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与企业家的距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4915236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律师与企业家的距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律师与企业家的距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律师与企业家的距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律师与企业家的距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律师与企业家的距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律师与企业家的距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律师与企业家的距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律师与企业家的距离一律师是干什么的?律师是干什么的?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简单的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为众人 熟视无睹而又并非毫无意义的东西。了解律师与企业家的距离,理解当代中国律师的生态及 其背后的原因,从律师是干什么的这个主题入手,应该是一个捷径。律师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理解这个简单的命题, 须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律师必须是持有当地司法行政机关核发并经过当年注册的全国统一的律师执业证 书的法律工作者;律师必须既有资格证书,又有执业证书,如果只有资格证书,没有执业证 书,不能称为律师。第二,律师的服务对象是整个社会,没有特定具体的对象,无论自然人,还是法

2、人都可 以委托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第三,律师从事法律业务必须基于当事人的委托或者法院的指定,在授权范围内提供法 律服务,不得滥用权利或者越权。第四,律师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律师在法律允许范围内 的工作受法律保护,不受行政单位、党派、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五,律师的执业机构是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有根本的区别。律师执业,必须加 入律师事务所,律师从事法律服务必须以律师事务所的名义进行,律师事务所是我国目前唯 一的赢利性法律服务机构。法律事务所是我国在基层设立的为社区和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宣 传、教育、调解民间纠纷等便民服务的非赢利机构。了解律师是干什么的,就为了解当代中国

3、律师生态及其原因奠定了基础。二当代中国律师生态当代中国律师呈现什么样的生态?这是每位想要了解律师的企业家关系的问题。但是, 欲用简单的语言勾勒出当代中国的律师生态,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难免挂一漏万。经过整理 与思考,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当代中国律师生态。制度生态:1979年,乘改革开放的春风,辩护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得到明确规定,我国的辩护制度得以重建。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次会议颁布 了我国第一部关于律师的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1996年,八届全 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律师作为一项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得以确身份生态:1980年通过的中

4、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规定:律师是国家的法律 工作者,律师具有公职身份,是国家干部;律师执业的机构是法律顾问处,而法律顾问处是 国家的事业单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律师的这一身份定位日益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 相适应,为了摆脱公职人员的束缚,进一步走上自立、自律的社会化道路,1985年,由法 律顾问处演变而来的律师事务所开始实施经费体制改革,逐渐推行自收自支的经费管理体 制。1988年,我国开始“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的试点工作。这种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由具有律 师资格的人员通过自愿组合成立,自负盈亏;加入到此种律师事务所的人员,不再具有国家 公职身份。1993年,国务院批转了司法部关于深化律师工作

5、改革的方案,规定不再以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行政级别的属性界定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性质。1996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对律师的性质进行重新界定,律师成为“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 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从此不再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 告第一次将律师定位为“社会中介组织”。2000年,我国律师行业开始了中介机构的改制, 除了全额和差额补贴的国资所,其余的国资所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被完全推向了市场。数量生态: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的律师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稳步发展。据最新统 计,至今,中国执业律师的数量约为15万,律师事务所一万多家,全国律师的年创收额直 逼百亿大

6、关。从一国律师数量占该国人口总数的比例来看,中国约为万分之一,美国为万分 之三十,英国为万分之十五,巴西为万分之二十,阿根廷为万分之十二,香港为万分之八点 五,中国律师的相对数量不但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远远低于拉丁美洲的中等发达国家。 2007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位于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日,由此可见,我国律师的相对数 量还很低,既与我国的经济强国地位不符,也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即使从律师总 量上来看,我国律师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小平同志说过,中国有50万律师也不算多。在 约15名律师中,业务分配不均,百分之八十的律师主要做诉讼业务,百分之二十的律师集中国最大在线法律服务平台(www

7、.66L) 中办理非诉讼业务;贫富分化悬殊,百分之八十的财富集中在百分之二十的律师身上这种状 况已经开始阻碍中国律师业的健康发展。执业环境生态:虽然我国正在建设法治社会,但是真正法治社会的建成绝非一日之功, 人治的影子在司法领域仍处处可现,这一时代的大背景似乎决定了律师的执业环境不容乐 观。如果说“无讼”社会的传统导致了律师案源的不够充沛,法检机关对律师执业的重重若明 若暗的阻碍则使得律师执业更加困难,法律服务市场的无序竞争成为行业难以解除的心痛, 那么,律师业务分配的不均衡也影响了中国律师行业的“亚健康”,律师为跑案源、赢诉讼对 法官的请吃送礼助长了司法环境的恶化,废掉基层的“法律服务所”的

8、呼声高涨也就不难理 解。律师不是一个高收入行业,据统计,2005年,中国律师的平均毛收入只有7万元人民 币,扣除各种税费,甚至抵不上北京出租车司机的年收入。律师行业的进入门槛越来越高, 绝大部分律师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这个“知识分子”队伍中分化出来的专业群体,且莫说执 业前后投入的巨额学习成本,即使律师执业的风险和辛劳,也不是区区7万元人民币可以补 偿的。至于律师办理刑事业务的特殊风险,计划在服务领域生态部分再详细展开。社会评价生态:在为数不少的人眼里,律师就是“惟利是图”的商人,是赚钱的“机器” 是极尽钻营之能事的“讼棍”是法治腐败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是专门“打官司”的,另U的什 么都

9、不干;是为“坏人”说话的“坏律师”,是“收钱不干事”的主儿;是“在咱们国家起不了什么作 用”的角色;只会告诉企业家“这有风险那也有风险,这不能干那也不能干”。从这些评价看出, 社会对律师的总体评价有偏差,对律师的看法存在一些误区。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说:“ 但他们的社会评价,他们所能够实现的社会政治抱负和理想却很难尽如人意。他们只能把律 师当作简单的挣钱机器和一个经济动力,而不可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是我们律师在法治 建设当中恰恰是最能够发挥作用的。我们都知道像英美法治发达国家的律师在整个国家政治 生态当中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因为他们政治专业化了。”服务领域生态:在此,我只提两点。一个是诉讼和非诉

10、讼服务领域,另一个是刑事服务 领域。百分之八十的律师主要做诉讼业务,百分之二十的律师集中做非诉讼业务;百分之八 十的非诉讼业务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在我国,律师业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律师把自 己的执业领域局限于诉讼领域或者非诉讼领域为时尚早,实不可取。事实上,一个没有任何 诉讼经验或者说诉讼经验不精良的律师,很难想象其能提供合格的专业的非诉讼法律服务, 当然,只做诉讼,不涉足非诉讼法律服务,不管原因是什么,对律师来说,也并非理想的选中国最大在线法律服务平台(www.66L) 择。诉讼业务和非诉业务在律师个人这里得到兼顾,在整个律师行业得以有效合理的流动配 置,才能促进律师业务的提高和律师行业

11、的发展。至于刑事服务领域,形势更不容乐观。近 年来,律师办理的刑事案件越来越少,律师涉嫌伪证的风险,让学多律师在刑事业务面前望 而却步。甚至,有些律师以不办理刑事案件为荣,现状令人担忧。地域生态:在东部与西部之间,沿海和内地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大城市和小城市之 间,执业律师的分布很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法律服务市场的相对完善,对法律服务需求的 旺盛,甚至对法律服务购买力上的优势,都吸引着律师在经济发达地区执业。由于经济发达 地区律师的整体收入较高,执业环境更为优良,从而造成了执业律师由西部到东部、由内地 到沿海、由农村到城市、由小城市到大城市的畸形聚集。比如,北京,只有一千多万人口, 占全国总

12、人口的约百分之一,却拥有全国执业律师的约十分之一。这种律师人才流动一方面 加速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律师行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法律服务的 需求得不到满足。服务模式生态:现在,中国大部分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数量都在50以下,无法形成有战 斗力的律师团队。一家没有足够数量律师的律师事务所能为大型公司企业提供及时高效优质 的法律服务,是很难想象的。在我国现阶段,绝大部分律师办案包括为企业服务,仍然呈现 “单兵作战”的特点。律师事务所几乎都是打着合作的牌子,干着个体经营的“个体户”律师 每年向律师事务所交一定数额的“管理”费用,律师事务所提供给律师一定的办公场所和一些 法律文书,律师事务

13、所与律师再无任何其他关系。这种单兵作战的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大型公 司企业对法律服务的综合需求。实践中,许多企业家哀叹找不到优秀的律师,其实,企业家 不是找不到优秀的律师,而是找不到优秀的律师合作团队。虽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 育,律师行业也在同步发展,近出现了一批规模所,也有些所提出了团队合作“的主张,但 大都是些子虚乌有的对外宣传的口号。可以说,中国至今都没有一家律所真正拥有团队合作 的律师队伍。个体生态:我反对世俗地把律师分为“富律师”和“穷律师”,也反对浅薄地把律师分为 “大律师”和“小律师”。但是,律师学历的确有高低之分,收入有多少之别,服务质量有优有 劣,专业素质有良有莠。有的专业

14、精良,但不善交际有的业务平平,却案源广进;有的“术业有专攻”,有的样样“精通”,什么案子都做,擅长“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和 非诉等业务”,当然,这也仅仅是宣传而已,其实由于经历有限,涉猎过为广泛,往往样样 稀松”。有的,非诉案件井井有条,却对开庭程序不甚了解有的诉讼业务做得不错,但对常 识性的“尽职调查报告”闻所未闻,更不要说出具一份这样的合格法律文件了。有的,腰缠万 贯,虽不能富可敌国,但是也绝对属于中产以上阶层;有的,终日为案源焦头烂额,为生机 常年奔波。有的是在业界打拼了一二十年的老将,有的是初出茅庐的行内小兵;有的精力充 沛,服务热情;有的经验丰富,镇定自若当然,也有极尽欺骗之能事,为

15、了揽活,甜言蜜语, 许诺多多,逮着一个当事人就“敲骨吸髓”,“炸干”了事。有的律师服务方式传统被动,有的 律师服务方式新颖主动,更符合企业家的要求。有的遵守职业道德,有的置法律、道德于不 顾,全然在“法律之外”。三当代中国律师生态呈现的原因当代中国律师呈现上述诸多生态的原因是个复杂的课题,也是个棘手的难题。其处处打 上了中国古代传统和当代国情的烙印,博大精深,牵动整个中国发展的轨迹。笔者实在无力 承担如此重任,但是考虑到文章体系的完整性,愿从以下几个方面做难免挂一漏万的探讨。首先,行业发育过程的必然。任何一个产业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 发展过程,律师业也不例外。发轫于改革开放之

16、初的中国律师业,30年的发展仅仅是一个 起步阶段,尚未成熟,当代中国律师在这样一个大的产业格局背景下,其呈现出的种种生态, 也就不难理解。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律师突破30万、50万的总 量大关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其次,律师自身定位的不足。无论是律师分布上的不均衡,还是社会对律师评价的不甚 满意;无论是律师业务的有所轻重,还是律师身份的疑惑,都与律师自身定位不足有着极大 的关系。律师的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的规律,但是,又不能完全依赖市场;律师的发展与律师 自身财富的增长关系密切,但是财富不应当成为衡量律师水平的唯一标准;律师应当为企业 家解决纠纷,预防风险,但也许更重要的是,律师应当帮助企业家创造财富;律师不应当囿 于既有市场的内部竞争,更应当在开拓市场方面身先士卒;律师不仅要在律师产业的大发展 上埋头苦干,更要抬头看路,看到律师政治地位在当代中国的弱势对于律师发展的制约;律 师不仅是一种职业的选择,一种身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