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湘南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B(含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4951595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湘南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B(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湘南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B(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年湘南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B(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3年湘南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B(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3年湘南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B(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湘南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B(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湘南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B(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 年湘南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 B(有答案)一、填空题1、被称为“汉人石刻,气概浅薄雄大”的精彩代表,其主体雕刻是。2、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时代青铜器的杰作。3、“徐黄异体”指的是五代画家和的花鸟画风格。4、把写意花鸟推向阶段的两名主要画家是和。5、“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锋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的评价。6、奠定擦笔水彩画法,并用时装美女做月份牌主要描写对象的是 7、清初“四僧”中的,被视为安画流的代表人物。8、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9、宋代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了画院青绿一体周密不苟,严格遵依格法

2、的画风。10、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时代的美术。二、选择题11、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 。A.图画见闻志B.林泉高致C.画继D.山水纯全集12、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 A.李成B.范宽C.许道宁D.郭熙13、清代以画鬼趣图挖苦现实而著名的画家是 A.黄慎B.华C.金农D.罗聘14、依据现有资料,可知画像石萌发于 A.春秋战国时期B.西汉时期C.东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15、现存最大的喇廉式塔是 A.妙应寺白塔B.佛宫寺木塔C.开元寺料敌塔D.天宁寺塔16、“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 。A.飒露紫B.拳毛翳C.白蹄乌D.特勒骤17、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

3、庄园图出土于 。A.吐鲁番晋墓B.昭通霍氏墓C.安丘冬寿墓D.酒泉丁家闸墓18、制造“秀骨清象”风格的画家是 。A.曹不兴B.卫协C.陆探微D.张僧舔19、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A.天地神话B.引魂升天C.墓主生活D.仙人出行20、开创金碧山水一派的画家是 A.李思训B.王维C.王洽D.吴道子三、名词解释21、发愤著书22、四端23、形与神24、诗有别材25、审美意象26、直寻27、彩陶28、以诗为词四、简答题29、简述对孟子美感共同性的评价30、孟子说的“神”与易传中“神”的区分31、简述乐记中乐象说。32、分析沈周的庐山高图33、简述明代前后七子派的代表人物、主要主见与影响。3

4、4、分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五、论述题35、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霍去病慕前石刻、马踏匈奴2、战国3、徐熙、黄签4、陈淳、徐滑5、吴有如6、郑曼陀7、挥寿平8、舞蹈纹彩陶盆9、千里江山图10、石器二、选择题11、B12、B13、D14、B15、A16、A17、A18、C19、B20、A三、名词解释21、答: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提出的文艺观点。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 “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从而提出了“发愤著书”。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很多宏大人物的事迹提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宏

5、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抱负或正确的政治主见,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发愤著书”对后来的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都有很大的影响。22、答:四端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伦理学概念。它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其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奉献。孟子的“四端”是指:“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侧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23、答:形与神是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之一,即外在形象和内在的精神本质。最早出自东晋顾恺之摹拓妙法“

6、以形写神”。他认为神应以形为依据,假设仅仅形似,而不能反映出绘画对象的特有神气,都不算成功。对于人物的描绘,他格外留意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与表情动态的全都性与简洁性。后来将形与神应用到批判文学文本的形象和内涵,影响深远。24、答:诗有别材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诗学观点。沧浪诗话诗辨:“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别材就是指诗歌创作者的对于诗歌创作所具有的一种特别才能,这种才能不是文字、谈论和才学的力气,而更主要的表达在“妙悟”上。严羽以“别材”说反对宋诗的“以文字为诗”、“以谈论为诗”、“以才学为 诗”的不良倾向。25、答:审美意象是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中的一个理论观点。文艺创作

7、过程中意象又称为“审美意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供给的阅历材料进展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首次将其用于艺术制造,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说明构思时须将外物形象与意趣、情感融合起来,以形成审美意象。把审美意象可以分为两种,即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寓言式意象是指通过一则故事阐释一种哲学或观念,而这正是这则故事的主旨。符号式意象是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26、答:“直寻”是钟嵘针对五言诗提出来的创作观念。钟嵘在诗品序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从感物动情之中直接求得胜语佳句,而不是在前人典故或诗作中寻词觅句。诗歌的创作

8、灵感、素材和语言都有赖于“物”的感召和“情”的摇动,而不靠用事用典。在创作过程中,将当时、当地的真情实感用简明、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是“直寻”的根本内涵。“直寻”开启了中国诗学的视野、思路,显示了的理论追求。27、答: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表达了当时审美力气和工艺制作已到达可观水平。28、答:以诗为词是宋人对苏轼词艺术特色的概括。“以诗为词”大抵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突破传统词的“艳情”藩篱,以诗的题材为词的体裁,“无事不行言,无意不行入”; 二是突破传统词的表现形式,如语言、声律、手法等,以诗的形式为词的形式

9、,表现出传 统词所没有的豪放风貌。圈于传统,宋人对“以诗为词”多持否认态度,认为词“别是一 家”,谓其“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但总的来说,“以诗为词”极大地增加了词的 活力。四、简答题29、答:1人的美感确有共同性,人的一样的感觉器官构成了这种共同美感的生理根底。所以孟子上述论述有它的合理因素。2孟子不了解人的感觉器官也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也不了解人的美感不仅有共同性, 而且有差异性时代差异、民族差异、阶级差异、个体差异。这是孟子的局限。3.孟子认为人生来对于理义都有共同的爱好,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但是孟子正是从这种天赋道德观念论引出他关于音乐舞蹈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30、答:1孟子认为

10、,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到达了“圣人”这个等级,他的人格美就能对社会风气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强调人格美的这种功能,强调“圣人”的人格美可以影响社会风气,这是孟子美学的一个重要思想。(2) 孟子把“圣人”人格美的这种功能涂上了一层惊奇的颜色,这就是他所谓“神”:“圣而不行知之之谓神”。(3) 孟子这里说的“神”,和易传中说的“神”,并不是一个概念。孟子说的“神”,是指圣人的道德修养所到达的化育天下的惊奇境地;而易传说的“神”,则是指宇宙万物微妙变化的规律以及人们对于这种规律的把握。(4) 孟子说的“神”,带有唯心主义的颜色;易传说的“神”,则带有唯物主义的颜色。31、答:1乐象说的出处及含义乐记中的乐

11、象说指的是乐象篇中的:“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乐是心被外物感动产生的,声是乐的表现形式。由此,“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 不私其欲。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恶,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观众得意其乐,又不厌弃大道;将大道发挥得很充分,并不为私欲所动。这样的乐舞,表达了情感又确立了道义,岳武完毕之时德行更受尊崇。君子观后更加好善,小人观后痛改前非,所以说“教化百姓的方法,乐是最重要的”。乐象说是儒家关于音乐教化作用的阐发。2乐象说的主要内涵乐象说认为音乐可以反映社会政治状况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

12、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里提出的是“声音乐心一物”的音乐的社会政治作用论。音乐源于物,又作用于物。这就是后来“文学一人心一治道”的公式的由来。乐象说认为音乐通过影响人心能起到改恶从善的作用乐记认为音乐的功用在于“治心”,它可以使人欲无穷的人性得到抑制,而不至于产生悖逆诈伪之心,到达改恶从善的目的。民心善恶又关乎社会风俗,并直接影响到政治的治乱。所以由音乐可以见出政治良赢,是谓“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为此,乐记认为音乐乃是王道政治的重要组成局部之一,进一步突出了文艺和社会政治的亲热关系。对后世关于文艺的教化功用生疏影响深远,如蔡元培的

13、美育思想。32、答:1“文人画”在明代最为兴盛,其中尤以山水画影响较深。(2) 专为其师陈宽而作。以近似王蒙的笔法,集中表现了雄伟现丽的庐山形象。用此来象征乃师的崇高人格。(3) 寓意深刻,想象驰骋。布景高远深幽,山石多用披麻解索皴,浓墨点苔,墨丰笔健。表现出庐山大气氤氯的动人形象。(4) 为文秀一类的水墨写意山水之作,也是诗画并茂、寓情于景的巨幅杰作。33、答:1明代前后七子派的代表人物“前后七子”消灭于明代,由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等为首领,称为前后七子的十四人。(2) 前后七子派的主要主见标榜“复古”,并且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他们贬斥文学受宋儒理学影响而形成的“主理

14、现象”,认为文学应当重视真情表现的主情论调。提高民间文学创作的地位,以为真诗乃在民间,因此散发出浓烈的庶民化气息。后七子对法度风格的讲究更趋强化和具体。这种复古,实为拟古。这群作家靠着少年锐气,起身抵抗制士人思想,迁腐不通的八股文以及雅正有余,生气缺乏的台阁体。然而,前后七子振兴散文诗歌的目的并未达成,其缘由有二:一是他们以模拟为创作法门, 因此作品缺乏独创的精神与风格;二是前后七子或相互标榜,或相互排挤,把持文坛,目 空一切。洁身自好的士人感到厌恶,无不望而却步。总体来说,前后七子过分重视古人诗 文的法度风格,从而束缚了他们的创作,始终难脱蹈袭的第白。(3) 前后七子派的影响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思潮产生的风格影响前后七子发起的文学复古思潮,在当时的文学领域产生过不小的震惊,同时也给后世文坛 带来了直接与间接、正面与负面的种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