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作业及答案-模块7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4839147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作业及答案-模块7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作业及答案-模块7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作业及答案-模块7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作业及答案-模块7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作业及答案-模块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作业及答案-模块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作业及答案-模块7.doc请您和小组学友针对“单元综合教学”展开研讨,就什么是单元教学设计发表您个人的看法。在思考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填写下表单元教学设计特点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各个活动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各层面的学生都有表现发挥的机会,从而产生对英语的兴趣。本单元设计上思路非常明晰,由潜入深,教师带领着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渐渐进入任务,让学生非常自然的领会本课的知识点。我对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一、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等方式完成这三个任务、发展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二、任务链设计较成功,创造条件让学生能

2、够研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三、课堂设计较合理,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四、鼓励学生大胆的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五、使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六、探索:继续探索在任务与合作型教学中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单元教学设计的含义是什么?单元教学设计就是设计者从一章或是一个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的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而不是一个课时)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 在教学内容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适合在一个课时内实施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而单元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材中的一

3、章或一个单元等知识结构相对完整和综合的学习内容进行设计;在课时安排量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指利用一个课时就能完成的,而单元教学设计一般需要多课时完成;在教学形式上,一节课教学设计一般只有一种,而单元教学设计则根据单元或是章节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一般会包括有种多教学形式。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在于打破了个别知识点之间的壁垒,不但关注如何让学习者掌握个别的知识点,同时也重视让学习者理解一章或是一个单元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联系,这种系统教学设计的方法,既帮助了教师整体把握章和单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也更方便学习者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体系更加完整、结构更加坚固的知识结构。块7:

4、单元教学设计活动2:体验主题式教学设计第1步:观摩分析案例,认识主题式学习请阅读“模块7 资源”“主题式教学设计成果案例” 下的相关材料。记录您对主题式学习和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理解:主题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i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主题式学习的前身可追溯自20世纪60年代的医学院教育,但其理念则可追溯至杜威的进步主义学派,强调“做中学”的学习方式,并以活动、专题及解决问题等方式作为学习的主轴。主题式学习的特点有一个主题相对集中、独立的主题 学习内容是经过结构化处理的 教师是主题内容的组织

5、者 学生是主题的主动学习者 以自主探究学习和协作探究学习为主,是一种过程性的学习3总结与反馈通过上述学习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了主题式学习的特点,而通过前面模块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一节课教学设计的方法。那么主题教学设计和它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主题式教学设计,是以主题为中轴,围绕教学主题而展开的,在系统论、学习理论与教学论指导下,以教学主题为枢纽,在系统内诸要素之间彼此联系

6、、相互作用与协调运行中,驱动师生双适应双发展以达成教学主体心理结构的完善与自我实现的整体性设计。 主题式教学设计从理论层面表现为静态维度与动态维 度两个方面:从静态维度看,一方面表征为教学系。主题式教学设计本质上是一种整体性设计,是对课堂教学中轴的真实突现,是以真实情境去表达教学主题,以教学主题去表达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以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去刺激和满足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发展需求的一种实质性教学设计。主题教学设计的特点是什么?(1)理论基础。两者相同之处是理论基础仍然是由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理论和传播理论这几个方面组成,不同之处在于主题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在以前的基础上引入、

7、 吸收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例如多元智能理论、活动理论等。(2)教学设计的核心。基于教材的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偏重于让学习者掌握某个学科知识点,教学设计的中心是围绕某个学科的知识点开展教学活动。而主题教学设计,则是围绕着主题来组织学习内容,以一些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来驱动学习,偏重于对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3)教学目标。对于一节课而言,教学目标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来制定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对知识的获取。而主题教学设计,则是围绕着主题制定相关的知识、情感和能力目标,它更强调学习者在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高级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探究态度,关注学习者多元智能的发展。(4)

8、教学内容。对于一节课而言,教学的内容一般是单一、孤立的学科知识点,而主题教学内容是在选择并提炼与主题相关的课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增加与主题相关的课外教学内容,经整合后形成高度结构化的学习内容。(5 )学习资源。对于一节课而言,学习资源主要是以教材为依托组织的资源,而对于主题教学设计而言,学习者可以自由探究与主题相关的任何学习材料,学习资源的内容更为广泛。(6)学习活动。对于一节课而言,学习活动以教师的传递一接受式为主,而主题教学设计则以问题探究、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活动为主。(7)学习评价。对于一节课而言,学习评价的核心是评价学习者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它偏重于对学习者学习结果的评价,评价形

9、式采用最多的是测验。而主题教学设计的学习评价则是对学习者对主题的理解的评价,以及对学习者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性的评价,是一种面向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8)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周期。对于一节课而言,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课堂集体教学,教学的周期也是以课时为单位。而对主题教学而言,教学组织形式不局限于课堂集体教学,而是更加灵活多样,大部分的教学周期比较长,是以一个主题单元为单位。(9)师生角色。相对于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主题教学设计中的学习者的积极性、主体参与性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学习者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参与到主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也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

10、,而是成为学习环境的创建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以及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促进者。 模块7:单元教学设计活动2:体验主题式教学设计第3步:主题教学设计的环节和核心要素主题教学设计过程一般环节: 决定组织中心,确定主题 分析教学内容,发展概念网络 分析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 建立引导性的问题和任务 设计教学活动:时间进度、子活动设计、实施建议、资源设计、支持工具设计(活动模板、学生作品样例等) 设计评价主题式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 选题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任务设计 资源设计 活动模板及支持工具的提供 评价设计模块7:单元教学设计活动3:编写单元教学设计或主题式教学设计第1步:确定主题教学设计模板您觉得

11、主题式教学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

12、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模块7:单元教学设计活动5:反思我的学习进行本模块学习反思,将您自己对这个模块的学习收获及心得记录下来。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对单元教学设计有的新的认识,这可以较宏观地把握教材内容。单元教学设计可以直观地反映单元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明确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应该说单元教学设计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基础。我个人觉得单元教学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单元内容的教学主线或主体思路。单元教学设计,它包含一个单元或是一个章节的内容,需要多个课时来完成,在教学形式上可采用多种形式。在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方面,我觉得应考虑的更宏观,相对于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来说,分析的较为粗略。 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内容上来说,只是对一个知识点/节的教学进行设计,在时间安排上只需一个课时,在教学形式上,一般只采用一种形式。在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方面,要考虑的更全面、更具体、更细微,以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