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练习7-名词的活用.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4874105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前练习7-名词的活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前练习7-名词的活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前练习7-名词的活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前练习7-名词的活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前练习7-名词的活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前练习7-名词的活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前练习7-名词的活用.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的活用一、名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怎么样”。1、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搬运时可以使牛出汗,收藏时可塞满屋子,“汗”本为名词,在这里译为驮运的书使宾语“牛”发出动作行为“出汗”,而不是牛自己使自己出汗,因而这里只能是“汗”活用为使动动词,译为“使出汗”。 2、生死肉骨:“死”是名词,但它后面又有一个名词“死”,意为“(恩情)使死者复生”;“肉”是名词,但它后面又有一个名词“骨”,意思是主语“恩情”使宾语“骨”发出动作“长肉”,而不是骨头自己长肉,所以“肉”活用为使动动词,译为“使长肉”。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4既东封郑。(疆界使成为边境)(烛之武退秦师) 5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王使称王)(鸿门宴)二、名词活用为意动动词。意思为“以为”,“以为”。1、幕天席地:指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形容胸襟旷达。“幕”、“席”是名词,后带宾语“天”、“地”,用如动词,表示意动,“幕天”把天当作幕,“席地”把地当作席。2、草菅人命:官吏滥用刑罚,杀害人命。“草菅”是一种野草,比喻轻贱之物。在这里人主观的把宾语“人命”看成“草菅”这个名词所表示的物,因而“草菅”是意动用法,即“把看成野草一样”。 3、渔人甚异之。4、侣鱼虾而友麋鹿。5越国以鄙远。(边邑以为边邑)(烛之武退秦师) 6吾从而师之。(老师以为老师)(师说) 7耻学于师。(羞耻以为羞耻)(师说) 8孔子师郯子、苌弘(老师以为老师

3、)(师说) 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羞耻以为羞耻)(师说) 10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镜子以为镜子)(阿房宫赋)三、名词活用为动词1、樊增数目项王。2、左右欲刃相如,3、驴不胜怒,蹄之。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5、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7、小信未孚,神弗福也。8、秦军氾南,晋军函陵。9、杖汉节牧羊。 10、寻向所志。11、二月草已芽。1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3、一狼洞其中。14、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1与郑人盟。(盟约订立盟约)(烛之武退秦师) 2赵王之子侯者。(五爵之第二等封为侯)(触龙说赵太后) 3无乃尔是过与?(过错责备)(季氏将伐颛臾)

4、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托辞找借口)(季氏将伐颛臾) 5填然鼓之。(鼓击鼓)(寡人之于国也)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木种植)(寡人之于国也) 7五十者可以衣帛。(衣服穿上)(寡人之于国也)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寡人之于国也) 9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恶归罪;归咎)(寡人之于国也) 1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河水游泳)(劝学) 11而后乃今年内将图南。(南面南飞)(逍遥游) 1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面南行)(逍遥游) 13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南面南行)(逍遥游) 14过秦论(过失指出过失)(过秦论) 15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过秦

5、论) 16会盟而谋弱秦。(盟约订立盟约)(过秦论) 17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列排列)(过秦论) 18籍吏民,封府库。(册造册登记)(鸿门宴) 19道芷阳间行。(路取道)(鸿门宴) 20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鸿门宴) 2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道义合乎道义)(鸿门宴) 22沛公奉卮酒为寿。(寿辰祝寿)(鸿门宴) 23沛公军霸上。(军队驻扎)(鸿门宴) 24秦地可尽王也。(王称王)(鸿门宴) 25范增数目项王。(眼晴使眼色)(鸿门宴) 26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寿辰祝寿)(鸿门宴) 27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过失责备)(鸿门宴) 28策扶老以流憩。(拐杖拄着;扶着)(归去来兮辞) 2

6、9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船桨划)(归去来兮辞) 30兰亭已矣,梓泽邱墟。(邱墟变为荒丘和废墟)(滕王阁序) 31目吴会于云间。(眼晴遥看)(滕王阁序) 3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老师从师学习)(师说) 33吾师道也(老师学习)(师说) 3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老师学习)(师说) 35君子不齿。(牙齿提起)(师说) 36其下圣人也远矣。(下面低于)(师说) 37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车乘车)(阿房宫赋) 3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龙出现龙)(阿房宫赋) 39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彩虹出现彩虹)(阿房宫赋) 40朝歌夜弦,为秦宫人。(丝弦奏乐)(阿房宫赋) 4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合

7、族之人灭族)(阿房宫赋) 4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节以礼相待)(六国论) 4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屋舍筑舍定居)(游褒禅山记) 4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称命名)(游褒禅山记) 45函梁君臣之首。(匣子用匣子装)(伶官传序) 46本其成败之迹。(根源推究根源)(伶官传序) 47而此独以钟名。(名称命名)(石钟山记) 48垣墙周庭。(墙砌墙)(项脊轩志) 49乳二世。(乳汁用乳汁喂养)(项脊轩志) 50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旗帜表彰)(五人墓碑记) 51去今之墓而葬焉。(坟墓修墓)(五人墓碑记) 52其疾病而死。(疾病患病)(五人墓碑记) 53缇骑按剑而前。(前面走上前)

8、(五人墓碑记) 5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巡抚担任巡抚)(五人墓碑记) 55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匣子用匣子装)(五人墓碑记) 56明烛天南。(蜡烛照亮)(登泰山记) 57江浙之梅皆病。(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 58未可明昭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绳子约束)(病梅馆记)四、名词活用作状语1、夜篝火,狐鸣呼曰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面向上)(下面向下)(劝学) 2南取汉中。(南向南)(过秦论)3西举巴蜀。(西向西)(过秦论) 4东割膏腴之

9、地。(东向东)(六国论) 5北收要害之郡。(北向北)(过秦论) 6仓皇东出。(东面向东)(伶官传序) 7汶水西流。(西面向西)(登泰山记) 8济水东流。(东面向东)(登泰山记) 9东犬西吠。(西面朝西)(项脊轩志) 10骊山北构而西折(北面从北面)(西面向西面)(阿房宫赋)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 1席卷天下。(席子像席子)(过秦论) 2包举宇内。(包裹像包裹)(过秦论) 3囊括四海。(口袋像口袋)(过秦论)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回声像回声)(影子像影子)(过秦论) 5常以身翼蔽沛公。(翅膀像翅膀一样)(鸿门宴) 6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10、孔鲤像孔鲤一样)(滕王阁序) 7人皆得以隶使之。(奴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 8廊腰缦回。(腰像腰一样)(阿房宫赋) 9蜂房水涡。(蜂窝像蜂窝)(水涡像水涡)(阿房宫赋) C表示动用行为的方式 1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船乘船)(石钟山记)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眼睛亲眼)(耳朵亲耳)(石钟山记) 3吾得兄事之。(兄长以对待兄长之礼)(鸿门宴)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脸当面)(邹忌讽齐王纳谏) 5道芷阳间行(小路抄小路)(鸿门宴) 6群聚而笑之。(人群成群地)(师说) 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1内立法度。(国内在国内)(过秦论) 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1、(夜间在夜间)(石钟山记) 3有大石侧立千尺。(旁边在旁边)(石钟山记) 4使不上漏。(上面从上面)(项脊轩志) 5前辟四室。(前面从前面)(项脊轩志) 6其下平旷,有泉侧出。(旁边从旁边)(游褒禅山记) E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1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以瓮)(绳子以绳子)(过秦论) F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 1日削月割。(天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六国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天每天)(劝学)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天一天天地)(阿房宫赋) 注:名词活用作动语与作状语的区别名词活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例:左右欲刃相如。名词活用作状语,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例:又郊败之

12、。比较下列两组加点词语的活用:1、合流屈曲而南/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2、顺流而东也/顺流而东进也3、笼(之)/笼养之练习:指出下列加点名词的活用方式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吾从而师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不耻相师5、乌鹊南飞6、顺流而东也7、狼不敢前。8、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9、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10、沛公欲王关中。 11、三岁贯女,莫我肯德。1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13、云青青兮欲雨。 14、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15、一狼洞其中。16、驴不胜怒,蹄之。17、布囊其口。18、先主器之。19、名之者谁?20、失期,法皆斩2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

13、海之尾22、朝而往,暮而归2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4、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25、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而下之。26、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27、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28、父利其然也。29、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练习:指出下列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有口皆碑 2、草木皆兵 3、无所事事 4、南征北战5、蚕食鲸吞 6、不胫而走 7、风餐露宿 8、星罗棋布9、日理万机 10、不可理喻 11、未雨绸缪 12、先礼后兵13、春华秋实 14、风雨同舟 15、耳闻目睹 16、乌合之众17、蜂拥而至 18、衣冠禽兽 19、道听途说答案:1名作动,成为记功碑。2、名作动,成为敌兵。3、名作动,做。4名作状,向南、向北。5名作状,像蚕像鲸。6、名作动,长腿。7、名作状,在风里在露水中。8、名作状。9、名作状,每天。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