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习俗概要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484072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卫习俗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卫习俗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卫习俗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卫习俗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卫习俗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卫习俗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卫习俗概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起中卫的风味小吃,来过此地的人无不称赞物美价廉,留香齿颊,别有风味。中卫自古得黄河灌溉之利,形成了稻旱三段轮作制,盛产稻麦和各种杂粮。南北应时瓜 果蔬菜,应有尽有。鲤、鲫、鲶、鸽子鱼及猪、羊、鸡、鸭、鹅等,种类繁多,成为名副其 实的“鱼米之乡”。这为中卫风味食品多样,提供了物质条件。中卫的风味小吃,荤素皆有,各具特色。计其较为人们喜爱吃的,大概有以下三十余种。素食类:素菜豆腐、滚粉泡芋头、胡萝卜包子、米黄子、蒜蘸煎豆腐、油饼子夹枣梯、 漩粉凉莱。肉食类:煎猪脏、猪瓢子、浑酒小炒、羊杂碎、大牛杂碎;猪肉焖米饭、蒸羊羔、清汤 羊羔、杂烩。鱼类:蒸咸鱼、清蒸鱼、酸辣鱼、干炸鱼。乳类:枣糕泡羊奶。面

2、馍类:大锅揪面、春韭白葱拌水面、炒米、糖酥馍、书本子油馍、牛舌头饼、大月饼 产硬面干烙子。米酒类。黄酒、醪酒煮鸡蛋。土糖类:芝麻糖、豆糖;阴米糖、面糖、姜糖、核桃仁糖、胶糖等。以上各种小吃,都是先期在家里制成半成品或成品,次晨连同锅碗杂具等携带上市。小 吃摊职挎锅架在简易的炉灶上,周围摆上小桌凳,沸腾的汤锅和油锅,边加工边出卖,有的 加热后即卖王市场上摊点鳞次栉比,互相竞争,招徕食客牌子亮,烹调好的,被人们争相 购食,一会儿就卖光了。晚间小吃有卤鸡、卤蛋、浑酒小炒、醪酒煮鸡蛋、米黄子、糖酥馍、 书本子油馍等虽夜深入静,但吆喝叫卖声仍不绝于耳。上述小吃的制作方法烹调技术,各 有自己的经验和专长,

3、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户,有的子袭父业,甚至几代相传三十年代市上 曾流传这样的顺口溜:“南缠(绰号)的包子,侯林的面,解三的干烙泡不烂”另夕陋有张 殿儒的小炒肉,李家招六子的炒面,范家大保的羊杂碎,雍素菜的烩豆腐,李茂盛的牛杂碎 等典型吃食,最能招徕顾客。风味小吃的特点是,用料便宜,配搭合理;省钱、有味,有凉,有热,食客“立等就吃”。 不仅中卫城乡人民喜爱,而盘过往旅客流不前往尝试大饱口福。食后的评论是:“中卫的小 喘味美价廉,果然名不虚传。甚至有些来中旅游的外宾地往市场摊摊上一坐,品尝起中卫的 醪酒煮鸡蛋、枣糕翘羊奶。食盾;翘起大拇指,招手示意,喜笑前去。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14 1

4、3:05中卫喜庆习俗旧时,富裕人家孩子出生后满30天抱出门,请酒“做满月”居多。满月那天,早晨由女 方母亲抱婴儿出家门到街巷口迎喜,遇第一人必以钱物赠之(继之有的补拜为干爹或干爷), 后抱回。亲朋前来祝贺满月,吃酒菜,给婴儿送衣物。有的人家不过满月过“百阵”(俗称“百日”、“百禄”)。婴儿一百天剃除胎发,以百禄长面或 设宴招待光临之亲朋,祝贺者给小孩赠衣物。至今“过满月”、“过百禄”之俗依然存在。二、庆寿旧时,民间有“六十称寿”之说。逢十做寿(实际逢九,俗称“做九不做十”),富家寿庆, 张灯结彩,悬挂寿星、寿幢和寿联,亲戚按亲疏辈分送寿礼。拜寿时寿主穿寿服(包括配偶), 由晚辈扶入堂屋拜天地祖

5、先后高坐前席。依次接受亲属及来客祝拜。寿宴上吃长面(称长 寿面”)。平民小户祝寿,邀亲友团聚小酌,以示祝贺。三、拢寿材民间上年纪的老人,于健在时给自己提前制作的棺木称“寿材”。有的是老人自己准备, 有的是子女为孝敬老人提前办置。当棺木做好后,即先进行扫材礼仪。扫材这天亲朋好友赠 送绸缎被面等礼品祝贺,主人备酒肉招待,家庭富有者设宴答谢。四、店铺开业旧时,城镇新设店铺开张营业,多择吉日张灯结彩,祭祀财神,贴喜联、鸣鞭炮,同 行好友前来祝贺道喜。80年代以来,礼仪更为隆重。餐厅、旅社、商厦、商店开业必举行 典礼,不仅邀亲朋好友、同行邻铺,还请外地宾客,以至组成祝贺单位。开业期间,高楼彩 灯笼罩,插

6、彩旗悬巨幅广告,举行酬宾销售,有的还组织社火、舞龙、耍狮子,或出动仪仗 队披彩带沿街宣传。有的还演戏助兴。春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当地人叫过年。中卫人看重过年,无论是其认真程度还是习 俗的繁多,都是今之青年人少见的。腊八,是过年的前奏。人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在腊月初八这天用米、面、花豆、扁豆、 肉、蔬菜等做成美味可口的“和和饭”,(也叫“腊八”饭),以示五谷丰登“庆丰日”。大姑娘、 小媳妇这天用冰块冻麻耳垂扎耳眼,穿线戴耳环。“腊八”也是当地数九寒冷之时,“腊八的雪,老鼠的药”。如果是这天降了雪,预示着来年的吉祥和丰收。俗话:“吃了腊八饭,汉子跟上婆姨转。”这时,过年的活动也就开始了,过

7、年 用的衣物食品,全由家庭主妇操劳安排,男人辗米磨面,女人买布买线,拆洗被褥,缝制衣 帽,家里大小人等杀猪宰羊、扫尘烙馍、购置年货、请香买表,“宁穷一年,不穷一节”。 “腊月二十三,灶老爷上了天”。这一天是祭神的日子,也叫小年。家家把旧灶神像取下,换 成新的。灶神画成一坐像,左首画坐骑白马),右首上一侍者抱粮禾,脚下伏着牛、马、羊、 鸡、犬、猪六畜。灶神的对联通常写得是“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横额为“一家之主”。 无钱人家只供牌位。供品必是灶干粮:15个小饼,祭菜3小碗,还要供糠麸、谷草、清水, 这是灶神坐骑的草料,还有几块甜面食,说是灶神吃了嘴甜,上天只说好话。这一天街上到 处都卖灶马子

8、(用一块小纸印的骑马的灶神)。夜幕降临,上过香,祭过神,便将旧灶神和灶 马子烧了,纸灰送出院外,将糠麸、谷草、清水一路洒出院外,就算是把灶神送上天了。到 年三十,灶神们自然和其他神一块返回人间享受香火。相传灶神上天来回是7天。临到年三 十,大人娃娃都要剃头,一则是讲究卫生,二者含有除旧从新的意思。俗语:“有钱没钱, 剃个光头过年”。年三十上半天,街上人来人往,匆匆忙忙赶着办年货。这半天的物价浮动 很大,缺的东西趁机涨价,多的东西忍痛压价。午后,铺面关门,摊贩收摊,家家忙着打扫 屋子、院落,贴对联,换门神,堂屋摆供品。下午,当差的、外出做活的、躲债的都赶回来, 聚在一块阖家吃团圆饭。天一黑,大人

9、小孩守岁迎神,还要给祖先烧纸钱。午夜子时,燃鞭 放炮,家家迎神祭祖。男人守着上香添灯油,女人忙着准备吃食。俗语“不破五,不动火”, 从初一到初五,不动案板、切刀,不动烟火做饭,所以家家必备几天的熟食,把案板、擀面 杖、切刀封起来,吃的水也备足。此外,也不动扫把。从年三十起,井台、炉台、磨坊、毡坊及铁匠、木匠和商贩各自祭本行的祖师爷,工具、用 具擦洗干净封存起来。戏班、皮影在年三十前反串唱几天戏,即丑净旦角串唱,如净角唱旦 角戏,旦角唱丑角戏,唱得别扭,看得热闹。戏班年三十清早便封箱祭神。大年初一,各自在家里给神明、祖先牌位磕头,给老人拜年,大人给小孩压岁钱。商店、铺 面贴着有名望的人编写的吉祥

10、对联,各家内容不同,字体各异。天刚亮各商号派人分送年贴, 从门缝塞进就行。初二,家族到堂庙祭祖,小辈给长辈拜年恭贺。本家族在这一天不分贵贱,论辈历互相拜年 恭贺。街坊四邻遇面互问“年过得好!” 初三起,各寺观僧道、居士诵经祭神佛,信男善女进香送布施,不过初五,人们很少去别人 家串门或是走亲戚,各自在家里玩纸牌、耍铜牌、玩一种木制兽牌。初五家家早上吃饺子,叫“填穷坑”,意为人们穷怕了,吃了干饺耐饱,表示全年不再挨饿。 各商店、字号放鞭炮开门。农家套车赶牲口到郊外转一圈,叫出行。从这天起家器家具开封 使用。戏园子开锣唱戏,开台戏必是大回荆州(也叫龙凤呈祥),图的是逢凶化吉。 破五后,人们走亲戚、看

11、朋友。各庙会、各行会的社火队走街串巷化布施、收馍馍。有的人 家请龙班入宅耍龙,祈求全家平安,生儿育女。晚上举行送神仪式,午夜送神明,撤下供品, 封闭神龛和堂屋。初七,当地叫“人七日”。下午家家必吃长面,叫“拉魂面”。晚上到城隍庙叫魂,说是人的魂 被城隍爷收了去,然后往回走,边走边喊自己或家里人的名字“x x x川来了?回来了!” 一直叫到家为止。不少寺庙还举办顺星活动,信女善男将自己的生辰八字用纸写好,贴到一 个面做的小灯盏上,供在神佛前,跪经祈祷。道人手执宝剑口中念念有词,诵经念咒,这一 遗风据说是来自三国诸葛亮禳星踏斗,祈祷少灾无难。过年娱乐的高潮是正月十五。从正月 十四起,连续3天立灯架

12、、耍社火。灯架多是牌坊式的,灯面绘制神佛、三国、西游记等故 事,光亮均用香油或蜡烛,全由各商号摊派。槐树巷道还有地藏寺僧人制作的冰雕观音和狮 子,里面点灯,外面用彩纸贴面,十分好看,不少人还敲钟化布施。在一些街口、巷道还有 泥塑判官,下跪秦桧夫妇像。泥塑腹空,点燃烟煤,七窃相通,冒火出烟,这一形象既表现 阴府判官审卖国贼秦桧,也说明人们爱憎分明。社火队多以行业、帮会、家族组织,各庙会 也有自己的龙灯、狮子。耍龙讲究花样,耍狮子讲究上多少张桌子,耍高跷讲究玩扑鱼跌叉 等高难度动作。十五晚上在社火场上打铁花,铁花是用火炉在现场将铁化成铁水,用板子向 空中打开,金花银星顿时乱舞,十分红火。铁花下,舞

13、龙的人脱光膀子,连跑带眺,人们尽 兴而乐,热闹极了。民谚“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街”。这一天黄昏,家家门前点放柴禾,火里还要加放麸子、 颗盐、五谷粮食。劈劈啪啪,火苗旺盛,大人小孩从火堆上反复眺过,嘻笑耍闹。火熄后, 灰烬用锨撒向空中,火星乱舞,近似礼花。同时撒灰的人口中叫道:“今年麦子好一。今年 豌豆饱一。今年稻子收一!”。火星扬得越花,大家越高兴,祈盼新的一年财源茂盛,五 谷丰登。民间传说:每到过年,各路神明来人间享受香火,妖魔鬼怪就不敢来行恶。传说有 一位神仙教人们到正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放火,便能将妖魔吓跑,自此留下这一习俗。还有 传说是人与兽相处,用火自卫。中卫讲燎街是驱晦气图吉利。

14、正月二十三一过,年事才算忙 完,人们便又忙着春耕,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中卫生产习俗一、从业传统明代以前居民习俗无考。嘉靖宁夏新志载:中卫风俗“人性勇悍,以耕猎为事,孳 畜为生”。清代中卫县志载:“今考中俗,朴厚强力,士业诗书,能取科第,有衣冠文物 之气。贫则躬自耕凿,逐末者少。儒童肄业,惟春冬居馆,夏秋大半从父兄治田,皆耕读相 兼云。”当时的百姓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百姓穿衣棉布所需,均以粮食交换。城镇经商 者多山陕人,春售棉布于居民,夏收粮食抵价款,乡村农民受高利剥削习以为常。此习延续 到民国年间也无多大变化,粮贱伤农,穷苦百姓子弟上学读书者更少。军阀割据混战,尤其 是马鸿逵统治时期,一年数

15、次强抓壮丁。时人民群众惧怕当兵,遂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 当兵”的俗语。建国以来,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门类专 业化行业不断增加,居民的生产就业习俗随之改变。农村仍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养殖加工 业;城镇侧重工商服务业。其间,现代化工业从无到有发展成为社会支柱产业,教育文化、 科技医疗和商业服务行业占了一定的比例。这些行业为多数青壮年就业所向往。二十世纪 80年代以来,重工务农轻商的习俗大有改变。农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者越来越多。城镇 时兴行业,多子袭父业。二、务农习俗(一)季节劳作春种夏收、夏种秋收,秋夏倒茬一年两种两收。秋挖土墼冬烧土炕积肥、播种施肥、 耕种

16、翻晒茬地、除草淌水均有规则:春耕划破皮,夏种土埋籽,翻晒挖沟渠;头水浅,二水 满,三水跟着灌;除草要记夏挖根,秋除籽,拔杂去劣选种籽;仲春解冻,集众挖渠做春工; 六月收夏,八月收秋;秋收后再浚渠修桥补路,整田平地,浇灌冬水,为来年播种做好准备。 山区耕种干旱地,有雨春夏播种,无雨犁地翻晒,广种薄收,一年一收。进入20世纪70年 代以来,由于化肥、除草农药增多,挖土墼烧土炕的习俗渐少,垫畜圈积杂肥种绿肥者也为 数不多,耕地有机质有所下降。(二)农田耕种农家传统耕地,多以人挖或二牛抬杠拉犁耕耘。下种多为撒播,少量为点播。除草旱 作物用手铲疏土以除,水稻下田手拔。收割用镰刀,脱粒用石流碾压。淌水多为大水漫灌, 先下水后上水。农作生产,父传子袭,世代相传,从小到老,成为自觉谋生习惯。60年代 后,水稻人工插秧代替大田撒播,化学药剂除草代替手拔,机械脱粒代替石破压碾。秋收后 有谢土神、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