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备课二次(共11课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487652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备课二次(共1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备课二次(共1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备课二次(共1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备课二次(共11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备课二次(共11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备课二次(共1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备课二次(共11课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共计 11 课时)王舍人中心小学 任海燕单元备教学内容:教材120页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主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多变的火烧云。除了4篇课文以外,还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

2、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 教学时,可以按照初读、研读、熟读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的画面,体会自然景观之奇。教学目标: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会读写“宽阔、笼罩、照耀、齐头并进”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或自己喜欢的段落。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悟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5、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6、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与神奇,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

3、人交流。 方法措施:1、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3、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语段让学生熟读成诵。4、引导学生课外自行阅读,并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教学准备:学生:搜集资料教师:课件课时安排:1、观潮2课时2*、雅鲁藏布大峡谷 1 课时3、鸟的天堂2课时4*、火烧云 2 课时语文园地一 4课时1、观潮教学内容: 教材15页。教材分析: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本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

4、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句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学情分析:教学时,可以按照初读、研读、熟读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的画面,体会钱塘江的大潮景观之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新词。重点指导“蒙、薄、昂”等字。2、通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起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3、进一步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及有关知识。4、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

5、句的含义。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学生: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数:1)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二、学生自学生字、新词。1、学生初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2、查字典,自学生字词。(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小组检查。全班开火车读。小组交流。激发兴趣,鼓励学生学习。(2)教师检查。(3)指导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在课文的语句中进行理解,以巩固课文重点词语。(4)继续加强课文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做接下来的一组近、反义词。理解词语的恰当运用。并用“天下奇观”、“沸腾”、“山崩地裂”、“若隐若现”造句。【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在课文的语句中

6、进行理解,以巩固课文重点词语。】三、通读全文1、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反馈:按课文一段一段读,如喜欢读第一段的请站起来读。四、作业。1、写生字新词。2、读熟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话来读。朗读练习,要有感情、严格要求。板书设计:1、观 潮天下奇观 【练习题】1、 解释词语:笼罩、屹立、人声鼎沸、浩浩荡荡、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漫天卷地2、 多音字:传、闷、奔、号、称、蒙、卷、薄、涨片断练习:选择文中的一个或多个四字词语写一个片段或故事 第二课时(课时数:2)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生字卡片,复习重点词语。、检查朗读,按自然段读全文。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7、 、提问:第一段中谈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那么什么是“天下奇观”,这个“观”与“观潮”的“观”有什么不同?、师生对读:指导开头加个“因为”读。生:因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师:所以我们也从课文上来观一观这“天下奇观”三、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名读,边读边答。检查朗读,按自然段读全文。【设计意图:巩固知识,为新课打基础。】师生读课文,在对于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进行扎扎实实的吟读品悟。 “农历海塘大堤。”问:哪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早已人山人海。”问:到这里主要写的是什么时候情况?告诉我们什么?人们心情又是怎样?边答边划出来。、小结:这段主要写了潮来之前堤

8、岸上人山人海和人们焦急等待的心情。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录音朗读,思考:潮来了的情况怎样?、出示: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是颤动起来。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指导理解从看到、听到的来说说潮来的样子,人们的情况又是怎样?、这一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从哪些词语可看出来。用自己的话说说潮来的情况。学生交流后回答。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9、的思想感情。5、再读这两自然段。过渡:来得快那去得子快啦!到底快得怎样?()阅读第五自然段。、齐读,思考:快在哪个词?可还有什么奇?、出示: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指导分清又写了看到的是什么?听到的是什么?、小结。五:写作指导: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景象?能不能仿照这一课的写法也写一写你熟悉的一处景?六、作业。 、完成练习。、背诵三、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 板书设计:1、观潮 天下奇观 远近 听到:闷雷滚动 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 越来越近 余波 看到:一条白线(拉长变粗) 白色城墙 漫天卷地【练习题】1、学了观潮这

10、篇课文,你的深刻体会是什么?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大自然的神奇魅力。2、把本文的写作顺序及潮来时的顺序整理出来。3、写作方法:巧妙运用了连环喻和以动作、神态描写衬托钱塘江大潮之奇。 2、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时数:3)教学内容: 教材;69页。教材分析: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先介绍所处的地理位置,接着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最后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 新旧教材对比分析: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这神奇的自然奇观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11、,并激发起其了解、探究的欲望。虽然是篇略读课文,但学生对其的热情不亚于对精读课文内容理解的欲望。教学目标: 1、认识“穆、玛、涓”等7个生字。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师: 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知识资料。学生: 读课后资料袋,了解有关知识,观察有关的图片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 2、提出自渎要求。 要求: (1)把文章读通顺。 (2)标出不懂的词语。 (3)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懂,记下来。 二、教师点拨: (1)为什么说这个大峡谷“是不容质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1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2)峡谷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神奇?为什么?1、学生按要求自渎课文 2、汇报读懂了什么。 3、提出不懂的词语和问题,讨论解决。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证明的。把含有“从到”的句子多读几遍,感受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的范围之广,形态多样。想象大峡谷的神奇美丽。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读后感受。 教给学生从语句中体会感情的方法。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摘抄优美词句。3、练习从到的句式。 设计意图反复读课文,品味语言之美。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2 雅鲁赞布大峡谷 映衬着雪山冰川 生物的多样性【练习题】1、 解

13、释词语:咫尺为邻、不容置疑、一争高下、郁郁苍苍、神秘莫测、人迹罕至千姿百态、云遮雾涌、攀援穿梭、2、 练习从到的句式。3、 课后谈感受。3 、 鸟的天堂教学内容 教材10-13页。教材分析本文是巴金的作品,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学情分析 学生对傍晚静态的大榕树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可能对着一部分不太感兴趣。相反对群鸟活动的景象较好理解,贴近学生实际,学生会很容易弄懂。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如“耀“字中的“光”最后一笔由竖弯钩变为竖提。积累文中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风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教师:1、大榕树的挂图。 2、写有重点句子的小黑板。学生:搜集有关大榕树的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数:4)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简介作者巴金。 二、指导初读: 思考: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用( )分出来。 三、指导学习第一次经过的情景。 1、指名读。 2、引导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