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演讲稿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4930233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演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演讲稿(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演讲稿 想要他人理解,先要学会理解他人。上课铃声已响,一学生向教室狂奔而来,到门口,嘴里还在骂骂咧咧,一脚踹门,正好撞向门后的学生。门后的学生怎么反应。最好是忍住痛,看他渲泄完了,问他怎么回事,然后,再指出他的错误。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动手回击。原来该名学生刚被老师狠狠批评一顿,心中一肚子火。询问他情况,理解他的行为发生的原因,再去批评他,就会有效避免矛盾。 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将心比心。朋友借给你一本心爱的动漫书,是从国外带回来的,结果你给弄丢了。朋友对你大动肝火,而且怀疑你私吞了,甚至要跟你绝交。你怎么办。是不是冲冠一怒:绝交就绝交。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从朋友的角度去理解

2、他的言行,用自己的真诚求得谅解。 要不设防地以我最真实的一面示人,真诚对待每一个人。自己能把内心深处的东西暴露给对方,才能走进对方的心灵深处。真诚坦白,才能获得信任。自以为是,耍小聪明,凡事斤斤计较、机关算尽,是得不到别人的真心相待的。真情流露,真诚交流,说出自己的心中话,才能得到真情回报,对方才会把你当作好朋友。主动对人友好,主动表达善意,主动对人表达肯定赞美,才能获得他人好感。 我们需要别人的爱、宽容和谦让,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脆弱而不够强大的,是有缺点而不够完美的。而爱、宽容和谦让,只能由他人提供。只有每一个人心中拥有爱、宽容和谦让,我们才能得到爱、宽容和谦让。要想幸福自己,就必须幸

3、福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被镌刻联合国总部大厅,它是国与国交往的准则,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准则,当然也是我们学生与学生间交往的核心准则。 第二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

4、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广义的,是指大众,然而论语诞生的那个时代“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狭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对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写着的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在同一句话中叙述的,很明显这里的“民”是指被剥削阶级,劳动人民。用现在的语言来说,狭义的“

5、人”是指奴隶主,即剥削阶级,而“民”是指奴隶,即被剥削阶级,所以这句话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际关系原则适用于剥削阶级,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却未必如此。这种理解并非无稽之谈,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众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处的“人”应当是指广义的。 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

6、适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己所不欲,只是不能强加给别人,但是如果对方愿意,则不属于“施”的范围。己所欲,别人未必所欲,所以也不能强加给别人。 总的说来,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强加给别人,给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即别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2500

7、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这句话道出了我们做人的真实原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或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我们应该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理解他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这和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等等指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在战国时期,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大禹治水的事,他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我只要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这不是省事得多了吗。孟子听后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会使洪水倒流回来,从而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

8、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从这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会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和钦佩。 第三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自己不想做和不愿意做的事,都不要毫不顾虑的施加给别人,这是不道德的。 这句话往往出现在古文中,这是古代大思想家们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听起来是多么有道理,多么正义。在我们现实社会中,也很需要这样的胸襟,但我们谁能做到

9、这点,谁能无私的为人民服务而从不抱怨呢。 也许有这样的人,但只是这12亿人中的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在这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当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记得初中的政治课上老师曾说过:“社会上的各种竞争归根是人才的竞争。”在这人与人激烈的竞争的同时,关系愈来愈远,愈来愈陌生。 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乖女儿,是爷爷奶奶的乖孙女,从小都是在他们的手掌上长大,从未受过任何委屈,也为干过任何粗活,从而养成了娇惯、自私的个性,所以我们很难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 在学校里,我们都很自私的,除了学习和自己应做的事之外,好像都与自己无关。我们都很想把自己不想做

10、和不愿意做的事毫不保留的施加给别人,但与我们同龄的人有谁会这样默默地承担呢。在这世界上,有黑就有白,有丑就有美,有自私的把“己所不欲”施加给别人的人,就会有无私的把“己所不欲”默默的承担下来的人。 如果在我们周围多一些承担者少一些施加者,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不会这样疏远了,人们自私欲也会减弱,大家都无私的为人们服务从不计较,那世界该多么和平。我觉得不只是人与人之间要以这句话为做人的标准,国与国之间也要遵循这个道理,否则会引起世界人民的不满。例如在当今之世,民族国家仍是国际关系的主体,国家利益确实应该是每个国家的首要考虑。益”。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路,以所谓“无赖国家”的导弹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为借口,美

11、国强化了推行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而对其可能给世界安全带来的后果不管不顾。人们不禁要问,美国在谈自己的国家利益之时,是否也应考虑和尊重其它国家的利益,而不应以损害别国的利益来追求自己的绝对安全呢。当年林肯总统领导的美国联邦政府曾在政治、军事和外交上同制造“两个美国”的阴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在斗争中留下了这样的名言:“美国人民在地球上占有和居住的这片土地只能作为一个民族大家庭的家园,不能够作为两个或者更多民族大家庭的家园。”今天,美国某些人应当从这段历史中得到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这样的做法会引起全世界人民的不满。 第四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 论语 教学目标。1

12、,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3,学会表达自己的宽容;学会助人、乐于助人;4,在生活中怎样做到宽容 教学重,难点。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的团体中,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脱离群体,不能脱离别人,不可能离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都有自己的欲望,那么,人与人之间怎样和平相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去书中寻求答案吧 (一)知识梳理,解读选段。 1.2.全班齐读课文一遍。教

13、师点评。 师。孔老夫子的学生都喜欢问问题,本课中涉及到了几个学生。都是谁。 明确。六个。颜渊,仲弓,樊迟,子夏,子贡,曾子。 师:孔老师有问必答,在这六个学生当中,有一个领悟力不是很高的是谁。明确:樊迟 师。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明确。樊迟问仁,孔子说了两次,樊迟未达,他还没明白老师的话。 师。樊迟真的是反应迟钝吗。 明确:不是 师。因为他在思考一个难题,是什么呀。 明确:什么是“仁和智” 师:虽然我们不能回到两千年多前去听孔老夫子上课,但我门可以自己模仿一下当时的课堂, 同学们分角色表演,模仿孔子与弟子的对话。 不要求按原话,允许自由发挥。颜渊问仁仲弓问仁樊迟问仁子贡问仁 (二)筛选整合信息

14、,把握“仁”的思想。 1.师:颜渊,仲弓,樊迟都问老师“什么是仁”,但孔子的回答都不相同,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来。明确: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爱人。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近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2结合14语段,请同学们从自处和处世角度,谈谈“仁”的内涵。明确:从自处角度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欲,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的来谈,就是“非礼勿视,

15、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的体贴他人。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这是最核心的一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师:可以理解为:自己不想做的事,自己也不要让别人去做。 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3.结合5,6语段,谈谈如何才能实现“仁”呢。 明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实现“仁”的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4施“仁”之后会怎样。 明确。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三)知识拓展,说说我们身边的“仁” 师。孔子的“仁”的学说蕴涵哪些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明确。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回报的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