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麻雀》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4859901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麻雀》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麻雀》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麻雀》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麻雀》案例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麻雀》案例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语文《麻雀》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语文《麻雀》案例分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语文麻雀案例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语文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设计特色】自主阅读,读中感悟。【教学目标】一、基础目标:感悟老麻雀的勇敢无畏,体会爱的伟大力量。通过小组合作,凭借情境解决,使每位学生能入情入境,主动参与,

2、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二、发展性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自主阅读、探究阅读、批判阅读的能力。【教学重点】根据课文特点,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难点】创设一个利于学生学习、感悟的情境,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精神的伟大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在导入课文时,教师贴图大树、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猎狗等,设置悬念:当凶猛的猎狗张开大嘴,就要吞食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时,你能想象可能出现的情形吗?学生情绪很高涨,说了

3、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并没有肯定或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营造了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其去和文本对话,主动地去读书,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对文章有了初步的理解和体验。】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导入课文之后,指导学生根据预习要求先自读自悟:读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结果怎样。【如果漫无目的地读,也许读过之后只会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教师在导入激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生便会潜心阅读,这样便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

4、生的概括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三、潜心会读,领悟情感1、感受可怜教师让学生读读课文,把课文中表现小麻雀可怜的句子划下来,仔细地读读,想想课文是怎样把小麻雀写具体的。(1)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从呆呆无可奈何可以体会到小麻雀的孤单无助;从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体会小麻雀的幼小;从整句话中体会小麻雀幼小而无助,从而产生怜悯之心。(2)教学片断师: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生:就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师:课文中写谁想干什么一点办法也没有?生:是小麻雀想飞回巢里,但是它没有办法。因为它嘴角嫩黄,头

5、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不可能飞的,所以呆呆地站在地上。师:你简直就是屠格涅夫先生,观察得够仔细的。谁能把这段话读好?你们自己试试。等一会儿看谁能读得让大家看见这只活生生的小麻雀。(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地大声练习着。接着老师请同学读,在大家的启发帮助下,一只只小麻雀越来越形象了。)【教师抓住关键词语无可奈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又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了小麻雀的弱小无助的形象。这既是一次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是一次情感体验活动。】2、感受老麻雀的勇敢无畏教师深情地引入:当猎狗张开大嘴,准备扑向小麻雀的时候。为了拯救自己的幼儿,老麻雀不顾一切地从树上飞了下来(贴图:老麻雀)。请同学们读读第四、

6、五自然段,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仔细体会,带着自己的体会再动情地读几遍。学生先自由阅读,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教师让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学习体会,然后再集体交流。学生交流汇报片断:(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落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师:这里为什么用落字?学生1:落字说明麻雀着地的速度非常快。学生2:落字表明麻雀十分勇敢果断。学生3:从落字可以看出麻雀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心情万分焦急。学生4:一个落字反映了麻雀一心只顾孩子,不顾自己的危险。学生5:从一个落字可以看出麻雀真是个勇敢的妈妈,或者是个勇敢的爸爸。另外,在讨论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下面两个重点

7、句:(2)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怎样的情景?绝望的老麻雀为什么还不停地尖叫?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面对强敌时本能的表现,每根羽毛都竖起来,乱蓬蓬的,样子十分难看。绝望的老麻雀不停地尖叫,是对付强敌的一种做法,也是本能的体现。从句子中可以体会到老麻雀救小麻雀的勇敢,也可以体会到它面临强敌时的弱小和无助。)师:你们猜猜老麻雀可能尖叫什么?生1:你要是敢动我的孩子一根毫毛,我就跟你拼了!生2:不准你伤害我的孩子!生3:你要是敢再靠近一步,我就对你不客气!生4:猎狗,你要吃就吃我好了,千万别吃我的孩子。(3)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

8、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安然是什么意思?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安然,安全,安安稳稳的意思。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是因为幼子遇到生命危险。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亲子之情。正因为这种亲子之情,促使老麻雀不顾危险去拯救小麻雀。从这句话里,可以体会到爱的伟大。)师:这份爱太伟大!太了不起了!太令人感动了!同学们读读第四、五自然段,主我们共同感受这感天动地的亲子之情吧!【引导学生同桌合作探究,抓住深受感动的句子,围绕重点词语,提出问题并讨论,感受了老麻雀的勇敢。同时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补白,再现当时的情景,培养求异思维。学生通过这个实践活动,走进了文本,深刻地领悟了课文的内涵和思想感

9、情,内心便会由然而生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最后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整个课堂被这浓浓的亲情感动着。这样,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共识共享共进,智得以启迪,情得以激发,既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内涵,触摸了麻雀的心灵,使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四、延伸表达,抒发感情在充分感悟了老麻雀的勇敢和爱的伟大力量之后,教师深情地对学生说:这时,你最想对老麻雀说什么?生1:老麻雀,你太勇敢了,我很佩服你!生2:老麻雀,你奋不顾身救孩子的精神令我感动。生3:老麻雀,你真棒!我为你竖大拇指。生4:老麻雀,我要

10、学习你临危不惧的精神。生5:你想对小麻雀说一句话:你有一位好爸爸或许是妈妈,你长大后要孝顺他们。(这时,班上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在了解了故事的结局后,教师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猎狗走后会怎样呢?并以此为话题写一次小练笔。【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采用展开联想,读书感悟,思辨探索等不同方法去和文本对话,把学生引向了又一片广阔的语文天地。你最想对老麻雀说什么猎狗走后会怎样这一适度的开放性的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抒发了对麻雀的敬佩之情,使感悟亲情的伟大再次得到升华,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敏捷性和创新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

11、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源于文本,超越文本,因此,教师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进行大量的实践。教师要多设计富有情趣的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反复实践中,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力求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感悟的情境,使每位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入情入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行读书感悟。课后主要的体会有以下两点:1、以读为主、以情动人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途径地读,达到了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的效果。同

12、时又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始终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之中,老麻雀外在的形象和内在的精神深深地刻在了孩子们的心中,使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情感熏陶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2、积极、主动、参与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地挖掘和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通过贴图、课文插图等各种辅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其主动地走近文本,走入文本,和文本对话,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新课一开始,学生就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到感悟亲子之情爱的伟大力量中来,以读书感悟,观察联想、品味重点、讨论交流等方法一步一步地酝酿、激发、领悟、抒发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开题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