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策略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480596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策略新课程进入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对话、合作、共建,师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统一起来,使每一位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就必须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其中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是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笔者结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谈一点体会。一、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的提问发生在教学的全过程,究竟采用何种方式提问,直接受教学任务的影响,为了掌握

2、知识,提问成为一种检测手段。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推动着教学情节的发展,也促进着学生的发展。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提问其教学策略如下:1、课堂提问由当堂性向时空的突破性转变提问必定发生在课堂上,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所设计的问题,一般不超过当堂所讲的范围,当然更不能超过本学科的范畴。在新课程中,教师的知识范畴和教学内容的设计都要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只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才能驾驭新课程中的许多新变化、新问题。2、课堂提问由检验性向多效性转变课堂提问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与组织教学的必要手段。在教学中,通过随机抽样的提问,收集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胸有成竹地教学与及时地处理那些偶发事件,保障教学顺利地

3、进行。在新课程中,提问由单纯传授知识向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发展。3、课堂提问由针对性向灵活性转变课堂提问是针对学生而设计的,过去教师备课时,一般要结合学生掌握的知识,现有能力等情况,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导入新课,本节课重点、难点、疑点、关键,巩固练习等等问题。目的在于启迪思维,培养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新课程中,课堂提问还要使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通过或发现,或选择,或重组的多种过程,形成答案,体现出让学生努力进行获取、发现知识,形成良好品质的过程。课堂提问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如果设计得当,就会如金线穿珠,必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以及知识的掌握得

4、到不断的提高。二、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课程标准要求“学科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增加兴趣,具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因此营造课堂教学的和谐气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教学体态的和谐美,增强亲和力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言行,都看在学生眼中,时刻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进而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的表情亲切自然,给人以阳光般的感觉;言行举止得体大方,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就容易接受教师的引导,自然产生共鸣;容易激发求知欲望,不

5、断增强兴趣;容易启迪自己的思维,主动地探究问题。2、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实现零距离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互动,而不是意志之间的冲突,或是对教师权威和尊严的威胁。学科教学是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教师以参与者、交流者、朋友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宽松活跃、自由舒适的课堂气氛,并在这种氛围中,最大限

6、度地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灵性。3、教学过程的和谐美,过程更流畅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其间没有任何阻隔,没有任何的块状感,它给人的感觉是高山流水,一泻千里;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当学生提出的问题较多、跳跃性较大的时候,一旦处理不好,教学过程就会出现块状的感觉。因此,我们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应精心编排问题的顺序,并做好问题之间的过渡工作,使课堂教学过程流畅、有序。我们致力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亲切、平等、丰富、流畅成为课堂教学和谐美的主旋律。三、形成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新课程强调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而影响学生理解新知识、掌握和运用新知识的最重要因素是认知结构,即学生头脑

7、中已有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是在不断地学习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构建而成的,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新知识或者被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丰富相应的认知结构的内涵,并获得暂时平衡;或调节已有的认知结构,直至达到认知上的新平衡。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生理解、掌握、保持并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重要条件。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组织得越好,就越有利于接受、理解新知识,保存、运用已有的知识。相反,那些零散、孤立、无序的知识,在大脑的记忆库中好比一盘散沙,很容易丢失,在需要提取运用时难于寻找,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是僵化的、无意义的。形成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如下:1、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知识之

8、间的内在联系,即揭示知识的本质规律,是形成认知结构的最重要的途径。为此,一方面,教师应设法使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分析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和生活经验,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在呈现新知识之前复习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把有关概念作为着眼点,在呈现新知识的过程中,注意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生长点,搭好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使新旧知识之间形成联系。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把学习解不等式与解一般方程的解法联系起来,不仅可以揭示两种解法步骤的类似性,而且可以分析解法的原理,促进学生深层次的理解数学方程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另一方面,在呈现新知识的过程中,有目的、分层次呈现学习材

9、料,并揭示学习材料的逻辑顺序,进而促使结构层次的融会贯通。2、整理知识知识的整理是指在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对内部的知识、经验进行整合,新旧知识之间、新知识之间、原有知识之间达成结构化、系统化。新旧知识通过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相互关联多维的有序整体。整理知识的过程也是形成知识结构的过程,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整理知识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指导的步骤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如:教师示范学生合作整理学生独立整理交流整理的结果。指导的内容有:所要整理的知识范围,如某一单元、某一章节;知识整理的角度,如找出共同特征、比较不同特点、指出变化过程等;整理知识的方法,如表

10、格法、纲要法、概念图法等。最终的整合结果可用知识结构图(连线、表格、图示、纲要等形式)来表达,知识结构图可以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结构化特征更加清晰。四、课堂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围绕问题而展开学习的,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学习方式有观察、实验、调查、分析资料等。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将其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其重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并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了解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探究所需要的技能,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体验并领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其

11、教学策略如下: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情境主要指富有启发性、思考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学生的探究活动始于问题终于结论,教师首先应将学习的内容设置在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之产生疑问,进而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利用自然现象、生产实践、社会生活、学生经验、实验现象、案例分析、编导故事等来创设问题情境。2、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条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接下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资料设备,随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如果教师受传统习惯影响,把问题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就没有探究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有

12、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空。3、组织学生小结、交流、评价、反思探究活动的最后阶段要组织学生撰写总结报告,并进行交流、反思、评价。教师应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据表格、示意图等方式完成报告,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要进一步探讨是否还有更简捷的探究方法,对于不足之处要进行改进。教师要特别注重评价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方法、思维的独特性和灵活性及合作的效果,与学生一起小结、梳理、补充知识,使之更趋完善。以上几点仅从几个侧面探讨了在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策略,需要指出的是,教学策略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设计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师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