员聘用制;在分配机制上,采用按岗位效绩定薪的办法;财务管理则实 行现代会计制度,并设立对董事会负责的独立财务总监。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作为一项涉及多个层面的改革创新,产学 研一体化实验室在实际运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矛盾,上述几个方 面不可能全面准确地概括运行机制的方方面面,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 探索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是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生 产和科研长期形成的“两张皮” 现象,主要是因为科研部门资金大部 分来源于政府,而企业又没有形成真正自负

11、盈亏的市场体制。经过多 年的演变, 我们惊喜地看到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正得到迅速 的解决,一大批新型的产学研一体化的企业、科研院所正在茁壮成长, 不同地区也在探索产学研结合方式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究其原 因,核心是我们坚持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科研院所作为高新技术的 源头之一,一是形成以龙头校办企业为中心带动产学研发展的模式, 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学府为典范,包括清华同方、清华紫光、 北大方正、四通、联想等企业。二是形成以工程中心为核心带动产学 研发展的模式,国家通过在科研院所设立工程中心将一批技术领先、 产业化前景广阔的试验室建成了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成果的工 程中心,无论

12、是对高新技术的开发还是推广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大学科研院所,还是企业或地方政府,目前都达成了这样 一个基本共识:只有把最新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一流高新技术商品, 才可能真正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大学科研院所只有在将其成果转 化为商品后,其科研经费才能获得长足的增长,教学科研产 品链条才能步入良性循环。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后劲大小及竞争力 的高低,更是与其科技进步的速度息息相关。可以说,在政府、企业、 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下,在市场化改革力度日益加大的情况下, 产学研结合的氛围已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但是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互动创新机制,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 向,以企业为主体,三方找到

13、互惠共赢的结合点,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深圳产学研一体化取得初步成效,得益于较好地把握了合作的客观规 律。坚持企业的主体地位,是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互动创新机制的根本 要求。建立新型产学研机制,面临来自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多方面制约。 一是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一边是企业急需实用技术,一边是研 究所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二是利益分配和风险承担不易平衡, 由于研发创新产品的市场前景难以准确预知,研发战略联盟各方容易在销售收入的提成比例、各自应当承担的风险等问题上产生分歧。三 是缺乏良好的监督机制,在合作过程中各方的约束难以实现,由此引 发信用问题。这些问题既存在于研发方,也存在于企业方,阻碍了产 学研

14、合作的进程。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坚持企业的主体地位,在企业、 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形成长期、有效、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是技术 的重要创造者和使用者。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成为创新人 才与资金的主要投入者,技术创新才能顺利实现预期目标,才能避免 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企业家作为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者、技术 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产学研一体化的核心。企业家的技术 鉴别能力,以及将技术要素与管理、资本、商业等要素进行有效结合 的能力,比技术实现的方式更重要,是决定产学研一体化成败的关键。 深圳的做法就是由企业家而不是政府官员或技术专家掌控产学研一 体化的话语权。技术方向、商业模式、人力资源配

15、置和管理架构都由 企业家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自身条件来进行选择,使技术要素的 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企业是产学研的主体,比高校和科研机构更贴近市场、更了解客 户需求、更明了技术的市场前景,是市场风险的承担者。建立产学研 紧密耦合的一体化模式,能够实现基础理论、开发研究、产业运作的 有机结合。三方受共同利益的驱动,信息渠道畅通,目标一致,能够 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深圳产学研一体化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关键 在于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资本为纽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动力 机制。一方面,科技资源重组和整合的问题,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 业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另一 方面,在产

16、学研一体化架构中,必须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高校和科 研机构要以其人才和智力资源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使技术开发服 从于商业开发,技术要素服从于商业要素。总之,要通过产学研一体 化的互动机制,把企业的主体作用、高校的生力军作用和科研机构的 引领作用,整合为集成优势。在这方面,深圳大胆借鉴斯坦福大学和 硅谷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经验,以高校强大的科研人才力量、专业的 实验室力量去支撑国家和区域的创新发展。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机制,需要政府切实发挥好引导和管理 职能,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条件和综合环境。推动高校、科研机构 和企业的合作,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桥梁。政府必须为企业、大学、 科研机构架设合作桥梁,形成产学研多向的、连续的沟通与交流,引 导科技投入向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政府要不断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制 度设计,建立竞争规则、利益分享与激励约束机制。要打破单个利益 主体的局限,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有效使用外部资源。政府加强产学研基础设施建设,承担重大科技设 备、重点实验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