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4)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495958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分析 (4)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材分析 (4)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材分析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分析 (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这节课是西师版教材第十册第二单元长方体 正方体的内容。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单元主题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与体积单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以及综合应用。二、教材分析: 标准在“空间与图形”的编排体系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立体实物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因此,从学生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上看,已经在一年级通过立体实物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能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识别。并在三、四年级和五年级上册分别学习了一些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并能解

2、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上一节课已经认识了长、正方体的特征,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重要基础,同时在经历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思想方法与解决问题的策略。学好了这部分内容分,为后面学习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和探究其他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教学对象分析:五年级的小学生空间观念较弱,导致他们的学习能力不足,思维不够灵活,抽象思维较弱。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接受能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为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和

3、抽象思维提供直观、形象的表象支持,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剪拼、测量和比较中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2、要善于从身边寻找和发现教具和学具,教师示范并启发、鼓励学生用废旧物品和材料,加工改造成教具和学具,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教具和学具的充分准备。 3、教学要注意面向全体,重视探索过程,一定要尽量让学生亲身经历,让他们亲自折一折、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在充分的交流、分享甚至争辩中,理解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计算公式,并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四、教学目标:根据课标和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和观察,进一步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能计算

4、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面积。2、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中理解表面积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探索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面积计算。教学难点:长、正方体的展开图。五、本节课教学内容简析 这节课教学内容中新的知识点包括: 认识表面积的含义;长方体展开图;长、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长、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在“认识表面积”时,教科书出示了一些立体图形,帮助学生建立表面积的概念。随后又提供了长方体的展开图,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含义的同时,让学生去体会平面与立体的转化与对应,发

5、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当学生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之后,就能借助观察和已有的表象,自己探索出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 例1探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是没有总结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这样符合新的课程理念。例2是利用例1所学的计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这里需要学生对计算方法灵活运用。(五个面、四个面)。六、教学程序这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1、感知“表面”到理解表面积:先感知一般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再通过长方体展开图感知长方体、正方体这种特殊物体表面积。2、探索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计算长正方体的表面积。七、教学方式 1、独立观察思考 。2、动手操作,为理解表面积提供形象支持。3,注重探索,合作交流,经历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4、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八、练习题的设计教科书在课堂活动和练习十中,增加了应用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素材。如要给数学书做一个书皮,至少要用多少书皮纸,只需算3个面的面积;而要求一个电冰箱的包装箱(无底)要用多少纸板,就要算5个面的面积,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