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时期法律文化的变革及其影响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4918984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新时期法律文化的变革及其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新时期法律文化的变革及其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新时期法律文化的变革及其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新时期法律文化的变革及其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新时期法律文化的变革及其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新时期法律文化的变革及其影响 法专本101班 孙璐娇 22号我国新时期法律文化的变革及其影响一、新时期法律文化的变革伴随着中国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重大社会变革,中国迈向法治化道路已为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但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的法律文化产生于西方,是在西方社会历史条件下长期孕育、内生并先发而成,而其最根本的特征是礼与法的相互结合与渗透,与西方文化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中国从西方移植的法律、法规规模巨大,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广泛深入中国市场,使民族经济遭到了新的巨大的压力,日益动摇着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新的经济结构开始形成。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传统

2、法律文化存在着一个自身如何适应新的经济条件的问题。在这里,实际上隐含着一个很深刻的思想,即:中国法律文化的变革,必须建筑在商品经济的浑厚基础之上。这是中国法律文化变革的最为持久、强大的力量” 。而从政治上看,变革一方面是因为列强为实现其进一步经济掠夺的需要,把改良法治作为其放弃治外法权的前提;另一方面则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推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蓬勃兴起,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极力敦促,八国联军的入侵北京,迫使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企图以君主立宪缓解各种日益激化的矛盾。因此,真正法律文化的变革,应该是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顺理成章的结果,而非外力的

3、强制所能达成的。商品经济的形成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立实现了西方法律文化的近代化,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又实现了西方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在中国经历了应该实行法治的治国理论还是实行人治的治国理论的百年争论过程后,人类历史已经进入新的千年,伴随着中国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重大社会变革,近年来,无论是政府的行为还是民众的心态都表明了这样一种不可否认的事实,而法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德治国家,今日中国最早提出依法治国的思想和原则并在理论上作了全面和深刻的论述。其精髓是限制公共权力保障个人权利,保障公民自由,建立起自由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最终

4、达成国家的繁荣昌盛,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变。建立这样一个和谐有序的法治国家,既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既定的目标,也是中国法律人的理想追求。人类的经验和理性证明,美好的社会应当是建立在公平和正义基础上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一定是法治社会。不同的个人、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利益,必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按照公认的规则进行沟通,在沟通中和平相处,寻求共识,实现共赢。 二 、新时期法律文化的影响 法律文化作为人类整体文化的子文化,是人类的法律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法律文化是法律制度赖以建立和生存的重要基础,是法律制度实施的根本条件,是法律制度变革的推动力量。法治作为人类的法律秩序,有赖于法律文化,特别

5、是理性法律文化的支持。西方文化所蕴涵的理性主义、追求正义等精神为其法治的成长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欠缺法治成长的精神根基,因而必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移植,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同时对中西文化进行整合,以创建一种现时代精神的新型文化,为当代中国法治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中国的法治事业必须从建构理性的法律文化入手,理性法律文化的生成是进行法治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广大普通民众对法律产生信仰,对法律存在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法律文化才会实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缺乏了对法律的信仰,中国永远也无法实现成为一个真正的“法治社会。法律文化的变革过程是一个法律文化现代化的渐进过程,而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是构筑法治社会大厦的前提和根基。西方法治实践历程充分证明了文化进步的重要意义。正如某位学者评价西方近代法治时说:“没有这个由文化到政治,由抽象到具体制度的转化,就不会有近代法治。”但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法律文化传统整体上无法创生出现代法治,在许多方面,文化传统还因其与现代法治的深刻矛盾与冲突,构成了现代法治的反向力量。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民主政治目标,必须充分认识到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努力实现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